㈠ 在中小学中怎样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在中小学中怎样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1.通过经典诵读,内化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伟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这为经典诵读在学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诵读国学经典,受到古人哲理、智慧的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青少年获得正确的思想引导。因此,经典诵读应纳入到语文教学中,且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学习正确的诵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甚至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在共同诵读过程中实时地与学生讲解、交流、分享,促进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养成规范诵读的方式和习惯,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并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优化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丰富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将国学文化融入到语文学科中,推动传统课堂转向现代化和多元化。那么,要提高国学经典在小学教学中的教学地位和效果,我们就必须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多样化探索。教师在国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也可以通过讲述经典的历史故事或分角色表演经典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3.科学选择国学经典教育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而国学经典教材要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必须实现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和提高知识储备的双重标准。在国学经典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培养、熏陶作用,引导小学生认知理解“仁、义、理、智、信”的中华美德。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才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应打破过去单一古板的呈现方式,确保教育形式多样化、新颖化与视频化,这对孩子学习与理解有重要作用,再开发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以激发儿童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有效地学习,在有效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通过国学启蒙教材来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先秦、汉代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选择诗词歌赋来提高学生朗诵和鉴赏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国学经典资源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4.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各科的教学活动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者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影响,通过绘制传统文化相关的墙画、设立古代先贤的雕塑、建设优美的校园等方式来改善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征集墙画设计,书画作品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和经典古诗文的认知。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宣传栏、读书角、广播站等场所融入国学教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进行张贴和诵读交流,通过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收国学经典,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举办活动搭建平台
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作为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规划和组织与国学经典教学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将祖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在学生的生活中,更可以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如“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阅读会” “习语矫正比赛” “经典话剧表演” “名句名作朗读交流会” “班级特色诵读赛”等活动,还可以在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的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与激励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㈡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国际交流增加,覆盖全球区域最广的语言英语越来越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新英语课程标准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化意识就是其中的新概念,旨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欧美国家以及大多数说英语的国家与我国在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方面有着很大差别,与这些国家的人士用英语进行真实交谈时,往往会引出诸多麻烦和笑话。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排除文化障碍,渗透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课堂教学作为渗透英语文化意识的重要渠道 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最长。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不断汲取有关英语国家的知识,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英语文化意识,又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好英语和母语的关系。 1.通过词汇学习渗透文化意识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词汇作为渗透文化意识的切入口,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的介绍。在教到dog时,告诉学生狗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如丧家狗、走狗等,而在英美人眼中的狗却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等常用词语。恰恰相反的是:龙(dragon)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崇敬的动物,是吉祥和智慧的象征,但在西方它却是邪恶的象征,是不幸与厄运的预兆。再如,教到green、brown等有关颜色的词时,我总是向学生拓展一些与颜色有关的英语习语,如a green hand(一位新手)、fell in a brown study(深思熟虑),避免学生望文生义而大错特错。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认识、正确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只有了解英美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才能避免中文思维交际的不良习惯。 2.通过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但要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输送给学生,还要适当地导入英美国家的文化,文化导入离不开中外文化比较分析,在比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How nice!时我向学生说明:在英语国家里,当别人用How nice!夸奖你的东西时,你应爽快地回答:Thank you,而不能沿袭中华民族的美德,谦虚地说:It' s not nice.,再如,在学到How old are you?时,我告诉学生,在中国打听年龄很正常,但在国外问年龄特别问女士年龄时,她会说:It' s a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显然不礼貌。这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具体语境中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禁忌,我们才不至于陷入说话不得体的尴尬境地。教会学生说话并不难,教会学生说话得体却不易。说话得体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把课外作为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课外是一个广阔而多彩的天地,它比课内更富有吸引力。课外氛围若是充满了英语气息,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中国有句老话:环境造就人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空,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地感受到英语国家文化意识。 1.通过学习园地渗透文化意识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英文内容总是兴趣盎然,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在学校的宣传栏和黑板报争得一席英语学习园地之地。充分利用这些空间进行英语文化宣传,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英语,一个月或一个星期更换一次。