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形容柳江的词语
形容柳江的词语:
柳州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适合旅游。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个美丽的城市。
柳江被称作“烟雨柳江”
烟雨柳江,风雅玉屏古镇背靠峨眉、瓦屋仙山,花溪河拥镇而过,这里有川西风情吊脚楼、中西合璧曾家园、访古寻悠水码头、亲水临河古栈道、百年民居汇老街,还有圣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观音、108棵千年古树等特色景观
② 柳江河可以用哪几个词来形容
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南部里纳九十九滩,上游称都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第二大支流。在贵州至三江县的一段也成为柳江,流至融安县和融水县成为融江,从柳城县的那一段开始又成为柳江。
河流跨越黔湘桂3省区,流域面积为582。7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7392亿立方米,河流入境水量为87。4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89。23万立方米,是广西水资源较丰富的河流。
其中,柳州市最有吸引力的是水上喷泉。柳江中的音乐喷泉超过排名世界第一胡阿拉伯迪拜喷泉和世界第二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喷泉,是目前世界上江面最大升降式喷泉。伴着美妙的乐曲,五颜六色的喷泉随着音乐舞蹈。它们有的伸出长长的手臂,欢迎我们的到来;有的像山形,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着;有的窜向天空六七十米高,水雾在空中飘散……各种各样的姿态让我目不暇接,真想把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
瞧,不知道从哪里出来了这么多的“芭蕾舞者”,她们曼妙的舞姿让我们大饱眼福;随着音乐,美丽的线条姑娘来了,她们挥舞着那修长的手臂,为“芭蕾舞者”织成了一件件五彩斑斓的披风,美丽极了!
接着,是我们柳州最闻名的文庙。文庙在一个驾鹤山侧、柳江河畔,位置得天独厚,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它以灯台山为靠、驾鹤小桃园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的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
文庙的右边是全国最大的人工瀑布,瀑布宽约220米,高约12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人工瀑布。瀑布从柳江抽水,再通过在岸边用万吨巨石垒起的堤坝流入柳江,在江边形成了一道瀑布景观,历时4个多月于2007年春节前建成,在江边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柳江河不仅水质也很好,而且形状也奇特,象英文的字母“U”字,把柳州城市环绕起来,“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这句口号简洁生动地概括了柳州市特有的城市景观。如果您站在马鞍山顶上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江碧水蜿蜒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天然大盆景。□总理来柳州考察时曾赞扬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这样的景观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各位游客,柳州美吗?虽然我不敢说在全世界是最好的,但也是名列前茅、数一数二的独特美景。
③ 形容“柳江”的诗句有哪些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____杜甫《登楼》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山无陵,江水为竭。____佚名《上邪》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____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____杜甫《哀江头》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____李白《赠裴十四》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____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____王勃《山中》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____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____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____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____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____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____李白《行路难三首》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____郑谷《鹧鸪》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____张籍《春别曲》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____王勃《滕王阁序》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____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④ 柳州那条叫柳江河还是柳江 是江还是河
可以叫柳江,也可以叫柳江河。其实是一条很大的河。
柳江,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黔、桂水上交通要道。柳江干流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尧梭乡里腊村九十九个潭(一说拉林乡附近的磨石湾),流经黔东南及桂北,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在左岸注入西江,干流全长773公里。河源-老堡口为上游,柳州是中、下游的分界。柳江干流在传统上分三段,上游在贵州省境称都柳江,入广西境称融江、柳江。河口为西江干流红水河段和黔江段的分界点。
柳江流域面积5.7173万平方公里,地跨桂、黔、湘3省(区)。柳江水系呈树枝状,上游河道滩多流急,三都以下汛期可通行木船;中、下游水势平缓,河曲较发育。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平原,峰丛谷地为主,沿河阶地、丘陵广布,耕地集中,人口稠密。
⑤ 柳江县的文化
唱彩调
