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绍平和的灵通山作文200字
灵通山又称大峰山,位于漳州市平和县。据考,此山因年代久远,沧桑变化,山名也因之更迭。此山原先叫大矾山,当时,因有大鹏鸟常来此本息,又称大鹏山;又因此山尽是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满山红遍,因而又称大枫山;随着枫树的减少,唯见此山高耸入云,人们又称大峰山,载入史册。直至明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
灵通山,号称“闽南第一山”,2011年入选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2012年入选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险峰、奇石、飘云、清泉、幽谷、迷洞之秀,素有“小黄山”的美誉。景区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600米,主峰擎天峰海拔1287.4米,与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海拔1544.8米)相峙而立。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为四大特色,七大峰,峰峰直插云霄,其狮子、文殊、鹰嘴、罗汉、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凿如镶补,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帘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
㈡ 有关描写灵通山的景物150个字
风儿低低地服过树梢,穿过花间,徘徊在高高的蓝天下。几朵淡淡的浮云,飘过晴朗的天际,一下子就被风吹散了。我在漫步行走,欣赏着这南湖的美景。
首先,应入眼帘的是那几棵柱子,那柱子又粗又高,花团锦簇,好像彩色的魔法棒,使南湖变得生机勃勃,一片明艳。
快走几步,就到了湖旁,湖水又清又绿,微风吹过,湖面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几只小鱼在水中嬉戏,好像给镜子镶上红宝石。湖边的树映衬着湖水,又好像给淡雅的水墨画上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我一路奔过了桥,就到了亭子。坐在亭子里观赏南湖全景,花柱犹如一支簪子,草丛、绿叶、枝条就是花边,而那一潭静默的湖水好像镶在上面的翠玉......
长廊旁的大树,直挺挺地站立伸着粗壮的手臂,拥抱着一树的小芽儿,芽儿有淡绿、浅绿,还有墨绿的,远远望去深深浅浅,交织出一片绿的生机。朋友,春日南湖风景秀丽,芳草鲜美,你可曾驻足惊叹?放慢步子欣赏一番,你就会发现春日南湖如诗如画的美。
㈢ 灵通山的人文风采
灵通山自然景观美妙绝伦,人文景观更是丰富多彩。据民间传说,灵通山是八仙巡游造的景,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佛道二教都给名山披上浓郁的传奇色彩。在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曾在狮子峰建一巡逻台,遗址尚存。陈元光还将其父陈政的坟墓从云霄将军山迁葬于此。明朝著名学者和抗清爱国志士黄道周是“灵通之神”。他青少年时代曾经在灵通山上读书,灵通山下教书。“洞霞讲舍荒初业,空属流云寄扫坛。”黄道周出仕为官后,多次邀请徐霞客、林轩、陈天定、陈杨美笔友人游览灵通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辞章。
更有世界最大土楼——庄上大楼,镶嵌于灵通西南谷地,与灵通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庄上大楼位于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建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南北相距220米,周长700多米,楼高9米,占地34650平方米;环山而建,楼中有山,是其最大特色。
