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关系
1、卫生宣传通常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
2、健康教育具有对象明确、双向传播为主,注重反馈和行为改变效果等特点,是卫生宣传在内客上的深化、范围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扩充。
3、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的全部,健康教育需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颓的知识、技能、服务以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行为改变。
(1)卫生宣传工作扩展阅读: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提出在全国校园和广大师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要把体育与健康和生物、社会实践等课程和学科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因校制宜,创新工作举措。要把卫生主题宣传日活动纳入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通知》要求,深化学校健康教育供给侧改革,夯实健康教育基础,完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制度保障、评价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健康教育的载体形式,满足学生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素养。
启动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研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政策与制度体系。
组织专家开发健康教育教材、教学培训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加健康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量,拓展“互联网+健康教育”内容供给。
㈡ 适合卫生局的宣传方式
一是根据各单位实际场景布局共制作160张彩色宣传展板,分发至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及139家村卫生室等所有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场所。
二是在系统内各单位LED屏及其他院部电子宣传媒介滚动播放六项卫生民生工程内容简介。
三是各医疗机构在胶片袋、药品塑料袋正面统一印刷六项卫生民生工程内容。
四是各医疗卫生机构均组建了民生工程宣传流动服务队,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定期进行流动宣传,散发宣传单,讲解卫生民生工程政策。
五是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农合大数据库中提取手机号群发民生工程政策短信。通过多渠道、立体式的广泛宣传,有效提高了我市城乡居民对卫生民生工程的知晓度、美誉度,让“政府买单 百姓受益”的政府惠民之举深入人心。
若帮到请采纳,谢谢
㈢ 如何做公司卫生宣传
以身作则是最基础的,还有招人的时候,找素质高的,不然你怎么宣传也没用。(1成立专门的小组,2开宣传讲座,3开会,将问题通过会议提出来,)
㈣ 清扫卫生宣传报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这个杨柳纷飞、万物勃发的季节,济南应用技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们,和校园的花草树木一起妆点净化了整个校园,师生并达成一致约定,在每周一下午进行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
活动进行分区划片整理,将校园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由学校领导带队,实行“包干到户”的责任制,明确负责人带领全体教师和学生,分组参加劳动,重点区域重点整理,清理学校各个卫生死角,对落叶、尘土和生活垃圾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通过此次活动让师生们在体会劳动创造快乐的同时,也要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随手乱丢垃圾,不破坏校园的花草树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人先立德”,而对于学生们最好的德行教育方法就是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劳动还没开始,各位老师就争先恐后的备齐了清扫工具,铁锹,扫帚,簸箕齐上阵。就看一组的男教师们,个个甩开膀子,挽起袖子,扛桌子,搬椅子的劲头十足,女教师们也抡起扫把清洁草丛花坛过道,那专业的架势丝毫不逊色专业的清洁工阿姨,学生们则主动承担起了收集整理推倒垃圾的脏活,透过他们额头的晶莹汗珠,折射出了甜甜的微笑。二组的教师也不含糊,为了保证学生们的人身安全,教师们个个奋勇当先的爬竹梯,清理那些被风刮上房顶的垃圾,虽然那些“隐形”的垃圾不会被大家看到,但是也绝不允许它们破坏整个校园的整洁。三组的清洁工作更是安排的有条不紊有理有序,工作虽然繁重,但是清洁效果明显,整个操场也是焕然一新,更和跑道墙上的校园文化宣传相得益彰。
在欢声笑语中,本次清洁工作结束了。看着清新美丽的校园,师生们也在心底里叮嘱自己,共同爱护我们的校园。
