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帮帮忙,我们单位需要一张 汶川大地震主题的 宣传画
去网络的图片中找,那里有许多,你可以挑选适合这次宣传画的图片。
Ⅱ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的宣传画怎么画
可以用大字(主题)占掉将近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在黑板的右下部分画一些图画,再在右上部分写字(左同)。
Ⅲ 减少地震损失,日本做了什么
为了防御地震的突然袭击,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地震及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日本制订了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规,用以教育和规范人们的行为。1983年4月3日,日本举行了有160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地震预警演习,人们在志愿者的疏导下,有秩序地从建筑物中和危险地带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大街上的宣传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是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街道上,站着一个泪流满面的小姑娘,下面用醒目的红字写着,“60年前的这一景象,可能在明天重演”。
Ⅳ 地震的漫画
逃出地下铁(关于地震的)
在东京著名的艾克撒之城保全课就职的三岛日常工作就是事故排除,对大厦的情况非常熟悉。生性懦弱的他从不拒绝老板的无理加班要求,甚至在儿子生日那天,在事先打过招呼的情况下,仍被老板留下加班到很晚。当终于加完班乘上地铁准备回家时,却突发地震而被困在了地下。熟悉大厦情况的三岛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想方设法带领共同受困的人员逃出地下铁,当离开地下后发现大楼损毁严重,无法逃出,而且通讯设备不能使用,只好盲目等候救援。在此期间,由于食物短缺,为了争夺所剩不多的食物,甚至发生了杀人事件。面对数名不法之徒,三岛等人斗智斗勇,与其周旋,终于成功等到救援人员到来,成功脱离困境。
经历这次事件的三岛下定决心不再懦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这部漫画是我在汶川地震前一周看的,感触很深。
Ⅳ “儿童画”为什么不一定是儿童画的
记得有一年在上海曾举办过一次儿童画展览。画展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展览。在展览厅里,常常能听到赞叹声,有的家长指着画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你画的,人家小孩怎么能画那么好呢?”这次展览的作品确实非常好,水平很高,可是,有许多小朋友也发现了问题,展出的画怎么都那么眼熟呢?有许多画不就是书店中卖的儿童读物上的画吗?画展的小作者怎么能抄袭别人的作品呢?其实,他们搞错了,这个展览中展出的画并不是少年儿童画的,而是画家们画的,是那些儿童读物上的封面、插图等的原画。“儿童画”这个词包含两个意思。就一般意义而言,“儿童画”就是指少年儿童画的画,凡是少年儿童画的画,不论他是用的什么绘画方法,都应该叫做“儿童画”。少年儿童的画在色彩、造型和内容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不顾这些特点,非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评论少年儿童的画,那么,少年儿童的画就永远不可能算做“画”了。可是,在绘画的大家庭中,“儿童画”就不是指少年儿童的画了,而是专门指画家为少年儿童画的画。专门画的儿童读物就不用说了。为少年儿童画的宣传画有吧?专供教学用的绘画挂图有吧?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风景画、动物画、人物画、油画、水彩画等等有吧?所有这些,统统都可以叫“儿童画”。另外,在美术大家庭中,也有很多人把以少年儿童为内容创作的绘画作品称做“儿童画”。这里的“儿童画”是指表现少年儿童题材的绘画作品。所以说,“儿童画”并不全是指少年儿童画的画。它也指画家为少年儿童画的画,和画家以少年儿童为内容画的画。
Ⅵ 有没有关于日本地震的儿童画
295x394 52k jpg
...的表现5.12大地震的儿童画 354x266 52k jpg
...的表现5.12大地震的儿童画 600x449 78k jpg
...称:5.12汶川地震周年祭·儿... 354x239 42k jpg
...的表现5.12大地震的儿童画
Ⅶ 历史上的特大地震有哪些
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它位于横贯全国的特茹河入海口,整个城市坐落在7座小山上。市区中雄伟的教堂依山而建,繁华的街道上商店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到处都呈现出一派大都市的繁华景象。
