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郧西有什么特产
郧西县是湖北十堰下辖的县之一。勋西县地处鄂西北角,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北、西、南三面与陕西省商南、山阳、镇安、旬阳、白河五县接壤,东南与十堰市郧阳区毗连,地扼秦楚要冲,素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
郧西名优特产:
1、杜仲:杜仲系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中游一带。杜仲具有调剂人体免疫功能,并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郧西县位于长江中游汉江北岸,秦岭南麓,属于杜仲自然分布区。郧西县现有杜仲面积12.77万亩,主要分布在安家、马安、六郎、店子等乡镇。河夹镇万亩杜仲林被列为中国“四大杜仲基地之一“。
2、板桥豆腐干:郧西板桥,地处汉江中游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境内。传说清朝着名画家、扬州八卦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此建板石桥造福于民,后将此桥命名为板桥。郑板桥在此建桥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用汉江水和优质大豆制成的豆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郑板桥,就把这种豆干命名为“板桥豆干”,板桥豆干从清朝雍正年间传承已有200年的历史了。3、马头山羊:马头羊无角,头像马头,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畜禽良种之一。郧西县的马头羊,年存栏量39.83万只,羊肉出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
4、神仙豆腐:“神仙豆腐”是郧西的一种特色小吃,性甘味苦,是该县境内高山上的一种野生灌木树叶加淀粉做成的,夏季吃“神仙豆腐”以后可以清热、解毒、活血,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这种神仙叶子是分布在郧西山区的一种灌木,忍冬科,六道木属,学名叫二翅六道木。
5、野香椿:香椿为多年生楝科落叶乔木树种,俗称椿芽、椿头。其树干通直圆满,有光泽,花纹美观,易干燥,不变形,抗腐耐湿,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桃花心木”。郧西县现有香椿基地10万余亩,活立木蓄积61.5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湖北口、店子、关防、上津、六郎、香口等乡镇。尚有7万亩香椿分布在住宅四旁、路旁等地,单株材积平均为0.2立方米,最高达到0.7立方米。
6、核桃:核桃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是一种良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林树种。据记载,在地质年代第三纪和第四纪时,已有6个种分布于中国西南及东北各地。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秦岭南麓,汉水北岸,土埌以黄沙埌、钙质土为主,是核桃生长的适宜区。到2005年,郧西县已发展核桃16.7万亩,占郧西县经济林总面积的53.9%。
7、郧西黄姜:黄姜学名盾叶薯蓣,属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茎草本植物,是传统中药材。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镇痛、消炎、抗毒素、避孕、保健和美容的领域。黄姜作为国内特有的甾体药源植物,清同治版县志便有记载“县内出产黄姜,俗名‘火头根’”,根状茎直接入药,有祛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及各种外科炎症。
8、花馍:郧西花馍又名面花,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甚广,湖北口回族乡做花馍的习惯是从陕西关中地区传承过来的。该乡在生日寿辰、婚丧嫁娶、祈祷祭奠等场合都要送花馍助兴。逢年过节时多做枣花馍,象征多福多寿;小孩子满月,姥姥家会送来有龙凤或虎头造型的花馍,意为“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端午节时,舅家送给外甥鱼、莲等形状的花馍,叫作“曲莲”,寓指五谷丰登,吉庆有余。
9、鱼羊一锅鲜:郧西的地方特色菜“鱼羊一锅鲜”,创造性的把鱼的鲜味加上羊肉的香味混合到一起,鱼吸收羊的浓香,羊吸收鱼的鲜甜,去膻去腥,鲜上加鲜,色香味俱全。在肉类中,只有羊肉中含有“左旋肉碱”,其作用是燃烧脂肪达到减肥作用,羊肉还可以暖胃。鱼类则含有较多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
『贰』 湖北十堰突降“天外来客”,疑似卫星、火箭残骸,现场情况如何
