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可以帮我找到王惟写的散文<<邂逅黄姚>>
邂逅黄姚,如同邂逅时间犯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魅力。
藏于深山之中的黄姚古镇,陆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黄姚传奇的起点和终点。通达三江的姚水,使古镇在明清两朝成为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到了民国时代,随着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也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当姚水退去之时,时间吻别了这座古镇,悄然而去。此后的草长莺飞、年华暗换,又有谁人知晓呢?即使战争也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古镇对于战争的记忆,只是几位历史名人来去飘然的雪泥鸿爪的倩影。
百年之后,与时间一同归来的,是异乡人的惊艳。当那些来自尘嚣的人们终于到达了神话的彼岸,他们的第一感觉早已题写在古镇一幅斑驳的楹联之上——“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昔日商号云集的桂东名镇,今日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姝洗尽铅华,那般的风情,是令人难以抵挡的。
古镇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双足琢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仿佛漫步于岁月一声悠长的叹息。那淳厚的质感,令我甘心在这古镇的青石街上做一缕幽魂,看岁月如何无情,又如何任是无情也动人。
四处弥漫的宁静是黄姚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是黄姚的内涵。传说,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11名举人。举子们当年的书生意气、诗酒风流早已浑然内敛,如今的黄姚依然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古镇的名片,所谓温柔敦厚,所谓骨感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中。
黄姚依然是任运而恬淡的。这里的人们乐山,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仁者;这里的人们乐水,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智者。信步走去,但见逐闹嬉戏的童颜稚子,皆有三分灵气,枯坐檐下的鹤发老者,尚带七分古风。便是柴门犬吠、舍里鸡啼,梁间黍香,但凡此间风物,皆有一段洒脱悠然的风流态度。
黄姚依然是一卷尘缘未了的浮世绘。斜晖晚照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是古镇的呼吸,捶衣舂米的闷响是古镇的脉搏,而阡陌闾巷间的生息歌哭,是古镇的灵魂。青石街上的木门常常是厚重而细节丰盈的,推开来是“吱呀”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由沉睡中醒来,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迈进去便有一脚踏空的晕眩,如同穿越时光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
黄姚依然是时间的迷宫。当你凝望那琉璃彩瓦、画栋雕梁,仿佛你凝望的是历史,其实你凝望的是时尚,五百年前的时尚;当你走过一条条静谧幽深的青石老街,仿佛你穿越的是寂寞,其实你穿越的是繁华,康乾盛世的繁华;当你抚摸那褪色的门楣、模糊的雕像,仿佛你感受的是粗朴,其实你感受的是精致,是流年镌刻、风描雨绘的精致。
这就是黄姚,千年一梦的黄姚,多少异乡人远道而来,只为见证今时的雨滴敲打万历年的窗棂,只为猜测古祠深宅背后所隐藏的几许红尘无奈,只为聆听那一江碧水缓缓讲述黄姚古镇的前世今生。
❷ 纯纯的秋来,暖暖的,是什么歌曲,就是广西卫视,黄姚古镇宣传片的主题曲,太好听了有知道的吗,高分,绝
坐上高铁去贺州
❸ 纯纯的秋来是什么歌,就是现在广西卫视播出的黄姚古镇宣传片的里面的主题曲,很好听的叫什么名字啊太好听
半份关心
播放
歌手:郑欣宜
语言:粤语
所属专辑:有故事的人
发行时间
❹ 广西贺州的黄姚古镇好玩吗去过的朋友请说说
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北面与钟山同古镇、清塘镇接壤,东面与凤凰乡、贺州市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乡、富罗镇交界,西面与走马乡相依。镇政府所在地东距贺州市62.7公里(二级公路),西距县城7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黄姚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与丽江、凤凰等诸多人声鼎沸的古镇相比,黄姚养在深闺人未识,她安静、秀气,如同小清新一般淡雅。因交通尚不便利,宣传力度不大,恰使这座古朴小镇的人文和风情免受污染。
