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藏式宣传栏

藏式宣传栏

发布时间:2021-10-08 22:23:13

㈠ 杨车二娜姆资料

杨二车娜姆的正面资料,我找到最全的一份,你慢慢看啊,不知道写的是真资料的还是假资料。

看她现实中的表现,和这份杨二车娜姆资料,好像完全是两个人。

不多说了,你自己慢慢看杨二车娜姆资料的资料好了。

转载,请注明:搜星网 www.aisostar.com

杨二车娜姆个人简介
姓名:杨二车娜姆

姓别:女

年龄:37

汉语名字:杨宝仙

英文名:leorowi

生日:(其父母是走婚 不知道自己的生日)

出生地:云南川滇高原泸沽湖畔左所

种族:摩梭人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国籍:美国

地域:欧美

身高:163cm

血型:AB型

三围:82/62/80

嗜好:写作,演出

历史记事:

1983年13岁时杨二车娜姆离开原始母系社会女儿国,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1989年杨二车娜姆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独唱演员;

1990年杨二车娜姆与美国摄影师结婚至美国,后离婚在美独力生活十年,在意大利当模特

1992年杨二车娜姆游遍欧洲;

1993年2月杨二车娜姆先后到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讲学和演出;

1995年杨二车娜姆开始从事时装生意并作模特,参加好莱坞电影演出并为其配唱歌曲。

后杨二车娜姆与瑞典外交官石丹梧相恋七年,号称“国际走婚族”。

1997年杨二车娜姆开始写作出版,著有《走出女儿国》、《中国红遇见挪威蓝》、《你也可以》等13本,翻译超过27种文字。。

2003年杨二车娜姆自传体小说《离开母亲湖》轰动美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她用自己的歌喉,用自己独特的美国和天质的聪明征服了泸沽湖以外的世界,让世界对那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2005年杨二车娜姆出版《七年之痒》、《暗香》

其人简介:

杨二车娜姆,一个总是身穿中式服装周游世界的传奇女人。 杨二车娜姆14岁从摩梭部落翻山越岭,徒步走过几座大山,走进上海音乐学院,走进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团,走到美国,又走到挪威和瑞士……杨二车娜姆在走路中成长,在走婚中成熟。 几年前,一本《走出女儿国》的自传小说,让我们认识了无比神秘的杨二车娜姆;认识了神秘无比的摩梭族。这个被称做人类早期社会形态活化石的摩梭族,是当今世界惟一的母系王国。 在中国云南省境内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摩梭族,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泸沽湖边维系着母系氏族的传统生活,蓝天、白云、绿水;朴素、平静而真实的生活使这里的人们对人生有着最朴实的理解。 因为高山的阻挡,摩梭人很少走出泸沽湖的怀抱,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似乎对外面的世界也并不感兴趣,但终于有一天,一个摩梭女孩儿在晨羲中离开泸沽湖踏着石子路开始了出走的历程。这个摩梭女孩儿名叫杨二车娜姆,她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然后到北京,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去了美国,之后是欧洲之旅,当想家的时候杨二车娜姆又回到泸沽湖,杨二车娜姆像一片云,在这个对杨二车娜姆来说很小的世界里飘来荡去。 杨二车娜姆依然住在北京外交公寓里,这不过是杨二车娜姆几个家之中的一个。自从“嫁”给她的王子——瑞士外交官石丹梧以来,这就是杨二车娜姆在中国除泸沽湖以外的固定的家了。 杨二车娜姆最早的家在川滇高原泸沽湖畔一个叫左所的地方,跟摩梭最后一个王妃肖淑明是邻居。去年我翻山越岭跑到那儿找杨二车娜姆,摩梭人告诉我:“娜姆到美国走婚去了,大把大把的美金寄回来,她家现在是我们摩梭部落最有钱的!” 我吓了一跳,原来杨二车娜姆嫁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记者“鹌鹑蛋”,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走走婚而已。 事实上他们后来也真离了。 现在杨二车娜姆的身份,已是挪威王国外交官石丹梧的夫人。其实呀,也可以叫杨二车娜姆同居女友,因为娜姆说她的摩梭妈妈不知把户口簿塞在家里的哪条墙缝里了,所以无法跟她的挪威王子石丹梧正儿八经地去注册。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娜姆的真实年龄,因为她说自己也真不太清楚,老一代摩梭人不会算数,不计时间,现在也是,要5个鸡蛋就伸5个指头,11个就要出动脚趾头了。 既然杨二车娜姆老是像宫雪花那样,一涉及到年龄和一些关键性问题就“失忆”,我们就只能忽略这些细节了。 有人说石丹梧压根不想跟杨二车娜姆结婚,幸亏挪威有法律规定:同居了3年以上的恋人,就算事实婚姻。杨二车娜姆与石丹梧在一起接近6年,算两次都可以了。所以她的每本书里,称石丹梧是王子,她自己是大使夫人。 杨二车娜姆一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杨二车娜姆率直地说:“我的的确确是在走婚,走的是‘国际婚’,要知道,走婚是我们摩梭人祖祖辈辈的传统的恋爱与婚姻状态呀!” 杨二车娜姆说去年11月,王子从瑞士飞美国,与从中国飞回去的她在旧金石住了10天,一是为她的英文版自传与出版社签合同,二是度走婚假。