园地的内容可以是利于学生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警句,也可以是英语诗歌和儿歌。教师也可根据班上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论文编写一些国外小孩子经常玩耍的游戏,如填字游戏、谜语等。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语感。 2.通过英语广播渗透文化意识英语广播也是营造英语氛围的重要工具,教师可利用广播把英语国家的文娱、体育活动介绍给学生,如美国的NBA职业篮球赛、英国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这些赛事都是世界闻名的,学生从电台、电视等媒体上对它们已有所了解,而且对这些运动都很熟悉,有的还很热爱。教师可以和小广播员们一起收集有关这些比赛的资料,通过广播进行介绍。迪斯尼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动画电影公司,它制作的许多动画片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我们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广播内容,在播放内容的时候,为调节一下学生的心情,可在中间穿插播放一些欧美儿童经典名曲,如JingleBells等,这些都不失为学生更好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把活动教学作为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方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的机会,还要想方设法密切结合日常生活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增加体验,从而把自己融入到相应的文化氛围之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1.通过主题活动渗透文化意识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教师可适时举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如新年晚会、生日晚会、圣诞晚会等,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在新年联欢会上,我让学生齐唱HappyNew Year,并辅之一定的舞蹈动作,大家互相赠送自制的贺年片送上新年的祝福。在圣诞之夜活动中,让某个学生扮演西方小孩子人见人爱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让学生聆听歌曲Silent Night,共同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个心愿再赠予礼品,感受亲情和友情。在感恩节来临之际,带领学生到郊外野炊,指导学生制作南瓜饼等西方食物来感谢大地对我们的恩赐。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感知西方文化和了解风土人情。 2.通过社会实践渗透文化意识人们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均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学生除了在课堂及校园里了解文化,社会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课堂,有更丰富、更全面的英语文化信息等待着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因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和尝试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教育学生利用网络零距离地接触英美人士,从而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又如,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大批外籍人士来到中国,我们可寻找机会让学生与他们面对面用英语真实交流。再如,结合在我国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如The World Exposition、The Olympic Games等,开展诸如小小自愿者、小导游等活动,丰富和拓展他们的实践能力。随着学生与英语为民族语的老外的交流、沟通,他们的西方文化意识也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英语论文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与语言使用有密切联系的社会文化因素。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西方文化意识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排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水平,从而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立于不败之地。
㈢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序有效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
一、 更新传统模式
1、听写
听写是非常传统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听写不能仅仅限于单词,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适当增加词组与句子的听写,特别是课本单词表以外的,但是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汇与句子,这样才会督促学生更加全面的关注词汇,关注笔记本,从而为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造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了词汇和语法结构后,学生可以当堂进行口语造句,或者叫学生演板进行书面练习,要将这样的教学行为揉合到情景教学之中去,以便给学生更大的造句空间和自主权。比如讲解be occupied with something (忙于做某事)这个短语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这么一个语境:你手拿足球去找Tom踢球,但是Tom正在做作业,这时他会对你说什么?这样可以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有的学生在造这个句子的时候还运用了虚拟语气,非常值得鼓励—If I weren’t occupied with my homework now, I would go with you.(如果我现在不是忙着写作业,我就会和你去的。)意思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句式的变化充分显示了这种做法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
二、大胆创新教学
1、看图写作与语法教学结合。
这里的看图写作不同于传统的模式。新的模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一幅图写出几句话,但这几句话是有要求的。对学生经常坚持这样了的训练的话,对他们应试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他们可以在考试中大胆而且胸有成竹地尝试高难度的句式结构,从而为作文添彩,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而不只是堆砌几个“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句而已。毕竟,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分标准中是鼓励学生尝试一些复杂的句式的。
2、让学生熟记具有“黏合”作用的词汇。
一篇好多英语作文必定有许多优美且实用的过渡词,有这些词汇的穿插,一篇普通的文章可以显得张弛有度、行文流畅。例如:
①表示“添加”:also, in addition, what’s more等;
②表示“次序”:first, then, next, finally等;
③表示“原因”:because, as, since等;
④表示“结果”:so,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等;
⑤表示“对照”:however, nevertheless,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等;
⑥表示“评注”:luckily, unfortunately, more importantly等;
这些过渡词要经常练习,建议采取单词填空的方式进行操练,比如:
It was raining hard. C___________, we were all wet then we got home. (答案为Consequently)
3、坚持缩写课文。
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大意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缩写,然后优秀作品在班上由作者朗读,这是一举多得的训练模式,学生的阅读和说话的能力也一起得到了练习,而且坐在座位上的学生还练习了听力。
4、运用新单词编写小故事。
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及时巩固了新的单词,而且可以极大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好的作品,推荐到班级的板报上和宣传栏里。比如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第四单元有这么一些新的词汇:wildlife, die out, hunt, in peace, fur, burst into laughter, in danger, unexpected, ,这只是节选其中一小部分,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老师提供的新单词编写一个小故事,必须有情节,而且鼓励复杂句式并运用到“黏合”的过渡词。有个学生写道:
In a remote forest lived an old man, he and the wildlife lived in peace. They often played together and burst into laughter because of their happy life. But one day, some hunters invaded their habitat, they killed some animals for their fur, soon the animals were in danger of dying out. The old man led the animals into a secret cave and set some traps for the cruel hunters. Consequently the hunters all fell into the unexpected traps, crying for help. The old man and the animals were so kind that they saved the hunters. The hunters felt so ashamed that they promised never to kill animals for ever.