台湾阿里山之神吴凤,出生于灵通山东南山麓壶嗣村,“前贤仁义海峡证,灵通阿里两山清。”真是名人与名人相互增色,土楼瑰宝与灵山秀水争奇斗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明清以降,文人骚客,名家大腕,常会于此,仕农工商,不分贵贱,仁山智水,齐聚于斯,举不胜举,枚数不齐。灵通十八女将在此开山种茶育果,就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轰动华东,闻名遐迩。 灵通大佛为世界最大天然景观大佛。
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车子经过松树坪,从南面远眺灵通山最富魅力的山峰——小帽峰,从山上至山麓数百米高的整座山峰,酷似一尊佛祖头像,造型逼真,其额、眼、鼻、嘴、下巴、乃至脸部肌肉纹理、线条都十分清晰,比例准确。大佛头像呈45度仰卧状,傲视南天,妙相庄严、栩栩如生,造形完美。融天地造化之奇妙、无丝毫人工斧凿痕迹。无数游人为这世之罕见的参天大佛赞叹不绝。 灵通景区著名景点之一。
灵通岩长年流泉飞瀑,犹如珠帘高挂,身临其境,叹为观止。该景观是福建省唯一、全国少有的,充分体现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神奇。 有一天,大溪镇洛阳楼来了一个又丑又癞,驼背拐脚,衣衫褴褛的人,他是来这里讨饭的,那时候,民工正在修建一条陂,那些人见到他这副摸样就笑话他说:“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汉子,自己的肚子还填不饱呢,哪有剩饭去养活你”只有一家姓范的厨子同情这位可怜的乞丐,就用锅巴泡了一碗剩饭给他吃。
吃饱后,这位乞丐就坐在溪边,一边看着那些人抬石垒陂,一边随意仍石块,也帮忙着坑坑洼洼地垒成了一段陂。谁知道从这以后,每当发洪水的时候,尽管民工垒成的那一段用大石头垒得整整齐齐的,总是一下子就被水给冲毁了,只有那位乞丐仍石块砌成的那一段陂,尽管是参差不齐,却从不被水冲垮,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位乞丐是神仙化身前来的,人们就叫这段陂为“仙陂”。
有一年这里的陂坝三番五次地被大水冲垮了,有人看见,每当正午时分,就有一条小白龙在陂里滚水,搅都水浪翻滚,把陂也给冲坏了。这一天,范老大(姓范这家的家长)午前就跑到陂前的榕树下,监视小白龙的活动,想制止龙滚水冲坏坡。
午时到了,只见从大路上,匆匆走来一位白衣秀才,他走到陂前望着溪水站了一会,就俯下身子洗脸洗手。他见左右没人,居然脱下衣裳到水中游泳。范老大一看:坏了,真的白龙滚水来了,他心中一急,就边跑边喊:“小白龙,不准滚水冲陂!”
那位白衣秀才见到有人喊着奔来,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游上岸,穿好衣服,两相见礼,这位秀才自称黄道周,漳浦人。范老大看见这位白衣秀才言谈举止跟常人一样,并非妖龙,又见他一表人才,很有学问,心里好生敬重,知道他是来找学馆教书的,就诚诚恳恳地挽留他在范家的洛阳楼设馆教徒,从此黄道周就在大溪教书了。说来真奇巧,自从黄道周先生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白龙滚水了。 黄道周先生在洛阳楼开馆授徒后,见到这里的学生个个聪明好学,东家又是敬重斯文的,每天留吃顿饭,饭菜都很丰盛,先生心里高兴。这一年的端午节,在东家招待的酒席宴前,道周先生恳切地进一言道:“学生读书最要紧是要专心致志,一定要找个清净的地方,才能排除杂念,心事清净,细心向学。”东家听了连连称是,于是就在大芹山下的范厝寨,找个清净的处所,让黄道周设馆教书。黄道周在这里教了几年书,跟他跟读的一共有十九个学生,三科一共考中了十八个秀才,只有一个学生没考中。那正是先生自己的外甥。黄道周先生说:“读书得靠学生自己的天分和勤学,不能光听先生的。”
先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襟怀磊落,大公无私的教学精神,在大溪中世世代代传为美谈。 平和大溪的灵通岩就立在半山腰,悬崖陡壁,要上山得不怕艰险,从珠帘化雨旁的天梯继续攀登,地势十分险要。黄道周先生天性隐逸,十分喜欢灵通岩的幽静。他在范厝寨教书的时候,就住在灵通岩上,白天下山,到范厝寨教书,傍晚总是自己一个人回灵通岩安睡。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三伏,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都如此。人们不禁感到奇怪,山路这么崎岖难行,先生怎么不知劳累,天天下山教书,又要上山安歇?时间这么挤,先生又从来没有迟到过?
