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涂鸦是行为艺术
涂鸦分两种,一种为“不文明现象”,一种为“行为艺术”
我现在住的地方离“七九八”不远,那里每天都有各种“现代艺术”。有一天一个朋友跟我说,非要我那天陪她去看一展览。她说人家画家宣布,就展览一天,而且一边展览一边刷墙(画是直接画在墙上的),也就是说,画展结束将是一面白墙。这叫行为艺术,主题可能是说“现代社会要求的高度文明是对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扼杀”吧?
这让我想起北京几年前最有名的一件“城市涂鸦”作品,几乎可以说是标志性作品,我觉得那件事情更“行为艺术”。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有墙的地方就有“码根码”,三个歪歪扭扭的字,“码根码”,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一天报纸上忽然就报道了,说是那个到处写“码根码”的被城管抓到了,是一个五十多老头,问他为什么到处写这三个字,人家说是因为他发明了一种比王码五笔输入微软拼音都更好用的汉字输入,但是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理睬,所以他只有到处写。后来城管的看老头又可怜又可气,就罚他把全城的“码根码”全擦掉。老头后来知道不能这些干了,就一有展会就推个平板车去,车上就是他的码根码,他也不说话,有人问他,他就塞给人家一张粗糙的说明书,告诉人家照着说明书,一个小时就可以学会汉字输入。他的“码根码”只要2元钱。我有朋友买过,反应说非常好用,确实比所有的输入都简单好学。但这就是命运吧,“码根码”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贰』 学习涂鸦
笑。`
哥们 涂鸦这种东西 你别把它看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审美意识 创作意识
你开心怎么弄就怎么弄
至于好不好看
这就靠你的审美意识了
画的时候多去感觉它 感觉怎么好看 怎么画
觉得这种颜色不对 就换一个颜色
这条线不对就 就画另一条线。
涂鸦还是属于 新兴艺术。
内在文化比较低 没有专业的学科和教学。
国外一些比较牛B的 涂鸦者
他们其实是用 涂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 和 绘画。
而不是把涂鸦单独放在一个别类
如果你想做涂鸦非常好的话
可以买点 素描 排版 3大构成 这样的书来看
都是可以通过这些 衍生出来你的涂鸦。
慢慢加油。
小弟拙见
『叁』 有关涂鸦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方面的文章
将街头涂鸦运用在平面设计的鼻祖是123KLAN。
所以可以在网上收集他们的资料,也可以购买《设计师123KLAN》这本书,里面讲了他们运用涂鸦在平面设计的一些知识。
『肆』 怎么写活动策划书啊 我是新手 谁能帮我写个基本框架啊
备注:国庆节促销活动的背景、主题、时间、地点、创意说明、促销内容、宣传推广等促销创意方案。本促销案根据区域情况因地制宜,特此说明。
一、促销方案前期分析
1、2008年自10月起下半年的节日:
A、国庆节;B、感恩节;C、圣诞节;D、元旦节;E、贺岁等
本促销方案关键在于承启,为建立其它节假日的顾客忠诚与品牌人气作基础,作呼应。
二、本次促销流程如下:
(一)活动背景
如今的鞋业市场竞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能在市场占住脚的,也算是洗牌留下来的行业精英,但细分一下,店铺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店铺除了死撑面子之外,亏多赚少,有些把店改小或者改位置或者撤下商场的厅柜,也有几个知名的鞋业品牌通过不同定位的“店群”拉动消费,即在县市中心商圈建立据点,展开营销上的攻势,树立一城领先优势,气势逼人,单店业绩也不错。如果不主动采取促销拉动,市场份额将会被竞争对手夺走。
(二)、国庆促销主题
促销口号:
备用一:迎国庆,健康有礼(你)。。。。。。
备用二:迎国庆,某某皮鞋,与你(礼)同行。。。。。。
主题说明:现在同质化竞争,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同样的款式同样的价格上,更体现在人文关怀、品牌感恩上,我们诚然知道,消费者购物是非常现实的,我们不能忽悠我们的上帝,我们在大方地送礼和快乐地卖产品的同时,也要给我们的消费者最真诚的一句关怀,我们的主题口号就是这样感出的!