该残骸疑似来自执行齐鲁一号等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六号火箭。残骸坠落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个很正常,是根据科学定位,大致落在的区域常规来说火箭在发射后,残骸基本上有两种途径处理,一个是在掉落在地表的有相关的部门依照事先预定轨道预定的残骸坠地区域进行专业回收,并对当地环境进行评估,以确定残骸不会对周围造成大的生态影响。
另一种就是直接在大气层燃烧,基本上很多分离的火箭残骸都销毁在了大气层,这样做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残骸坠地后造成的影响。
『叁』 郧西县的自然资源
2013年,全县新建规模羊场30个,出栏27.6万只,新繁育马头羊种羊2000只,马头羊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巩固商品菜基地4万亩,新建设施菜基地700亩,新增农企农超对接基地2160亩。新建核桃基地2万亩,改造老基地1万亩,发展野葡萄基地520亩。种植烟叶1.8万亩,产烟3.9万担。新建标准化蚕桑基地1500亩,改造桑园3500亩,产茧220吨。建成2个小麦、2个玉米、1个水稻高产示范片,油料种植面积10万亩,粮油总产量20万吨。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
2012年烟叶面积2.14万亩,蔬菜面积26.7万亩。2012年转移劳动力15.46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012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201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32.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4%;粮食总产量18.21万吨,比上年增长2%;油料1.5万吨,比上年增长4.2%;蔬菜总产量31.37万吨,比上年下降2.7%。
2012年末牲猪存栏25.55万头,比上年增长1.3%,出栏26.44万头,比上年下降5.9%。山羊存栏量25.56万只,比上年下降0.04%,出栏25.13万只,比上年增长0.1%。牛存栏5.31万头,比上年下降0.7%,牛出栏1.65万头,比上年增长2.5%。2012年肉类总产量2.78吨,比上年减少3.0%,其中猪肉产量19836吨,羊肉产量4020吨,牛肉产量2310吨,水产品产量达到467吨。畜牧产业总收入68787万元,比上年增长6.8%。
2012年完成造林7.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63%,林业收入30790万元。
2012年末拥有农业机械化总动力11.66万千瓦,农村用电量6854万度,化肥施用量(折纯)3.38万吨,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1万亩。 2012郧西县工业总产值50.17亿元,增加值10.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家,产值18.2亿元,增加值5.5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9.4%和7.5%。在郧西县工业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17.2%,集体工业增长25.9%,其他经济工业增长7.4%;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8.9%,重工业增长5.1%;从规模上看,规模以上工业下降9.4%,规下工业增长22.3%。郧西县工业销售收入46.0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各项税金12328万元,增长3.7%;利润28378万元,下降10.4%。
2012年主要产品产量增多降少。水泥56.66万吨,比上年增长4.3%;发电量4284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7%;油漆1030吨,增加17.8%;皂素18吨,下降47.1%;汽车配件917万件,比上年增长2.1%。
2012年郧西县工业销售收入46.0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入库各项税金12328万元,增长3.7%;利润28378万元,下降10.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2.51亿元,下降12%;工业产品销售率89.42%;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92.33%,比上年上升65.19个百分点。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城镇投资35.4亿元,增长17.5%;农村投资10.3亿元,增长8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6亿元,增长44.3%;私人投资4.66亿元,下降7.4%;其他经济1.61亿元,增加61%。