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峰有什么旅游景点
地势很险峻 全是山 五峰取名就是来自五座大大的山峰。
五峰风景区: 柴埠溪峡谷风景区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东部,南连“武陵源”,北接“清江水”。同张家界共属武陵山脉。与许多国内外奇景名胜同处于国际公认的“奇特的北纬30°地球圈”上,系罕见的喀斯特大峡谷风景区。“百里幽峡柴埠溪,三千奇峰仙境地”。人称“华中一绝”,她方圆80公里,一条清溪贯穿整个峡谷。大峡谷两岸的岩石经过数亿年的风雨侵蚀,风化和崩落,形成了独特的峰林景观,有上粗下细、直插云霄的泰斗神笔。有惟妙惟肖、神形兼备的圣水观音。有形象谐趣的对嘴石等特景300多处。大峡谷两岸石林密布、绝壁千重,整个景区以“奇峰怪石、险崖绝壁、流泉飞瀑、云海雾涛”称绝。春天,这里是一峡碧玉翠、满山杜鹃红;夏天,这里是山风凉爽不知暑、云海飘渺不知处;秋天,这里是奇峰三千重,峰峰女儿红;冬天,这里又是银针披万树、白玉砌千峰。不同的季节您都会体验到它独特的美。 去年我们通过投入旅游国债1640万元,已将景区专线公路全线黑色化。景区开发一期工程新建了高标准旅游步道19公里以及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目前已建成并开放了大湾口、坛子口两个山地观光区和柴埠溪漂流景区。按国家4A级景区要求建设的景区设施精美而又非常的人性化,会给您带来极为舒适的享受。一个崭新的柴埠溪,展现出一批新景观,天桥连奇峰,栈道悬绝壁,漫步在精美的旅游步道上,就象云中漫步、绝壁飞渡,可以充分体验惊险奇绝的柴埠溪峡谷神韵。珠帘彩虹位于位于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的坛子口景区,柴埠溪的珠帘彩虹与大家一般见到的彩虹有所不同,一般的彩虹都是半圆的,而柴埠溪的珠帘彩虹却是圆形的且能不停的旋转。这条彩虹由马兰泉下泄形成的。马兰泉下,是数百米的深渊,泉水在半空被碎成粉末,太阳出来时,彩虹一时黄,一时绿,一时上,一时下,并上下旋转。珠帘彩虹并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的,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时间要在11点至下午1点之间,二是要有太阳,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时候才能一睹它的芳容。因此,它可以说是太阳舞动的光环。对嘴石位于位于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大湾口景区得乐线,它由2个直立的巨石组成,宛如一对男女立于云雾山中,最为有趣的事,两块石头的顶部连在一起,山里人把男女亲吻称之为对嘴,因此,这对巨石便有了“对嘴石”的美名。对嘴石是柴埠溪大湾口景区的趣石之一,两个石人高约12米,男石位于外侧,女石位于内侧,它们的头和中部的身体是相接的,其余部门又被分开,真正的一幅甜蜜爱情的画面。由于对嘴石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男女青年都喜欢在对嘴石前进行爱情宣誓,愿如对嘴石一样,今生今世永不分离。
十碗八扣五峰土家族款待客人的方式,一般以猪肉或羊肉“烧锅儿”,配三、五碗小菜。重大喜庆节日款待贵宾,采用“十碗八扣”,第一碗是“头子碗”,肉糕垫粉条和黄花,这是不用盖碗的,最后一碗是虾米肉丝汤,其余八碗均先用盖碗(比大碗小)在碗内涂上油,将食物、佐料放进,上格子蒸熟,然后以大碗扣上反转过来,拆去盖碗,其菜形制一样,表面光滑。上菜时按顺序一碗一碗的上。每上第一碗,端大盘子的人高喊一声“大炮手”——,长长的拖腔直到席前,随之鸣炮,响匠吹起欢快的“菜调子”,东主前来敬酒。客人边吃,边上菜。接出第二碗,端大盘子的人高喊“顺——”,“菜调子”又吹起。直到上第十碗,大盘子一声“齐——”后,响匠便吹“下席调”,客人饭就吃完了。客人坐席的席位上下左右,各分大小。十碗菜在桌上陈放也有规矩,或摆“四角扳爪”或摆“三元及第”。除十碗菜以外,上下还要配腌菜碟二个,以为客人解酒解腻,这是五峰土家地区最隆重的筵席。 抬格子在土家地区,各家各户杀年猎时,兴请客人吃“蒸肉”、“血蕻子”。血蕻子即猪血,杀猪时,先在木盆中放上辣椒面、花椒、盐等佐料,将猪的血直流入盆中然后拌匀。待血凝固,用刀划成大块,倒在锅中煮熟。吃时再切成小块加以葱、蒜等佐料爆炒而成。