舞鱼龙
每年的大年初二,黄姚古镇的居民自发地集中一起,参与舞鱼、舞龙、舞狮、黄姚古镇的建筑 (15张) 舞龟蚌以及表演光对阵、五花阵、提灯等传统活动,共同祈福新春,庆贺新年。提灯晚会当地也称舞鱼龙,由上千人的游行表演队伍组成,他们在游行前进中向观众展示光对阵、唢呐、提灯、五花阵、扮饰、万事、扮龙、舞板凳龙、舞狮、舞鱼、舞龙等近20个当地民间传统表演节目。
七月十四中元节
七月十四“中元节”是黄姚古镇当地可以和过年相媲美的节日,一共要过两天。十四晚上,男女老少都会聚到带龙桥头到兴宁庙的那一段河边,观看放灯。到了十五的晚上,人们又聚在河边,在放灯结束后年轻男女会跳下河抢抽子灯,把抢到的柚子拿回家和家人分享。
龙爪榕
龙爪榕因其气根形似龙爪而得名,已有500多年树龄。从正门进入沿右岔路寻去即可见。古树竟是在石头中生长,与岩石紧紧相拥,根须没法充分伸展,故又名“石上榕”。而枝干却盘根错节,参天繁茂,伸展至半空,倒影清溪,参差斑驳。最有趣的是,有调皮的孩童还躺卧在巨大的根窝间,被如老人般的古榕慈祥地怀抱着。
带龙桥
黄姚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一座,电影《面纱》曾在此取景。
去黄姚古镇的的最佳时间是9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间当地气候宜人,柿子、山楂等水果也先后成熟,可享用鲜美的果蔬。此外,每年3、4月间雨季来临时游古镇,踩在停雨后湿润泛光的青石板上,清雅静美,也别有一番风味,特别能拍到好片。——信息来源于小镇微报
❺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以前拍过一个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酒是故乡醇》…《茶是故乡浓》楼主满意吗?都是香港那边的小明星拍的
❻ 黄姚古镇游玩有哪些娱乐
娱乐?不知道怎么说 其实主要就是一个古镇 要感受的是氛围吧 还不错的 没有怎么被商业化
景区现在虽说是要门票的,60块这样,学生证是30块,但是游览完整个古镇,发现这里的入口非常之多,完全没有必要去购买门票,而且其实这里卖票的地方都没有的,我们已经从正门口出出进进n多次也没有看见哪里可以卖票,但是里面以及门口会有值班的人检查,购买了门票的有一个可粘贴的圆状的纸片贴在肩膀上,所以只要灵活一点的话完全不需要买票的哦~~~
关于住宿的问题,本人建议去古镇里面住,可能比外面稍微贵一点,但是既然是感受这种古镇的氛围,也就不要吝啬那几十块钱了,而且你还是可以和里面的客栈老板砍价的嘛,就看自己的口才咯、、、有名点的是泊客驿站,里面包括住宿、咖啡、茶等的一个小BAR。我们是住在一个名字叫有家客栈的地方,老板人很好的,但是由于这家店是新开的,装饰的还不是很好,不过卫生不错,就是没有电视哦、、因为我们是过节期间去的房价要150,后来砍价到100,平时老板大概会要加80,大家还是要好好的砍价才不会吃亏哈~~ 在古镇外面还有一家有名的市场旅社,在菜市场里面,价格会便宜点,但是感觉环境和卫生不是很好,而市场旅社出名主要是因为这是唯一一家可以俯瞰黄姚古镇全景的地方,如果你不住在这里,去楼顶看风景以及拍照的话是要交钱的,每位5块,还是砍价,我们4个人10块钱上去的、、、个人觉得这里还是非常有必要去一下的哦~~~~
关于吃饭的问题,新街这边的餐馆会便宜一点,不过在古镇里面依山傍水在露天的环境下品尝农家乐也是不错的选择,好玩的是你吃饭的时候会有狗狗在旁边看你吃哦。。。但是千万不要给他们丢食物,不然会引来很多其他狗啊 鸡啊 什么的 呵呵呵、、、、在带龙桥旁边的一家农家乐是上过cctv的哦、、菜其实也蛮好的,不过价钱果然很贵,其实吃完还是可以砍价的,能省则省嘛。。至于特色菜老板会给你介绍,这里有名的也就是豆豉了,比如豆豉蒸排骨、豆豉熏鸡,豆腐酿等等。如果想买些豆豉回去的话建议是二婶豆豉,在大小池塘对面的地方,据说这是做的比较好的一家。新街有一家权二米粉店,味道也不错,4块一份,值得一尝哦~~~另外有一家吃茶的地方叫“秋歌三茶”,里面的师父特意强调是吃茶,而不是喝茶,我们所在的客栈的唐老板和他认识,所以他晚上有来我们住的有家客栈做茶会,跟我们讲一些有关茶的来历以及文化,丰富一下自己的课外知识也蛮不错的,也可以去他的店铺吃茶,也就是几块钱一碗。据说是当时这位师父把自己家族对于茶文化的见解写成文章放在网上,日本有类似于人民日报的报社还专门来采访过他,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师父是很愿意跟别人讲茶文化的人,大概也是为了宣传吧。