按产业分,一产业投资2.13亿元,增长25.3%;二产业投资18.5亿元,增长127.5%;三产业投资25.07亿元,下降3.2%。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郧西县实施的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达107个,完成项目总投资40.7亿元,占郧西县投资额的89%。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城乡看,城镇24.54亿元,增长20.2%,农村4.33亿元,增长3.6%;分行业看,批发业33.53万元,增长15.9%;零售业36.32万元,增长17.5%;餐饮业3.38万元,增长29%。市场运行呈现出商品供给充裕,商品质量安全有所提高,物价水平高位运行的势头。
2012郧西县通车总里程达3828.2公里,当年新增通村水泥路255.9公里。货运量比上年增长7.8%,达到524万吨。全年货物周转量37137万吨公里,增长4.9%。客运量1431万人,客运周转量52401万人公里。邮电通信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421万元,比上年增长0.7%。郧西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3940户,比上年增加2232户。郧西县移动用户达到18.9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9万户。
2012年完成财政收入300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地方收入20610万元,增长15.7%;财政全口径支出203521万元,增长31.5%。年末郧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亿元,比年初增加19.5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6.82亿元,比年初增加11.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98亿元,比年初增加3.98亿元。年末公积金缴纳10994人,公积金余额17986.22万元。全年发放贷款139户/2017.5万元;当年职工结息309.86万元,财政匹配资金710万元。
『肆』 天宝山的湖北省郧西县天宝山
天宝山原先并不叫天宝山,而是叫罗汉寨。当地人至今还习惯把天宝山叫作罗汉寨,这不仅是因为南岩上刻有九大古佛的浮雕,更是因为这里有一眼金泉水,喝了之后,可以修炼成金刚不坏的罗汉体。 罗汉寨的易名,是因为济世药王孙思邈之故。传说在盛唐初年,青年郎中孙思邈为了验证《本草纲目》,同另一位好友结伴来到罗汉寨,他见这里万木争荣,药材广多,便在古佛浮雕旁边的溶洞里住了下来。他一面采药尝试,一面给乡民治病,足迹遍布湖北郧西和陕西旬阳、白河、山阳、镇安等地,而且百医百效,声名远播,一直传到唐都长安。唐王李世民闻讯大喜,便派钦差奉旨将孙思邈召进长安,让他施药诊治发生在长安城中的瘟疫,孙思邈只用了一剂药就扼制了全城的瘟疫,唐王一高兴,就亲口封他为“济世药王”,请他当了太医院的首席太医。有一天在闲聊中,孙思邈告诉唐王,罗汉寨山高顶天,山中多救人之宝,可否请唐王赐名为“天宝山”。唐王二话没说,就亲笔题写了“天宝山”三个大字,让工匠们制作成金扁,差人送到罗汉寨,钦差将金扁悬挂在石狮子头上,那石狮怎能承载金扁之重,被金扁压得抬不起头来。当时,唐王还拨了一笔专款,在这里盖了一座“药王庙”,天宝山的金扁又被悬挂在药王庙的大殿门头上,但是,石狮子的头却被永远压下去了。
药王庙建起后,这里的香火一直都很兴盛,庙产由城外扩建到城里,和尚也由当初的三四个,发展到几十人。大约到了宋朝,不知道从哪里来了99个强盗,他们将药王庙的和尚赶尽杀绝,自己霸占了庙产,充当起和尚,改药王庙为“红门寺”,但是他们却干着抢掠香客财资,奸淫女香客的勾当!宋仁宗接报后,派杨八姐到天宝山清剿,足智多谋的杨八姐在摸清敌情的基础上,一举歼灭了以蛮王为首的九十九个强盗,还一把火烧毁了药王庙!
传说是无影的,遗迹却是长存的,那厚高的城墙,那栩栩如生的古佛浮雕,那慈眉善目的药王雕像,那完整高大的拱形城门,那曲径通幽的石屋和深不可测的气洞、天坑;还有那光照天宇的石烛,被金扁压低了头颅的狮子石,和盘据龙脊的石头神龟,无一不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无一不在诠释着自然和人力的伟大神奇。
究竞是名山造就了传说,还是传说塑造了名山?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尽管药王庙被毁于杨八姐之手,慕名而来的游客和香客仍然络绎不绝,而且还津津乐道着天宝山的神奇传说…… 天宝山若有知觉,当然不会忘记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游览天宝山时题写的那三首诗吧!山下的私塾先生丁世禄却记录在他的《天宝山史记草稿》中:
寡人游览到胜地, 参观山景世间稀,
药王神像倘留在, 庙宇不存空留迹。
回顾山光接风光, 万里江山锦绣状,
一片金霞映大地, 两座玉峰指上苍。
一山连接无数山, 弯弯曲曲似龙盘,
白云笼罩大地景, 万峰朝拜天宝山!