娜姆的走婚依据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走婚,其实它不是一件儿戏的事儿。 在泸沽湖摩梭人中,结婚后两夫妻同住一屋檐下的,是数得出的少,连村长也奉行走婚,在月黑风高的晚上,村里只剩几声狗吠的时候,才从妈妈的家中走出来,去找固定的“阿夏”(情人),他们生下的孩子,都放在阿夏的家,在妈妈作主的家庭,舅舅代替了爸爸的地位,如果哪家孩子闯了祸,别人会说:“你家舅舅怎么教你的!” 当了爸的男人完全不需要养育自己的孩子,却要管好同住一起的姐姐和妹妹的孩子。他的孩子在别人家里,别人的孩子也在他家里。对一个摩梭男人而言,当舅舅的角色,远比当父亲的角色重要。 摩梭人在十二三岁就举行一生中最大的节日——成丁礼,行过成丁礼以后,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自由恋爱与走婚,所以走婚对成年人的杨二车娜姆来说,是天然的事儿。 那个阳光一点不比梵高的阿尔小镇逊色的地方,那个向日葵与土豆都长得又大又圆的地方,孕育了野性的杨二车娜姆,那一湖浓蓝的水,高原清朗透明的天空,赋予了她率直、奔放的性格。 发生在杨二车娜姆身上的事情,总让主流社会觉得怪怪的,有悖常规。但很另类又说不上,她做起事情来还是挺实在、挺现代的嘛。 到底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都凑巧发生在她身上,还是她的性格注定了一生都要制造故事?

摩梭“公主”走出女儿国
“我的性格注定了我的命运只能这样,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喜欢转换不同的角色,喜欢尝试各种事情,只要我想,我就要去做,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拦住我!” 小时候的娜姆是湖里的一只丑小鸭,既不漂亮,也不听话,路过的喇嘛给她起名为杨二车娜姆,意为“宝石仙女”,宝石仙女天生一副好嗓子,祭山时一唱起来,旁边的山头都听得见。 如果不是自小心里有一股不要命也要走出去,不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就白活了的潮水涌动,杨二车娜姆现在和她的同村姐妹一样,还在群山环绕的湖边放羊,捡柴火,割麦子,穷尽一生也走不出那几座大山。她所见到的最大的SHOW不过是过节时到湖对岸去参加赛马和划船比赛。只有在那边,她才可以见到更多从外面走进湖里玩的人,那些穿着不同服饰的外来游客,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采。 14岁那年,一支采风队“采”中了她和另外3个女孩,到县里参加歌唱比赛,她这才看到那条可以通向远方的公路,她知道,顺着那儿,她可以走到北京去。北京从来都是摩梭人心中向往的天堂。 晚上住在招待所,绳子一拉,整个房间都亮了,把娜姆吓了一跳,原来电灯就是这个样子!她整晚又开,又熄,拉来拉去,恨不得把绳子剪回家,挂在祖母屋里,从此不用上山砍松脂照明。 那一次外出让她明白了,靠唱歌也可以唱到外面去,于是,她从县里唱到自治州,再唱到上海音乐学院……高原猛烈的阳光把她的脸颊晒出两朵“高原红”,像天然胭脂,那如山上百灵鸟一样的歌声和摩梭姑娘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让14岁的她打了包袱,里面装着几件衣服、7个鸡蛋和一盒火柴,一个人逢山过山,遇水淌水地翻过几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走到了城市。 她花了两年时间才学会普通话,3年的大学,让她在上海交了很多汉族朋友,但为了圆摩梭人也能到神圣的北京去的那个梦,为了做摩梭的“才旦卓玛”,她历尽艰辛,坐火车跑北京不下30次,终于调进北京中央歌舞团。

