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德国宣传海报

德国宣传海报

发布时间:2021-10-01 11:43:06

㈠ 有哪些著名的海报设计师

1、靳埭强

靳埭强,1942年生于广东番禺,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设计奖创办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是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业内称呼他为“靳叔”,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2、毕学峰

毕学峰,出生于1963年,在华沙国际海报展、布尔诺国际设计展、富山国际海报展、法国国际海报展等许多世界顶级设计赛事中取得过荣誉。

3、王序

王序,1955年出生于广东潮安,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在各种国际设计竞赛中获得100多项奖项。

4、陈绍华

陈绍华,出生于1954年,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1996年全国第二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评审奖、银奖,1998年“第十八届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海报获大会主席奖及评委主席奖。

5、拉法尔.奥宾斯基

拉法尔.奥宾斯基,出生在波兰,是著名的戏剧海报设计大师。作品经常出现在时代、商业周刊、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等主要出版物。

㈡ 安妮霍尔电影中的图片,最好是宣传海报

正式海报 法国

㈢ 这两张二战宣传画的含义是什么

这只是系列德国与苏联宣传海报对比图当中的一张而已~~

左边的含义应该是:西特勒上台后,德国努力挣脱(一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力图恢复经济和军事强国。

右边的含义应该是苏联人民在其领袖斯达林的“英明”领导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或者是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PS:其实像这样的海报,在中国国内也有很多~~只是主角不同罢了~~

另外,对20世纪前50年外国宣传海报做一个简单的评价:首先,20世纪风云变幻,宣传海报在正治宣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次,宣传海报本身只是手段,可为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所用。再次,为达到较好的宣传目的,海报上的画面相当注重直观的宣传效果,也留下不少值得回味的东西。

㈣ 德国纳粹时期的宣传画么中魔爪与利刃分别指什么国家

可能是美国,英国

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招兵海报

在我的书上有很多,没办法发来,其中有一个最经典的,俄国的救救我们的士兵

㈥ 什么是DM海报

DM --英文为 Direct Mail ,译为"直邮邮件"、"广告信函"、"直接邮寄函件"等。是指具有个人资讯( Personal Information )的功能,通过 DM 的媒体进行寄递,创造顾客的一种方式。简单理解, DM 就是一种广告宣传的手段。

DM 起源于几千年以前的古埃及。到了 16 世纪末,由于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还处于萌芽阶段,追溯DM的起源文化中国DM媒体业创始人朱邦业先生,准确地把握市场媒体脉搏,有效地利用DM这一市场潜力极大的新兴媒体与市场、媒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专业信息直邮广告媒体于1997年获国家专利(专利号:97202062.4),该业态占据了广告市场的大半江山。通过直接投递或邮寄的广告形式出现,并成为发布 DM 的主要渠道,一批专业 DM 广告公司也随之产生。



我国DM新媒体的发展
我国开始恢复广告业以来,强势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占据了广告市场绝大部分份额。而 DM 发布环节的可信度低, DM 媒体多年停滞,没有良好的基础,企业意识没有到位,提供此项服务的专业机构欠缺等因素,使 DM 多年来一直处于待开发阶段。目前能主动使用 DM 发展业务的企业大多为一些三资企业。
目前,全国有近 60% 的企业认知DM 广告,浙江地区的大中小企业曾90%以上运用商函来推销产品。而且都取到了明显的促销作用。 DM 作为广告投入只及电视传媒的 2% 、报刊传媒的 10% ,但是营业收入增幅达 30% 左右,因而,其投入产出比较令企业满意,中小型企业对比尤具好感和使用欲望。
因此, DM 已被大部分企业作为商务活动的首选措施,其低廉的成本及极强的针对性、亲切感和真实性,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青睐。

DM的目的
DM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促进销售、提高业绩,其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在一定期间内,扩大营业额,并提高毛利率。
2、 稳定已有的顾客群并吸引增加新顾客,以提高客流量。
3、 介绍新产品、时令商品或公司重点推广的商品,以稳定消费群。
4、 增加特定商品(新产品、季节性商品、自有商品等)的销售,以提高人均消费额。
5、 增强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知名度。
6、 与同行业举办的促销活动竞争。
7、 刺激消费者的计划性购买和冲动性购买,提高商场营业额。