1755年11月2日,星期六,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基督教的万圣节。上午9点多钟成千上万的圣徒们聚集在市区内的6座大教堂里虔诚地向上帝膜拜,悠扬的钟声和祈祷声不绝于耳。突然,大地像波涛中的轮船一样不停地晃动起来,里斯本发生了7.8级的破坏性大地震。
伴随着地面的颤抖,从地下传来雷鸣般的响声。教堂和其他建筑物开始倒塌,圣·维森特大教堂中的600多名圣徒几乎全部遇难;圣·卡塔里纳教堂砸死了400人,圣·保罗教堂砸死了300人;整个市区2万多座建筑物中有1.7万座变成了废墟。几分钟内就有大约3万人被夺去生命。侥幸从屋里跑出来的人们,都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不知如何是好,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跪倒在大教堂广场上,祈求上帝的怜悯,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
在大约15分钟的大震过后,地面仍然像痉挛似地颤抖着,许多人拥上大街,向宽阔的海岸跑去,以为那里一定是躲避房倒屋塌的好地方。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被地震搅起的海水正像恶狼一样向人们扑来。一位幸存者在海啸中死里逃生,他在事后回忆道:“突然,海边一片惊呼声:‘海水上岸了,我们全完了!’我转向大海,看见海水飞速向岸边涌来,这种速度是任何狂风的力量所达不到的。一瞬间,一团巨大的浪涛像山峰一样带着响声冲上岸来,泡沫四溅。许多人被卷走,更多的人陷在齐腰深的水里,其余的人如丧家之犬一样疯狂地逃走。”
在地震掀起的滚滚烟尘中,教堂里的蜡烛和居民家里的炉子在许多地方引起大火。无情的烈焰烧毁了商店里的货物,档案馆里的珍贵资料,华丽的歌剧院和富丽堂皇的皇宫。许多人虽然从倒塌的建筑物和凶猛的海啸中死里逃生,却死于浓烟的窒息和烈火的焚烧。大火一直燃烧了7个昼夜,遍体鳞伤的里斯本最终毁灭于大火。
深爱着臣民的年轻国王约瑟夫为民着想,在震后实行埋葬死者和赈济灾民的政策,不但在一周内全部埋了死者,而且使幸存的20万人免遭饥饿。朝廷用15年时间重建了里斯本,拆除了破旧的平房,拓宽了原有的街道,使一座新的里斯本重新屹立在大西洋东岸。
智利大地震
智利位于南美洲的西岸,整个国家沿海岸呈南北向的条带状分布,延长达4000余千米。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也是多发地震的国家。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记录的近万次地震有21%发生在这里(绝大多数是非破坏性地震)。1939年1月24日发生的大地震给智利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午夜时分,古城奇廉还沉浸在一片喧闹的夜生活之中,奇廉国立戏院内300多个座位全部满员,人们正在观看一部新公映的电影。然而,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夜里11点35分,戏院的天棚和四壁在地壳的颤动中突然向他们砸来,所有的人甚至来不及叫一声便被掩埋在瓦砾中。
奇廉,这个有5万人口的城镇损失最为惨重,由于街道狭窄弯曲,加之房屋低小零乱,使得发震后全城到处都是一片废墟,几乎无路可走,给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大约有1万人死亡,两万人受伤。
在距首都圣地亚哥400千米的省城康塞普西翁,情况也同样严重,有75%的建筑被毁,地震将上万名矿工封在井下;15座天主教堂被夷为平地,死伤近5万人。
地震过后,震区的气候极不正常,不但温度很高,而且烈日当空,灼热的阳光照在无数的尸体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人们心里明白,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瘟疫很快会夺走幸存者的生命。由于地震将铁路、公路交通全部破坏,大批救援人员被阻滞在城外,政府电令奇廉和康塞普西翁两市居民想尽一切办法迅速撤离灾区。留在市区的少量士兵和救护人员因无水和没有饮食,也处在极其困难的境地。据《纽约时报》报道:“可怜的士兵和救护人员在酷热的太阳下一刻不停地掩埋尸体,救护伤员,从建筑废墟中营救幸存者,可他们连足够的水也喝不到。”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自然它那强大的威力戏弄着渺小的人类。烈日之后紧接着是一场强大的暴风雨。肆虐的狂风卷走了临时搭起的帐篷,冰凉的暴雨抽打在人们身上,灾民们再一次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境地。漆黑的夜色里,人们在刺骨的寒风中缩蜷着身体,有人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这次大地震使智利中部富庶的产粮区受到极大损失,工业也一度陷入瘫痪状态,多年后人们才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
日本关东大地震
日本国以略呈弧形的岛屿遍布在亚洲大陆的东南外缘,以多地震而著称于世,每年发生地震千余次,被称为“地震列岛”。
1923年9月1日正午时分,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在从东京到横滨28千米范围内的都市区中,人们和往常一样紧张地忙碌着,职员和工人们陆续走向餐馆和食堂,准备享受美味的午餐;年轻的家庭主妇们早已做好了饭,等待着从学校归来的孩子们,生活平静得令人毫无警觉,谁也没有想到魔鬼正从地下深处袭来。