从美国走婚到欧洲
1989年,酷爱照相的娜姆爱上《国家地理》杂志一个外号叫“鹌鹑蛋”的摄影记者。婚后,他把娜姆带到了美国旧金山,在那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令两人感情破裂,离婚后的娜姆语言不通,经济拮据,为了养活自己,一个人要打四五份工,巨大的生活压力令她右耳失陪,不能再唱歌,后来,她从一句英文不会说,到可以用满嘴脏话骂老板,生活之重令她从一个单纯的骄傲的摩梭女孩蜕变成一个可以忍辱负重的女人。 我问她:“你恨鹌鹑蛋吗?”她哈哈笑着说:“不会,我们还是好朋友,毕竟是他把我带到美国的,他现在也住旧金山,最近他太太要生小孩了。前年他带着太太到泸沽湖去玩,就住在我老家里,跟妈妈和哥哥他们相处得可好了……” 1996年,在意大利胡逛的娜姆通过新闻获知距家不远的丽江大地震,吓得连夜买机票回国往家乡赶。途经北京,她住在一个意大利女朋友在使馆区的家,不期然地认识了邻居石丹梧。 比她小很多的石丹梧是一个挪威帅哥,褐色头发,蓝眼晴,英国伦敦外交官学校的高才生。 刚开始她居然有点看不上人家,后来觉得这个人品不错嘛,才慢慢地给他机会。最后他就成为她心中的白马王子,两个你叫我王子,我叫你公主,肉麻之至,仿如不经意堕进了童话世界。受她出的书感染,大家都跟她这样叫。 我问:“有人说,你利用与你走过婚的男友,从他们身上收获成熟与成功,你怎么看?”娜姆毫不在乎地说:“Idon’tcareanything!(我不在乎一切!)如果这也可以的话,也不是个很笨的方法呀,Whynot?(为什么不呢?)我知道,知道我的有两种人,一种人很喜欢我,其实我也很羡慕我自己的经历,有时我也会对自己大吃一惊,为什么我总是那么幸运,可以走得那么远呢?……另外有一种人不会喜欢我,说我太张扬,太自以为是,太自恋,其实,活出真实的自己有什么不对呢?这个世界很大很美,我不会为这些小事不开心。” “结”了婚的她生活状态一点没变,照样是满世界跑,一年回一次泸沽湖,在北京呆几个月,在美国呆几个月,在瑞士呆几个月——因为石丹梧在那儿工作。 我问:“你马不停蹄地跑,你的王子会不会不满意?” “怎么会,我们各人忙各人的,去年有7个月没有一起了,但丝毫不影响两人的感情,我和他至少一周通一次电话,出门前都先交换自己的日程表。这次在美国度假都是分头去,10天后又天各一方,他忙,我也忙。” 杨二车娜姆说一口气出了两本书,去年底是《女人梦——烟雨是天涯》,今年初是《你也可以》。刚刚与台湾签了3本书,计划5月份推出,分别是自传、散文集与时尚荟萃。 娜姆特别跟我提到她最近家里的大事——在泸沽湖狮子山下买了4亩地,面湖建起了拥有30个房间的木头房子,还有一个展示她与王子一起到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图片和书籍的个人展厅。她老强调在那儿可以很宁静地写东西和怀孕,而且写的东西和生的孩子都会非常漂亮。 让我再次领略到娜姆的宣传意识和经营策略。而她的可爱之处也在于不避嫌、不忌讳的无惧的生存意识。 她说,走哪匹山,就唱哪匹山的歌。在美国做生意,她要穿名牌服装;在瑞士当外交官夫人,她要跟潮流,赶派头;在北京,她是个写字的人,饿了会跑去吃路边店;而回到摩梭,她就会洗尽红颜,素面朝天地和妈妈、兄弟姐妹们一起种玉米,割向日葵,那才是她最大的享受。
最新动态:
杨二车娜姆,一个总是身穿中式服装周游世界的传奇女人。刚刚经历了离婚阵痛的杨二车娜姆很快从伤痛中走了出来,在8月25日生日当天推出了自己的新书《暗香》,以西方胸罩、中国肚兜为题材解读东西方服饰文化。

杨二车娜姆新书问世
杨二车娜姆新著《中国红遇见挪威蓝——我的外交官夫人生活随笔》,已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今日与读者见面。

在川滇交界处的大山里生活着以“女儿国”著称于世的摩梭人,她们独特的走婚制度塑造了一代代热情奔放、活泼开朗的美丽女性,本书作者杨二车娜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曾因婉转的歌喉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后又远渡重洋,在美国经商。杨二车娜姆既喜欢带着简单的行李浪迹天涯,在深山野岭中独享大自然的神秘广博,又能在繁华的城市里尽享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快乐。正当这位有“摩梭文化大使”之称的“亚洲公主”频繁穿梭于中美之间时,一位挪威小伙子走进了她的生活。于是,正如本书的书名所说:中国姑娘火一样炽烈的爱情在挪威青年像海一样蓝的眼睛中燃烧起来。

