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宝藏》第三季舞美宣传片上线,这档节目的意义你知道是什么吗
本季《国家宝藏》中,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西藏布达拉宫、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孔子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等9座历史文化遗产的27件国宝将陆续登上荧幕,崭露风采。
第三季视角更加宽阔,运用古人智慧观宇宙,看星河灿烂而浩瀚。听志士先贤演义这厚重人文,绘历史之浩荡伟岸,叙中华泱泱五千年之文明,表中国煌煌传世之文脉!
神州大地如此壮丽,古今英杰铸就万千传奇,怎能不令后人相以为敬,如何能抑制、这澎湃的赞叹之情!《国家宝藏》让你领略文物之美,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带你重温人文典藏,感受古今从未抛弃的志士情怀!
2. 张艺某导演的电影有那几部
1984:《一个和八个》 摄影 1984:《黄土地》 摄影 1986:《大阅兵》 摄影 1987:《老井》 主演 1987:《红高粱》 导演 1989:《古今大战秦俑情》主演 1989:《代号"美洲豹"》 导演(与杨凤良合作) 1990:《菊豆》 导演(与杨凤良合作) 1991:《大红灯笼高高挂》 导演 1992:《秋菊打官司》 导演 1994:《活着》 导演 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导演 1996:《有话好好说》 导演 1997:《图兰多》(歌剧/意大利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 导演 1998: 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多》(中国紫禁城太庙) 1998:《一个都不能少》 导演 1999:《我的父亲母亲》 导演 2000:《幸福时光》 导演 2001: 大型三幕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编剧 导演 艺术总监 200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 总导演 2002:《英雄》 导演 2002: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宣传片 总导演 2003: 韩国世界杯体育场 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多》 导演 2003: 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及会徽宣传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总导演 2004:《十面埋伏》 导演 2004: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桂林)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单骑》 导演 2006: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丽江》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6:《满城尽带黄金甲》 导演 2006: 美国大都会原创歌剧《秦始皇》 导演 2007: 北京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宣传片 导演 2007: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8: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闭幕式 总导演[14] 2009: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9:《三枪拍案惊奇》筹拍,将于5月底,6月初开机 导演参考 http://ke..com/view/3706.html?wtp=tt
希望采纳
3.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之苏轼
首先说明一下,在中国所有的文人中我最尊敬的就是苏轼。
评价:分两方面来说。
一、文学造诣:苏轼是整个宋朝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人,其在诗词字画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堪与李白媲美。
二、仕途生涯:苏轼的仕途可谓大起大落,一生几经波折。早年经科举拜官,深受当时大文豪欧阳修及皇帝的赏识,也因此他也曾做过一些大官。但因其文人的天真不谙官道,指使满朝文武不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多对起心存芥蒂,甚至不怀好意,后来的乌台诗案就是很好的证明。
呵呵,我就知道这么多了,有兴趣的话来我的空间做客吧http://hi..com/mpc132
4. 张艺谋一共导演过多少部电影
由张艺谋自己导演的电影有 20 部!
1984:《一个和八个》 摄影
1984:《黄土地》 摄影
1986:《大阅兵》 摄影
1987:《老井》 主演
1987:《红高粱》 导演
1989:《古今大战秦俑情》主演
1989:《代号美洲豹》 导演(与杨凤良合作)
1990:《菊豆》 导演
1991:《大红灯笼高高挂》 导演
1992:《秋菊打官司》 导演
1994:《活着》 导演
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导演
1996:《有话好好说》 导演
1996: 受邀参与电影《卢米埃与四十大导》(本片是为纪念“现代电影之父”奥古斯都·卢米埃与路易斯·卢米埃兄弟而拍摄) 导演/演员
1997:《图兰朵》(歌剧/意大利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 导演
1998: 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朵》(中国紫禁城太庙) 导演
张艺谋1998:《一个都不能少》 导演
1999:《我的父亲母亲》 导演
2000:《大宅门》 客串(饰李莲英)
2000:《幸福时光》 导演
2001: 大型三幕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编剧 导演 艺术总监
200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 总导演
2002:《英雄》 导演
2002: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宣传片 总导演
2003: 韩国世界杯体育场 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朵》 导演
2003: 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及会徽宣传片《中国印象·舞动的北京》 总导演
2003: 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表达的主题是“成都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004:《十面埋伏》 导演