(三)、时间
准备阶段:2008-09-16至2008-09-28,共9天,促销活动期间的仓库盘存、货源、礼品,广告宣传品、报表、信誉单据、人员安排等;还有媒体选择、室内平面广告、店堂望闻听的综合体验气氛塑造等。
执行阶段:2008-09-28至2008-10-07,共9天,促销执行阶段,带动新品畅销,甩掉不良积品。
总结阶段:2008-09-08以后3天内,评估,对于浅色单鞋、部分半凉鞋、过季鞋、滞销处理鞋等原则上坚决不留尾货,彻底消灭干净!通过globrand.com依次的促销活动(A、国庆节;B、感恩节;C、圣诞节;D、元旦节;E、贺岁等
),按照正常的产品生命周期顺利过冬,挺过难关。
(四)、活动地点
XXX省指定专卖店
(五)、促销内容
方案一:
促销内容:
凡一次购买正价产品满198元:
送精品皮具(皮带或皮夹)+精美雨伞(各一)
凡一次购买正价产品满388元:
送精美皮具+健康礼品(根据市场选择)(各一)
说明:具体礼品根据库存礼品安排
注:活动仅限正价皮鞋,特价鞋除外。
活动时间:2008-09-28至2008-10-07
活动地址:XX县XX专卖店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某某集团享有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
方案二:
全场正价鞋会员价后满288元,送价值30元的现金礼品券一张,凭此券下次购鞋抵用。
注:活动仅限正价皮鞋,特价鞋除外。
活动时间:2008-09-28至2008-10-07
活动地址:XX县XX专卖店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某某集团享有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
3、图片创意主题设计
说明:图片创意此处略
4、店头横幅内容:
备用一:迎国庆,健康有礼(你)。。。。。。
备用二:迎国庆,某某皮鞋,与你(礼)同行。。。。。。
(六)捆绑特价鞋的促销(表单略)
对现有积压鞋进行盘点,理出明细,作好品类与价格的结构与档次区别,理出少数XX元价格起步的过季鞋款,主要是为了达到吸引人气的目的,制造卖场氛围。因为店堂有了人气才能带动其它正价鞋的销售。建议大部分特卖价:XXX-XXX元左右,部分鞋款保本甚至亏损销售,此次促销以清仓为主要目的。
(七)店铺促销预备事宜
预备事项
1、清洁卫生:清扫门头,擦试玻璃,清洁货柜;
2、整理库房,腾出方便取货换货的仓库位置;
3、执行人员配置:培训导购人员;
4、产品组织的到位,陈列促销用品;
5、渲染活动背景,橱窗促销海报展示,电视宣传,传单分发的落实,制造气氛;
6、落实现场监控,促销现场安全的把握;
7、信息收集与传递;
8、加大礼品的支持和服务,保证礼品管理的有序进行,监督终端商的促销礼品落实情况。
等等。
(八)宣传策略与组织及物料筹备详见下表:
编制好自己店铺促销费用的预算(表单略)
(九)预期目标
1、销售目标:9天的促销目标为:最低目标XXX双(日均XX双),中间目标XXX(日均XX双),理想目标XXX(日均XX双)。
2、现有过季鞋产品清理完毕,释放不良库存积压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压力,同时带动新品上市的销售。
3、加速了某某品牌在XXX各县市的深入过程,增加了某某的新顾客,为冬棉的顺利上市奠定基础。
4、增加了销量,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伍』 生活与健康,大班涂鸦板块教案
活动目标:1、 通过“变魔术”和涂鸦活动,对油画棒的色彩及其产生的痕迹感兴趣。2、 了解油画棒的形状和收放、使用方法。3、 能够大胆、随意作画,乐意参加美术活动。活动准备:
1、 12色油画棒人手一份。
2、 油画棒一盒(教师用),大的图画纸一张(贴在黑板上)。
3、 幼儿用书《神奇的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油画棒,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向幼儿介绍绘画工具的名称。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好朋友,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它们叫油画棒。还记得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吗?今天,就让我们来跟油画棒一起玩游戏吧!
2、引导幼儿观察油画棒。
教师:看一看,有许多油画棒住在盒子里,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都有哪些颜色?
二、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绘画。
1、教师边讲边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油画棒。(拿笔的方法和正确姿势,用完放回原处等)。
教师:今天,老师要用油画棒来变魔术,请你们看看我是怎样变魔术的。
2、教师取各色油画棒,在大图画纸上简单的画让幼儿欣赏,如小花、小鸡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刚才我用油画棒变出了什么?你们还想让油画棒再变出些什么呢?
教师:刚才我用油画棒变魔术的时候,我的手是怎样放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三、引导幼儿了用油画棒在幼儿用书上随意作画。
1、鼓励幼儿大胆、随意地作画,并提醒幼儿换不同的颜色。
2、用游戏化的语言引导幼儿及时把画笔放回原处,并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握笔姿势。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体会作画的乐趣。
教师点评,并提示幼儿收放好油画棒。
『陆』 “涂鸦”一词的由来。
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顽皮之行,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而我们在此所说的“涂鸦”并非上述的“乱涂乱画”!