❼ 贺州市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广西名镇。黄姚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县城东北部40公里(直距),北面与钟山同古镇、清塘镇接壤,东面与凤凰乡、贺州市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乡、富罗镇交界,西面与走马乡相依。 黄姚古镇 镇政府所在地东距贺州市72公里,西距县城7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黄姚镇辖文洞、界塘、岩头、杨村、篁竹、巩桥、笔头、中洞等7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街)委会,55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008户,总人口55662人,其中街区人口5791人,非农业人口1983人,是全县人口第一大乡镇。 全镇居民600多户,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由于黄姚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面皆山,易守难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村镇处于半封闭状态,使得古老的民居、众多的文物得以保存。抗日时期,这里被定为敌后根据地,大批爱国人士从桂林到黄姚,这些文物、故居至今仍被完好保存着,如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 全镇水田面积31000亩,镇政府所在地的巩桥圩历来是我县北面乡镇的中心集市,也是全县最大的农贸集市,目前圩镇总面积30 万平方米。境内蕴藏 丰富的石灰石、铁矿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镇内阡陌纵横,奇峰耸立,风景旖旎。 黄姚古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镇,目前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中洞孔明岩、吊岩、风窟和界塘出气岩等一批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黄姚特产 是昭平县粮食和各类水果主产区,盛产优质大米、青梅、晒烟、香芋、杨梅、山楂、月柿、柑橘、板栗等,另外,比较著名的 土特产有誉美东南亚的、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佐餐调味佳品—黄姚豆豉、滋补佳品—九制黄精等。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宫廷贡品,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黄姚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镇内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镶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镜。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岭南风格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被称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是一个天然的山水园林古镇。抗战期间,国内许多著名的爱国人士在此居住。广西黄姚古镇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 2005年9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2005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的授奖大会上,黄姚古镇被被亚太地区旅游合作组织、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和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组委会联合推介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成为我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之一,也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古城镇。 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香港无线电视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剧组专程到黄姚拍摄外景。《茶是故乡浓》的茶山外景以昭平有机茶园为主,制茶、炒茶是在黄姚的茶叶作坊拍摄,景区保留了传统的茶叶作坊以及唐宋时期的蒸青制茶工艺,游客还可以免费吃到按古镇传统手工制作,用古镇仙人古井的活泉烹制的秋歌三茶:擂茶、米茶和抹茶。 黄姚景区 · 景区 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立,溶洞幽深,清溪环绕,古树参天。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宝珠观、兴宁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 全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古镇没有设关卡收费,基本上是旅游团的人被旅游车拉到古镇的广场入口集体买门票,自助的驴可以从很多路口自由出入古镇。