原称唱采茶和唱调子,清末流行于桂中南地区,为柳江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剧种之一。唱腔朴实、自然、活泼、流畅,常带有“河嗨依、依河了嗨,河嗨依河了嗨”的衬句和“那河了嗨嗨”的尾声。表演时,动作较轻松、活跃,节奏明快。常在县内演出的传统节目是《石崇谋妻》、《蠢子卖纱》、《云南追夫》、《店房换妻》等。民国年间,曾有彩调老师傅到来传艺。解放后,经过县文化部门的改革、整编,不断改进唱腔和唱词,增加新的内容,彩调更为群众喜闻乐见。50年代至60年代,常演出的剧目是《阿三戏公爷》、《王三打鸟》、《王二报喜》、《龙女与汉朋》、《补锅》、《打铜锣》等;70年代以后演出的剧目是《隔河看亲》和自编的《相亲问路》等。
跳师公舞
是道师出游、打斋或为亡人做道场时所表演的歌舞。壮族师公舞中的《穿针舞》亦称《穿花舞》,跳时一般7、8人,着道公服,边念、边唱、边跳,边敲锣、鼓、钹、撞钟、木鱼、竹板等,配以管、笛、笙、箫,十分动听。跳时走8字形,相互穿梭,形似穿针,故名《穿针舞》,因造形似花朵,又叫《穿花舞》。师公舞中共有36种人物的节目,如张天师、雷公、土地公、鲁班,白马姑娘、三元等,他们各有独特的脸谱,各有一套唱词和舞蹈动作。表演时间多在晚上。
跳车马灯舞
流传于进德客家人地区,是由两匹马、两架车以及各种动物花灯组成的歌舞。马用竹篾编就,纱布糊面,无脚、身中开洞,表演时,演员立于马身洞中,用绳子系住马身,挂双肩上;马下身用彩绸或布料围住,演员似骑于马背上,表演马走、跳、跑的各种动作;手推车也用竹篾扎成,花纸裱就,四周用料布围住,两侧画上轮子。女演员站在车中间用绳子把车挂在双肩上,头扎花朵,手摇汗巾、花扇,扮成坐车模样;男演员头戴草帽,腰扎围巾,打绑腿,穿草履,表演各种推车动作,如上下坡、过山坳、陷泥坑、碰石子等,其曲调有16种之多,如《十二月调》、《五更调》等,歌词内容有歌唱劳动和爱情的,有歌唱农家生活的,用客家话演唱,曲调优美,唱词诙谐。
车马灯舞
是由流传300多年的客家《花灯舞》演变而成的。1951年,进德乡四连村新村屯民间艺人刘亚细(盲人)开始将《花灯舞》改作《车马灯舞》。1955年,县文化馆再对原唱词和舞蹈动作进行修改、整理。1956年此节目参加桂西壮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
歌圩对歌
解放前在穿山、里雍、土博等乡一些地方,每逢春节、农历三月三或八月十五,当地群众便自发地组织起来,邀集好山歌手和喜爱唱歌的青年男女,集中到歌圩上唱歌(也有慕名自动赶来的),歌圩上主要以对歌为主。也有个人独自演唱和群体合唱。内容以爱情为主,也唱生活、生产劳动、时事、历史和天文地理方面的内容。
文艺培训
根据广西区党委、区文联相关的文件精神要求,柳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印发的《柳州市关于开展“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为深入实施“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推动文艺村和党建示范村的共建同创活动,推进公益演出、艺术培训、和专业指导,落实申报文艺村、文艺户、文艺辅导员精选培育工作,经柳州市、桂林市和来宾市的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决定于2014年11月18——21日在鹿寨县县委党校举办文艺辅导班,参加学员来自三市共72名学员。柳江县派黄华固、钟建军、韦业、韦金兰等同志参加培训学习。
“柳江人”头骨化石
1958年在通天岩发现“柳江人”头骨化石,经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考证,址内的头骨化石定名为“柳江人”,为华南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人(智人),体型特征已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大约生活在距今4万多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是迄今在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的代表。现藏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复制品存柳江县文物管理所,1963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鼓
1981年,百朋公社镇西大队农民在岭坡耕地时发现。该铜鼓用青铜铸造,通高56厘米,鼓面直径81.5厘米,鼓面周沿有4蛙,中心的太阳纹为12芒,芒间夹双翎形纹。鼓身纹饰繁复精美。该铜鼓属古代铜鼓分式中的冷水冲式。经鉴定,其制作年代为东汉时期。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汉代滑石人面具
1983年里雍新安古墓出土,近正方形,边长24厘米,洁白如玉,为精雕细刻的艺术-品,雕刻技法纯熟。人物头象造型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东汉时期物品,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
分别发现于新兴农场通天岩、土博甘前岩和百朋甘龙岩,对研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有一定作用。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古钱
1980年3月,三都公社有两位医生发现一处古代铜钱埋藏,有晋、唐、宋、元、明五个朝代的铜钱共44种。最早的是东晋“咸康通宝”,最晚的是明朝“永乐通宝”。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太平天国铜炮
1958年在进德公社黄岭大队发现,炮身上面明刻“太平天国丁已七年十月吉日立”等文字。现存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⑥ 形容柳江的诗句
政尔双泉忆旧游,柳江闻又有归舟。
谁能不作千年调,梦断真成万事休。
倾盖向来情莫逆,奠刍无计泪空流。
重云已失鹍鹏影,愁绝沧浪一白鸥。
⑦ 柳江河又因为什么而得名
柳江河的得名:大多数人都以为柳州是因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被贬到这个地方而得名,其实并不是这样。柳州最早得名是因为当地居民遍种柳树成洲而来,后来又因为绕城的柳江河像一个玉壶的形状,所以柳州的别称又叫“壶城”。
⑧ 关于柳江的诗句
柳江水
来源:法制日报
□郑义伟
站在五月入口
当炙热的阳光撒满广西南疆
我把柳江水托在掌心上
放飞柳州的春光
伫立在柳江河畔
把榕树下的刘三姐相望
大凉山浓黑的夜晚
我高举着彝家的火把
在岁月的家门口把你相望
我追逐着风的影子
也追逐着闪电
寻找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
沿目光触及的方向
我看见天鹅在月光下舞蹈
寂静的田野里
聆听到山歌在暮色中回响
当我走进诗画交融的南国
我紧紧地拥抱俊美的山冈
相约壮族阿妹甜美的歌唱
躺在山水宁静的柳江河上
多想匍匐在清澈的河流里
聆听柳江河水凄美的倾诉
南疆春季的天空
晨雾弥漫
东边渐渐放亮的云端
撕开一层火焰般的光线
夕阳下
婀娜多姿的身影
沿回家的路径
消失在转弯的远方
晚风吹拂
一道道湿润的月光
多少甜美的故事
在柳江两岸传唱
挥手
站在归去列车的窗前
我的心却没有在路上
柳州的春天
在若即若离的光影里
渐行渐远
挥不走的情思
看不尽那美妙的画卷
(作者单位:西昌铁路公安处)
⑨ 柳江河的介绍
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南部里纳九十九滩,上游都称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第二大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