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其实全方位的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段落并落实到小组进行检查。
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力强调背诵的重要性以及熟记难句的良好的实战效果,学生就会有充足的动力。但是没有监督机制的背诵是不能持久下去的,所以笔者建议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择责任心强且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组员定期去组长处完成背诵任务,然后老师再定期在课堂上进行抽查。
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们写作的时候便可以“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6、重视作文讲评。
平时的考试以及作文训练需要后期进行细致的讲评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文过程中,要及时记下学生们的错词、错句,或者是可以值得改进的句式。在作文讲评课上,提前在黑板上呈现这些错词和错句,先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老师统一讲解。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7、全开放式作文训练。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只提供一个主题,比如“My family”,让学生写一篇字数和高考书面表达相近的作文。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考试中面对开放和半开放的作文题经常面临“无词可写”的尴尬。平时多吃苦,考试就会成为一中享受。
8、大力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这一点其实不是什么有创造性的做法,但的确是值得注意并为之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好的书写是获取作文高分的重要保证,平时多向学生宣传这方面的理念,让他们从内心里心甘情愿的搞好自己的“面子工程”。
其次,结合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要求,具体指导学生
1、形式上注意“一式,两头,三写”
“一式”即写对格式,要求学生记住英语中常用的应用文格式和各种体裁的特点。“两头”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开头时要在遣词造句上反复推敲,末句要言简意赅。“三写”是指单词、字母的大小写、拼写和书写。三写的规范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
2、内容上注意“条理性,准确性,流畅性,简洁多样性”
(1)条理性是指要合理布局文章结构,首先,在文章思路、组织材料、叙述顺序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条理性。例如:题目要求写一篇叙述文,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若介绍某一场所,则可按照空间顺序来安排行文顺序;若是一篇议论文,就应该按照议论观点的顺序来安排结构。其次,根据需要安排好段落,各段之间要层次分明,每一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也要重视,开头语往往是总起句,结尾往往是总结句。
(2)准确性是指要求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包括时态、语态,用词和句法等。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在写作时自觉不自觉产生不规范的表达。要做到准确、地道的表达文意,首先必须要牢记掌握一些常用句型或习惯表达,避免中文式英语,在实际中不断总结中英表达差异,养成用英语思维写作的习惯。其次要多读多背,在精读及准精读中吸取营养,对于好的句子最好背诵下来,适时用于写作训练中。
(3)流畅性是根据整篇文章意思的需要有效地采用不同的连接手段,以使文章层次清晰,行文连贯。关联词就是常用的连接手段之一。如表平行、对等或选择的关联词有:and,both…and,as well as,neither…nor,also,not only…but also等。这些关联词的恰当使用无疑能使全文过渡自然,令读者对后续句子产生心理的期待和准备,增强句子间的逻辑性和紧凑性。
(4)简洁多样性就是做到语言简洁,不重复,能随情景内容的变化写出句式多样的句子。新课标中写作的评价,强调了语言表达的能力:语言结构和词汇要丰富。因此,在确保行文准确流畅的前提下,需要文字清新简约,语句灵活多变,使文章的语言结构更加丰富多彩。
作文讲评课模式,每个步骤都有几种不同的讲评方式,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因材施教
step 1 纠错
开展作文修改讲评活动是学生了解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纠错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认真批改作文,做好相应记录,然后归纳、整理。不仅要有语法、句型结构上的错误记录,还应有文章是否切题、内容是否连贯等方面的记载。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集体反馈。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纠或合作讨论解决。对于学生的错误不仅要分类,而且纠错过程也要有系统性,循序渐进,依次顺序应该是:大小写、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主谓一致、时态语态等方面的错误→句型、习语、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内容是否连贯、条理是否清晰等方面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