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骆惠宁同志离开青海消息
日前,中央对山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了调整。骆惠宁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书记;王儒林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6月30日,山西省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姜信治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大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精神,以及山西省领导班子建设实际,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
骆惠宁同志1954年10月出生,浙江义乌人。曾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巢湖地委书记,1999年12月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3年4月任青海省委副书记,2010年1月任省长,2013年3月任省委书记。是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据悉,王儒林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省委书记职务。
『贰』 骆惠宁的人物履历
1970.09—1971.10安徽省马鞍山市郊区慈湖公社知青
1971.10一1972.11安徽省马钢第二炼钢厂工人
1972.11一1978.10安徽省马钢第二炼钢厂团委干事
1978.10-1982.08安徽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2.08-1985.05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秘书
1985.05-1987.01安徽省外经贸委引进处副处长
1987.01-1993.03安徽省外经贸委技术进出口处副处长、处长(其间:1988.09-1989.09在安徽大学外语系进修;1991.09-1992.06在安徽省委党校进修班学习)
1993.03-1995.04安徽省外经贸委副主任、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1995.04-1997.01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1997.01-1998.02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
1998.02-1999.10安徽省巢湖地委书记
1999.10-1999.12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
1999.12-2003.04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9.09-2002.01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管理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班学习,2000.09-2003.07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2003.04-2004.12青海省委副书记
2004.12-2009.12青海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
2009.12-2010.01青海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0.01-2013.03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3.03-2013.04青海省委书记
2013.04-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叁』 有没有光这个性氏吗
光氏起源:
由于舜政治清明,周建立伊始,即封舜的后人于陈(今河南省)。春秋末,陈衰落,王族陈完奔于齐,以田为氏(田、陈二字通假)。经多年创业,兼及乐善好施,借粮予民以大斗,收贷则以小斗为凭,逐渐取得齐人信赖,宗族重新兴旺,终代姜氏(吕尚后裔)而为齐国主宰。后田氏一支至燕,战国末出了一位为仁为义敢为的侠者,即肇姓之源,先祖田光。田光激于义愤,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刺秦王。秦灭燕后,彻查此案。田光后人遂以父名为子姓,远避山西(此处暂存疑,有待考据),故绛郡(今山西省内)为郡望。元末战乱,山东等处十室九空,惟山西一境偏安,人烟繁庶。明朝建立,强令山西民众移民鲁、皖等处,此即史称的“大槐树移民”,光姓族人亦有在其中的。山东滨州阳信一支概略为:明洪武年间由山西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迁入山东,居于今阳信县流坡坞镇光家村。先人光士忠,以行医济世造福一方。二世光宏祖曾任明南京兵马司指挥,茔位于大光村正西兵马坟。(据说前几年曾有护心镜出土,待考证);八世祖光懋,曾任河南左参正。(官衔待查,据说开封尉氏县朱曲镇亦有光氏族人,期待互相认证)茔位于村正北五里,张铁匠村南,文革前有石人石马等遗迹,村老学校曾取去石碑一块(未查),现墓前神道已荡然无存,仅存光懋先祖夫妇丝绸画像两副,因年代久远,抱着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联系县文化馆代存至今。十世光浚明祖,字子亮。乃一大书法家,又擅花鸟画。县博物馆存有其对联一副,留有“福字入木”、“一字抵千金”等佳誉。六世祖光楚奇,擅做诗,现家谱载有近百首,著有《丹志丹》一书。光家村现存明崇祯年族谱一部共四卷,清光绪年手抄本家谱一部(共四卷)。
桐城光氏则为光姓另一比较大的支脉。大致在明初(存疑待考),安徽祁门有光姓六兄弟,其中的老大、老二和老六后迁居桐城,被尊为桐城光姓的三位一世祖,称西光(老大、老二的后代)、东光(老六的后代)以为别。明、清以至民国,桐城光姓均为当地望族,子孙以好学上进而知名,人称“书香门第,桂花之家”。
郡望堂号:
绛郡
历史名人:
晋有军谘祭酒光逸,唐有桂州都督光楚容,均安乐人;明有崇祯进士光时亨,清末光循陔 ,均桐城人。
光姓分派序(《光氏宗谱》原文节录)
据昔阳《光氏宗谱》记载:今天下光姓多矣,推而广之,无非我始祖之所自出也,但代远年湮,失次者难稽耳。姑即其目前之所知者而言之,直隶邢台县一股,始祖讳宗,次支之所出也;邢台石善村、银锅村,长支之所出也;京东口外光氏最多,乐平之所出也,至平定州,长支之所出也;和顺县立碧村,乐平之所出也;大明洪武初年,祖讳士忠至山东信阳县居住,其分派更多;章丘县之始祖讳刚,历城县之始祖讳荣,桐城县之始祖讳惟乃皆信阳县之始祖所出也。今山之东西并直隶口外历代相传,又不知几多分派也。然子孙虽繁衍无穷而合天下惟吾一族光姓焉,总而计之,皆我古燕处士田光肇祖之苗裔也。
光姓当代名人:
光绍天 ,男,1940年生,山西汾城人,编审。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任中国民主同盟青海省委宣传部长、常务委员,青海省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主要贡献: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青藏高原,对藏传佛教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多年从事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奇的研究和插图创作,许多作品发表在青海民族出版社和甘肃民族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格萨尔王传奇分册中,其中《格萨尔王传奇》(霍岭大战之部)插图六幅获1980年度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奖,发表于1981年第八期《美术》,编入《1981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文艺作品插图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美术集》,1986年获文化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民委、中国民研会颂发的荣誉奖。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有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博物馆收藏;1993年在海峡两岸中国水墨画大展中获首奖。有作品辑入《国画名家百幅集》(台湾出版)。本人传略曾辑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传》、《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等等。 光 耀, 男,1934年2月生,安徽省枞阳县人,1960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律系毕业后,在青海工作了34年,其中从教26年。1994年退休前,任青海省司法警官学校高级讲师、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任教期间,共给校内外90多个班级、5000多人(次)讲过课,讲授的课程计10门,即高中语文、政治和历史,大中专的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文书和律师实务等。发表论文四篇:《不能绝对化》(青海报人1962年23期);《略谈佛教道教和儒教的结合和对唐初法律思想的影响》(青海法学1987年2期);《浅谈三种法律责任的相互关系》(青海法学1992年2期),《行政诉讼的由来和发展》(青海法制报1992年4月14日)。编写教材和法制讲座50多万字。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获省教委从教20年荣誉讲一次和校级优秀教师奖五次,其中青海卫校和司法警官学校各一次,海北外祁连山中学三次。任兼职律师16年,办案百余件,深受好评。历任九三学社青海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政法委员会委员和机关支社委员。还是中国法学会、律师协会和青海省教育学会会员。1992年1995年和1997年先后被收入《中国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人名辞典》、《安徽省枞阳县志》和《中国教育专家名典》。