DM的特点
DM快讯的特点在于“直接、快速”更兼有成本低、认知度高的优点,为商家宣传自身形象和商品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DM的种类
因DM的设计表现自由度高、运用范围广,因此表现形式也呈现了多样化。
1、 传单型
2、 册子型
3、 卡片型

DM的派发形式
1、 邮寄:按会员地址邮寄给过去3个月内有消费记录的会员(邮寄份数依各
店实际会员数而定)。
2、 夹报:夹在当地畅销报纸中进行投递(夹报费用为0.10—0.20元/张)
3、 上门投递:组织员工将DM投送至生活水准较高的生活社区居民家中。
4、 街头派发:组织人员在车站、十字路口、农贸市场进行散发。
5、 店内派发:快讯上档前二日,由客服部组织员工在店内派发

㈦ 这张二战海报怎么会那么火

2000年的一天,英格兰东北部诺森伯兰郡阿伦维克镇巴特书店的店主曼利(Manley)先生在翻开一箱旧书时,被箱底“一张折叠起来的硬纸片”吸引了,他打开它,发现那是一张红色的旧海报,印着五个单词:“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静,坚持向前)”,单词的上面是一顶王冠。

曼利先生不知道这张海报的来历,他把它拿给妻子看,俩人都认为它非常棒并且决定把它张贴在书店中。很多人看到这张海报后想购买,但都被曼利夫妇拒绝了。随着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多,曼利夫妇决定把它翻印后公开出售。

第一批海报印刷了500份,很快就售罄了。2005年圣诞前夕,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把这张海报列入了圣诞礼物推荐清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曼利夫妇迎来了潮水般的订单,电话铃响个不停,书店的网站也因为超负荷运转而崩溃了,所有的店员都忙着打包,平均每个星期要发出3000份海报。

曼利夫妇本以为这张海报会和以往那些易逝的时尚物品一样,人们对它的新鲜劲儿很快就会过去,结果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当曼利夫妇走上街头,他们发现这款海报的应用已经是无所不在,在T恤、马克杯、徽章上,乃至街头卡通涂鸦的图案里,处处都有这张海报的身影。在十分短暂的时间里,这张海报就变身成了风靡欧洲的流行文化,并在设计领域引发了模仿的狂潮。

当曼利先生明白他所发现的乃是一张被埋没多年的“二战”海报时,他感到很骄傲——虽然这几乎完全是出于他的无意,但一张历史海报就这样成为了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王的演讲

“Keep Calm And Carry On”诞生于欧洲最黯淡的一年。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闪电战进攻波兰,自由世界在纳粹的凌厉攻势下岌岌可危。在经历了长期的煎熬之后,英法被迫向德国宣战。


1940年5月10日,温斯顿?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

事实证明,处事风格强硬的丘吉尔比战争海报更好地完成了激励民气的任务,他的火爆性格和周密计划让纳粹倍感压力,更让英国全民士气高涨。在快速赢得不列颠战争的胜利后,英国开始着手对纳粹进行反攻。“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张海报当然也就非常理想地没有履行使命。

内容为“Your Courage, Your Cheerfulness, Your Resolution Will Bring UsVictory”的那张海报,即与“Keep Calm And Carry On”同系列的第一张海报,则在大规模被张贴后,成为“二战”期间在英国最广为人知的海报。

海报在古埃及时代就已出现,考古学家曾在古埃及废墟中的墙面、柱子上发现了许多残存的古老壁画,制作者用它们向民众预告将要发生的事情。随着1796年平版印刷术的出现,海报正式迈进了彩色时代,但真正使海报得以飞速发展并全面普及的却是一战和二战。

在这样的全面战争中,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战争中来,交战的各国不得不大量募集资金和招募士兵来维持战争,被称为“墙壁上的武器”的海报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最好的宣传载体。

各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和历史传统均表现在它们制作的战争海报上。英国的海报主要强调国家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资,以击败邪恶的纳粹;德国的海报强调战斗的决心、士兵的英雄主义和部队的伤亡;法国海报则常常强调个人主义、敏锐、热情和智慧等法兰西特色;美国海报最擅长以幽默的设计风格来嘲讽对手。

“Keep Calm And Carry On”无疑是一份极具英国特色的战争海报。一直以来,英国人都是以保守、冷漠、坚定的形象示人,感情轻易不外露,即便有伤心事,也很少表现出来。同时极具耐心,任何情况之下绝不露焦急之色。“Keep Calm And Carry On”以短短的5个单词浓缩了英国精神的坚韧不拔之处,这种态度帮助英国人成就过辉煌的历史,同样也帮助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最伟大的励志海报?