每桌上下各放一碗,中间放大“抬格’,即以鲜肉切成大片,拌以苞谷面和炸广椒、花椒粉等,格子内垫上拌有少量苞谷面的老南瓜和萝卜丝,再码上大块猪肉上盖,以柴火猛蒸而成。每桌一格,主客共食,猪肉和猪血都是新鲜的,素称“吃血蕻子”。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忌食血蕻子”,传说吃了记忆力差,不会读书。 过桥腊肉土家族地区人们都爱吃腊肉,一年四季均以腊肉款待客人。做得好的腊肉很可口,堪称土家的风味食品其做法是:冬季杀了年猪将鲜肉以盐腌三、五天,再挂在“火垅”上,用柴禾(最好是松柏树枝叶)烟熏火燎,一月左右,直至肉内水份熏干,皮熏黄,便成腊肉,然后取下,挂在通风处,随吃随取。在熏肉时,一是肉要腌好,二是忌用冷烟,以防把肉熏臭。客来将腊肉取下,猛火烧皮,洗净,切成大片,这时,瘦肉通红,肥肉透亮,散发出腊肉的芳香。然后放在细玉米粉中,掺上鸡蛋等佐料,用手细揉,直至肉块全粘上玉米粉为止,再一块块放进木甑子的玉米面板上蒸熟。给客人打饭时,每碗饭上盛一片。没吃过的客人,往往不敢吃,怕肥腻。其实,这样做成的大片腊肉并不腻人,非常可口,只要尝到了它的滋味,吃了还想吃,不过一碗饭,有得一两片肉也就够下饭了。这种大片腊肉,长可搭过碗口,所以土家人又叫它“过桥腊肉”。 打糍粑享有盛名的鄂西土家糍粑,颇具特色,是土家族的传统食品。这种糍粑以糯米浸泡一至二天,滤干蒸熟,放在一个特制的“岩盘”上,这岩盘园形,直径二市尺,四周有沿,突起寸高,盘内磨得十分光滑。二人各执木棰子一个(即小木榔头),你一下,我一下,边槌边撒少数的米面,以免粘连,直到棰烂为止,再放在案板上,打成计子,大的大到二、三斤一个,小的小到一两一个。大糍粑是送情的,一送就是一对,所以有的户打上百斤糯米折大糍粑。大糍粑打好后以米面壅着,以免干裂;小糍粑用水泡上,每周换水一次,一直吃到三月间。吃法有几种,一是烤了吃,一是放油和佐料炒了吃,经过烤或炒,糍粑均发泡起来,十分软和可口。此种饮食习俗在鹤峰、来凤等地尤其盛行。 </p>
2. 《神女五峰》的是哪几个
喜马拉雅山脉 (梵语:hima alaya,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风平浪静,生活在这里的鹿、羚、猴、兔、鸟,对仙女顶礼膜拜,感谢她们救命之恩。众空行想告辞回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于是五仙女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干了大海的水,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
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即: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她就是今天的世界最高峰,当地人民都亲热地称之为“神女峰”。
3. 五峰本土革命故事
930年6月4日,位于湘鄂边界群山中的五峰清水湾村骤然响起几声清脆的枪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独立第二旅旅长谷志龙及3名部下被红军战士执行枪决。
然而,当行刑的硝烟散去53年后,谷志龙的亲属却向解放军总政治部申诉:谷志龙是被党内“左”倾路线执行者在“肃反”中错杀,要求为其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谷志龙因何被杀?在当年参加决策会议的贺龙等红四军领导人均已作古的情况下,谁能拨开蒙在谷志龙死因上的疑云?幸运的是,一位健在的当年会议的“列席者”兼“红军医生”,为解放军总政治部最终认定谷志龙死因提供了关键性的证言。
1987年10月30日和2007年5月5日,笔者为收集贺龙史料,先后前往五峰清水湾采访了贺龙的房东兼“红军医生”许子珍及儿子许建华。许家父子向笔者讲述了贺龙与许子珍亲密交往的轶闻趣事和处决谷志龙等人的隐秘内幕。
许子珍做梦也没有想到,一挂打发“送子娘娘”的鞭炮竟迎来了一位“贵人”
“贺龙红军是1930年农历五月初六(公历6月2日)到清水湾的。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这天是我头生子的‘洗三’”。 升腾的火焰驱散了高山秋夜的寒气,乌黑的砂罐“嗞嗞”地散发着浓郁的茶香,81岁高龄的许子珍老人坐在火塘边,兴致盎然地向笔者娓娓道来。