『肆』 韩应选的人物履历
1950年7月-1954年8月任青海省循化县公安局、县委宣传部干部,二区副区长、区委书记。
1954年8月-1967年2月任青海省循化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县长。
1967年2月-1973年10月在“文革”中受冲击。
1973年10月-1976年2月任青海省同仁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
1976年2月-1978年9月任青海省同仁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
1978年9月-1980年1月任青海省黄南州委常委、州革委会副主任。
1980年1月-1981年6月任青海省海东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兼循化县委书记。
1981年6月-1981年11月任青海省海东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1981年11月-1983年2月任青海省委常委、海东地委书记(其间:1981年9月-1982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班学习)。
1983年2月-1984年6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秘书长。
1984年6月-1988年1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8年1月-1992年12月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93年1月起任青海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2 0 0 1年 1 月离岗,2 0 0 4年 1 月退休。
1993年1月当选为青海省第七届政协主席。1998年1月当选为青海省第八届政协主席。中共十二、十三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委员会委员,第六、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伍』 高克亭的人物经历
高克亭出生在县城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7岁入私塾,12岁升入府谷县第一高级小学。读书期间,开始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和赵传等进步学生一起,组织发起了驱逐反动校长的学生运动。此后,在新任校长严念祖(又名严叔先,中共党员)的帮助下,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经常和赵传等进步学生一起探讨革命真理,参加集会和演讲会,宣传革命思想。高小毕业后,先后到榆林、太原等地一面求学,一面参加革命活动。
1929年7月,在刘文蔚(建国后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中共党组织派遣,以到山西太谷县铭贤中学(现山西农业大学)求学为名,在铭贤中学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并任铭贤中学党支部书记。
1931年初,受命出任山西省互济会中共党团书记,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涯。8月下旬,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面对审讯和严刑拷打,他使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被判为无期徒刑。在狱中,参与党支部的地下活动,组织难友学习、宣传马列主义,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参与并组织绝食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在组织安排下去延安,在陕甘宁边区党委组织部任统计科长。期间,多次玲听了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的讲话、报告,政治思想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38年8月,被中共中央选调,从延安奔赴山东抗日前线。到山东后,被分配到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组织部任组织科科长,并分管蒙阴、泗水等县的工作。
1939年3月,调任鲁东南特委(不久改称山东第一区党委五地委)书记,管辖莒县、日照、诸城、胶县、赣榆等县和高密到胶县铁路以南一带的工作。
1940年底,调鲁中区党委工作,先后任区党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区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带领区党委部分机关千部和鲁中军区武装,参加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保护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1945年至1950年,先后担任鲁中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兼军区第一副政委,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参加领导了鲁中区的土改运动和支前工作,为配合莱芜、孟良崮、济南和淮海等战役的顺利进行,为粉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夺取华东战场上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全国解放后,1950年3月至1958年10月,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工委书记、山东分局工业部长、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省总工会主席、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副省长等职。主要分管工业。
1958年10月调青海工作,先后任青海省副省长、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书记等职。组织领导了青海的三线建设,建设和扩建了青海省的一些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项目,为青海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冲击,蒙受屈辱达7年之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青海重返山东工作,1978年12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常委。
1978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其间:1979年9月至1981年11月,兼任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小组组长。
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山东省第四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1980年4月起)。
1981年4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并担任山东省党史学会会长。
1981年11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书记。
1983年7月至1985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常委、主任。
1983年6月,参与创办了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老年大学,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8年3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
『陆』 曲青山的工作履历
1973.12——1975.07,青海省贵德县东沟乡上兰角村知青;
1975.07——1978.10,青海省土产杂品公司团委书记;
1978.10——1982.08,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
1982.08——1984.04,青海省机床铸造厂办公室干部;
1984.04——1984.09,青海省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讲师;
1984.09——1986.07,中央党校研究生部中共党史专业学习;
1986.07——1991.03,青海省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讲师;
1991.03——1994.12,青海省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副团长;
1994.12——1997.10,青海省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团长(1995.09—1997.07 在中央党校培训部二年制中青班学习);
1997.10——1999.11,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99.11——2000.04,青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
2000.04——2001.01,青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西宁市委副书记;
2001.01——2002.05,青海省委宣传部部长;