“涂鸦”英文是“GRAFFITI”。很多不了解涂鸦的人们会认为涂鸦就是乱涂乱画,其实不然。GRAFFITI是一种视觉字体设计艺术,涂鸦内容包括很多。
主要以变形英文字体为主,其次有3D写实、人物写实、各种场景写实 、卡通人物等等。配上艳丽的颜色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宣传效果。
涂鸦的社会影响:
20世纪,涂鸦在中国慢慢的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大大小小的涂鸦作品在每个城市都有出现,大城市更为明显。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商家投资商也都看中了涂鸦这一文化的潜在价值。
当今社会在很多领域都能看到涂鸦的身影:
1、夜店,酒吧,篮球场,餐厅,大型演出,舞蹈室等各种场所!
2、服饰,标志,海报,玩具,电子产品,体育用品都陆续出现了以涂鸦文化风格的相关产品!
3、在平面视觉设计上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涂鸦之风,但是只要我们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身边无论是高档名牌,小型派对活动,甚至大型户外广告都不无涂鸦文化的踪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涂鸦
『柒』 涂鸦艺术的发展
涂鸦首先出现在60年代的美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涂文化鸦已经散布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纽约、柏林、伦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并慢慢被人们接受。而且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而并非最初美国街头的反叛与黑人青年地域性的反文化行为。现在存在的几十年的涂鸦文化,正方兴未艾。有借于此,本小组对街头涂鸦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一、 社会背景
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根本的经济制度导致美国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水平贫富差距十分悬殊。这样的社会状况便会挑起人们的一些不满与反叛,从而出现了一些像街头篮球,街舞,涂鸦,HIP&HOP,RAP的歌曲等一些美国街头特有的文化行为。这也是美国街头反叛文化产生的根源。
1960年代到80年代的纽约市区是一个充满热诚又讲求快速步调的城市,居住环境的狭隘把生活抛露在街头,加上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对于生活在此种社会压力下的次文化社会边缘的人,已足以形构成所谓的反文化小团体。何况贫民区里有着一群被视为社会问题的失业、辍学的西裔或黑人青年。他们在反种族歧视,反战,反性压抑,反权利压抑的运动思想潮流中,触及生存环境所带来的种族问题,贫穷,就业的束缚,形成一股地域性的反文化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了街头篮球,街头涂鸦,街舞,HIP&HOP,RAP的饶舌歌曲等活动。其中,涂鸦就起源于濒临毁灭的纽约社会边缘,由一群敢与美国政府当局挑战的小孩将世俗文化的碎片重新建筑起来。其中涂鸦文化开始于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盛行不衰。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已有一群涂鸦爱好者依此为生,发展其有独特的涂鸦艺术来表现自己的主张以及起鲜明的个性。到了后期便不再是单纯的反文化社会的行为,而加入了艺术的东西在里面,使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加合法。慢慢得从地下走到地上。
二、 涂鸦之意
涂鸦(Graffita)的意大利文之意是(乱写),而涂鸦(Graffiti)(其复数形式)则是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出的图像或画。基本上,Graffiti是一种近于书写的行为,文字占的比重很大,形象的符号或标志、图形也是常见的内容,但多半的形象是以类似书写的方式,扼要地表明意图,不刻意地去描制描绘。但是后来的涂鸦艺术中图画,符号,标志却反过来压倒文字在涂鸦艺术中成为了主导。图画相对与文字更能体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其作品的主导思想。