1906年10月23日,许子珍生于清水湾一个耕读之家,儿时读了7年私塾,13岁随曾祖父学习中医,后在清水湾街东近200米远的家中开了一家药铺行医。1930年6月2日正是许郎中喜得头生子的第3天,按当地习俗叫“洗三”,要燃放鞭炮答谢送子的“观音娘娘”。这天上午10时许,许子珍喜滋滋地提着一挂鞭炮跨出家门,正要点火,突闻湾里人声惊嚷:“拐哒!兵来哒,快跑呀……”许子珍抬眼一望,只见对面湖南石门县方向柞棘岭上下来一支身着杂色服装、荷枪实弹的队伍。许老说:“那时人们都被土匪、乱兵抢怕了,看到兵就跑。我也想跑,但屋里有个‘月母子’,跑不脱。队伍下罗家坡时,我看到前面打的旗号是‘工农红军’、镰刀斧头,知道是红军来了。事先听说红军只打土豪,不沾百姓,也就不怕了,干脆点燃鞭炮,一就两便,既打发‘送子娘娘’,又欢迎红军。”
一阵噼里啪啦、洋溢着喜庆气氛的鞭炮声响过之后,刚刚下岭的红军队伍忽然分出一支人马直奔许家药铺而来。
“贺龙原来是准备到清水湾街上住的,看见我放鞭,也蛮欢喜,就来我屋里住,”许老面露得意之色,“最先到我家的是红四军第二路指挥覃辅臣。他原是读书人,一进屋就问我爷爷:“老夫子,你满清是个什么功名?”爷爷说:“跨了个学堂门”。过去把中了秀才叫“入学”。覃辅臣夸我爷爷:“看你这相,还是蛮有福气,你是生在山区,要是生在下五府(指湖南常德、津澧等平原地区),还是贵极人臣啦!”当得知我师从祖辈行医,又夸赞说:“好!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正说着,贺龙就来了。
许老说:贺龙身着紫布衣,打的绑腿,穿的草鞋,草帽掀在颈后,像个赶骡子的,与电影上贺龙的形象差不多。他有两个勤务兵,都是十几岁的伢子,其中一个叫“臣伢”,还有十几个马弁,穿的比贺龙还好些。
贺龙进屋后,首先问许子珍从湖南到清水湾有几条路线。军参谋长拿起望远镜朝湖南方向的山岭仔细观察了一番,接着把已驻南山脚下的部队都调到不靠湖南的北山下驻扎,在南山要道都派了哨兵。红军为何对湖南方向如此警戒?原来,这次红四军在湖南石门县土地垭刚与国民党石门县团总罗效之的队伍打了一场硬仗。许老说:“罗效之的队伍蛮厉害。我听红军说,不怕猪(慈利县团总朱际凯)拱嘴,只怕骡子(罗效之)打一腿,红军主要防备罗效之偷袭”。
一挂打发“送子娘娘”的鞭炮竟意外地迎来了贺龙军长,许家药铺的板壁瓦屋成了军部驻地。勤务兵在堂屋药柜前用门板为贺龙支了个铺。然而,历经一天一夜长途行军、神情倦怠的贺龙却未上铺休息。他喊来了军部医官杨云阶。
不辨当归、独活的杨医官,让许郎中成了贺龙“钦点”的“主治医生”
“贺龙这时得了病,行军中受了暑热,两颊发红,火逼在心里,不思饮食。”许老告诉笔者。
贺龙请杨医官看病。杨医官原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土郎中。他为贺龙切脉后,开了一副中药,叫许子珍“抓上好的药品”。处方上头一味药是当归,许子珍首先拿出了当归中的上品,陕西出产的秦当归。杨医官却问:“还有好的没有?”许子珍以为他嫌药片太小,又拿出品质稍逊、药片稍大,四川出产的川当归。但他仍不满意,又问:“还有好的没有?”许子珍见他不识货,心里就烦了,干脆拿出形似当归、药片更大的独活。杨医官才点头应允:“这个将就。”
时年24岁、年轻气盛的许郎中见杨医官连药都认不清,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但又不便戳穿其中的西洋镜,一边抓药,一边借聊天“讲经”向杨医官出了个难题:“杨医官,你说男女都长头发、眉毛,为什么男的长胡子,女的不长胡子?”以此暗讽他不辨菽麦。杨医官未能会意,一下子被问题难住了。
许老说:“一看杨医官被问题难住了,我还是有点怕,躲到一边制药去了。坐在旁边的贺军长却看出门道,呵呵直笑,指着我对杨医官说:“你莫把这个小伙子看扁了,他祖辈都是医生哩!”说完,捋起袖子招呼我说:“许医生,你来给我看看。”
杨医官不好意思地走了,一场围绕药品的对话交锋,让许郎中成了贺龙“钦点”的“主治医生”。
许郎中既为贺军长的信任而自得,又有些许顾虑:“给红军的大官看病,我还是有点怕,怕把药下重了。”他分外用心地切脉问诊,小心谨慎地开了一个药方,又亲自把药煎好。贺龙喝完药后,第二天早上就见了效,精神渐爽,胃口大开,又叫许郎中开了一副中药。两副药喝完后,贺龙的病就全好了。
这一下,让贺龙成了许郎中的“义务广告代言人”。每当有红军伤病员来许家药铺红四军医务处疗伤治病时,贺龙就连连招手吆喝:“来来来,我这里有好医生!”一时,登门求医的伤病员络绎不绝。红军这次来清水湾,抬了十几名伤员,都是土地垭战斗中负伤的官兵。红军有医无药,不少伤员“伤口都未洗血”。许子珍用祖传的药方配制草药为伤兵治伤。他深感贺龙的知遇之恩,尽心尽力地为红军官兵治疗,忙得团团转。不几天,十几个药屉子都唱了“空城计”,他又上山采来草药配制。红军则照价付款。