好一句“万峰朝拜天宝山”啊!那团绕周围的高高矮矮的千万座山峰,不知是因为大明天子的缘故,还是因为古佛药王的盛名,全都齐齐倾向于天宝山这边,虔诚地顶礼膜拜着! 天宝山景区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地方镇境内,素称黄梨之乡, 4.2万亩果园连成一片,是全省四大黄梨产区之一,春华秋实,四季宜人。每年阳春三月,梨花盛开,漫山遍野,铺雪堆玉,间以桃红、柳绿、松青,把天宝山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置身其间,如在画中。
主要景点有:北海银行鲁南印钞厂旧址-朝阳洞、全国艰苦创业的典型沂蒙明珠-九间棚、元代小圣堂道观遗址、九间棚遗址、龙顶山天池、左宝贵衣冠冢、西固流苏树等景点。
『伍』 郧西的特色小吃有什么
十堰小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闲来无事就喜欢到市区各地方转悠,寻找十堰的美食小吃 来十堰一定要尝尝十堰的“三合汤”,而要吃地道的“三合汤”就要去郧县,去年曾经到郧县找正宗的“三合汤”店,朋友带着我七拐八转才到那家小店,小店的“三合汤”的确比十堰城区的卖的“三合汤”汁浓味淳,害得我连吃了两大碗 也在六堰图书馆附近有家卖生煎包子,那家的包子皮微微煎黄,十分的好吃 张湾附近有家做珍珠荷叶面的,我几次去都没找到,听说那家的荷叶面好吃不过我在张湾的南京汤包店吃过一次蛋花米酒,黄白相间,甜而不腻、润滑可口。 十堰还有很多街边小吃也很好吃 比如油角、豆皮、竹溪的面窝窝 外地的朋友如果来十堰就尝尝这些很有风味的小吃吧 1、新世纪的土鸡汤好,车城商场对面,四十元一个。 2、徐家沟的武陵山庄里的野菌不错,鸭汤也非常好,就是贵了点。 3、张湾桥头“友谊宾馆”门口的热干面味道不错的。 4、【重点推荐】张湾配套处对面有家“合家欢乡菜馆”的乡土菜不错哦!那里的特色有:乡村锅巴饭、乡村锅巴粥、黄冈风味的鱼面煨排骨、老妈蒜香鲫鱼等,味道都做的不错!有机会的话别忘了去尝尝~~ 5、东风剧场边上的佳佳煲仔饭很不错,地方不大,每次都客满! (已经搬到财政局对面黄鹤大酒店楼下) 6、五堰街上"味可饥"的小锅豆皮,味道好极了。凉皮的味道也不错哦! 7、其实燕良酒店的热干面才好吃,料都很精美,味道也好。就是十元一碗。不过,碗很大,应该算小盆了。 8、说到燕良酒店就不得不说它对面有个卖冰糖葫芦的小店,虽然贵,但味道的确不错,是冰糖熬出来的糖浆,咬上去脆脆的,不粘牙。一般街上都是白糖熬的,吃了甜的腻,还粘牙,万一有假牙就比较惨。 9、方向盘厂,十堰热电厂路口左边有个地方卖鱼杂火锅,同时还有洪湖的特色菜,比如卤藕什么的,价钱不贵,就是卫生差了点,味道一级棒,偶可是经常打车去那里饭饭,想起他的豆干红烧肉偶就。口水把键盘都打湿了。 10、说起十堰的小吃不得不提的是六中旁边的潭二拉面,好吃量又足!至于三合汤已经彻底完蛋了! 11、六堰图书馆旁荣华夜总会下面有个“大姐烧烤”,烤豆角和小墨斗鱼味道非常好,同志们,这个时候正是吃的时候。 12、手工米粉,体育馆右侧门口,江城刘记小吃,牛肉粉。 13。【重点推荐】在东岳商城对面--也就是东汽技术中心对面的桥边有一家贵阳牛肉粉 14、关于虾球,很多人都喜欢。火车站公路桥(老桥)右边下楼梯有个“炎龙大虾”是从宜城大虾中演化出来的一个吃法,老板说最后的回香的秘方是自己掌握,类似竹溪县的蒸盆做出来的大虾,每只虾都是整只制作,虾肉美味肉质嫩,偏辣。吃虾季节6--10月。 15、六堰体育馆后面的桥右侧,有个“老四川饭馆”,老板是成都人,他们的蒸虾跟炎龙大虾两家操作了整个十堰大型虾的市场,只要他们生意好,市场上几乎就没有大虾,而且零售市场的大虾价格会上扬,此成都风味的虾是用四川的泡椒制做,风味也别具一格,鲜中带独特的泡菜味道。每到夏季炎龙店和老四川店的门口就是熙熙攘攘,据老板吹嘘每天台面要翻四次。 16、如果喜欢吃肉,那么东岳路中间,上坡的正中间,有个“金海湾”,那个地方是吃猪大腿棒子的地方,汤鲜无比,还可以用管子吸食骨髓,一个字,香!!价格非常便宜,味道好。老板长的非常喜剧化,很有意思。回民止步。