2004: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桂林)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单骑》 导演
2005: 法国圣丹尼斯的法兰西体育场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朵》 导演
2006: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丽江》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6:《满城尽带黄金甲》 导演
张艺谋2006: 美国大都会原创歌剧《秦始皇》 导演
2007: 北京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宣传片 导演
2007: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7: 戛呐电影节60周年纪念短片集——《每人一部电影》之《看电影》 导演
2008: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 总导演
2009: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9: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 总导演
2009: 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朵》( 国家体育场“鸟巢”)导演
2009:《三枪拍案惊奇》 导演
2010: 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 总导演
2010:《山楂树之恋》 导演
2011:《金陵十三钗》 导演
5. 有书法名家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吗
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在期盼和等待着,他们甚至有些焦灼和激动,因为他们将要迎接的是一件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瑰宝。
其实,这件令人牵挂不舍的稀世之宝仅仅是几卷薄薄的纸,纸上也仅仅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中国文字,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奉旨”刻制的集帖。它将历代宫藏的书法作品,特别是 “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法帖,集中镌刻,拓印成集。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这其中除了历代书家们的笔墨功夫外,和汉字本身的特点是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青铜器就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时期。几乎是在青铜器产生的同时,一种兼有纪实和装饰作用的文字出现在了钟鼎之上。这种青铜钟鼎之上的文字,被后人称为“钟鼎文”。古人把青铜称作“金”,因此这种文字又被称为“金文”。
清代书法家李瑞清曾说:“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认为临摹毛公鼎铭文字体,是学习书法必不可缺的一课。
钟鼎文已经非常久远了,但是它依然算不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线条后来被证实是中国可以辨识的最为古老的文字体系。由于这种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后人便把它称作“甲骨文”。
公元前 221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剿灭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当时秦国通用的文字书体有八种之多,秦始皇下令“书同文”,要求在全国使用统一的文字。丞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之上删繁就简,制定出一种比大篆更加简洁规范的文字,这就是小篆。秦始皇把小篆定为标准字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李斯也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留下了姓名的书法家。
沿着古中国文字的发展脉络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书法的体例被依次划分为真草隶篆,其中的篆书就包括大篆和小篆两种书体。既然作为汉文字源头的甲骨文和钟鼎文都被划属大篆书体的范畴之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推断,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那些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的文字正是中国书法的开山之作。或者说,中国书法的产生就是伴随着古代文字的产生而同步出现的呢?
中国画研究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梅墨生:“这是一个历史上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它的争论就在于字体与书体是一回事,还是不是一回事。比如郭沫若曾经说过,在这个秦朝的时候,有秦朝的钟王颜柳,在战国的时候有战国时候的钟王颜柳,他说在甲骨的时候甚至也有甲骨时期的钟王颜柳。那就是说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书写家,或锲刻家,那他是把书体和字体合一的一个观点。但我认为呢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书体与字体是一回事,因为书法它是一个寄生的艺术,没有汉字这个母体没有书法的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秦永龙:“作为一般的符号,它是不强调太多的变化,不强调构型里头或者是笔画里头有没有生命,我们就是说可以把它理解为文字的符号是一种无机的,一种机械的拼合,就像我们马路上看见的交通符号一样。那么,作为在这个机械拼合的无机的文字符号的上面进行加工,它才能升华出我们今天讲的真正的书法艺术。所以书法艺术是写字,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写字就是书法艺术。”
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书法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甲骨文、钟鼎文是迈出的第一步,当之无愧地是中国书法长河的“三江之源”。