回忆当年为红军伤员疗伤的情景,许老颇为得意:“说来也怪,我那时医术还不高,但草药一贴上去,伤兵就说不疼了,治了6天直到红军走时,十几副兜子(担架)丢了一大半。”
清水湾村卫生室医生许建华对笔者说:桌上是父亲当年为红军伤病员制药的工具,贺龙就是在这张小方桌上为大哥取名和给父亲签发委任状的。
不过,许郎中也遇上一件烦心事,就在红军来到清水湾的第二天,亲戚寄养在他家的一匹马却不见了。许郎中愁眉苦脸,心想:这怎么向亲戚交代?他抽空在湾子里找了几圈,发现马是被一位红军连长“打了土豪”,回来赶紧向贺龙求助。贺龙二话没说,写了一张手令,叫勤务兵“臣伢”带许子珍取回马匹。牵回马儿后,贺龙笑呵呵地接过缰绳,一边赶着马在屋前稻场“得得”地转圈小跑,一边风趣地对许子珍说:“你给我看好了病,我把这匹马儿送给你!”一句话,把许子珍和勤务兵都逗笑了。
然而,就在许子珍寻马的当天下午,贺龙午睡中的一句惊语,却让军部警卫部队手忙脚乱地高度紧张起来。
在药柜前门板上午睡的贺龙军长突然梦中惊语:“只怕谷志龙他们在搞反动吧,快去看看!”
“说也奇怪,贺龙像有先见之明!”时隔57年,许老仍对此事感到神奇,“那天下午我在抓药,贺龙在药柜前门板上睡觉。他睡得好不得,一惊地起来,像说梦话:‘只怕谷志龙他们在搞反动吧,快去看看!’说完又倒在铺上睡了。手下的警卫连就搞慌了,连忙在屋外架起3挺机关枪。谷志龙的队伍住在西边湾里。贺龙的副官刚跑去打听,就有人来报告,说谷旅长准备把队伍拖走,背包已经打好,尖兵已经出发,警卫连就把谷旅长和他手下的几个人押来了。”
谷志龙为何要拖队逃跑?这话还得从头说起。据湖南桑植县党史资料和有关军史资料记载,谷志龙与贺龙同是桑植县洪家关人,因贺龙的姑妈和大姐贺英均嫁谷氏族人,他与贺龙亦是姻亲。1927年夏,谷志龙拉起一支百余人枪的土著武装,号称“自卫团”,自任团长。1928年春,贺龙重返湘鄂边,树起工农革命军的大旗。谷部与贺部共同抗击袭击洪家关的国民党四十三军龙毓仁旅。战斗中谷志龙左眼受伤致残,成了“独眼龙”。1929年3月,谷部被红四军收编为独立第二旅,谷志龙任旅长。独二旅名义上是1个旅,实际上只有数百人枪。谷志龙参加红军后,虽作战骁勇,但旧习不改,仍奸污妇女,抽鸦片,屡犯军纪。贺龙军长一面耐心教育,一面用其所长。1930年春,红四军挥军东下,准备与洪湖红六军会师,同年5月,在松滋、石门遭到国民党军队、团防的阻截。红四军决定在石门土地垭围歼罗效之团防,但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一直对进军洪湖不满,欲图脱离东进的红四军而拖队自立的谷志龙,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在罗匪率残部死命突围之时,竟让开口子,致使罗效之率残部逃脱。当红四军返回五峰清水湾休整时,谷志龙自知违犯军令,难逃惩处,又策动独二旅旧部拖枪逃跑。
许老说:“谷旅长被押来后,在我屋里由警卫连长陪着吃饭。谷旅长知道事情搞不好了,就哭。贺龙还是不想杀他,宽他的心:不要焦愁,我来解释解释。谷旅长只有一只眼,长长脸,双手打枪,枪法准。他是贺龙的亲戚,贺龙失败时,他支援了贺龙。这些,我都是听贺龙的副官讲的。”据许老介绍,副官原是桑植县的骡客,赶骡子到五峰贩货,常住黄土包村许子珍岳父张贤成开的客栈,与许子珍妻子“张家二妹”熟识。
“贺龙问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举手,喊‘同意’”。许老说:这次枪毙了谷旅长和其手下的三个头目
逮捕谷志龙等人的第2天上午,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四军军长贺龙在许家药铺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如何处置谷志龙等人。在药柜前忙于为伤病员抓药、制药的许郎中荣幸地“列席”了这次会议。57年过去了,许老仍对当年开会的情景历历在目。
“上午干部在我屋里开会。贺龙自己用牛角烟袋吸旱烟,给开会的干部敬纸烟。纸烟是听装的。参加会议的除贺龙外,有军部李秘书长、参谋长,第一路指挥王炳南、政委陈协平,第二路指挥覃辅臣,还有几个人。这些人的官职和姓名都是贺龙的副官告诉我的。首先,贺龙宣布谷旅长的罪状,主要是不听指挥、拖队逃跑、强奸妇女。他一边讲话,一边抽烟。接着,第二路指挥覃辅臣站起来气冲冲地说:‘把他办了,明证其罪!’这句话我是听清楚了的。贺龙问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举手,喊‘同意’。这就搞不好了!”