成为挪威外交官夫人后,杨二车娜姆有太多的思绪、太多的感慨要向她的中国同胞们倾吐:拜见挪威婆婆的尴尬;吃不到大米的苦恼;通过垃圾破案的瑞士清洁工;和她一同为女性命运抱头痛哭的人类学者;还有最最重要的——如何使这来之不易的异域婚姻保持永远的芬芳。林林总总,无奇不有,但又都带有作者鲜明独特的生命烙印:经多识广的阅历使她的文风舒展自然,毫不忸怩造作;摩梭人粗犷的天性使她行文大胆同时又不失女性特有的细腻婉约。该书还配以大量精美的人物及风情图片,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更全面、更生动的今日外交官夫人生活画卷,让人更充分、更翔实地领略国门之外那片精彩的天地。

杨二车娜姆写新书缅怀逝去情感

几年前,一本《中国红遇见挪威蓝》,让我们见证了无比神秘的摩梭族女儿杨二车娜姆和挪威外交官石丹梧的童话般爱情。然而最终却是王子敌不过寂寞,中了可怕的“七年之痒”魔咒另有所爱。被年轻女孩奉为经典的爱情烟消云散,杨二车娜姆只能在新书《中国红别挪威蓝》中缅怀逝去的爱情童话。该书于日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个月出一本畅销书

6岁才穿到鞋子,13岁在原始森林走了五天五夜才看到最近的县城,30岁就拥有了女人梦想的一切,包括物质和爱情——作为世界最后一个母系王国的女儿,杨二车娜姆有着所有女人梦想的一切。杨二车娜姆奇迹般的成功,在别人看来是运气,只有她自己明白,所有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她告诉记者,自己3个月一本畅销书的效率,是她每天6点就爬起来一直写到下午两点的成果。常常是一杯咖啡、几片面包就凑合了午餐。现在她手边又有两本书要出版,《暗香》是一本好看的图文书,里面展示了她花了7年时间精心收藏的中国古老肚兜,而另一本书《一会儿就回来》则是与社交礼仪有关的作品。

为家乡建博物馆被骗

在杨二车娜姆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家乡的私人博物馆建好。因为建好博物馆能使家乡泸沽湖成为旺盛的旅游景点,所以她不得不一天打5份工:写书、拍广告、作演讲、设计服装、举办活动,然后把钱再全部投入博物馆的建设。不过,在这样艰辛的努力过程中,却有一件事给了杨二车娜姆沉重的打击。

原来,当时杨二车娜姆把建馆的任务全权交给一个艺术家朋友负责,投进去60万,结果却被这位朋友携款私逃了。“是我一厢情愿相信别人了吧,那次打击比感情上的打击更让我难受。”

可是,尽管有过一次上当的经历,杨二车娜姆仍选择相信朋友,现在博物馆的工程她还是托朋友帮忙。

“我想做一个杨二车娜姆品牌的香水和服装,希望未来7年能在国际品牌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仅有‘海尔’太孤单了。”

杨二车娜姆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但现在,她只想能为家乡多建几所小学,“我会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计划拼下去的。”

两次婚变依然相信爱情

杨二车娜姆哀伤地告诉记者:“2002年的生日,是我最大的痛。”那一天,杨二车娜姆发现丈夫有了新欢。不过杨二车娜姆并没有马上公布自己婚变的消息,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走到哪里都会有读者问她,怎么不和“挪威王子”一起来。杨二车娜姆明白总有一天会瞒不下去,于是动笔写《中国红别挪威蓝

》,给所有关心她的人一个交代。这是杨二车娜姆第一次以第三人称写的小说,写时觉得很痛,很难写,但文字很凄美。
经历了两段失败异国婚姻的杨二车娜姆,虽然沮丧地表示:“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恋爱,而且我是个不断找事情做的人,别人养不起的。”但她仍然相信一见钟情,笑言:“不介意另一半是什么国籍,只要看对眼就行”。

杨二车娜姆痛悼“童话爱情”

杨二车娜姆日前接受北京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她与“挪威王子”石丹梧的情变,但其中很多的故事和她对此事的感受思考却未细说。昨日,华艺出版社编辑黄先生告诉记者:杨二车娜姆正在闭门写书,她将把所有的心路历程及她和“王子”之间尚未写尽的故事,一一细说给喜爱她的读者们。

杨二车娜姆称,在书中一是怀念那段“高烧”罗曼蒂克的爱情,一是反思与整理自己 的人生、爱情感悟,更有很多话,要与“高烧”中的人们分享。据介绍,该书已经成稿六七万字,将很快出版。

