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歌颂高楼大厦的诗词
1、《拟西北有高楼诗》
西晋·陆机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
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
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
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
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2、《西北有高楼》
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贰』 高楼广告词:要说明白位置是市中心而且是市内最高的楼
用手掌抚摸城市!首先扎中手心的必定是我们的高楼!!
『叁』 赞美高楼的诗词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百尺高楼物象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肆』 形容高楼大厦的词语
形容高楼大厦的词语 :
高楼大厦、
鳞次栉比、
重峦叠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举世闻名、
不同凡响、
高耸入云、
雕梁画栋
『伍』 形容高楼多
鳞次栉比
【解释】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密密麻麻
【解释】形容又多又密。
【出处】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南岸和北岸湾着千百艘木船,桅杆好象密密麻麻的、落了叶子的树林。”
密密层层
【解释】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挨挨挤挤
【解释】挤来挤去。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你是 开封府 一个军健,你好大胆,如何也在这里挨挨挤挤?”
密不透风
【解释】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这两家做下敌头重,但要访的孤儿有影踪,必然把太平庄上兵围拥,铁桶般密不通风。”
密密匝匝
【解释】 形容密集。
【出处】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又只见密密匝匝的兵,恶恶狠狠的语,闹闹炒炒、轰轰剨剨四下喳呼,生逼散恩恩爱爱、疼疼热热帝王夫妇。”
高楼林立
【解释】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陆』 求高楼定位语
身居云间 俯瞰万物
居于高处 博览万千
『柒』 赞美高楼美景的词有哪些
内容如下:
1、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释义: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休息。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2、最高楼·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释义:我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我已渐渐年老,力尽筋疲,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
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饮酒,醉时吟诗。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3、白帝城最高楼
唐代: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释义:尖峭的山城,崎岖的小路,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就在这样的地方,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鼋鼍在浮游。扶桑西端的树枝遥对山峡的断石,弱水东来的影子紧接长江的流水。拄着藜杖感叹世事的人究竟是谁?血泪飘洒空中,就在我满头白发回顾的时候。
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释义: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释义: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捌』 高层住宅宣传语
脚下银行为您所用您还犹豫什么?
『玖』 如何形容高楼大厦
形容高楼大厦的词语:
1、高堂广厦
【拼音】: gāo táng guǎng shà
【解释】: 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是坟山上起得的享堂。”
【举例造句】:登上泰山向下望去,高堂广厦鳞次栉比,郁郁琼楼错落有致,登山小道曲径通幽,远远望去,美不胜收。
2、鳞次栉比
【拼音】: lín cì zhì bǐ
【解释】: 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 《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举例造句】: 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 ★清·王韬《瀛壖杂志》
3、碧瓦朱甍
【拼音】: bì wǎ zhū méng
【解释】: 甍:屋脊。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
【出处】: 唐·杜甫《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举例造句】: 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4、错落有致
【拼音】: cuò luò yǒu zhì
【解释】: 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出处】: 《晋书·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举例造句】: 外湖跟里湖从错落有致的枝叶间望去,似乎时刻在变换模样儿。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5、富丽堂皇
【拼音】: fù lì táng huáng
【解释】: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连忙灯下一看,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
【举例造句】: 他的这篇文章,可谓是富丽堂皇。
6、金碧辉煌
【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解释】: 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举例造句】: 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7、干云蔽日
【拼音】: gān yún bì rì
【解释】: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
【出处】: 《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举例造句】: 南山落落千尺松,干云蔽日摇青葱。 ★宋·洪刍《老圃集·松棚》
8、蔽日干云
【拼音】: bì rì gān yún
【解释】: 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出处】: 《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举例造句】: 于时金台银阙,蔽日干云。(唐·张文成《游仙窟》)
9、雕梁画栋
【拼音】: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解释】: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举例造句】: 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鹉画眉等雀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10、琼楼玉宇
【拼音】: qióng lóu yù yǔ
【解释】: 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
【举例造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宋·苏轼《水调歌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