许老说:这次枪毙了谷旅长和其手下的3个头目。他手下的3个人,一个叫谷双喜,一个叫彭清泉,还有一个是连长,名字忘记了。谷旅长和谷双喜、彭清泉是在我屋后枪毙的,连长是在许明夫屋旁的柿子树下枪毙的。枪响时把我吓慌了。贺龙连忙安慰我:“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之后我去看了。谷旅长的尸体用毯子裹了抬回桑植,其他3个人,红军拿出45块大洋找我二爷爷许启容等几户人家买了3口棺材在清水湾埋了,每个坟前插个木牌,写上各人的名字。
许老还告诉笔者一个秘闻:“谷旅长被枪毙后,他的兄弟把谷旅长的私章和一架鹿茸交给了贺龙。私章是用金子雕的,上面还雕了个狮子头,有机关,一按就开。贺龙接过金章子和鹿茸时流了眼泪,给了谷旅长的兄弟300块大洋的安埋费。”
“贺龙是挥泪斩马谡啊!”许老感叹地说。
1984年11月初,解放军总参谋部宣传部副部长、《贺龙传》编写组组长刘雁声为弄清谷志龙的死因,专程前往清水湾采访了许子珍。许老为此提供了关键性的证言。1988年1月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编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贺龙年谱》,明确地记载了中共湘鄂西前委在五峰县清水湾将“临阵动摇”的旅长谷志龙等几个头目处决的史实。
许郎中请贺龙为头生子取名,贺龙在处方笺上用毛笔写了三个名字,随后又亲笔为许郎中签发了一张委任状
“贺龙和我来往一段时间之后,一有空就和我讲经(聊天)。”许老又愉悦地沉浸在对贺龙的回忆中。
一次,两人聊起许子珍刚出生的儿子。许郎中灵机一动,萌生了一个念头:“我的儿子有福气,才做“洗三”就遇到贵人,请军长给他取个名字吧!”贺龙高兴地说:“好!我来给你儿子取个名字!”说着,拿起许郎中开处方的毛笔,在处方笺上写了6个大字:“建国、建军、建华”,又喊来军部秘书长李良耀征询道:“秘书长,你看这3个名字选哪个好?”
秘书长扶桌斟酌了一下,说:“‘建国’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嘛!”
“好,就叫许建国!”贺龙一锤定音。
从此,这件事成了许郎中骄傲的资本。新中国成立后,他常在人前夸耀:“我大儿子的名字还是贺龙取的……”
红四军在清水湾休整了6天后,向五峰长乐坪转移。临走前,贺龙让副官全部付清了药铺的药费,一共60块大洋。副官还将红军未吃完的几个猪脑壳都送给了许家。贺龙感谢许郎中治好了他的病,帮助了红军,诚邀许郎中入伍,并亲笔写了一张委任状,上书:“兹委任湖北五峰许子珍为红军医生,此令。”又盖上自己的印章。许老还清楚地记得,印章上“贺”字凸出,“龙”字凹进,是阴阳章。
许子珍从内心感谢贺龙的回馈和信任,但对参军之邀却心情矛盾:一方面盛情难却,一方面又故土难离。回首往事,许老遗憾地说:“那时我舍不得家,向贺龙请了一个月假,答应一个月后就跟上。以后,红军不知跑哪里去了,我也没去,要是去了,就不是现在这番光景!”