现在杨二车娜姆每天早晨六点就起床了,她开玩笑说,一个人睡那么大一张床,睡不着。如果阳光很好,她会觉得自己依旧是那个高声谈笑的摩梭女人;天气不好,她会偶尔突然很爱怜很惋惜自己,会很狂燥。一个女人如果是一个悲剧,还有未来吗?以前,她每天早晨喝的是“挪威王子”石丹梧给她煮的咖啡,现在,每天早晨喝自己煮的咖啡,觉得也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转载,请注明:搜星网 www.aisostar.com
参考资料:http://www.aisostar.com/qitamingxing/20070703/155.html
回答者:冷冻的火 - 助理 三级 7-10 02:02

㈡ 藏式传统建筑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历史上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藏传佛教及其学说和思想,对营造建筑形式和组织建筑空间等建筑实践活动,在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形成了藏式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这些设计思想和理念,对藏式传统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对西藏城乡建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天梯说西藏历史传说中的聂赤赞普是西藏第一个藏王,他和他之后的六个藏王,史称天赤七王。传说天赤七王都是天界的神仙,等到他们死后也会登上天界。《王统世系明鉴》讲,“天神之身不存遗骸,像彩虹一样消逝”。彩虹就是登天光绳,山体就是天梯。在天梯说影响下,不排除当时防御的考虑,那个时代西藏的很多房屋都建在山上。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西藏一些山腰上看到画上去的天梯图腾和山顶上宫殿的废墟。
2.中心说古代佛教宇宙观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取5万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为半径画圆,再取2.5万由旬画圆,形成了宇宙的四大洲和八小洲。佛教认为世界有三界,人类和畜类生活的中界,以须弥山为轴心,伸展到神灵生活的天界和黑暗的地界。在中心说的影响下,桑耶寺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其主殿代表须弥山,由围墙所构成的圆内有代表四大洲、八小洲及日、月等殿堂建筑。
3.金刚说西藏宗教的主要流派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在金刚乘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属于大乘佛教。藏传佛教曾渗透到西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包括无数形态和复杂哲学思想的宗教领域,要说清楚它的内容和思想是非常困难的。金刚乘作为藏传佛教的基础,其“顶礼膜拜”和“朝圣转经”等思想和仪轨,对旧西藏社会形态、城市形态和建筑形式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4.来世说藏传佛教思想宣传四谛五明、六道轮回,只求来世,使人们不追求个人和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丰富,甚至认为受到的苦难越多,修行才会越深,也才会有比较好的来世。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性的,而非经济性的。房子盖起来能遮风挡雨即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农牧奴住房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这也是藏式传统建筑具有古朴粗犷的建筑风格的因素之一。

㈢ 有没有元旦晚会的宣传语和简介

元旦将至是一次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节日、彼此增进了解、赠送美好祝福的绝好时机。元旦晚会的宣传语和简介如下:

元旦简介: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宣传语:

1、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

2、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

3、用最棒的声音,陪伴你最灿烂的年华。

4、迎新年,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

5、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开创区域现代化事业新局面。

6、汇聚百川、服务两港、创新开拓、勇立潮头。

7、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 飞跃。

8、以我文明新貌,共庆新春佳节。

9、为信息插上翅膀,送至您的耳边。

10、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藏式宣传栏扩展阅读:

元旦统的庆祝方式包括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中国国对元旦节不如对春节重视,所以一般中国过元旦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标语。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外出吃顿大餐,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㈣ 有关拉萨古城的资料

拉萨海拔3,650米,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在唐朝名为逻些。拉萨河流过拉萨市,在拉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拉萨历来是西藏全区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1960年正式设市,1982年又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人口

总人口52.15多万(包括流动人口),其中市区人口25.74万人(流动人口10.07万人),农牧区人口26.41万人。全市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

行政区划

现辖城关区和7县:

* 县:林周县、达孜县、尼木县、当雄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

文化

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哲蚌寺,色拉寺也是西藏名寺。

[编辑]

交通

* 拉萨贡嘎机场

* 青藏铁路全长1,080公里于2005年10月全线贯通,将于2007年正式通车。

旅游景点

* 布达拉宫

* 大昭寺

* 罗布林卡

* 八角街

* 纳木错[/url

* 羊卓雍错

* 羊八井

“日光城”拉萨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尘埃和水汽含量少,透明度高,因而日照强烈,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3000小时,比江南丘陵和四川盆地地区多50%~100%,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区,年辐射总量一般都在160×4184焦/厘米2以上。拉萨纬度偏南,太阳高度角大,海拔3700米,太阳辐射很强,其太阳辐射量高达202×4184焦/厘米2,而全国日照时数最多的青海冷湖,却只有168×4184焦/厘米2。拉萨日照强度这样高的城市在世界也是罕见的。同时,拉萨的日照时数可达3005小时,与同纬度相比,如宁波2087小时,重庆1188小时,其日照之长,也是平原、沿海地区城市所远远不及的。拉萨每小时每平方米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1000瓦电炉1小时散发的热量,是有名的“日光城”。

