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抚松外国语学校的简介
学校是东北师大外语学院实践基地校、东北师大软件学院附属实验校、东北师大附小教学协作校、北大附中附小远程教育示范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现建有综合教学楼、小学教学楼、专家公寓、学生公寓、师生餐厅。楼内配有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电教室、微机室、多媒体语音室及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实验室,美术室、音乐教室、钢琴教室、舞蹈教室,设施一流。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全部与国内知名学校联网,实现同步课堂的教学互动,达到了资源共享。
自建校之初,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严格、精细、实效”的管理目标;明确了“成人、成功、成才、成名”的培养目标;确定了“以德立校、以情理校、以质强校、名师扬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2008年开学伊始,陈希国校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在学生中构建“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的新理念,在今后的发展中努力打造四种文化,即:教师文化做到和谐、勤奋、敬业;学生文化倡导我成长,我快乐,我自信;办公室文化要求有品味、整洁、融合;教研组文化体现出精品、互助、包容。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突出贡献奖、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校、白山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依法治校先进校、吉林省青少年计算机主题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进集体等荣誉。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坚信,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全体抚松外国语学校教职员工的拼搏努力,必将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② 抚松景物的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③ 愤怒吉林省抚松县仙人洞的女居士.....
是的,这个居士思想也太复杂了,她没有资格做居士!
④ 张蔚华的吉林抚松籍革命烈士
生于吉林省抚松县一户经商为业的乡绅家庭,又名张亚青,在东北以经商为名进行地下抗日活动,并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情报物资。1937年10月27日,因敌人严密监视无法脱身,为保全组织服毒以身殉难,年仅25岁。 临终前他对在场的人说:“我能为抗日而死,为保卫金成柱(金日成)和他领导的游击队而死,感到光荣!”张蔚华死后,金日成先后两次派人到中国东北找寻他家人的下落。当金日成知道张牺牲后,他曾向张蔚华的妻子和儿女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哀悼,更在著作中悼念张蔚华。
说起张蔚华,就不能不说另外一个人,朝鲜开国领袖金日成。
手足兄弟 抗日战友
1924年12月,抚松县发生了一件在当时看来极为平常,但后来却极为轰动的事情,使抚松县在几十年后成为一座边陲名城。
抚松县来了一位朝鲜人。由于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与朝鲜毗邻的抚松县成为了越来越多朝鲜人的聚集地之一。来的那位朝鲜人便是朝鲜著名的独立运动领导人,20多年后诞生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
抚松县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叫张万程,是个开明、与人友善的绅士。后人评价他是“一个农民式的财主,或者说一个财主式的农民。一个老板式的伙计,或者说一个伙计式的老板”。
经人介绍,金亨稷和张万程相识,并成为了知己。他们的儿子当时13岁的金成柱(即金日成)与12岁的张蔚华一起就读抚松第一小学,成为了同桌好友、莫逆之交。
在今后长达十几年的岁月里,受金日成革命思想的影响,张蔚华从一个富家子弟逐渐变成了一个革命战士,开展了很多革命活动,支持着金日成的抗日斗争。
张蔚华和金日成一起写文章,刻钢板,搞油印,于1928年1月15日创办了革命报刊《新日》。后来,朝鲜劳动党党史研究部门确认这是朝鲜现代革命史中第一份革命刊物。
1928年冬,金日成因进行反日宣传被捕,张万程以社会贤达的身份竭力营救金日成出狱。
1930年夏,金日成在火车上遭密探跟踪而处境危险,张蔚华挺身而出,掩护金日成躲过密探。由张蔚华安排,张万程在车站用带蓬马车接站,迅速摆脱了日本鬼子的追捕,使金日成转危为安。
1930年秋,张蔚华向金日成带去了12支手枪,这是金日成展开抗日活动以来得到的第一批武器。
1931年,张蔚华向金日成又带去了40条枪。为了搞到这些枪,张蔚华动用了家里一大笔资金,得到了父亲张万程的有力支持,因为张万程知道这些枪是送给金日成的,金日成要这些枪是为了抗日,而日本鬼子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在那个铁与血的年代里,枪就是生命。有时候为了夺取敌人的一条枪,要牺牲多少战士的生命;有时候为了保护革命队伍里的一条枪,要牺牲多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在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一道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武装斗争中,枪就是生存和胜利的基本保障。