然而,就在许郎中有些不舍地送走贺龙军长的第2天,那挂打发“送子娘娘”的鞭炮却给他带来一场惊吓。国民党军一个营从渔洋关追到清水湾,几个士兵闯进许家药铺,刺刀顶着许郎中的脊梁把他押到街上营部驻地。一进门,营长就横眉竖眼,拍桌吼问:“好啊,红军来了你就放鞭,我们来了你怎么不放鞭?”许郎中吓得两腿打颤,百口莫辩。幸亏乡亲们出面力证许郎中放鞭是答谢“送子观音”,才逃过一场牢狱之灾。
经历了这场劫难的许郎中更加怀念贺军长。后来,许子珍的二儿子、三儿子出生后,他相继用贺龙为头生子取的备选名命名为“许建军”、“许建华”,既借“贵人”之福,又寄托对贺军长的思念之情。不料“观音娘娘”又给他送来了第4个儿子。许老笑着对笔者说:“把贺龙取的名字用完了,第4个儿子就是我自己按家谱取的名,叫‘许弟瑞’”。遗憾的是,那张贺龙亲笔签发的委任状却在后来战乱动荡的岁月中遗失。
令人称奇的是,二儿子许建军以后果然成了“建军”之材。1949年5月,在渔洋关中学读书的许建军被国民党第十五军抓了壮丁,7月中旬随军由枝江向五峰撤逃时,在宜都聂家河被解放军38军112师335团俘虏,加入335团宣传队,先后参加解放湘桂等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成长为一名营级干部,巧然应合了贺龙军长的一个心愿。1963年,许建军转业到地方工作,现为黑龙江伊春市粮食局离休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许子珍历任清水湾乡(公社)卫生院医生及村“赤脚医生”,因家庭成分问题,曾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文革”后被恢复公职,并出席五峰县首届政协会议,1991年1月7日逝世。这位一生躬耕杏林、医术享誉桑梓的老人,不仅帮助澄清了一桩军史疑案,还为后人研究贺龙及红四军军史留下一段珍贵、鲜活的“原生态”史话。 注:《五峰县志·礼仪习俗·生育》载:婴儿出生,颇看重逢生人,故婴儿之父有意寻“意中人”搭话,谓“踩生人”。第3天“洗三”打发“送子娘娘”。
“贺龙问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举手,喊‘同意’”。许老说:这次枪毙了谷旅长和其手下的三个头目
逮捕谷志龙等人的第2天上午,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四军军长贺龙在许家药铺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如何处置谷志龙等人。在药柜前忙于为伤病员抓药、制药的许郎中荣幸地“列席”了这次会议。57年过去了,许老仍对当年开会的情景历历在目。
“上午干部在我屋里开会。贺龙自己用牛角烟袋吸旱烟,给开会的干部敬纸烟。纸烟是听装的。参加会议的除贺龙外,有军部李秘书长、参谋长,第一路指挥王炳南、政委陈协平,第二路指挥覃辅臣,还有几个人。这些人的官职和姓名都是贺龙的副官告诉我的。首先,贺龙宣布谷旅长的罪状,主要是不听指挥、拖队逃跑、强奸妇女。他一边讲话,一边抽烟。接着,第二路指挥覃辅臣站起来气冲冲地说:‘把他办了,明证其罪!’这句话我是听清楚了的。贺龙问其他人同不同意。其他人都举手,喊‘同意’。这就搞不好了!”
许老说:这次枪毙了谷旅长和其手下的3个头目。他手下的3个人,一个叫谷双喜,一个叫彭清泉,还有一个是连长,名字忘记了。谷旅长和谷双喜、彭清泉是在我屋后枪毙的,连长是在许明夫屋旁的柿子树下枪毙的。枪响时把我吓慌了。贺龙连忙安慰我:“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之后我去看了。谷旅长的尸体用毯子裹了抬回桑植,其他3个人,红军拿出45块大洋找我二爷爷许启容等几户人家买了3口棺材在清水湾埋了,每个坟前插个木牌,写上各人的名字。
许老还告诉笔者一个秘闻:“谷旅长被枪毙后,他的兄弟把谷旅长的私章和一架鹿茸交给了贺龙。私章是用金子雕的,上面还雕了个狮子头,有机关,一按就开。贺龙接过金章子和鹿茸时流了眼泪,给了谷旅长的兄弟300块大洋的安埋费。”
“贺龙是挥泪斩马谡啊!”许老感叹地说。
1984年11月初,解放军总参谋部宣传部副部长、《贺龙传》编写组组长刘雁声为弄清谷志龙的死因,专程前往清水湾采访了许子珍。许老为此提供了关键性的证言。1988年1月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编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贺龙年谱》,明确地记载了中共湘鄂西前委在五峰县清水湾将“临阵动摇”的旅长谷志龙等几个头目处决的史实。
许郎中请贺龙为头生子取名,贺龙在处方笺上用毛笔写了三个名字,随后又亲笔为许郎中签发了一张委任状
“贺龙和我来往一段时间之后,一有空就和我讲经(聊天)。”许老又愉悦地沉浸在对贺龙的回忆中。
一次,两人聊起许子珍刚出生的儿子。许郎中灵机一动,萌生了一个念头:“我的儿子有福气,才做“洗三”就遇到贵人,请军长给他取个名字吧!”贺龙高兴地说:“好!我来给你儿子取个名字!”说着,拿起许郎中开处方的毛笔,在处方笺上写了6个大字:“建国、建军、建华”,又喊来军部秘书长李良耀征询道:“秘书长,你看这3个名字选哪个好?”