三、 涂鸦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1970年代初期,当罐装喷漆可以随处买到以后,从地下铁的火车车厢到月台上到街道的墙面,一直到厕所了的墙壁,到处可以看到各式各样、色彩鲜艳、个性鲜明的涂鸦。早期的涂鸦创作以文字为主,那些涂鸦画的创作者称自己为(写手){writer}而非(画家){painter},而且通常是匿名的,他们流行用街道号码去假名,比如TAKI 183、JULIO 204、FRANK 207,他们的涂鸦画地盘的意味十分的浓厚。大部分的涂鸦创作者既不是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专业的艺术系学生,而是来自纽约布朗克斯,布鲁克林和哈林区的街头少年。涂鸦的行为本身是一种对权威的反叛,而涂鸦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借由这样的行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行为艺术,能很快地引起社会政治界,媒体,以及主流艺术传统艺术文化界的注意,于是涂鸦的文字逐渐减少,转变成为大型精致的卡通绘画图象。学院派艺术家也跟进,于是专业涂鸦人开始出现,类似联盟、社团的团体也纷纷出了,之后涂鸦艺术开始进驻艺术画廊,供人欣赏、收藏、买卖、投资。自此涂鸦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于是,世界各国便兴起了一股涂鸦艺术的热潮。涂鸦艺术跟同一时段的摇滚乐和RAP音乐十分相似。一开始人们借这种创作反抗体制、表达不满、发泄情绪、控诉社会。到后来,这些涂鸦艺术的原始本质却被整个资本体系收编,有原先的反文化艺术变为一个真正的艺术的分支。成为与传统绘画拥有一样性质的一种艺术。涂鸦的原始性质逐渐在别国的涂鸦创作中消失。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纽约的画廊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涂鸦艺展览,把街头的涂鸦艺术家请到画廊中来,涂鸦因而成为高压的艺术创作形式。重要的活动展览有:
1、第一次涂鸦艺术展览是1972年由纽约曼哈顿的苏活区的刀片画廊举办。
2、 1975年联合涂鸦艺术家(United Graffiti Artists)在纽约的艺术家空间(Artist SPACE)展出。
3、 1980年推出时代广场展—涂鸦从此真正开始大批的展示,并引起艺术界的高度关注。
4、 1983年是涂鸦艺术的巅峰时期,首次的美术馆大展在鹿特丹的伯依曼斯—范·波尼肯美术馆(Boyman-van Beuningen museum)展出。
四,涂鸦的风格战
1. 早期的涂鸦喜好单一色彩,并用非双关性引用语,如烟缕的符号及哈罗等。
2. 接着,将文字形式的箭矢变化成王冠,让它戴在头上以示威严。
3. 后来,以耀眼、醒目、突出为目标,开始以高彩度喷漆在地铁或大街道上写自己的名字并以对比色或黑色将其围绕,甚至又以镶条、斜纹、星形、西洋棋盘或圆点花样等装饰,希望见名字突显出来。
4. 70年代中期,以改变自我的像徽形式出现,内容大多为卡通影片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多数以类似被攻击、辱骂等一些不寻常的姿势出现。
5. 涂鸦背景越来越复杂,喷漆以为装置的改良而使其功能及作用发挥到极至,也使涂鸦的艺术性与个性发挥到了极至。燃烧的太阳,星星,子弹划风而过,画风景,自画像,抽象符号等,组合并重生出另一个有趣的画面。
四、 涂鸦者与涂鸦艺术家的差异
1、涂鸦者没有传统的包袱,可以以自己的喜好与思想自由创作,直接传达其情绪;受过学校训练的涂鸦艺术家则以美学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现状。
2、涂鸦者以一种无特殊记号的签名方式,出现制造突出群众的风格;涂鸦艺术家则以一种除去个人化的风格融入社会中,其作品风格如广告或政治宣言,以标准的印刷字签名。
五、 美学观与社会学的探讨
谈到涂鸦,他通常给予人两极化的看法;大多数的人都将它视为一种坏、污损、疯狂、侵犯、恐吓;但也有一些人则认为涂鸦是一种真正的美学性产物,是被压制者或没有发言权者的个性独白。例如,卡吉(John Cage)就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涂鸦记号;1974年的作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在她出版的《涂鸦的信仰》一书中,把涂鸦的现象看作是对罪恶的工商文明之种族性的反叛,并将它浪漫的解释为社会自由的无秩序的显示;艺术评论家苏勒·加布立克(Suzi Gablik)则认为那些街头少年被渴求新鲜的艺术市场所发觉。
六、 代表人物
1、 哈斯·哈林(Keith Haring)1980年代期间纽约派中最主要的领导人物。他对于1980年带流行的观念艺术与极限主艺术具有很明显的反感,而对于街头到处可见的涂鸦和老普普的一些艺术家作品有浓厚的兴趣。美国普普艺术家汤姆·奥登斯(Tom Otterness)的作品《渡渡鸟》那种具有卡通角色的欢乐趣味的特征对他影响很大。哈林的作品充满了非常欢乐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征形象,描绘的手法非常流畅而简单、明确、游戏娱乐感很强。他的许多作品都被称作(无题)。他的(小人)形象目前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服装、室内装饰、广告设计上。可谓是涂鸦艺术的一代宗师。