㈤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您好!推荐您阅读利津县卫生计生局局长季谢美发表的文章《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卫生计生宣传教育工作》。 计生、卫生部门合并后,人口计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顺应形势创新开展宣传教育,坚持“七个模式”,开展好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融入化模式 在宣传教育上要做到“四个融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是“融入平时”。坚持每季组织一次人口学校授课,每月党员学习安排一次婚育新风内容,每周计生干部入户发放一次婚育新风内容,每周计生干部入户发放一次宣传用品。二是“融入活动”。注重将宣传教育融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在元旦、春节、“5·29”、“7·11”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前后,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展等活动,寓教于乐。三是“融入村组”。如组织育龄妇女制作计生宣传品,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四是“融入部门”。充分挖掘宣传、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的公共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婚育新风文化传播平台,形成强劲工作合力。 渗透化模式 做宣传教育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把握好尺度。要善于在潜移默化中、在平常生活中传播计生政策方针和“世代服务”理念。为此,宣传教育工作要注重渗透:渗透到有关部门的职责中去,并发挥其作用;渗透到全民性文化活动中去,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渗透到为民服务中去,寓教育于服务之中。要坚持普通教育与分层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力求渗透到位,入脑入心。 参与化模式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离不开广大服务对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宣传教育作为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更加需要面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根植群众土壤的宣传工作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要建立完善“三个机制”,吸引广大干群和服务对象积极参与宣传教育,即建立党委牵头、部门协调、依托社区、群众参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以项目运作方式管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完善以联席会议制度为纽带的部门联合督察指导机制。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带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宣传教育活动中来。 亲情化模式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同样,其宣传教育工作也要充满人性和亲情,既晓之以理,更动之以情,通过情感交流、亲情互动,增强群众对“世代服务”的信赖和支持。对此,要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姐妹相称、一颗诚心办事、一切服务热情、一声祝福送行,用计生干部的真情实意、深情厚意去感染广大育龄群众,增强育龄群众的亲情感、温馨感和放松感。育龄妇女群体情感细腻且敏感,这就要求务必注重“细节、细心、细致”,真正营造出亲情化体验氛围,比如氛围环境要温馨自然、宣传标志要规范美观、基础设施要功能完善等。要充分发挥一人一事、一言一行、一草一木的宣传教育作用,实现真诚联动、真心帮扶、真爱服务、真情关怀。 多样化模式 当前,群众对卫生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载体和内容,并将其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一是宣传形式多样化。建立健全人口学校、宣传一条街、知识长廊、宣传栏、新型生育文化墙、生育文化广场、生育文化大院等形式多样的宣传阵地,做到宣传教育“遍地开花”。二是宣传载体多样化。积极探索运用网络、影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传播载体。三是宣传内容多样化。积极吸收和运用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新风尚来武装育龄群众的头脑,把思想育人与知识育人结合起来,做实、做优宣传教育工作。 按需化模式 就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群体和个体的不同需求进行宣传教育。以往的宣传教育模式“以我为主”,“我说你听”,既脱离群众,也与“世代服务”的要求不相符,很容易遭受“冷遇”。如新婚期、避孕期、更年期妇女群体的知识需求和接受心理差异大,笼统灌输自然效果欠佳。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除了需求获取计生政策、避孕节育知识以外,还想获取致富信息、实用技术等。因此,卫生计生宣传教育必须认真研究当前群众的真实需求,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双四化”模式 一是“空中四条线”模式,指的是广播、电视、网络、电话四条线。要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人口计生专栏;要挖掘现代传媒的宣传潜力,形成互联网、远程教育网、手机短息网宣传教育一条线;县、镇人口计生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随时听取意见、答疑释惑。二是“地上四个一”模式,包括新型生育文化一条街、一个综合生育文化大院、一支计生文艺宣传队、一列宣传服务“直通车”。通过实行“双四化”模式,建立“四通八达”的卫生计生服务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实现信息传播的立体化和全覆盖,切实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㈥ 信息宣传工作对医疗卫生事业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加大卫生信息宣传工作力度,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健康知识和卫生政策的版知晓程度权,可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果; 可以营造关心卫生、理解卫生、支持卫生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卫生工作的社会满意度,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