张蔚华送给金日成的枪,对金日成建立抗日游击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1993年,金日成在接见张蔚华烈士遗属时阐述过这种重要作用,他说:“没有张蔚华送的枪,就没有今天的朝鲜人民军。”
1932年4月25日,金日成在安图县成立了“反日人民游击队”,金日成被选为队长兼政委。“反日人民游击队”是朝鲜人民军的前身,它的成立象征着朝鲜人民革命武装的正式诞生。4月25日被朝鲜党和政府确定为朝鲜人民军建军节。
同年,金日成亲自介绍张蔚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之后,两位年轻的异国朋友各自在不同的战线上为打倒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而战斗着。
金日成战斗在抗日武装斗争的最前线。他率领的“反日人民游击队”不断壮大,于1934年3月改编为朝鲜人民革命军。有时也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名义进行活动。后来,中朝两国在东北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朝鲜人民革命军被编为第二军。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活动时称为“东北抗日联军”,到朝鲜人居住区或到朝鲜国内活动时称朝鲜人民革命军。这支军队执行两项任务:一是为朝鲜独立而战斗;二是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支援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张蔚华则以其特殊的背景为掩护开展地下抗日活动,开了一家“兄弟照相馆”和一家“兄弟书局”。张蔚华办“兄弟书局”是为了给抗日部队印刷宣传品方便。抗日部队搞宣传工作需要纸张,而日本人对纸张封锁得很严,严格控制纸张流入抗日部队,张蔚华以“兄弟书局”为掩护,可以搞到大量的纸张文具,送到抗日部队。“兄弟书局”实际上是张蔚华向金日成领导的抗日部队提供各种物资援助的据点。
当时由于日本侵略军的封锁,抗日部队的生活物资和军事物资都很匮乏,枪支、弹药、药品、被服、火柴、粮食和盐等,大部分依靠张蔚华领导的地下组织往山上送。张蔚华组织当地抗日群众,在日本鬼子封锁的情况下,不断给山上金日成游击队送作战和生活物资。那段日子里,张蔚华太忙了,他不仅要领导抚松地下党的日常工作,要经营“兄弟书局”这个革命基地,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抚松县境内敌人的情报并及时送出去,还要向进步群众散发革命刊物。
壮烈牺牲 情谊绵长
“他(张蔚华)推诚待人已成习惯。作为对地下党组织的命运负责的党小组负责人,他过于天真老实,缺乏警惕性,这使他变成了被五花大绑的囚徒。敌人妄图通过张蔚华查出我们司令部的位置,发现能够一网打尽抚松地下组织的线索,对他施加了种种严刑拷打。”金日成在他的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写下了这一段话。
1937年7月,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0月下旬,曾经和张蔚华与金日成很熟悉的一个朝鲜人郑学海找到了张蔚华。谈话中,张蔚华无意中透露说知道金日成住哪儿,前不久还派人给他的部队送过粮。祸从口出。等到张蔚华开始警觉时,已经来不及了。郑学海已经叛变。张蔚华被捕。在监狱里,他和所有的革命烈士一样受尽折磨,遍体鳞伤,但文弱的他显示出的是革命党人的铁骨铮铮。过了3天,张蔚华被保释出狱。父亲在家里向他说了日本宪兵队同意保释的三个条件:保释期为一个月;保释期间张蔚华要继续反省并交代金日成的去向;随时听候宪兵队的传讯。张蔚华明白了:日本鬼子同意父亲保释要求并不完全因为钱,而是顺水推舟部署了一个更加阴险毒辣的计划——通过他诱捕金日成。
张蔚华想到了自杀,为知己者死,虽死无憾;为抗日而死,虽死犹生。27日,在“兄弟照相馆”,张蔚华取出笔墨,给金日成写了封告别短信:“郑学海叛变。敌人正派特务秘密侦察朝鲜人民革命军司令部所在地,万望从速将司令部转移别处为要。
永别了,成柱,我的朋友!
永别了,成柱,我亲爱的战友!”
恰好此时一位地下党人宋庆泽来照相馆,张蔚华让他火速将信函交给金日成。
照相馆有比砒霜还厉害的升汞,这本是用来加厚照片底版的化学物品。当时照黑白片时没有测光表,如果底片照薄了,就用升贡加厚。他打开装有升汞的瓶盖,喝下去了,坐在椅子上。不一会儿,一位伙计来照相馆,发现他脸色越来越不对,便立即叫来了家人。日本特务和医生也闻讯赶来了。大家明白了。日本特务和医生不一会儿就离开了。
张蔚华断断续续地对妻子王雅清说:“孩子他妈……别哭了,我没有什么遗憾的……遗憾的是没能手拿枪杆同金日成将军一起抗战到底。但我用自己的一死,换取同志们的安全,报答金将军对我的信任和友情,值得呀……”他又将几个进步青年叫到身边说:“……同志们不要灰心,要继续坚持同日本鬼子的斗争。中国……不能亡。”
1937年10月27日。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那年,张蔚华年仅25岁,他把自己的生命永恒地固定在了25岁。
1953年,新中国政府向张蔚华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的烈士证书。全文如下:
《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辽东字第08728号
查张蔚华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除予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人牺牲病故保恤暂行条例”发给恤金外,并发给此证,以资纪念。