古镇中的几处景点,如带龙桥、且坐吃茶、村口。古镇中还有很多小景都不错,是摄影发烧友的好去处。古镇旁边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阁,一路田园,风光不错。在古镇紧挨着的那座山上,可以看到整个黄姚镇的全景,当地的孩子都是义务的向导,可跟他们去爬 山。此外,黄姚古镇也是 电影《面纱》制作方在中国的拍摄地点。 · 文明阁 这是一个建在山上的小庙,当地村民拜神的地方,到了文明阁继续往上爬,有一个平台,是当地人求雨用的,爬上去可以看到小河和田园农庄。文明阁下面有一块草坪,黄姚的孩子一定会怂恿你晚上去放烟花+烧烤,在 这里看星星也不错。不过烧烤完了不要忘记把带来的垃圾袋和烟花弹筒收拾起来,把纸巾之类的杂物一并带走。 · 周家水库 在往昭平方向约三四公里的地方,乘车电三轮1元,走路也可以。这个水库有20个公用的竹排,可以随意使用,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往水库途中,两边的田园风景很好,该地区特有的黄泥砖墙,配上纵横阡陌,感觉柔美。回程遥望古镇,镇子后面喀斯特地貌群峰耸立,古朴秀美。 · 节庆 在黄姚时查了一下当地的老月刊,见到两个节日,一个是农历三月初三,在古戏台唱大戏;另一个是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两日,有一个祭河神的习俗(晚上点了柚子灯放到河里),仪式大概进行2-3小时。总之,黄姚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这里民风淳朴,古意浓浓,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旅游特色 黄姚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镇内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镶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镜。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岭南风格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被称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是一个天然的山水园林古镇。黄姚古镇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 黄姚古镇土特产有誉美东南亚、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佐餐调味佳品———黄姚豆豉、滋补佳品———九制黄精等。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宫廷贡品,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战期间,国内许多著名的爱国人士在此居住。 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香港无线电视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剧组专程到黄姚拍摄外景。《茶是故乡浓》的茶山外景以昭平有机茶园为主,制茶、炒茶是在黄姚的茶叶作坊拍摄,景区保留了传统的茶叶作坊以及唐宋时期的蒸青制茶工艺,游客还可以免费吃到按古镇传统手工制作、用古镇仙人古井的活泉烹制的“秋歌三茶”:擂茶、米茶和抹茶。 旅游指南 · 交通路线 火车 2009年9月28日,贺州结束了没有火车的历史。旅客可以从全国各地乘坐火车到达贺州,再转乘汽车到黄姚。南宁→贺州,K9336 / K9337 次,11:45发车,当天20:10到达贺州,空调快速,全程577公里,硬座票价79元,硬卧下票价149元。 汽车 从广州往 黄姚古镇没有直达的长途汽车,需由广州到贺州(八步)转车。 从广州往贺州的班车在环市西路省站乘坐,每天有五个班次,从下午开始发车,票价80元。 从桂林到黄姚的班车在桂林汽车总站乘坐,每天9:00和13:30,只有两班车。 贺州往黄姚有两条路: 一条是从八步上贺(州)钟(山)高速(桂梧高速支线)转桂梧高速(主线)往梧州方向,在篁竹互通出口出高速,走723县道往黄姚方向走几分钟路程就到黄姚了。 另一条路是从八步走八(步)黄(姚)二级公路,全程62.7公路,该路设计为双向二车道,设计时速为60千米每小时。 离开黄姚的班车也是以上两条线路: 黄姚镇的汽车客运站巩桥汽车站在镇政府驻地巩桥,黄姚古镇至巩桥汽车站约4.5千米,巩桥到贺州(八步)的班车最早班是6:30,每天有多趟车到贺州(八步);黄姚到钟山每天有3班车:8:30,11:30,15:00。 也可在黄姚古镇的景区门口等待去往贺州的客车,早上6点半在古镇景区门口可以乘坐,再到贺州客运总站乘坐回程客车即可,黄姚→贺州八步区票价17元。 从南宁去往黄姚,先从南宁琅东汽车站坐快巴,最早一班是早上9点发车,票价148元。到达贺州汽车总站之后转站到贺州西站(汽车客运站)乘坐去往黄姚的客车。贺州八步区→黄姚票价17元。 · 住宿介绍 古镇内外有多家旅社,客栈.建议在古镇内入住。