有一天傍晚,快放学了,有个农家妇女从范厝寨的学管门前经过,看见稻草垛架的下面牛栏里,有一只白额猛虎,正趴在稻草中,抬着头张开大嘴懒洋洋地打哈欠,这个农妇惊叫起来:“虎,老虎!不得了,老虎下山吃牛了!”
黄道周先生听见呼叫声,赶紧走出学馆大门,笑着对农妇说:“别怕,别怕,这是我的坐骑,不会伤人的。”说完,就走到稻草垛下,轻轻地拍拍猛虎头顶,白额猛虎一见主人就轻热地低吼几声,慢悠悠地站起来,先生纵身跨上虎背,只见这只斑斓大虎三窜两跳的载着黄道周先生不知去向了。
㈣ 漳州的灵通山有什么特色,为什么会被当地人称为小黄山
中国境内,名山大川数不胜数,巍峨的泰山,险峻的华山,秀美的峨眉山等等,各有特色,又同样的美不胜收,黄山是中国四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
㈤ 灵通山风景
通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通风景区方圆十五平方公里,山体系1亿三千万年前由火山喷发而成,闽南地区独一无二,崖壁峭立、峰峦叠翠、雄奇险幽。景观中以险峰、奇石、飘云、清泉为四大特色,雄、险、奇、秀称绝。明朝大学士黄道周游灵通山时曾感叹道“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焉,无不及者”。景区以灵通岩为中心,七峰十寺十八景,均奉祀观音菩萨
通风景区是典型火山峰丛地貌,它主要为一亿三千万年前由陆相沉积,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典型火山峰丛地貌。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险峻雄奇,全国罕见,福建独一无二。
灵通山位于平和县大溪镇境内,方圆十五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287米,由狮子、紫云、玉屏、栖云、擎天、大帽、小帽七大峰三十六群组成,山体是一亿两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多次沉积而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
风景区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为四大特色,七大峰,峰峰以方圆数公里直插云霄,其狮子、文殊、鹰嘴、罗汉、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凿如镶补,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濂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明黄道周先生在《梁峰二山赋》中称之“其峰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焉,无不及者”。灵通山六大景区的“通灵宝镜、灵通奇观、狮峰眺海、朝天古寺、天堂胜景、水上乐园”和五岩十寺十八景极具回归自然魅力,集观光度假,宗教朝胜,访古探幽,娱乐休闲,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灵通大佛
为世界最大天然景观大佛。从南面看小帽峰,从山上至山麓数百米高的整座山峰,酷似一尊佛祖头像。其额、眼、鼻、嘴、下巴、面颊俱全,线条清晰,比例准确,仰视远方,妙相庄严、栩栩如生,造形完美。融天地造化之其妙、无丝毫人工斧凿痕迹。无数游人为这世之罕见的参天大佛赞叹不绝。
珠帘化雨
灵通景区著名景点之一。灵通岩长年流泉飞瀑,犹如珠帘高挂,身临其境,叹为观止。该景观是福建省唯一、全国少有的,充分体现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神奇。
幽涧寻鱼
灵通山幽谷坑涧中有一种稀有小鱼,当地人称之“娃娃鱼”,属两栖纲蝾螈科动物。生长在深山清冷坑谷之特定环境中,舍此而居,则很难成活。观到此鱼,被视为幸运吉祥。游人在气候适宜时,在灵通山坑谷中透过清沏见底的水面,细心探寻抑或可看到约7-10厘米长的小鱼在水里游弋,此鱼背和体侧都呈黑褐色,有蜡光,头腹扁平,紧贴石壁,尾侧扁,四肢细长,显得十分可爱。有专家称为“山椒鱼”。 它是一种极稀有、珍贵的鱼类,是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活化石。观者认为,它的珍贵不但在于它的稀有,还在于它独具清静、幽雅的品格,能见到它乃十分有幸,从而吸引着无数游人争相观赏。
擎峰观日
擎天峰是灵通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287米。从底下看悬崖绝壁,笔直尖削,无立足之地,其实峰顶坡度平缓,象个大平台,能容立百人。登上山顶,看四周诸峰都变得矮小,天空十分辽阔,大地浸没在云雾里。凌晨登顶,便可看到宏伟的景象:夜幕徐徐退去,东方渐渐发白,迎来绚丽的霞光,太阳在晨曦中冉冉升起。非亲临其境就无法领略到这里的无限风光。游者拂晓出了灵通寺宾馆,沿着山麓斜坡南行,在“擎天”石刻处拐弯向上,顺着山峰之间的小道时而穿洞,时而攀援,有时从石缝间挤身而过,饶有趣味,险陡的地方有七段铁梯扶手,颇为安全,黎明即可到达峰顶。当你迎着拂面的晨风,观看日出的壮丽图景,攀登之劳累早已融入九霄云里了。
观音布施
此景亦是灵通山自然奇观之一。从北面山下方向看小帽峰,主峰前数丈,有一柱巨石,象婷婷玉立的观音,头部、身段比例准确,身材十分匀称,神态安静慈祥,面朝东北,双手合十,头上树木如冠,身上拂袖飘然,默然而立,口中念念有词,形神逼真,惟妙惟肖。观此景如沐慈悲,故谓“观音布施”。
狮峰眺海
