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赞美八骏图的诗!
《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观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刘叉
穆王八骏走不歇,海外去寻长日月。五云望断阿母宫,归来落得新白发。
《八骏图诗》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穆满志空阔,将行九州野。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
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朝辞扶桑底,暮宿昆仑下。
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
华輈本修密,翠盖尚妍冶。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
车无轮扁斫,辔无王良把。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
《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
穆满当年物外程,电腰风脚一何轻。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
《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丹雘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只今恃骏凭毛色,绿耳骅骝赚杀人。
《赵松雪八骏图》
年代: 明 作者: 王泽
赵家王孙擅好书,更复画马如江都。尝从玉堂罢春直,惯写天马随监奴。
马来西宛龙八尺,势或怒惊如鹊立。似疑初浴荥河波,身上龙纹五花湿。
王孙写骏不写形,运思已入天机精。都将临池古书法,落笔一扫千人惊。
今逢此图乃八匹,老我见之唯叹息。人间驽马漫纷纭,天上龙文谁购得。
忆昨八骏登瑶池,昆仑万里天西陲。风行电迈景恍惚,翠蕤不动天王旗。
古来八骏虽已矣,房星在天还不死。雄姿伏枥世岂无,胡乃唯称穆天子。
《姚少师所藏八骏图》
年代: 明 作者: 曾棨
周家八马如飞电,夙昔传闻今始见。锐耳双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叠耸高崔嵬,权奇知此真龙媒。霜蹄试踏层冰裂,骏尾欲掉长飚回。
瑶池宴罢归来早,络月羁金照京镐。紫鞚飞时逐落花,雕鞍解处眠芳草。
由来骏骨健且驯,弄影骄嘶不动尘。有时渴饮天津水,五色照见波粼粼。
圉官骑来难久驻,饮向春流最深处。珠衔宝勒不敢疏,直恐飞腾化龙去。
古来善画韦与韩,此画岂同凡马看。人间造次不可得,苜蓿秋深烟雨寒。
㈡ 帮忙想个茶叶广告词,在线等。
人道沧桑方为正,天道酬勤定成功。天弘茗茶,天人逸品。
㈢ 八骏马的解说词
接下来有请大家欣赏到一副长两米宽一米的八骏图,俗话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八骏雄风。象征着你的事业前程似锦,马到成功以xx远送出,喜欢的朋友可以举手应价
㈣ 名扬天下的国宝关于马的,画里有八匹马,名称,作者,和解说词
八
马群
飞图。作者:
齐白石
。
解说词
:八匹马犹如火烧眉毛一样,在奔跑,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可见齐白石功底深厚画技超群
㈤ 八匹马传媒网的关于八匹马的诗词
到柳宗元时代,有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忽然写作了不少有关《八骏图》的诗文。
著名的就有白居易《新乐府》中的《八骏图》、元稹的五言古诗《八骏图》、李观的《周穆王八骏图序》等等。这一文学现象可能与唐德宗的望云骓马有关。元兴元年三月,因李怀光叛乱,唐德宗临幸梁州,七月反京。关于这件事,元稹在《望云骓马》歌序中说道:“德宗皇帝以八马幸蜀,七马道毙,唯望云骓来往不顿,贞元中老死天厩。”李肇《国史补》也谈到了这件事,他说望云骓:“后老死飞龙厩,贵戚多涂写之。”看来,当时对于八匹马的推崇,借着德宗的爱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㈥ 八骏图解说词
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奔腾驰骋,桀骜不凡,自由奔放,欢快振奋,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状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㈦ 在线等,帮忙想个茶叶店名广告词
主要是铁观音啊。。。。。
清,能清心
情,有情义
擎,愿众擎
青,卖青茶。、
名字。。。三清斋。。。
好像不够通俗啊。。。
㈧ 赞美八骏图的句子
千里龙驹跑如飞,天马行空志高远。
上山如虎入水蛟,风驰电掣若等闲。
㈨ 徐悲鸿的八骏图解说词
解说词:)【参考答案】:八骏图 徐悲鸿 解说词能抓住以下任一点即可:①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奔腾驰骋,桀骜不凡,自由奔放,欢快振奋,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②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③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④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⑤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状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