在秦朝通行小篆的同时,隶书在社会下层悄然而生。到了汉代,隶书取代了小篆,上升为主要通行字体。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使汉字告别了已经使用三千多年的古文字,彻底摆脱了古文字那种象形的特点,所以汉代人称隶书为“今文”。
到了汉代末期,隶书向正书、行书、草书三个不同的方向演变,形成了中国书法最主要的三种书体,这就是文字史也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隶变”。
如果说汉字自身的逐渐演变为中国书法展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书法工具的逐步完善无疑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清代的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书概》中这样写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一管柔毫、一张宣纸,就可以把人的精神性情清晰而又千差万别地体现在笔下的点线之中。以最简单的工具,直接的把握物我之真,万象之美。“天地万物之变动,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原来,书法艺术和书写者的人格性情就是这样紧镶密嵌地成为浑圆的一体——艺术成为人的具体意义和生动展示,人格性情成为艺术的最终目的和内在灵魂。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
带着这样的思索,让我们重新回到浩瀚的书法历史中去求证、去发现那沉寂千年的墨迹纸张背后 灵动着的一副副鲜活的生命形象吧。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人们都要到郊外的水边踏青郊游,以消灾避祸。他们把这种活动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约了一些文人朋友共四十一位,到兰亭溪边饮酒游戏,即兴赋诗。大家把这些诗作汇集起来,公推王羲之为诗集作一篇序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叙写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抒发人生的种种感慨,文笔隽爽流畅,洒脱无拘。而王羲之的书作将晋人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神韵抒发得淋漓尽致。恐怕连王羲之也没有料到,他即兴写下的这篇《兰亭序》竟然得以“天下第一行书”而风流千古。
王羲之所代表的魏晋书法以洒脱飘逸的风采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唐代书法则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面貌征服了后世。
草书是最为简便快捷的一种书体,它只保留了汉字的梗概,书写起来草率急就。草书到了唐代的张旭手里,犹嫌草得不够,于是就创立了狂草。狂草最为肆意放纵,草到了极致。张旭的草书蓦地而来、飘然而去,令人眼花缭乱的飞腾作势,心手两忘地抒发心中的激昂慷慨,展示了他傲视一切的胸襟。诗圣杜甫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下笔落纸如云烟”。三杯酒下肚,在王公大臣面前脱帽露顶,用这种不拘礼法的狂态来面对生活,用这种微醺的狂态来创作草书,自然会使人联想到大诗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那种张扬个性。
谈到唐代书法,还有一位对后世书法影响极为深远的书家,他叫颜真卿。颜真卿的家族一门显儒,诗礼传家。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的《颜氏家训》就是出自颜真卿的祖上一代名儒颜之推。颜真卿中年的时候遇上了“安史之乱”,在河北二十四郡俱已沦陷,大唐江山岌岌可危之际,平原太守颜真卿率先起兵,举起讨逆大旗,在“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一家有三十多个亲属在战乱中殉国,其中他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堂侄颜季明的牺牲最为壮烈。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颜真卿满怀悲伤地设酒祭奠死难的亲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那片震烁古今的《祭侄稿》。颜真卿用喷涌而出的激情,把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奠文字写得这样奇崛雄健、浩气充塞,达到了超神入圣的境界,以至《祭侄稿》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也一如忠臣烈士,庙堂之气十足。书法本身是极具象征性的,看到颜体楷书,自然使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象颜真卿这一类的忠臣良将。后人评价说颜体楷书正像“关羽坐帐,正气逼人”。国人的视觉联想竟是如此丰富,居然把方块字和人物的形象联系起来。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关羽,之所以能与孔夫子并称为“文武二圣”。就是因为在关羽身上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孟子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来,在孔孟儒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崇尚忠臣义士、道义节操的传统文化。关羽是忠义楷模、仁勇化身,这和颜真卿的满门忠烈、舍生取义是一脉相承的。颜真卿堂堂正正的楷书和关公那种威武不能屈的意象叠加起来,儒家学说的伦理道德就这样在一个个的方块字上显现出来了。
这是黄道周在狱中写下的诗卷,字里行间那一横一竖可以看出他在书写时的心境竟是如此的坦然从容,他一笔不苟地写着,看不出丝毫的胆怯和慌乱,人们从诗卷墨迹中感受到的只是凛然气节和心灵震撼。临刑前,黄道周破指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无论是官居宰辅还是长为布衣,无论是豪壮奇崛还是脂腻粉渍,只要是中国传统文人,手中都握着这幅笔墨,笔墨间流淌的不仅仅是百折千回形态各异的中国文字,更体现了一种千百年来磨砺而成的文人性格以及生命状态。中国书法的走向一直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决定中国书法基本风貌的首先是儒家思想。“书以明道”,这个“道”就是儒家学说中的伦理规范。
明代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 作诗告诫他的子孙,“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他提出的“作字先作人”的观点,就是说如果背离了周礼儒学,那么做人就是立不住脚的,这样的人写出字来也必然流露出一种“小人之态”,而这种低俗仅仅靠笔墨技巧是无法补救的。傅山告诉他的孩子们,在学习颜真卿书法之前,必须首先观看颜真卿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就是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只要胸中有颜真卿那样的浩然正气,一管小小的羊毫也足以“气吞强虏”。