狮子峰高耸入云,登峰远眺,云霄、东山,山海苍桑,尽收眼底。峰上观日出,朝阳从大海冉冉而起,把山海万物与绚丽朝霞融为一体,美不胜收。相传此乃曹国舅见狮峰尖端直插云里,故吹气抚平,造成大平台,让人观瞻。
画眉跳架
位于擎天峰南麓之山洼,长期以来,由于峡谷水流冲刷,乱石集积到一起,形成了坑坑洼洼的乱石山坳。昔日从青云村进山,此地是必经之道。相传此乃仙人蓝采和召乱石铺筑,行人过此须以跳代步,犹如此林间的画眉跳架,跳跃前进,因而得名,进山人走走跳跳,别有趣味,不知疲倦。
青云客舍
又称青云宾馆 、是灵通风景区主游客服务中心。她背靠灵通七峰,远眺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俯瞰大溪古镇全貌。是景区新建并指定的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会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接待宾馆。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客房54间,可容纳100人住宿和300人用餐;新建外部停车场宽阔,可同时停放各种车辆40余辆;环境优雅,是客人宴请、朋友聚会及会议的理想场所。
庄上大土楼
全国最大的方型生土楼。《福建土楼》一书称“庄上大楼规模之大确实惊人,它是福建方形之最当之无愧”。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庄上大土楼所在地——庄上村是平和土楼分布密集地区,庄上大楼周边还分布
着岳钟楼、恒升楼、旧寨、漕洄楼等大中型土楼。
林语堂故居
平和县坂仔镇有一处令平和县乃至令中国人骄傲的地方,这就是杰出的爱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的诞生地。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诞生,6岁就读于坂仔铭新小学。在坂仔度过美好的童年时代。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语言学家和中西文化交流学者,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一生,从言论、行动到作品都充满了爱国爱乡的热情。坂仔,是林语堂先生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曾在《八十自叙》中说“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于闽南阪仔(即坂仔)之秀美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用一简朴的农家弟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 林语堂故居已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文化界,大众传媒界及林语堂亲属前来参观。相信林语堂故居和将要建设的林语堂图书馆将成为促进海峡两岸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热点,也将成为平和旅游的一大胜地。
此外,平和还有被誉为闽南佛国最璀灿明珠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平风景区,“福建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湖堂、馨兰楼,克拉克瓷古窑址, 台湾‘阿里山神’吴凤故里——大溪镇壶嗣村”等景点,都是您踏青游玩、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㈥ 一首灵通山的诗配灵通山的插画
灵通山又称大峰山,位于漳州市平和县。此山因年代久远,沧桑变化,山名也因之更迭,此山原先叫大矾山,当时,因有大鹏鸟常来此本息,又称大鹏山;又因此山尽是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满山红遍,因而又称大枫山;随着枫树的减少,唯见此山高耸入云,人们又称大峰山,载入史册。直至明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
灵通山,号称“闽南第一山”,[1] 是大溪镇闽台客家文化的生态旅游城镇主要景点之一。2011年入选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2012年入选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险峰、奇石、飘云、清泉、幽谷、迷洞之秀,素有“小黄山”的美誉。据专家考察,灵通山的地形是1.13亿年前由陆相沉积,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险峻雄奇,全国罕见,福建独一无二。 是集观光览胜、宗教朝圣、登山运动、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2-4]
㈦ 灵通山的作文
灵通山又称大峰山,位于漳州市平和县。据考,此山因年代久远,沧桑变化,山名也因之更迭。此山原先叫大矾山,当时,因有大鹏鸟常来此本息,又称大鹏山;又因此山尽是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满山红遍,因而又称大枫山;随着枫树的减少,唯见此山高耸入云,人们又称大峰山,载入史册。直至明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