1、拉萨行政区划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西藏历史掀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拉萨1960年正式设市,现为地级市,辖城关区、堆龙德庆、曲水、尼木、当雄、达孜、墨竹工卡、林周七县一区,东西跨距277公里,南北跨距202公里,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54平方公里。总人口52.15多万(包括流动人口),其中市区人口25.74万人(流动人口10.07万人),农牧区人口26.41万人。全市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拉萨历来是西藏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和文化的鼎盛与延续,积累和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目前,按照“东延西扩、跨河(拉萨河)发展”战略,拉萨建成区面积正在不断扩张,东城区、柳悟新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新区建设全面启动。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全线贯通,2007年正式通车。届时,拉萨城市和人口的规模都将进一步得到扩大。
2、拉萨经济
(一)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快速健康增长,2003年生产总值达到64.24亿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多,占全区GDP的1/3,人均GDP达到1.1万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0.9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5亿元,年均增长 11.46%。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以来,拉萨市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努力拉动民间投资,投资规模由小到大、项目数量由少到多、实施范围由点到面、实施地点由城市向农牧区拓展,建成了一批农牧业、生态环保、市政设施、交通能源、教科文卫和公检法及乡镇基层政权建设项目,市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1.3亿元,较前五年增长近3倍。接受北京市、江苏省50万元以上援助项目62个,援助资金、物资总额达5亿多元,重点改善了国民经济中十分薄弱的基础条件,投资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2003年,全市建设项目160个,其中96个重点项目中已有62个竣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0亿元,市属投资规模达到20亿元,民间投资达到4.1亿元。
(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提高。2003年三次产业比重为9.96:23.89:66.15,初步形成城市经济、城郊现代农业经济、工业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四大格局。自1988年以来,农牧业生产连续十六年丰收,2000年实现了粮油肉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转折,绝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部分群众达到小康生活水平。2003年粮油总产达到3.67亿斤,较1959年增长7倍多;牲畜存栏170万头(只匹),较 1959年增长85%。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形成城郊农牧业产业带、河谷畜牧业产业带、农产品加工工业区域。培育了13家藏药、牦牛骨粉、乳品、青稞酒、青稞麦片等涉农龙头企业,扩大了定单农业规模,特色产品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市农牧业总产值实现4.31亿元,乡镇企业产值 5.05亿元,多种经营收入2.99亿元。拉萨拥有电力、矿产、轻纺、建材、藏医药、食品、印刷、饮料、皮革等现代工业,具有拉萨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改革产权制度为突破口,推进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二”目标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98亿元,增长23.05%,实现净利润2681万元。旅游、商贸、矿产、建筑建材、藏医药、高原特色生物和绿色食(饮)品开发、房地产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市场化程度提高,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要素市场正在发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得到增强,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拉萨目前已有各类较大型市场47个,每万人拥有商业网点100个以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社会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3年在我市登记的私营企业达到512户,注册资本3.09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18395户,注册资本2.8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35899人,纳税额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6.67%。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随着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幅加大,2003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占收入的35%以上,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三)推行改革,扩大开放,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按照“与全国框架一致、体制衔接”的总要求和“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适当变通” 的原则,与全国同步推行了计划、投资、财税、价格、粮食流通、金融等领域的体制改革,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初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进了住房制度由实物分配向商品化、货币化方向迈进。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三条社会保障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实现社会化发放,登记的下岗职工全部实现再就业。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大步伐,从计划指令逐步转到宏观调控,从行政命令逐步转到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从审批为主逐步转到服务为主,在建立廉洁、高效、务实的政府管理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加大了对外宣传,提升了拉萨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加强了与国内外在经济、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北京、江苏对口援助不断向纵深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近年来,来拉萨投资、经商、旅游的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越来越多,外省市在我市设有各种办事联络机构10多个,外来务工人员超过10万人,外地落户我市的企业达到115家。1998年以来,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66个,投资金额7.85亿元,兴办的企业产值近8亿元。伴随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柳梧新区建设已经启动,将成为我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培植产业的强劲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伴随中国与周边邻国友好关系的日益发展,拉萨将成为中国大西南通向南亚次大陆对外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放窗口。
(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1993—200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5%,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10元,其中,用于医疗保健、教育、居住、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增幅明显加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0元,劳务输出7.98万余人(次),劳务收入9170万元。农牧民人均拥有医疗费32元,城关区农牧民达到44元。全市包括县区现有敬老院53座,目前共有 351位孤寡老人在敬老院里幸福地生活。2000年在我市开办了全区第一座SOS儿童村,收养救助了110名孤儿。自国家实施“八五”扶贫攻坚计划到 2002年,全市共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37个,异地搬迁安置贫苦农牧民632户4143人。2003年落实投资1.7亿元,新建9条乡村公路;解决了 4.9万人、32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实施了17个扶贫项目,扶贫搬迁97户535人,累计完成大骨节病搬迁161户897人。目前尼木县457户大骨节病搬迁和国道沿线农房改造工程也已全面启动,力争明年大庆前完成。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35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目前拉萨市共有各类中、小学校602所,在校生人数7万多人,是1951年的45倍,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51年的不到2% 达到了98%以上,青壮年文盲率比和平解放前下降了50个百分点。2002—2003年在全区率先实现“普六”和“普九”目标,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医疗卫生和防疫保健综合体系基本形成,在农牧区推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计划免疫接种率平均达到 98%以上,人均寿命延长从36岁延长到了67岁。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0年完成了农牧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县、乡、村文化馆、站、室248个,新建各类广播电视台(站)203座,改建扩建108座,广播覆盖率达到90.7%,电视覆盖率达到92.75%,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拉萨市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02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区。
(六)群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的权力。无论是信教群众还是不信教群众都受到法律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全市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60 座,其中藏传佛教寺庙258座,伊斯兰教清真寺2座,共有僧尼6657人,各县、乡、村都有宗教活动场所。1980年以来,逐步恢复了各寺传统的主要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1995年以来,先后恢复了许多传统的宗教节日,得到了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的欢迎。
(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国家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西藏各族人民凡年满18岁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管理本民族事务。各民族群众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所有的中、小学都是藏、汉双语教学,目前拉萨市人大通过的法规、决定、决议和政府发布的布告等都用藏汉两种文字,报纸、广播、电视都用藏汉两种文字。和平解放以来,拉萨市已经形成了一支以藏族干部为主体的干部队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市干部总数的80%以上,在县级以上干部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65.4%,市级领导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67.4%,其中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全部由藏族干部担任。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占80%以上。

