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与精神护理的介绍
本书为复旦卓越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护理系列教材。全书共分11章,包括绪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卫生与心理发展、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评估、临床各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异常精神活动的观察、常见精神疾病的护理、护患关系和心理沟通、实验指导与常用量表等内容。
2. 护理工作应该有怎样的精神
有南丁歌而精神,不怕吃哭,不怕脏,贵在一直这样,并且不要烦躁。
3. 关于精神护理与健康方面的论文5000字
了解精神障碍病人出院后服药情况,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障碍病人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124例精神障碍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采用电话回访出院后服药情况。结果 首次与4次及以上住院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最低。 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障碍病人出院后依从性有促进作用,维持治疗中应重视家属的监护作用,以便有利于进行科学的家庭管理,保持维持治疗的有效性。
健康教育;服药依从性;电话回访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各挑战,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明显增,精神疾病已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许多精神疾病由于病因未明,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能依靠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因病程迁延,易复发、致残率高,病人及家属往往对治疗失去信心,在出院后形成停药、复发、再治疗又停药的恶性循环,给人、家庭、社会造成了巨的经济负担。因而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精神障碍病人出院后服药的依从性,维持治疗是预防复发、防止残疾、促进康复的有效方法。本文对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对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病人服药情况进行电话回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出院的本市户籍病人124例,男59例,女65例;年龄14~86岁,平均(37.28±14.36)岁。根据CCMD-3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89 例,心境障碍9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5例,其他精神障碍21 例。经治疗后临床出院治愈18例,显效59 例,进步41 例,无变化6例。文化程度:大学5 例,高中及大专14例,初中48 例,小学及以下39例,文盲28 例。住院次:首次14例,2次38 例,3次34例,4次及以上38例。
1.2 方法 在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抗精神疾病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维持治疗的目的、方法等内容,采用口头宣教、黑板报、健康园地等形式,出院时对家属进行服药重要性与必要性强化宣教。在出院后1月末对受试对象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服药情况。
2 结果
2.1 首次与4次及以上住院病人出院后服药比例显著低于2、3次住院病人 见表1。表1 精神障碍病人住院次数与出院后服药情况
2.2 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对服药情况无明显的影响 见表2。表2 文化程度与服药情况
2.3 相比其他病种,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出院后近个月的停药比例并不高 见表3。表3 病种与服药情况
3 讨论
3.1 把服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提高依从性健康宣教的主要内容 由于对精神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本调查显示首次住院病人出院后停服药物比例较高。首发病人一般年纪较轻、病程较短、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相对较轻,维持治疗对病人的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住院期间重点将抗精神疾病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维持治疗的目的、方法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讲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坚持维持治疗。在电话回访时耐心解答病人与家属的提问,提供心理支持。药物治疗依从性在精神疾病治疗中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住院次数的增加,患病时间的延长,许多病人及家属逐渐失去信心,本调查显示,4次及以上住院者出院后近一个月停药比例较高。与张数深在2005年的调查一致[1]。目病人出院后大多以家庭管理为主,家庭监护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病人依从性是否有效。除了呼吁社会多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外,在住院期间向病人及家属定期讲授精神卫生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患者康复创造适宜的环境,帮助家庭成员面对现实,端正对疾病的态度,消除影响康复的不良因素,增加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改善家庭关系与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家庭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3.2 健康宣教对刚出院后依从性有促进作用,但需加强出院后的继续健康宣教 刚出院的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是15.32%,明显高于2005年6月上海市闵行区在册精神病人调查未维持治疗率43.85%[2]。表明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能使病人与家属认识到出院期间服药的重要性。但随着病人出院时间的延长,病人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逐渐降低。同时病人的就医条件、监护人状况等都可能影响药物依从性,从而导致出院期间依从性不良。据统计,有82%的病人在5年内复发,而坚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仅16%[3]。因此,积极开展各种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健康宣教,促进病人维持治疗,降低复发率有一定作用。
通过健康宣教,使病人及家属在得到科学指导的同时也得到人性化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尤其对病人家属,减少病耻感,增加防病治病知识,提高病人在出院期间维持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4. 形容护士精神风貌的词语有哪些
1、白衣天使 [ bái yī tiān shǐ ] :白衣天使,即是穿白大褂的护士。意思是说:她们纯洁、善良、富有爱心;她们救死扶伤,童叟无欺。她们被比喻为是奉上帝的差遣到人间来治病救人的天使。
人们都喜欢把护士比喻白衣天使。
2、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任:担当,经受。 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3、恪尽职守 [ kè jìn zhí shǒu ] :解释为恪:谨慎,恭敬。尽:完善。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全词解释:负责做好本职工作,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细心、耐心地守住职位或岗位。
4、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5、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5. 谁能帮我写一个精神科入院宣教,用药宣教和出院宣教的情景剧剧本感激不尽!!护士节用,谢谢大家啦!!!
这类型剧本很难有人会帮你写。
能在知道里帮你写的一定不是编剧。
6. 怎么写护理的职业精神主题班会
遵守Nightingale誓言 秉着救死扶伤的国际职业精神!
誓言内容:
余谨以至诚,
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
终身纯洁, 忠贞职守,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
勿为有损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
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
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誓!
7. 护士的职业精神如何体现
作为护士首先就得温柔,对病人就要面带微笑,不过也要分一些人,如果是农民不要看不起人家,如果是有钱有势的人,也不要害怕他,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我虽然不是一名护士但是我干过护士的一些工作,我是一名医生,相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人民服务,才是我们站住脚的唯一前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8. 急寻:以5.12护士节,弘扬国际护理先驱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精神,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以“微笑服务”为主题
以具体工作的科室为目标,以微笑为主题!展开演说!