(金海湾已经迁走,去处不详,有知道的通报一声啊) 17、六堰麦当劳旁边的十堰第一家海鲜,铁板鱿鱼的味道想起来就。 18、牛肉粉,凯悦旁边的那家不错。 19、配套处桥下有个酸菜鱼馆叫“桥头鲜鱼馆”,鱼鲜嫩鲜嫩的,酸菜也是不错,口感不错,还实惠~~。 20、邮电街法院旁边的牛肉粉好吃,54厂厂门口的豆浆好喝,红卫原巨星88后的混沌好! 21、一中坡底下的杀手面不错!杀手面是“砂锅手擀牛肉面”,就是那个胖子做的。 22、世纪花园路口边的热干面,十堰供电局旁的十堰大饼好吃! 23、万里烧烤的烤馒头片,烤香姑,鲫鱼也不错,挺香的!六堰广场后面的西北狼的脆骨! 24、花果的馆子好吃的多多:黄龙:也就是隆鑫的鱼头,福寿螺,鱼杂还可以吃吃了。 花果:蒲公英的茶树菇,五合粉。花果大酒店的干锅鸭,千喜牛肉火锅,很值得一吃! 还有花果大酒店对面的一溜小店,鱼是有名的,很便宜哦! 25、夏家店制动蹄厂对面一家小店,里面的猪肝粉(手工粉)、炒粉很好吃。 26.在富康小区附近移动营业厅这边的小道上,有一家酸浆面做的特别好吃!而且在那个路口上有一个烤肉串的,味道也不错,有时去晚了就收摊了! 27.二五厂桥头“九九鸭”边上那家烧烤也不错,机关小学路口的炸肉串也不错。 28.东岳路世纪花园对面的九头鸟肥牛火锅超级棒——畅销十堰10年了还有炒菜也不错! 29.京华对面那家酸辣粉也还不错! 30.六堰广场图书馆侧面快到桥头那有一家东北烧烤店,做的很好吃啊。那个肉串,好吃又实惠~还有毛豆,鱿鱼,脆骨,豆角,牛板筋。 31.黄龙的剁椒鱼头(好像是50元一盘吧)。 32.东岳路的三千里韩国烧烤(就是有些贵),里面的水果莎拉也很好吃。 33.消防处路口摊上的烤脆骨很棒,带一点肥的肉,不像别家,光脆骨吃起来硬硬的不够香。 34.从六堰广场朝十堰市国土资源局方向走,在“宏锦酒店”的斜对面有一家面馆,味道不错,里面不论是杂酱面还是其它的粉都做得不错,可以去试一下。(顺便说一句,宏锦酒店的菜味道不错哦) 35.张湾桥下,也就是张湾区邮政局旁边有一张“坨坨鱼“做得也不错,价钱也比较合理(这家店在红卫开有分店的)。 36.张湾的“李家大饼”的菜式不错,比如“地三鲜”味道鲜美,那里的饼和各式粥也是招牌哦。重要的是环境很好,干净卫生。只是如果要去最好早一点,因为人比较多。 37.张湾大门斜对面的“拉条子”,真的很好吃,还能送上门哦! 38.【强力推荐】老虎沟寿康永乐1+1超市地下一楼的“好味特”快餐厅,很不错哦~经营的品种比较多,小吃、炒菜都有,煲仔饭、烩饭、荷叶饭还有烧烤都很不错的!它的果汁也是鲜榨的哦! 39.红卫工行对面的“四五拉面”,四川人开的,个人感觉比谭二拉面好,三天不吃就受不了。 40.从朝阳路一直往十堰方向走,经过四四厂的路口在往前面走几百米,路边的住家楼下有一家没任何招牌的小餐馆,我朋友公司上下都管那里叫做食堂。 41.在张湾转盘往红卫去的那个方向有个五路车站,那里有个日本的火锅店味道不错,而且十分便宜,口味有麻辣和清淡两种。 42.二二厂路口的烧烤还不错的。 43.世纪花园里面,新开的一家日本料理味美而且便宜,最好去试一试,里面还有烧烤! 44.公园对面"一品咖啡屋"有黑胡椒牛排,还有套餐~~很香哦!! 45.老虎沟口的那家“重庆珍珠薄叶面”好吃,百吃不厌,老板是重庆人。 46.几个柳林沟里面的小店:柳林宾馆斜对面的孟老三饺子馆,不管是饺子还是炒菜都很实惠地道,而且配以自作的泡菜、卤花生更是惬意。 47.孟老三正对面有家湖南人开的手工粉,味道不亚于前面大家提到的牛杂粉,这块品种多样,老板阿姨一家为人都很不错。 48.柳林宾馆正对面,孟老三往前走不到六七十米有一个青海酒店,里面的炒菜、鸡汤也不错的。 49.五堰地税大厦后面的一成都名吃“浓汤抄手”店还有点特色,分15元、20元、25元不同价位的套餐,可以品尝到各种小吃,饭量小的两人一份就够了,那里的浓汤抄手最绝,如果两个人可以要一份15元的套餐,两碗浓汤抄手就足够了,我今天才去过,感觉不错,比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强多了!那里面的环境非常不错,特别是1号包间的气氛很不错!主题以土黄色和红色为主,温馨而又喜庆! 50.十堰2中路口有家神橱快餐的热干面好吃~它那还有手擀面啊,海鲜面什么的。碗筷全是一次性的,很好吃。不过早上别去,你抢不到的,全是2中的学生买