㈤ 《拉萨古城》

拉萨老城实际上是位于北京东路附近,以大昭寺为核心、八廓街为环线的老城区,方圆1平方公里,总占地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
与新城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由于这里的藏式建筑保存较完好,街道上的商业铺面也以藏式商品、旅店为主,与新城区有较明显的区别,而被人冠之以老城的称呼。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对对旧城区的保护是非常严格的,对建筑物严格限制高度,使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辉煌壮观得以保存。
拉萨老城最有名的就是大昭寺及八廓街了,每天清晨,八廓街开始升腾起阵阵桑烟,随风飘动的经幡,为大昭寺周围的古老街区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八廓街是拉萨古城的代名词。它的概念不只是一条不足五六米宽的环行街道,而是大昭寺周围的那一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

拉萨老城
大昭寺兴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铜像,是藏族信教群众心中的“圣地”。一千多年来,朝圣者们渐渐踏出了环绕寺院的八廓街,并逐步发展成了今天占地52平方公里的拉萨市。
八廓街是西藏最古老的城区,以大昭寺为中心大约1公里。从这条街道叉网状辐射出35条小街巷。街道两侧是一排排藏式的房子。这些房子的高度有统一的规定,最高建筑只有四层。空中望去,整个老城区与大昭寺浑然一体。
八廓街两边店铺的商品琳琅满目,到处可见千姿百态的铜制佛像、做工精细的银制酥油灯、小巧玲珑的手摇经筒、古色古香的印经木板,以及色彩缤纷的唐卡、经幡。每天来自西藏各地的购物者及海内外旅游者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漫步拉萨古城,鳞次栉比的藏族建筑风格鲜明,八廓街古转经道上桑烟袅袅、人流如织、店铺林立,使人在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到,八廓街早已成为西藏人通向现代文明的大道。
与新城相比,拉萨老城从街道上来说,不如新城整洁,也没有新城干净,而且八角街上众多的各种乞丐,也有一点令人不快,但古城就是古城,也许这才是它真实的一面。

拉萨老城 拉萨老城内的佛教印经院
藏传佛教印经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原是著名的德格土司官寨所在地。清雍正七年(1729),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却杰·登巴泽仁,为发展佛教,在其家庙贡钦寺内另建佛殿,刻版印经。其子杰色·索朗贡布继位后,又大兴土木,加以扩建,前后历16年始具规模,原名为德格贡钦寺印经院。

