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戊戌维新时期, 谭限同组i的宣传变法主张的著作是什么
你说的是谭嗣同吗,应该是《仁学》
⑵ 3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有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是奠定康有为变法理论体系的一部主要著作。该书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
梁启超赞叹此书是当时“思想界之一大飓风”。其石破天惊的论断不仅否定了“清学正统派”汉学的立足点,而且打开了人们重新认识、估价一切传统典籍的闸门,从而冲击了正统派学术文化,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解放思想之功不言而喻。
(2)谭嗣同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新学伪经考》为康有为所撰。康有为(1858—1927)的一生中,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主要的政策论文,就是在他戊戌变法运动期间写就的。
《新学伪经考》在广州出版后,各省纷纷翻印,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两广总督李瀚章令康有为将此书自行焚毁,戊戌政变后,又曾两度被禁,由此可见《新学伪经考》在政治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了。
⑶ 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什么
《仁学》
⑷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什么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
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则成为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
二、著书立说。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等著作;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名为《天演论》。
三、介绍外国的变法。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等书,希望中国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道路。
四、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重要的学堂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谭嗣同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扩展阅读:
戊戌变法背景:
19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对落后的俄国、日本,在发展了资本主义之后,也迅速强大起来。在这种局势下,变革旧的制度和旧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世界潮流。
19世纪后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改革等,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政治民主化进一步扩大。
英、美等国实现了文官制度改革,整顿了吏治,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日趋完善。这些国家都为中国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示范。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德、意、日、俄和葡萄牙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加紧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西方列强趁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偌大的中国被分割成了一块块列强的“势力范围”,整个国家已呈豆剖瓜分之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
《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以及大量主权进—步丧失的厄运。甲午战争的惨败更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⑸ 康有为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理论著作是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⑹ 康有为宣传变法维新的著作有哪些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两部,主要内容如下:
《孔子改制考》是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康有为所著的一部变法理论著作,始撰于1892年,1898年正式刊行。
该书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用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其变法造势,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康有为在书中以历史进化论附会公羊学说,宣称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的顺序演变的,相对应的是君主专制时代、君主立宪时代和民主共和时代,以此论证变法维新的必然性,要求因革改制。这被反对派视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无父无君”的叛逆行为,该书也因此险遭毁版的命运。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
《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古文”经学猛烈抨击。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逸礼》、《古文尚书》、《左传》、《毛诗》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清代的今文经学家刘逢禄、龚自珍、魏源、邵懿辰等早就对刘歆及一些古文经传发动过攻击,清末的廖平更撰《古文学考》、《知圣篇》、《辟刘篇》,主张今文经是孔子的真经,古文经是刘歆篡改过的,而康有为继承和发展了廖氏的学说,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学术上,攻破了古文经学"述而不作"的旧说,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打击了"恪守祖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⑺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维新派通过哪些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为了组织和发展维新派力量,1895年9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
⑻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有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经书论证著作。“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
《新学伪经考》是奠定康有为变法理论体系的一部主要著作。该书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
(8)谭嗣同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扩展阅读: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
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⑼ 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中国近代思想家 谭嗣同的哲学著作.1894~1895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遭失败,对谭嗣同的思想震动极大.".《仁学》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896~1897年间陆续写成的.《仁学》全书凡50篇,分为两卷.《仁学》反封建的激进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