2002.05——2009.10,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9.10——2014.0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
根据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海西州选举的宋秀岩、曲青山、武宗元调离本行政区,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因此曲青山同志已不再担任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职务。
201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14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柒』 吉狄马加的人物履历
1978.09——1982.08,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1982.08——1986.04,四川省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编辑部编辑;
1986.04——1991.06,四川省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主编,凉山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
1991.06——1993.09,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
1993.09——1995.04,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
1995.04——1995.08,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95.08——1997.12,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民族文学》主编(其间:1996.09—1997.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7.12——2000.11,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办公厅主任、《民族文学》主编;
2000.11——2001.06,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办公厅主任、《民族文学》主编;
2001.06——2001.11,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民族文学》主编;
2001.11——2006.07,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民族文学》主编;
2006.07——2010.01,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10.01——2010.03,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10.03——2013.05,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3.05——2014.07,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青海省综治委副主任;
2014.07——2015.03,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青海省综治委副主任、青海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省社科联主席;
2015.03——2015.04,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人选;
2015.04——,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捌』 张西明的人物履历
1981.09--1985.09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5.09--1988.0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学习;
1988.08--2000.1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其间:1990.03--1990.11在陕西商洛报社基层锻炼;1997.09--2000.06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1997.10--1998.01在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
2000.11--2003.08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助理(2001.08以后为研究员);
2003.08--2005.0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其间:2004.11--2005.04挂职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
2005.04--2006.06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2006.06--2008.01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其间:2007.09--2008.01在中央党校第七期中青二班学习);
2008.01--2008.10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
2008.10--2008.12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中办调研室四组负责人;
2008.12--2009.03中办调研室四组组长、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
2009.03--2009.05中办调研室四组组长;
2009.05--2013.03中办调研室副主任兼四组组长;
2013.03--2013.05中宣部副秘书长、中办调研室副主任兼四组组长;
2013.05--2015.04中宣部副秘书长;
2015.04--2015.05青海省委常委;
2015.05--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
『玖』 宣传部部长是什么级别
宣传部部长属于省部级正职。省部级正职包括: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省(党、市)委书记、省长(政府主席、市长)、政协主席、人大常委会主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国家公安部部长、国家教育部部长、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政委和司令员(明确为正部长级)。
中央纪委正部级副书记、中共中央直属各机构正职、特殊副职及办公室主任(中联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组部副部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9)青海宣传部长扩展阅读
宣传部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部长:黄坤明。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聂辰席、蒋建国、徐麟、孙志军、慎海雄、庄荣文、张建春、傅华、胡和平、孙业礼。
『拾』 前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的近况
田成平,男,汉族,1945年1月生,河北大名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2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给排水专业毕业。
1962年9月至1968年2月在清华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给排水专业学习。1968年2月至7月留校待分配。1968年7月至1970年5月在安徽省霍邱城西湖军垦农场锻炼。1970年5月至1973年1月任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胜利化工厂宣传科干事。1973年1月至1974年10月任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团委书记。1974年10月至1983年9月任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前进化工厂党委副书记。1983年9月至1984年10月任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党委副书记。1984年10月至1988年2月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1988年2月至
1992年11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1992年11月至1993年1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副省长、代省长。1993年1月至1997年2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省长。1997年2月至1998年1月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99年6月至2000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政协主席。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5年6月起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