古镇景区内有多家民居客栈,如泊客驿站,舒馨忆站,逍遥游客栈,偶然间酒吧,古崖居,古镇人家,和兴驿站,金德庄等,各具特色,可在乡游网预订。市场旅社是黄姚最高建筑,在6楼天台可以看到古镇全貌,也是早晨看日出的绝好位置。 · 黄姚小吃 黄姚豆腐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菜,有豆腐和豆腐酿,两种都应该尝尝。黄姚还有新鲜的平菇、糍菇,蔬菜也很鲜甜,市场还有草鱼和鲤鱼。不过,黄姚的餐馆不多,而且都不怎么会做菜,所有的菜都是炒菜,想要吃广东的煲仔菜是找不到的。古镇酒家做的菜相对好吃些,斜对面的饭店旅馆冷清些,基本上是叫了菜才去市场买,不过这里较古镇酒家更便宜些。另外,广场对面有一家粥店,有鸡、田鸡、塘虱等粥品,一锅10元,晚上也照常营业。街上有每天白天供应好吃的米粉和云吞,一元一大碗。市场里有汤圆店,汤圆又大又圆, 一元钱可以买到五个或六个。黄姚也卖油茶。 黄姚豆豉很有名,可作调味。黄姚家家都有吃不完的红薯,户户都晒红薯干,每天都有小孩在街边、路边、村口煨红薯,所以在黄姚,红薯你一定不会少吃。黄姚市场里卖的是菜园鸡,味道已经很不错了,如到农家去买,味道更好。黄姚人家都养鸡,喂的是大米,所以特别好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黄姚人很热情好客,从红薯、稀饭、米粉、糍粑到正餐,从早餐、中餐到晚餐,如有心试试农家饭的话,最好带一点小礼品赠给他们(或者买些水果)。不过一两年之后就难说了,游人多了,民风就难免坏了。 贺州黄姚古镇门票 68元 网上优惠价58元 黄姚古镇建筑特色 据介绍,现在古镇完整保存着8条石板街,全长10多公里。明清古建筑保存有300多幢,面积达1.6万平方米。景观建筑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副。 黄姚古镇的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虽没有都市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砖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天花都雕梁画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黄姚过去以商业著称,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那些昔日店铺老旧的木头窗户上,还留着一个圆孔,是晚上关门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古镇每条街巷的青石板上总能看到碗口大小、连成一排的小洞,据说在当年用于安放闸门,防御外敌。 黄姚镇口有一座明代建筑的古戏台。戏台中央悬挂一块木质牌匾,上书三个行草大字“可以兴”。 黄姚古镇革命遗址 黄姚这个小家碧玉般娴静的小镇,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为诸多的革命志士、文化名人提供了庇佑。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欧阳予倩……这些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革命志士都在黄姚留下了寓所。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里那些发黄的照片,无声地证明着这个小桥流水的地方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中的地位。
❽ 黄姚古镇导游词
写作思路: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结束语
示例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诸位来黄姚古镇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本次导游,愿我们相处愉快。
黄姚古镇方圆3.6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1000年历史。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黄姚古镇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
黄姚古镇东部姚江两岸是古镇的主要生活和公共娱乐区,姚江以西,兴宁河以北,小珠江以南地区是商业区。古镇由龙畔街、中兴街、商业街区三块自成防御体系的建筑群组成。这三处建筑群又通过桥梁、寨墙、门楼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己游览观光。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独自一人行走,要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另外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游客,为我们的世界遗产增添光彩!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再见!