那么我觉得所以古代书法的那种精神性,最感染人的就是书写者的那个精神性,在作品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让人千古人同此心的那种东西他们抓住了,我以为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灵魂,那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动人的因素。
书法艺术几乎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生命形式的例子不胜枚举。纸砚笔墨、梅兰竹菊装点起来的生活环境也成为文人书家们追求高洁意境的荣耀象征。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他的《陋室铭》中就曾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理想中的文人生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陋室的清贫的情境来反衬文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家园的富贵高雅。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说到鸿儒,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自然是当之无愧,这位广学博才的大书法家谈及学识修养和书法的对应关系时,这样说到,“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书家如果学识浅薄、见识狭隘、学问不足,其书法是不可能达到尽妙程度的。苏轼本人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富有浪漫个性和学问文章之气的书法家,他诗词文赋、书画音律无所不精。他的书法既有阳刚之美,又有书卷之气。苏轼广博的学识造就了他那种气吞万里的胸襟气度。观苏轼书法,就不由使人联想到他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恢弘与豪迈。
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令我们无限追思和景仰的笔墨宝卷,更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财富。站在它的面前,我们应该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幸福,因为每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我们都可以随时去瞻仰去体会那份古朴优雅和那份博大深邃。
无论是勤学苦练的求索,还是心手两忘的抒怀,无论是浪情恣肆的狂放,还是温文尔雅的内敛。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已经经过漫长的积淀代代相传,浸透在了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透过那变幻万千的点线形式,我们似乎看到了那种沉浸于笔底,洋溢于案头的生命存在。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书法创作成为书家心灵世界的展现,传统文人们自觉地将书法纳入“正人心”的轨道,书法就成了地道的身心修养、人格完善的过程。虽然作为实用性书写工具的毛笔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却保留了下来,它那独具的神韵、百读不厌的气质,至今依然令人倾倒、令人陶醉。千年书法的历史不仅仅是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的流传史,伴随着文人们的笔墨纸砚流淌千年的毫无疑问应该是那千古不变的翰墨精神。
6. 在宣传片中,要介绍重庆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的重庆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写出他最突出的生平事迹
何其芳(1912年—1977年) 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轶事典故
何其芳改名 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国文老师将“
何其芳
永”改为“其”,成为何其芳。这一字之改,使名字大放光彩,由一个十分俗气的名字,变成一个内涵隽永的美名。将“永”改为“其”名字起了两大变化:一是变九、名分档为连姓取名,扩大了名字的容量,丰富了名字的内涵;二是变三个实词为两实一虚,虚实相生,使名字充满了生机,跳荡着情感,升腾着热浪,具有感人的力量。何其芳-----多么芬芳,多么美好,多么令人陶醉啊!名字散发着诗意,洋溢着浪漫情怀,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名。何其芳不负重望,后来成为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使“名副其实”,美名远播。
何其芳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诗人,讲求艺术的完美。他不断探索、追求、融化古今中外诗歌表现手法中,结合自己的个性、气质,形成了富有艺术魅力的独特诗风。正如方敬所说:“他的诗绝不属于任何中外诗派。他就是他自己,他的诗是他自己心灵的声音,他的诗是他生命的树上自己生长出来的绿叶。
7. 新电视剧《古今大战秦俑情》片头曲(安以轩,杜淳主演)宣传视频 唱的是什么歌
《焚心以火》
《穿越时空遇见你》
8. 需要一个视屏 视屏要关于世界(包括中国)从古至今的文明道德礼仪一类的
真个没有
9. 有哪些宣传片让你感到震撼
魔道祖师的宣传片是让我看起来最震撼的,我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就强烈内的感容受到了属于线下区里面才有的特效,他给我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最主要的就是主角在演技上之间的变化,晨曦是一个简单欢乐的少年,到后来慢慢的都在进行变化因为被各大世家所摧残,就不得不积蓄起自己的力量变成一个黑化的状态,演绎的过程就是特别的清晰,带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触。
10. 张艺谋所有的电影
电影界有很多著名的导演,比如说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等等,他们虽然都是第五代导演,可是比起那些前辈他们也毫不逊色,在这些导演的领导之下自然是创作了许多作品,并且还在国内外赢得了许多奖项为我国挣得了不少的荣誉也让世界真正的认识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知名的导演
后来姜文也继续拍摄了许多作品,而随着大家对作品认可度的提升,姜文也让每个人都认为他已经成为了高质量电影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