灵通山,号称“闽南第一山”,2011年入选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2012年入选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险峰、奇石、飘云、清泉、幽谷、迷洞之秀,素有“小黄山”的美誉。景区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600米,主峰擎天峰海拔1287.4米,与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海拔1544.8米)相峙而立。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为四大特色,七大峰,峰峰直插云霄,其狮子、文殊、鹰嘴、罗汉、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凿如镶补,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帘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
据专家考察,灵通山的地形是1.13亿年前由陆相沉积,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险峻雄奇,全国罕见,福建独一无二。 是集观光览胜、宗教朝圣、登山运动、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灵通山自然景观美妙绝伦,人文景观更是丰富多彩。据民间传说,灵通山是八仙巡游造的景,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佛道二教都给名山披上浓郁的传奇色彩。在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曾在狮子峰建一巡逻台,遗址尚存。陈元光还将其父陈政的坟墓从云霄将军山迁葬于此。明朝著名学者和抗清爱国志士黄道周是“灵通之神”。他青少年时代曾经在灵通山上读书,灵通山下教书。“洞霞讲舍荒初业,空属流云寄扫坛。”黄道周出仕为官后,多次邀请徐霞客、林轩、陈天定、陈杨美笔友人游览灵通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辞章。
㈧ 大溪灵通山的简介
民间相传,从前有一位老人赶一群母猪欲往南海而去,途经大溪时,被一孕妇看见,觉得奇怪,随口喊叫:这个老头没事,赶石头。话音一落,老人赶的母猪,猪崽都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凝固在那里,形成了如今大大小小的巨石山峰。
199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已列入福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进行重点保护开发。
2012年10月31日,灵通山风景名胜区列入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㈨ 平和灵通山有啥好玩的
灵通山位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大溪镇境内,方圆十五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287米,由狮子、紫云、玉屏、栖云、擎天、大帽、小帽七大峰三十六群组成,山体是一亿两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多次沉积而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为四大特色,七大峰,峰峰以方圆数公里直插云霄,其狮子、文殊、鹰嘴、罗汉、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凿如镶补,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濂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明黄道周先生在《梁峰二山赋》中称之“其峰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焉,无不及者”。灵通山六大景区的“通灵宝镜、灵通奇观、狮峰眺海、朝天古寺、天堂胜景、水上乐园”和五岩十寺十八景极具回归自然魅力,集观光度假,宗教朝胜,访古探幽,娱乐休闲,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㈩ 灵通山上有什么壮丽的景观
这三个奇观可以说非常独特,在其他景点是看不到的,但是虽然这里的景色秀丽,也有很多可以观赏的景点,但是它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其他的名山,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藏着这样一处旅游的好地方,这里的游客很少,能更好的体验旅游的乐趣,而且清幽的环境如果去的人多了以后就失去了那份韵味儿,但是在灵通山却可以完完全全地体会景色的雅与静,除此之外这座山的门票很低,只需要二十元,可以说是很低的旅游成本了,所以说如果你最近有意图想去山上游玩,不妨考虑这座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