结束语(旅游完结时)
各位朋友,咱们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留下一丝美好的回忆。
(8)黄姚宣传片扩展阅读
导游词易出现的问题
1、内容太单薄。
2、导游词不是散文,书面语太重介绍,口语化注意不够。
3、结构层次不清楚,逻辑性不强,条理不清晰。
4、缺乏鲜明主题和观点。
5、应该有自我介绍以及导游惯用语,同时要注意与游客进行交流,尽量有互动节目。
6、没有处理好“景”与“事”的关系,讲故事或者事理往往游离景点内容。
❾ 央视4套纪录片《中古古镇》都介绍了那些古镇要全部!!
第一位:丹巴藏寨
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 小金、金川县接壤,全县总全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一镇十四乡,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共5.7万余人。丹巴县是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等汇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牦牛河、大小金川河的发源或流径处素有“岩巅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称。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无边无际,当地藏民族把这种特征括为“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风情,惊现出丹巴的神奇和美丽。
第二位: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黄姚位于广西昭平县,距桂林200公里,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地处漓江下游,素有“诗境家园”之称。古镇方圆1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黄姚是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每一外景点都不需刻意寻找,沿着石板路慢慢走,也许在无意间你就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你惊喜的东西。
黄姚古镇,位于县城东北部40公里(直距),列为广西名镇。全镇居民600多户,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古镇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宝珠观、兴宇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一般来说,比较常规的景点包括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古戏台、皇帝诏书、宝珠观、鲤鱼街、八仙睡榕、佐龙桥、千年古榕、岭南第一石板街等。
黄姚无疑是广西第一古镇,有着近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古镇相当精致,精致得宛如江南小镇般典雅清幽,古朴挚淳。
黄姚位于广西昭平县,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还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黄姚镇发祥于宋代,宋将杨文广率部到昭平平乱,路经此地,得知当地黄姚两姓人居多,给小镇起了一个名字“黄姚”,这个地名一用就是千年。
第三位:婺源古镇
婺源古镇
江西省上饶地区辖县,江西最大产茶基地。位于赣东北乐安江上游,北邻安徽,东毗浙江。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2.04万。县府驻紫阳镇。唐置县,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隶属徽州。1934年由安徽划入江西。县境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余为低丘、岗地。最高峰擂鼓尖在与安徽省交界处,海拔163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有利林木生长。全县林地占土地面积的49%,活立木蓄积量达820余万立方米。盛产松、 杉、毛竹和茶叶、油茶、香菇等。茶叶产量常占全省的1/3,绿茶素称“婺绿”,与武宁县的“宁红”齐名。其他土特产有龙尾砚、婺墨等。矿产资源有煤、铁、钨、金、铜和砚石等。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第四位:乌镇
乌镇
乌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上的西栅老街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此外,还有修真观戏台、双桥风情、梁苑胜迹、唐代银杏等众多景点,当地有:贺岁拜年、元宵走桥、清明踏青、立夏称人、端午吃粽、分龙彩雨、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九登高、冬至祀祖、腊月小更等习俗。
第五位:周庄
周庄
史载于1086年的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
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水乡古镇为依托,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景区建设,丰富旅游内容,强化宣传促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最受外国人喜欢的50个地方”和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知名旅游品牌的荣誉。