秘书长扶桌斟酌了一下,说:“‘建国’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嘛!”
“好,就叫许建国!”贺龙一锤定音。
从此,这件事成了许郎中骄傲的资本。新中国成立后,他常在人前夸耀:“我大儿子的名字还是贺龙取的……”
红四军在清水湾休整了6天后,向五峰长乐坪转移。临走前,贺龙让副官全部付清了药铺的药费,一共60块大洋。副官还将红军未吃完的几个猪脑壳都送给了许家。贺龙感谢许郎中治好了他的病,帮助了红军,诚邀许郎中入伍,并亲笔写了一张委任状,上书:“兹委任湖北五峰许子珍为红军医生,此令。”又盖上自己的印章。许老还清楚地记得,印章上“贺”字凸出,“龙”字凹进,是阴阳章。
许子珍从内心感谢贺龙的回馈和信任,但对参军之邀却心情矛盾:一方面盛情难却,一方面又故土难离。回首往事,许老遗憾地说:“那时我舍不得家,向贺龙请了一个月假,答应一个月后就跟上。以后,红军不知跑哪里去了,我也没去,要是去了,就不是现在这番光景!”
然而,就在许郎中有些不舍地送走贺龙军长的第2天,那挂打发“送子娘娘”的鞭炮却给他带来一场惊吓。国民党军一个营从渔洋关追到清水湾,几个士兵闯进许家药铺,刺刀顶着许郎中的脊梁把他押到街上营部驻地。一进门,营长就横眉竖眼,拍桌吼问:“好啊,红军来了你就放鞭,我们来了你怎么不放鞭?”许郎中吓得两腿打颤,百口莫辩。幸亏乡亲们出面力证许郎中放鞭是答谢“送子观音”,才逃过一场牢狱之灾。
经历了这场劫难的许郎中更加怀念贺军长。后来,许子珍的二儿子、三儿子出生后,他相继用贺龙为头生子取的备选名命名为“许建军”、“许建华”,既借“贵人”之福,又寄托对贺军长的思念之情。不料“观音娘娘”又给他送来了第4个儿子。许老笑着对笔者说:“把贺龙取的名字用完了,第4个儿子就是我自己按家谱取的名,叫‘许弟瑞’”。遗憾的是,那张贺龙亲笔签发的委任状却在后来战乱动荡的岁月中遗失。
令人称奇的是,二儿子许建军以后果然成了“建军”之材。1949年5月,在渔洋关中学读书的许建军被国民党第十五军抓了壮丁,7月中旬随军由枝江向五峰撤逃时,在宜都聂家河被解放军38军112师335团俘虏,加入335团宣传队,先后参加解放湘桂等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成长为一名营级干部,巧然应合了贺龙军长的一个心愿。1963年,许建军转业到地方工作,现为黑龙江伊春市粮食局离休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许子珍历任清水湾乡(公社)卫生院医生及村“赤脚医生”,因家庭成分问题,曾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文革”后被恢复公职,并出席五峰县首届政协会议,1991年1月7日逝世。这位一生躬耕杏林、医术享誉桑梓的老人,不仅帮助澄清了一桩军史疑案,还为后人研究贺龙及红四军军史留下一段珍贵、鲜活的“原生态”史话。
4. 神女五峰的感悟怎么写
读后感(一)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神女峰》的书,故事说在一片篮蓝的大海边,有个茂密的森林里,森林里面长了许多奇花异草。
可是,有一天大海里突然钻出一条长着五个脑袋的巨形毒龙。它长着尖利的牙齿,红红的眼睛,可怕极了。它的到来把动物们都惊吓得四处逃窜。本来美丽欢乐的乐园变成了浊浪滚滚的大海,凶恶的毒龙追杀着小动物们。突然天空飘来五朵瑰丽的云彩,仙女用五把宝剑刺向恶龙剑光落处,五颗龙头纷纷落地。顿时大地恢复了美丽富足的原貌。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会了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向坏人坏事低头,不畏惧要敢于同坏人做斗争,用自已的聪明才智去战胜困难,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
5. 五峰船主王直
靠走私成为海盗头目 雇日本人扰中国沿海
日前,安徽歙县境内由日本长崎县福江市政府和一些日本人捐助修建的“王直墓”及其“芳名塔”,被两名大学教师砸毁,在国内引起一片争议。王直是什么人,两名教师为什么要砸掉其墓碑,这得从明朝说起。
明代中期,倭寇成为明政府的重要外患。前期倭寇是“真倭”,绝大部分由日本人和少数朝鲜人组成,后期大多数是“从倭”,即参与倭寇之乱的中国人。王直,就是其中的重要头目。