主席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1953年3月25日
张蔚华烈士陵园坐落在抚松县城西江公园南端。1993年10月27日张蔚华牺牲55周年纪念日,朝鲜已故领袖金日成亲笔题字,有关方面镌刻张蔚华烈士墓碑,亲派专使将花岗岩石碑运抵抚松。纪念碑上金日成的题字是:“张蔚华烈士的革命业绩是朝中人民友谊的光辉象征,烈士的崇高精神和革命业绩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这座纪念碑,是中朝友谊的象征和生动写照。
张蔚华烈士在朝鲜家喻户晓
当大多数国人对张蔚华烈士的名字而陌生时,在相邻的另一个国度——朝鲜,张蔚华的名字无人不知,在朝鲜更有“不知道张蔚华的人,便不是朝鲜人”一说,使其成为在朝鲜与抗美援朝英模齐名的人物。
“前程无量的青年要自杀,更是需要非凡的果断与狠心的。自古以来,主动舍弃生命者,大有人在,然而,他们绝大部分是为自己而自杀的。而像张蔚华那样为别人而自杀的先例,是前所未有的。”金日成在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写道。
金日成没有忘记以血肉之躯相助的张蔚华,千方百计打听其家人的下落,并最终取得了联系。1985年,张金泉(张蔚华之子)首次应邀访问朝鲜。之后,又两次赴朝访问。
张金泉在朝鲜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张蔚华烈士在朝鲜家喻户晓,从领袖到平民,从老人到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小孩,”张金泉告诉记者。
“朝鲜老百姓是真心地欢迎我们,”张金泉说,“我走到哪里,都能受到朝鲜人民的欢迎。有一次去比较偏远的地方,因为是土路,沿途老百姓向地上洒水以减少灰尘。”
后记
金日成回到朝鲜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以后,时刻不忘寻找张蔚华的遗属。黄天不负有心人。1984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朝鲜,将张金泉写给金日成的一封信交给了金日成。张蔚华遗属终于和金日成主席联系上了。在金日成的盛情邀请下,张金泉一家数次以国宾身份访问朝鲜,金日成主席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热情地款待张金泉一家…… 金日成在亲笔著作《金日成回忆录》里对张蔚华给予高度评价
“前程无量的青年要自杀,更是非凡的果断和狠心的。自古以来主动舍弃生命者大有人在,然而,他们的绝大部分是为自己而自杀的。张蔚华的自尽可以说是舍己为人式的牺牲中最崇高,最壮烈之所以更悲壮,更庄严,我认为其理由就在这里。”
当张蔚华的儿子张金泉及其妹妹应邀访问朝鲜时,金日成跟他们说:
“为了朝中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与张蔚华同志结下了历史性的手足关系。对此,我永远不能忘记。”
当1984年5月,中国胡耀邦同志访问朝鲜时,当他向金日成转交张金泉(张蔚华儿子)写的信时,金日成对胡耀邦说:
“张蔚华是我的中国战友,曾多次掩护我,最后壮烈牺牲”
⑤ 抚松外国语学校的介绍
抚松外国语学校始建于2003年9月6日,现有53个教学班,2643余名学生。教职工172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12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科研名师28人,高级职称教师27人。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协作校,省级课题实验优秀校,被评为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省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校,白山市“十一五”教育科研示范校、白山市教育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
⑥ 抚松县的初中有哪些
抚松县内是抚松三中 抚松二中 其他周边的乡镇还会有一些 二中和三中还是不错的
⑦ 抚松外国语好吗
你是小学还是初中?外国语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在白山市全是一流的了,老师们都很认真负责,虽然我不是外国语毕业的,但是我高中在抚松一中上学,我们同学外国语毕业的都很强,外语没的说,我这里指的是中等以上的,毕竟不是去了外国语就等于进保险箱。我是2010年从一中毕业的,你应该是抚松人吧,今年白山市的高考理科状元是我同学,外国语毕业的,考清华,文科那个北大的也是外国语的,还有一个外国语的高中不是一中,走的北大,倒不是说外国语一定出人才,但是他们的基础非常好,和他们一起学习这种感觉很强烈。另外,外国语的同学一说起他们的学校和老师非常自豪,平时他们也总说起他们初中老师如何,他们是外国语第一届学生,老师同学关系极好,学习风气也不错,没有白山市内那些攀比的现象,他们的成绩真的不只是说出来的好,我都后悔初中没有去外国语。
我说的都是自己真实感受,我从抚松毕业半年,我堂弟今年初一,我姑也让他去抚松了,外国语不给我广告费,我只是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⑧ 抚松县第五中学怎么样
简介:倚山川之灵秀,傍江河之瑰丽,抚松县第五中学,坐落在长白山西北麓拥有红松故乡之称的露水河镇境内,始建于1973年,原名露水河林业局高级中学,2005年末自企业划归地方管理序列,更名为抚松县第五中学。是省重点高中、清华附中合作联谊校、省数学教育研究基地校、省体育传统校、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校、全国国际外籍教师英语口语教学合作实验学校。
注册资本:1152万人民币
⑨ 抚松外国语学校的学校地址
抚松县外国语学校
地址:白山市抚松县 现任校长:丛树森 特级教师:宁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