近年来,不断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和传承,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全力塑造“民俗周庄、生活周庄、文化周庄”,正日益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更是受到了中外游客的青睐,每年吸引了超过250万人次的游人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全社会旅游收入达8亿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富贵园、江南人家、钱龙盛市等适宜现代休闲体验型旅游配套项目的相继推出和完善,扩大旅游规模,做大旅游盘子,使周庄旅游逐步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发展。
经过十年保护、十年发展,周庄跨入十年提升时期,提出了打造“国际周庄”的构想。借助经典的江南水乡文化来展示优秀的中华文明,以文化的交融为切入点,把周庄推向国际。通过资源的整合,推出适宜现代体验式旅游的精品线路和项目,加大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提高国际接待能力,努力把周庄建设
第六位:同里镇
同里镇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第七位: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
古镇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距嘉善县城11公里,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第八位: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潭江横贯全镇,总人口4.8万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共7.2万人,是著名的侨乡。赤坎境内保留有大量的华侨建筑,中西合璧。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闲游浪荡,在老街上体验似乎尚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古镇上也有碉楼,而远近闻名的关族和司徒氏图书馆、堤西路的骑楼建筑群更是侨乡一绝,已被省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位:长汀县
长汀县
上塘、长汀县为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北纬25°18′40″~26°02′05″之间,东经116°00′45″~116°39′20″,总面积3089.9平方千米。地处福建西部,闽赣边陲要冲。这里千山竞秀,群峦叠嶂,为武夷山脉南段,是福建的边远山区,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户籍人口49.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01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长汀话。
县人民政府驻汀州镇。全县辖11个镇、7个乡:濯田镇、汀州镇、大同镇、古城镇、新桥镇、馆前镇、童坊镇、河田镇、南山镇、四都镇、涂坊镇、策武乡、铁长乡、庵杰乡、三洲乡、宣成乡、红山乡、羊牯乡。
第十位:喀纳斯湖畔古村落
喀纳斯湖畔古村落
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图瓦村居住有100多户,1400多人。图瓦人多居住在用松木搭建的塔形木屋中,这种建筑称作“木楞屋”,四壁均为原木垒砌,有天棚有地板,屋顶尖斜,以适应山区多雨雪的环境。
图瓦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牧业为主,以狩猎、捕鱼和采集为辅。春暖花开时节,他们赶着牛羊去深山里的夏牧场;深秋时分,又赶着牲畜下山,住进木屋度过漫长的冬季。图瓦人主要居住在禾木-喀纳斯蒙古民族乡的禾木村、喀纳斯村,以及喀纳斯湖西面18公里外的白哈巴村,人口约2000人左右。
❿ 描写黄姚古镇的优美的句子
黄姚古镇
(一)
石抱山环水绕渠 峰回路转径通衢
权衡非市如归市 贸易无墟却有墟
望杏瞻榆勤四体 燃藜映月爱三馀
黄姚佳景难枚举 风俗敦庞信不虚
(二)
地僻反成翠 清闲便值钱
何须游五岳 且看洞中仙
树古霞添翠 山空乌欲穿
环溪居绣错 谁不带青天
(三)
错落傍山住 环溪一片烟
欲情惟古道 风景切新尖
鸡犬依云外 桑麻带露妍
山中称宰相 何处觅神仙
(四)
幽哉一古洞 俯仰系人怀
雨过山花发 风吹乌道开
断云飞翠岫 碧水落云崖
绿竹排成饰 为谁乎择栽
(五)
漫说辋川胜 姚溪肚叠峻
偶逢仙令至 得傍翠云行
水曲山多影 林深乌杂声
樵渔人唱晚 倾听不胜情
(六)
文明杰阁耸千寻,古石侪竹径转深
禾稼登场民气乐,虎狼深穴贼星沉
溪光照我留真面,岚影娱人识道心
莫怪长官山水癖,征衣未脱且登临
(七)
梵宇边溪结 红尘不染心
山高云易散 水浅月还澡
野雉看成队 岩花挂满襟
官清民不扰 四境遍琴音
(八)
为何荒僻处 仙令亦亲之
草木皆生色 山川各赠诗
恩高人诵召 词赋世称奇
一自巡行谢 棠氛遍地宜
(九)
半亩榕荫护野蔬 画桥亭畔月明初
横江匹练澄如许 览景人归夜读书
一弯姚水绕龙楼 好景分明一望收
最是如膏春雨足 问谁破浪海西头
(十)
宋时开阜明清兴,古镇黄姚鼎大名。
千载青石脚底路,修长街巷扁联屏。
三流交汇成奇景,一孔固关保太平。
龙爪抚心古树恋,黄姚酱菜满街亭。
(十一)
石室烟含境最幽 此间原是聚仙楼
籀文百代凌崖在 碧乳千年滴水流
绿叶新红天欲雾 凉风檄冷景初秋
帘前尚有苍苔宇 石洞何年跨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