2、 尚—米契·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非学院出身。运用非洲图象,色彩鲜明,涉及美国社会有色人种的话题,可说是有色人种问在美国社会的典型例子。
3、 肯尼·沙佛(Kenny Scharf)汲取了卡通动画,超现实等特长,表现出俗艳、丰富的视觉世界,强烈的刺激视觉。
4、 奎诺尼斯(Lee Quinones)
5、 斐图拉2000(Futura 2000)
世界各地的涂鸦文化
认识涂鸦,必须追溯到它的起源,中国的涂鸦文化虽然在慢慢壮大,但仍然不能与西方的国家的涂鸦文化相比,对此,本小组决定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查找世界各地的一些比较经典的涂鸦文化,通过本次活动,我们通过对涂鸦文化的了解,让我们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海口街头文化涂鸦取景
为了能对涂鸦文化在海口的发展有更深刻的了解,本组决定在海口地区的各个大街小巷的涂鸦进行彻底的调查。于本周周末,本组组员仲晨、岑凯捷到海秀路附近,对一部分涂鸦进行拍照。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更深透的理解涂鸦文化对本土的影响,从根本上认识了涂鸦的广泛和普及。对本课题的研究迈了成功的一步。
世界各地的涂鸦文化
认识涂鸦,必须追溯到它的起源,中国的涂鸦文化虽然在慢慢壮大,但仍然不能与西方的国家的涂鸦文化相比
『捌』 课本涂鸦现象小作文
老师在讲台上授课,自己却无心听讲,遂拿起手中的笔给课本中的插画来个“加工”,想必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本上信手的杰作,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配上严肃的课本名人,甚至可以让老师气到喷血。
近日,继两年前“杜甫很忙”系列之后,一组由学生信手涂鸦的“作品”被晒上网,课本涂鸦话题再起争议。
A 83.7%网友有涂鸦经历
据媒体的调查显示:有83.7%的网友表示在课本上画过很多或一些类似的涂鸦,有16.3%的网友“很爱惜课本,从未画过”。
“从小学开始,大家没事儿就喜欢在课本上涂鸦一下,比如给黄道婆画个耳环、手链,给努尔哈赤添个小胡子等等。有一些课很无聊,这样的涂鸦就‘拯救’了时间。”南京某大学大三学生王思哲说。
“仔细想想,有几个人不曾在自己的课本上胡乱画过?鲁迅先生不也曾在课桌上刻过一个‘早’字吗?”网友“@谢飞君”认为学生偶尔来点再创造,“娱乐放松一下”,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微微一笑就过去了。
网友“@会躲避的鱼”:在课本涂鸦总比从开学到放假课本如新发的要强,我曾为了要避免如此,抽时间把课本画满了。
网友“@Panda”:我小学时候上课经常涂鸦,那时候美术考试次次高分。
B 网友多持宽容态度
网友对课本涂鸦行为多持宽容的态度。在讨论中,认为教育无趣导致学生通过画插画来自娱自乐的支持者最多。
26.2%的网友认为,课本涂鸦现象说明小孩童心未泯,这些画很搞笑也很温馨;有32.3%的网友认为,有些画得很好,有想象力也有美术功底;有33.8%的网友认为,当教育让学生感到无趣时,学生会自己发掘乐趣;有6.1%的网友认为这只是学生无聊时的涂鸦,不值得深究;仅1.6%的网友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一种不尊重。
网友“@丁廷柱”说了自己往年趣事,“初中语文书、历史书上有图片的基本都是被我涂鸦了,有次被老师看到脸都绿了,每翻一页还瞪我一眼。下课后全班围观我的书,现在想想也真是醉了。”
“在课本涂鸦其实承载着现代人的社会心态。”网友“@荞麦地”认为,涂鸦没有很多恶意,不是为了侮辱历史名人,从中反而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对这种创新不应扼杀,而应该呵护和鼓励。
网友“@杨羽”则认为需要对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反思,为何现在的涂鸦比古代的经典更受欢迎,我们应该如何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加走进校园。我们其实关注的并不是涂鸦的内容,而是应该是那些人的动机。分清娱乐与文化的界限,保护历史沉淀下的深厚文化是责无旁贷,但如何进行引导更为重要。
C 日本学生涂鸦作品让人叹服
近日,日本一家网站就对1500名20——70岁的人群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有在教科书或是资料集中的历史人物图片上涂鸦过。
调查结果显示,有35.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在教科书的伟人图片上乱涂乱画过”。
对于为历史人物“增光添彩”的体会,那些曾经的“画手”表示:“给秃子画上头发才是王道!”、“想涂鸦的脑袋正好就在眼前。”“我觉得谁都做过这件事儿。”
在日本,学生在教科书涂鸦中给伟人“添油加醋”还算是小儿科级别的,如果是更高规格的涂鸦,可以将体育书中人工呼吸的示意图变成正在举行魔法仪式,或是将数学的图形改成女孩儿的屁股。这些调皮的学生们笔端呈现出的创意让人哭笑不得之余又不得不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