『陆』 郧西县属于哪个市
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截至2016年底,十堰市辖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及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下设13 个街道办事处、72 个镇、34 个乡、1842 个村委会、159 个居委会。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汉江中上游北岸,正东及东南与十堰市郧阳区接壤,东北、正北、西北、西南、正南与陕西省商南、山阳、镇安、旬阳、白河五县毗连。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地扼秦楚要冲,素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
(6)郧西宣传片扩展阅读
郧西县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郧西属襄阳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区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 (1936年) 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同时,1934年郧西曾建有县、区、乡苏维埃政权。1946年还建立过中共领导下的民主政权。1947年11月16日郧西县城解放,设郧西县民主政府。
1949年5月属两郧专区。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并入襄阳专区,郧西属之。
1965年恢复郧阳专区,改称郧阳地区,郧西仍属郧阳地区。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为十堰市所辖。
1996年,郧西县面积3509平方千米,人口约51万人。辖7镇18乡:城关镇、土门镇、上津镇、店子镇、夹河镇、羊尾镇、观音镇、寺沟乡、茅坪乡、香口乡、六斗乡、槐树乡、关防乡、湖北口回族乡、景阳乡、泥沟乡、六郎乡、黑虎乡、涧池乡、马鞍乡、五顶乡、童袁乡、河夹乡、安家乡、三官洞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4年末,郧西县总人口444008人。辖城关、土门、上津、店子、夹河、羊尾、观音、马安、河夹9个镇,香口、关防、景阳、六郎、涧池、安家和湖北口回族7个乡,10个居委会、291个村委会。
2005年末,郧西县辖9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土门、上津、店子、夹河、羊尾、观音、马安、河夹9个镇,香口、关防、景阳、六郎、涧池、安家6个乡,湖北口回族乡。共有10个居委会、280个村委会。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郧西县在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十堰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郧西县
『柒』 郧西县第三中学的骨干教师
张万炳,男 、 1967年出生 、中学高级 、 研究生学历、 郧西县三中副校长。1986年参加工作,1990年调入郧西县三中任教,1998 ---2005年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2005年担任郧西县三中教导主任,2006年担任郧西县三中副校长。