1945年9月2日,“二战”结束了,欧洲进入复苏期。“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批没有派上用场的海报被大批销毁,只有少数幸存,其中绝大部分被英国国家档案局收藏,此外还有两张海报辗转流散到民间,一张被巴特书店的曼利夫妇偶然购得,另一张则被 WartimePosters.co.uk Store(英国一家专门收集、仿制、出售战争海报的商店)持有。

当要求购买“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张海报的订单潮水般涌到曼利夫妇的巴特书店时,经济寒冬正在困扰着英国公众,进入21世纪的欧洲,迎来了欧盟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低迷期,还有众多观察者认为这将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在这样的一片风声鹤唳中,这张海报扮演的角色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它不再是一款纪念海报或战争海报,而是成功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引起心理共鸣的最佳语句。不具有任何煽动性的它,却对因经济低迷而情绪消沉的公众展现出有效的安慰效果。

2009年,BBC、《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地报道了这款海报。BBC的报道使用了一个问句式标题——“The greatest motivational poster ever(最伟大的励志海报)?”BBC记者认为,这款诞生于战争时期的海报为和平但动荡的当代注入了新的安慰和力量;《卫报》的报道则略显悲观,认为这款海报的风靡,反映了人们在当前生活中的困境。

人们开始频繁地提及这张海报,它还被广泛用于公益事业,鼓励癌症患者,鼓励弱势群体。除了大众,许多名人也是这款海报的拥趸,他们将它张贴在办公室里,包括全球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北美公司的创意总监大卫?路巴斯(David Lubars)、《名利场》出版人爱德华?蒙尼切斯齐(Edward Menicheschi)等诸多商业领袖和媒体大亨。路巴斯说:“这句话给人带来的感觉非常好,能令人感到冷静和安慰。”

2001年,帝国战争博物馆在曼彻斯特落成,作为英国精神的象征,这张海报被张贴在丘吉尔的办公室中,但有趣的是,丘吉尔本人最喜欢的战争标语并不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而是“Keep Buggering On(永不懈怠)”。

此外,“Keep Calm And Carry On”还被作为英国的国家符号运用到唐宁街10号、白金汉宫以及各类机构的装饰中,同时也出现在了英国最性感的男人——大卫?贝克汉姆的T恤上。

人们越来越喜欢这张海报,因为它既经典又有力量,设计者们通过改变海报的底色、标语、图案的方式,对他们眼里的经典进行致敬。“Keep Calm And The Beatles(保持冷静,热爱披头士)”被用来表达对披头士、对音乐的热爱,“Keep Calm And Have A Cupcake(保持冷静,来一个杯形蛋糕)”被用于休闲餐厅中。

脱离了战争背景,“Keep Calm And Carry On”依然可以给予人们平静和力量。另一方面,从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心理上来说,这款海报也正好赶上了21世纪新复古风潮的班车,它的整体风格和色调,再加上特殊的历史背景,无疑非常适合扮演上个世纪最好的代言人之一,成为复古爱好者们争相拥簇的流行符号。

阅读全文

与德国宣传海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纪检干部培训方案 浏览:96
2018年餐饮促销活动案例 浏览:549
培训项目开展实施方案 浏览:578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 浏览:236
幼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412
委员提案培训方案 浏览:534
b2c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架构研究 浏览:491
徒步活动策划方案流程表 浏览:386
居委会队伍培训方案 浏览:858
贵州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浏览:902
电子商务会计影响 浏览:898
杭州心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34
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PPT模板 浏览:781
南京东之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74
网易产品推广方案 浏览:187
黄冈市电子商务协会 浏览:214
超市促销活动策划 浏览:114
胡家庙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浏览:193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方案 浏览:131
急诊急救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