贡钦寺是萨迦派的主要寺院。经院中萨迦派的著述虽占有重要地位,但该院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并不局限于萨迦一派。除各派共同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以及适合中派研习的《续部全集》和《修法大全》外,既有萨迦派的《道果释义》,也有宁玛派的《续藏》、噶当派的《父法子法》、觉囊派的《百行论》等,甚至也不排斥本教的《黑白花龙经》。印经院还收藏一部分个人文集的书版,其中虽以萨迦派的居多,如《萨迦五祖文集》、《萨班·贡噶坚赞文集》和《八思巴文集》,但也不拒刻其他教派高僧的文集,如《宗喀巴文集》渡江分前刻、续刻等。印经院还大量刻印各派学者的著作,涉及到佛教哲学、历史传记、地理方志、医药、历算、语文、诗词等多方面的内容,既不囿于一家之言,又不拘泥于宗教经论。

印经院共积有21万余块经书刻版和少量佛教画版。除少数书版的卷末只刻一面外,其余都是两面镌刻。刻版所用木材,采用坚硬的红桦树。木版先用火熏,烘去湿气,再在阴凉处晾干,使之不易变形。印经院历来注重刻版质量,笔划雕深刻细,别有风格,而在刻书之前,对文字工作尤为重视。负责校雠书稿和缮写的印经院秘书,都是博学之士。

该院最早刊刻的《三体合璧般若八千颂》,雕镂精致,朱砂刷印,是所藏经版中的精品。印经院创始人第十二代土司主持镌刻甘珠尔时,曾收集当时流传的版本,聘请八帮寺著名学者司徒·却吉迥乃整理,精心审阅校订。历时5年,共刻经版33748块;丹珠尔的刊刻历时7年,共刻经版64512块。这部德格版藏文大藏经,闻名于世,并使印经院由此享有盛名。

此外,印经院还藏有不少其他珍贵的书版,如西藏医学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是印经院创建时最早完成的一批刻版。又如《汉区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多罗那他著)等,不但是研究汉藏关系和印度古代史的难得资料,其书版也极为稀有。这里是藏族地区藏版最多的印经院,被誉为藏族文化宝库。

㈥ 颐和园里每个景物的资料,越全越好!!!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在古老的中华文化和儒道哲学观念的孕育下,在世界园林史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体系。历代中国造园家,在师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创造了无数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园林苑囿。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意趣为目标,在根本上不同于欧洲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起源很早,但留存至今的园林,除了少数系宋代、元代遣构外,大量为明清两代所建。本着着重介绍了这些园林在总体布局、个体建筑、室内装修、庭园小品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颐和园原是清朝的皇家花园和行宫。颐和园规模宏大,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原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位于海淀区,距城约15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宏丽、完好的大型皇家宫苑。占地290万平方米,水陆面积约为三比一。金贞元年完颜亮设行宫,明时皇室改建称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修建后称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称颐和园,作为避暑娱乐场所。全院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份组成,占地约290公顷。总计三个活动区域。主要景物如佛香阁、德和院大戏楼、排云殿等,均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其园林布局,集我国造院艺术之大成,特别是借西山、玉泉山群之景,扩展空间艺术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典范。园内山清水秀,廊回阁耸,金碧辉煌,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慈禧、光绪等人常在园内处理政务,园内至今留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辛亥革命后,于1914年开放,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49年后,经不断修葺,面貌一新。全园拥有殿宇3000余间,重要文物名胜有仁寿殿、玉澜堂、德和园戏楼、绘画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画中游、铜亭、铜牛、十七孔桥,及后山苏州街、谐趣园等。古典公园更加美丽,“博物馆公园”驰名中外。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㈦ 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做好防污处理,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

㈧ 金刚菩提藏龙和盘龙有什么区别

纹理上自己喜欢就好 现在市场说的很多纹理都是近几年商家弄的抬价的嚼头 没什么实际意义。建议去老牌佛珠如意 藏看下,在他家请过金刚的108款的佛珠 质量非常好 推荐。

阅读全文

与藏式宣传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博活动推广方案 浏览:957
交通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533
花店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59
车行车展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79
企业如何做系统的培训方案设计 浏览:680
网络营销实训背景是什么意思 浏览:695
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浏览:869
长安汽车的市场营销案例 浏览:908
北京优一网科电子商务 浏览:555
娃哈哈广告视频策划方案 浏览:956
广告策划公司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882
上海苏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83
熊来了电子商务 浏览:46
大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42
98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5
市场营销求职应聘技巧 浏览:104
洗衣液超市的促销方案 浏览:749
刮痧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717
市场营销热门行业 浏览:47
地理新教师上岗培训方案 浏览: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