在三中这块园地里,张校长凭着对党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忘我的追求、拼搏,风里来,雨里去,几多艰苦,几多辛勤,他终于耕耘出了一片缤纷的原野,教学教研硕果累累,2001----2002年连续两年荣获中考物理综合评估一等奖,2002----2006年连续五年高考荣获市综合评估第一名,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湖北省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荣获省二等奖,论文获省级奖励三篇,县级奖励20余篇,发表论文20余篇,十堰市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县级优秀教师”、 “县级模范教师”、 “省级优秀辅导教师” 、“县级优秀教研组长” 、“县级科研百佳教师”、“市级骨干教师” 、“市级物理教学先进工作者”等。
在担任教导主任和副校长期间,管理上不断开拓创新,教学质量创一流,大胆开展教育改革,推广激情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将学生的心理辅导放在首位,要求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关爱学生,开导学生,他还亲自多次给毕业班的学生做心理辅导工作,考前辅导,让学生明确奋斗方向,变被动为主动,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整个校园洋溢着和谐的气息。
『捌』 郧西渡春桥上的字谁提的
翁县令于桥栏上亲刻四联,曰:“三千年前会秦楚,五百里内划荘园。游胜有人揽月宫,问津此处近天河。解鞍得句秦淮海,题柱谁才杜少陵。汉上丈人日抱瓮,商山太老行千足。”至今,石柱之上的诗刻仍清晰可辨
据说翁县令名吉士,字惠农,系福建侯官县嘉庆已卯科举人,于道光已亥年赴任郧西县令,和林则徐同时代又是同乡。当时的郧西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
县城北门外一里地,有一条直峪河(即今小河西),此处为湖北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河上原以木板为桥,遇大水常常漂失。每逢阴雨绵绵,便无法通行,西北诸乡百姓粮食蔬菜、柴米油盐等集市贸易,往来其间十分不便,两岸群众只能望河兴叹,而冒险过河者或被淹死,或被冲得无踪影。
道光三十年(1850年),翁县令为解群众之忧,广组人力,筹措钱财用以建桥,却因一场暴雨,所建之桥顷刻间化为乌有。为攻克建桥难题,翁县令发挥广大百姓和能工巧匠的集体智慧,将桥身改为月门,顺应水性,保证流水从月门下顺利通过。
转眼冬至,大地一片萧瑟,建桥工匠无一畏缩退避,舍己为公赶抢进度,一时建桥工地之繁忙热闹景象如同元宵之夜。到了天色明亮之时,桥基凸出水面。为保桥坚固不摧,翁县令采纳邑尉袁名懿的建议,于桥南河堤中藏二石柱斜砥之。整个建桥历时一年有余,直至清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方才完工。
石桥竣工后,因桥西有“春山”,故命名“渡春桥”。翁县令于桥栏上亲刻四联,曰:“三千年前会秦楚,五百里内划荘园。游胜有人揽月宫,问津此处近天河。解鞍得句秦淮海,题柱谁才杜少陵。汉上丈人日抱瓮,商山太老行千足。”至今,石柱之上的诗刻仍清晰可辨。
据了解,后人为渡春桥作诗20多首。清代诗人李鼎赞渡春桥:“一道飞虹压绿波,夹溪柳弄影婆娑。绝怜细雨斜风里,隔岸山皆染翠螺。”当时的西邑才子曾有诗曰:“隔断春山直峪河,渡春无计奈春何。天边虹落桥横起,知渡人间春几多?”此即渡春桥之由来。
『玖』 是不是郧西县片警电话不可以随便公开
是不是什么西线片讲电话不可以随便公开对啊?这个警察的电话一般都是他们的办公电话是可以进行公开的,都进行公示的将个人的私人电话是不可以公开的。
『拾』 湖北十堰郧西出美女吗!
是的,美女挺多的 我前女友就是……不过那里的很多在外面,当地的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