9. 护理方面的宣传 普外科 急需!!!!!!
普外科护理创新新模式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交际工具,它好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修养等状况;在医院,也反映了一个科室、一个团队的精神风貌与道德水准。我院普外科护理小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特别注意语言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将其作为护士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我科全体护士常时间的摸索形成了一套具有普外科特点的语言护理技巧。
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护士如果能根据所处的情景采用多种适当的沟通交流方式,那么她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有效性将明显增加,也就是说在沟通时要区别沟通的对象,注意沟通的场合、时间,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讲话的语气和感情,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患者。沟通可采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利于患者的诊治及康复。
有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我们就为自己开展护理工作赢得了第一步,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很多引起他们疾病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都会一一显露出来,我们便可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恰当的心理护理,使他们心理平和、安祥,暂时忘却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烦恼和压力,使患者全身心的投入到康复过程中。
如一位老人因自理能力缺陷,不能自已吃饭,护士应帮助他进食。一个小孩因不能走动而不能看到窗外的景物,护士应设法帮助他以实现他的愿望,一位女性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不能为人所爱,又得不到亲友的关心,护士此时应角色多样化,既是她的治疗护理者,又要成为她的亲人和朋友主动亲近、谈心,并予以适当照顾,提高她的自信心。在对患者做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告诫家属、子女、亲友予以配合、支持,不要给患者过多的剌激,使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实践证明,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在对患者护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护士应学会把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与治疗疾病融汇贯通,并且把它们一点一滴地灌输给患者,最终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 普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1],起到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转变到工作模式转变的作用,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1 健康教育的目的
普外科护理实行人性化服务,推行“五星”服务。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2]。我院普外科大力推广“一个中心、三个服务、五个一、三个心”的人性化服务。一个中心,即一切以病人健康的为中心,三个服务即微笑服务,问题服务,迎送服务,五个一即一声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张整洁的床铺,一段礼貌简洁的入院介绍,一杯清洁的开水,三个心即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充满责任心,对待病人如朋友般真心,做各种解释工作耐心,使护理人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创造一种和谐主动合作型的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达99.5%以上。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念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3]。
2.2 保持医护健康教育的一致性,避免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医院健康教育义务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许多知识内容涉及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转归、自我护理方法等,如果护士专科知识缺乏,又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有可能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的解释的现象,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如一患儿肌内注射后出现肌内血肿,护士嘱家属立即热敷,医生嘱家属立即冷敷,后患儿家属遵护嘱热敷后血肿扩大,遂引起患儿家属不满并状告护士。因此,护士必须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学习,定期跟随医生查房,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3健康教育中医护分工协作问题。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加,医疗护理工作的责任及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每个护理人员应准确地了解其职责的法律范围,明确哪些工作自己可以独立执行,哪些必须有医嘱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防产生法律纠纷。护理健康教育与医生的告知制度在内容上有重叠,但也有各自的范围和侧重点。如医生主要告知病人病情、转归、治疗方案,而护士则根据医生诊断及治疗方案侧重在对病人的饮食、睡眠、排泄、服药、活动及锻炼,环境及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讲解,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计划,促进病人康复。因此,健康教育中医护应加强分工合作,根据各医院各科室特点作出符合本科实际的规定,以利于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义务。假如超出了职责范围且给病人带来损害,护士将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2.4 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让病人及家属参与到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健康行为的获得,而行为的改变是以知识为基础,信念为动力。即常说的知信行。健康教育是一个心理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努力营造一种布满人性的人情味的氛围,以病人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人为环境,以平等的身份,协助病人满足其合理需要,这样才能帮到点子上。护士作为协调者应指导、计划和组织好不同的健康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为病人服务。病人出院并不是健康教育的结束,而是健康教育活动的继续。因此病人出院后康复期,要协调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继续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3.1 集体教育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普外科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护士与患者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3.2 书面教育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医院自编的宣传材料等,宣传普外科疾病的防治要点,介绍普外科疾病的康复知识,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3.3 个体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3.4示范教育通过为病人演示一些手术体位的训练方法,针对功能训练的重点进行教育。如甲状腺手术的颈部过伸练习,护士要讲解这种手术体位训练的重要性,并演示正确的姿势,要求病人每日训练2~3次,并学会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感的处理与预防。
4 护理体会
4.1 普外科护士树立健康教育观念。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4.2 制作健康教育的内容。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所以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必要规范化,在充分地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共同学习并制定普外科健康教育内容:(1)普外科患者的饮食要求,从开始禁食时间到停止禁食的时间,进入流质、半流质、全流质过度到普通饮食(2)普外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后的体位由去枕平卧位到垫枕头到半卧位直到下床活动(3)普外科患者用药指导(4)普外科患者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如何保持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管道的护理,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4.3 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普外科患者术后大多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普外科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4.4 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因时而异,做好健康教育,它不同于卫生宣教,它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及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检查反馈,及时纠正。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只有患者有资格评定。因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使普外科科健康教育日臻完善。
5 健康教育效果
通过我院普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提高了病人、家属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积极性,提高了病人的自护能力。普外科患者对术后疼痛能够耐受,不适感减轻,情绪稳定,进食合理,睡眠质量提高,伤口愈合良好,康复快。同时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知识传播的技能,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本科对出院病人跟踪调查表显示,病人对我科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参 考 文 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6):325.
[2] 赵柄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3]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8. 这两篇您看能用吗?不行来这里找找看http://wenku..com/search?word=%C6%D5%CD%E2%BF%C6+%BB%A4%C0%ED&lm=0&od=0 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