明初,朱元璋因江浙等地百姓曾协助方国珍、张士诚与其争夺天下,严禁百姓出海。永乐三年(1405),市舶司恢复,海禁有所松弛,到嘉靖二十六年(1547),明朝出现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贸易时期,人们互通有无,各取所需,海上贸易相对繁荣。
嘉靖后期,由于赋税过重和官吏、豪绅的盘剥,江浙一带民不聊生,大批流民前往海外谋生。沿海海防官员故意夸大其辞,使明中央政府错误地认为“海上奸民武装掠夺我辖内良民”,将出海经商的全都称作“通番奸民”,进而加紧海禁。
当时,日本上上下下都垂涎于从对华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向中国大陆派遣了大批商船。由于没有正式手续,这些商船都遭到了明朝政府的拒绝。日本人被拒绝后,有的并不急于回国,而是与在沿海漂泊的“通番奸民”勾结,占据沿海岛屿。加之1517年葡萄牙侵占澳门后,也开始与沿海中国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沿海一带官民对峙的紧张形势。
王直本是安徽歙县人,日本史料称他为“五峰船主”,因其外祖家姓汪,也有史料称其为“汪直”。他最早靠与同乡徐惟学合伙贩卖私盐起家,失败后又到浙江、福建沿海地区从事其他走私活动。明嘉靖十九年(1540),王直又在广东私造双桅大船,从事硫磺、硝石、生丝和棉布等政府禁运物资的走私活动,频繁来往于日本及中国东南沿海,甚至暹罗(今泰国)一带。
嘉靖初年,活跃在海上的闽浙商业集团主要有两支,一支以闽人李光头为首,另一支以徽州府歙县许栋为首。许栋的商业集团最初与葡萄牙合作,后来又有日本私商入伙。王直与许栋是同乡,便加入了他的商业集团。许栋和李光头因从事海盗活动相继被明军剿灭后,王直迅速成为流民商业集团的首领,先率众北上屯居定海县偏北约50里的浙东屏障烈表山(又名烈港),后又随一直赖在中国沿海的日本来华贡使寿光到日本躲避风头。
王直不断设法与明朝的海道、卫所官员接近,利用自己的力量代其剿除其余海盗团伙,以换取明官员的好感和支持,从而实现开市交易的目的。
经过不断征战和与明朝地方官员的私下勾结,王直逐渐获得了中日之间的海上垄断地位,新入海通番的船只都只有悬挂“五峰”旗号才敢在海上行驶。但王直的行为始终与明王朝中央政府的“禁海”政策相违。
王直集团的行为引起了明中央政府的注意,政府相继派朱纨等人清剿浙江沿海流民武装。他们派兵两路夹击王直,王直只好将活动基地迁至日本。
日本各诸侯的对外贸易政策为王直提供了客居的良好条件。王直善于拉拢、结交朋友,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他定居日本平户(今属日本长崎县),挂起“徽王”旗号,在平户深山中建起巨大的中国式房屋,追随其定居在平户、福岛一带的中国人至少也有3000人左右,海港中也时常可见供300人出海的大海船。王直以此为基地吸收反明势力,并利用日本浪人向中国沿海地区发动多次跨海攻击。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朝政府任命胡宗宪为浙江总督。嘉靖皇帝决心一定要剿除匪患,对贼首绝不轻饶。
当年三月初,王直派人传话给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协助剿除松江各处流民,并希望以此换得明政府开放沿海贸易的许诺。胡宗宪故意制造出一种双方议和的气氛,将王直诱捕。
由于当时沿海形势紧张,胡宗宪不敢贸然杀掉王直,把他软禁在杭州两年多,希望流寇因为失去首领自行解散,但效果不大。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二月二十五日,王直被处死。
6. 五峰县怎么样
五峰县蛮好的啊 山清水秀 美女如云
最有名的就是茶业了 五峰的茶业可是全国都有名的哦
还有柴埠溪大峡谷 后河风景区 白溢寨等天然景观 都是旅游的好地方哦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网络“五峰生活网”那里面很多五峰人 也有很多五峰的自然风光的照片 希望能帮到你。
7. 为什么五峰渔关茶城宾馆捉奸视频不能看
因为你要出示警察办案相关证件才行
8. 五峰有什么名酒以及土特产
纯.苞谷酒,野葛粉,茶叶!老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