11时58分,东京南部90千米处的相漠湾海底突然发生8.3级强烈地震,地震和它所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关东平原地区。首都东京和最大的港口城市横滨损失最为惨重。在第一次震动过去24小时之后,又发生了一次强烈余震,随后的一周余震不断,大约有几百次之多。
伴随着大地的抖动,惊慌的人们冲向大街,顿时,马路上被挤得水泄不通。在无奈无助的惊恐中,人们拼命地寻找避难场所,你推我挤,东倒西歪,互相践踏,哭喊声、叫骂声响成一片,可是整个城市里哪儿还有可躲避的地方呢。
倒塌的建筑造成了几万人的死亡,但随之而来的一场大火又上演了一幕更惨烈的悲剧。
由于日本关东地区素来多地震,加之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房屋多为木质结构,恰逢发震时又正当做午饭的时候,所以,漫天大火瞬间而起,整个东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初起时,消防人员和一些居民还试图将火扑灭,但地震已将所有的供水管道破坏殆尽,人们只能望火兴叹。《日本纪事报》的一位记者描写道:“人们虽然逃离了震魔,又遇上了火妖。他们倒在地上,浑身都是火烫的血泡。比起那些被烧得只剩一把灰的人来说,他们也许是幸运的。那一堆堆、一片片灰烬,究竟包含着多少生命呢?没有人知道。数不清的人被火烧死,发出的恶臭,几十里外都可闻见,特别在运河一带,数百名逃生者被烧死在那儿。”
夜幕被熊熊烈火撕毁,天空一片猩红色,如此巨大的火灾前所未有,一切都在炽热的烈火中毁灭。东京城中的15家医院只有一家幸存,其余的14家全被大火烧毁;著名的皇家大学图书馆的所有珍藏书刊和文件烟飞灰灭,荡然无存。在这次地震和大火中有30万幢建筑倒塌,近5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东京像受了重伤的巨人,倒在大地上,奄奄一息。
离东京28千米远的横滨市,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这个当时有50万人口的港口城市,曾被称为“外国人的乐园”、“充满异国情调的不夜港”和“日本富商的花园式胜地”。但是,无情的地震和大火毁灭了这里的一切。整个城市变成了无法辨认的废墟,码头和港口全部被破坏,街路上的巨大裂缝像恶魔的嘴一样大张着,可以吞下卡车,被火烧焦的尸体一堆堆到处可见。
在浓烈的大火中,有几千人被围困在低洼的滨水商业区,许多人跳进了公园的水池里,有人在拥挤中被淹死,当时的情景惨不忍睹。
灾难夺走了横滨10万人的生命,其中有4300人下落不明,10万人受重伤,许多人无家可归。有6万幢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或被大火烧毁。
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人民依靠其非凡的献身精神开始重建家园。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首都东京和横滨市比灾前更加美丽壮观。但是,当今的地震学家们仍然把东京作为地震危险区,认为与关东大地震一样强烈的地震还会光临东京至大阪之间。这不能不让该地区的人们提心吊胆,担心历史的悲剧重演。
日本经济实力雄厚,大都市中高楼林立,虽然他们有较强的抗震技术和方法,但眼望那一座座摩天大楼,仍然使人心生疑惧。东京的阳光公寓有60层,200多米高,为亚洲之冠,如果它一旦倒塌,那情景实在是让人不敢想像。
为了防御地震的突然袭击,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地震及伴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日本制订了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规,用以教育和规范人们的行为。1983年4月3日,日本举行了有160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地震预警演习,人们在志愿者的疏导下,有秩序地从建筑物中和危险地带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大街上的宣传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是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街道上,站着一个泪流满面的小姑娘,下面用醒目的红字写着,“60年前的这一景象,可能在明天重演”。
时间可能会洗去人们许多的记忆,但是,日本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场可怕的关东大地震,永远为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祈祷和默哀。
Ⅷ 儿童画创作
坐着火车游览,周围画中国的名胜古迹,表达对祖国山水的热爱(这个答案可以表现出童趣,真的)
Ⅸ 汶川大地震后红十字基金会的宣传画 济 的意思是什么
一层含义是汶川二字上下的合体,另一层含义是济字,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