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女兵宣传画

女兵宣传画

发布时间:2021-09-13 14:36:44

1. 女兵当文艺兵有什么要求,需要会什么

1、女生文艺兵报考要求:

(1)符合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热爱国防事业,符合聘用岗位的职责要求和相应的资格条件;

(2)女性身高163cm以上。

(3)年龄在16~22岁。未婚;符合公民应征服现役的体格检查标准,身体健康,无纹身,无口吃,无传染病及其他不良嗜好,两眼裸视力4.9以上 ,在不影响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视力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4)高中毕业生、大专、同等以上学历均可,有一定的表演基础。

2、女生文艺兵的报考基础:

(1)必须有一定的艺术特长。

(2)具备一定的表演基础。

(3)拥有较标准的普通话水平。

(1)女兵宣传画扩展阅读:

军队文艺工作,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该说曾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宣传鼓动作用。从我军初创到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至于建国后,都发挥了积极的宣传鼓动作用。

2、振奋军威作用。如我军的解放军军乐团,在历次阅兵中用乐曲展示了我军的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3、活跃部队文化氛围。通过军队文艺工作,使紧张的军旅生活有张有弛,文武之道相得益彰。

4、加强与外军交往。通过军队文艺工作者给外军的演出,展示了我军的形象,加深了军队间的交流与合作。

2. 俄罗斯女兵和中国女兵到底哪个最美

印度军队中的女士兵不能进入作战部队,而且一旦退役,没有养老金,在各国女兵中算是比较悲惨的。
如今,随着战争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女兵已成为各国军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军队中女兵的风采与特点不尽相同,下面让我们来逐个盘点。

俄罗斯女兵的传奇风采早已为世人所知。苏联解体后,女兵在军队中的构成没有太大变化。目前俄陆军中有女兵11.5万至16万,约占总兵力的10%,其中包括300名高级军官。
在今日的俄罗斯军队中,仅指挥专业就有170种岗位对女兵开放,越来越多的指挥官认为,军队中的许多岗位适合女军人,同样,越来越多的女军人干得还比男军人好,开始对男军人提出挑战。
俄罗斯女军官百分之百受过高等教育。在女士兵中也有28%的人受过高等教育,而男士兵则只有11%;女士兵毕业于中等技术学校的占到50%,而男士兵则仅占20%。在战略火箭部队有2万余名女兵,平均每9名女兵中就有一名毕业于高等院校。
俄罗斯的女兵们还以美丽闻名于世,该国曾多次举行“军中皇后”选美比赛。女兵们在男战友的吉他伴奏下,唱起经过改编的军营老歌:“因为我们是士兵,自动武器我们最爱,男孩只能排第二……”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女兵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大约140万现役美军士兵中,女兵约占14%。不过,根据美军1994年开始实施的禁令,直接参与地面作战任务的职位不得使用女兵,女兵也不得被部署到旅以下编制、以作战为主要任务的部队单位。然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状况将得到彻底改变。
美国国防部1月23日宣布,国防部长帕内塔已经决定撤销禁止女兵上战场的禁令,并于近期公布相关细节。这一禁令彻底取消后,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将有23万个步兵岗位向女兵开放。
美军新闻处当天援引国防部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向帕内塔提出这一建议,帕内塔已经批准。“在宣布这一决定后,美军各兵种将开始制定实施计划,预计将在2016年1月之前完成。一些兵种可能在今年内就向女兵开放,不过包括特种部队在内的其他兵种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接收女兵,”这名高级官员说。

叙利亚:新建女兵旅号称“国防雌狮”
在深陷内乱冲突的叙利亚,政府军中新近出现一支“国防雌狮”,或将成为政府军应对反对派武装的关键。而在美国,随着女兵自身实力的提升,她们要求获得与男性士兵同等地位的呼声日益强烈,美国防部日前做出让步,宣布撤销不准女兵上战场的禁令
一段本月初被上传至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的视频显示,大约100名女性在一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画像前整齐列队行进。英国《独立报》报道称:“这让人想起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的女保镖。”
报道指出,这些女兵是叙政府最近组建的准军事组织“叙利亚国防军”的一部分。这些新招募的“国防雌狮”身着军装,携带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负责把守检查站及执行安全任务,以便让受到围攻的政府军士兵腾出手来与叛军作战,“她们看起来是叙政府应对叛乱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据悉,“国防雌狮”已被部署到霍姆斯,在那里保卫那些大部分居民仍支持政府的地区。
反对派叙利亚革命总委员会发言人阿布·拉米几天前在一个阿拉维派穆斯林聚居区第一次看到了这些新招募的女兵。“我非常震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相信这是让‘自由叙利亚军’被迫杀害女人的手段,然后(政府)以此向全世界进行宣传。但是,持有武器的任何人都是合法的袭击目标。”拉米说,还有约500名新招募的女兵在瓦迪-达哈卜地区的一处军事基地中接受训练。

印度:女兵退役后无养老金
在印度110万军队只有1000名女军官。印度政府十几年前才开始同意征召女军官。在那之前,女性只被允许进入部队医院。现在每年约有150名女军官进入印军,最初定的5年服役期可延长到14年。
在印度,女军官和男军官一样要接受49周的严格训练。她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情绪上也准备得更好,容易接受艰苦军营生活的挑战。军队中的女士兵可被分配到炮兵、信息、工程和情报等部门,但她们不能进入作战部队,而且一旦退役,没有养老金,在各国女兵中算是比较悲惨的。

世界各国女兵对比:俄罗斯女兵最美 印度女兵最惨
印度女兵
很多印度军官私下表示,在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军队招收女军官和士兵会带来一些问题,要照顾到她们的一些特殊需要,像提供浴室和住处。

3. 特战女兵日常

“当你跑着800米,我们跑着8公里;当你在宿舍吃着瓜,我们在训练场吃着沙;当你在火锅店吃鸡肉,我们在丛林里喝鸡血”。这句顺口溜生动地说出了特战女兵与同龄人生活的不同。

如今,她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经过多次交手,特战旅的男兵们很少再敢轻视这些杀蛇取胆、生喝鸡血的女特战队员。再有人拿“女兵”说事,吴昌洁会很淡然地说,我首先是一个兵,其次是一个女兵,最后才是一个女孩子。

4. 幽默短笑话

没见过 妈妈:“瞧你这手,多脏呀!你什么时侯看到过我的手像你这样脏?” 女儿:“没有,妈妈。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像我这么大的时侯。”

牛会抽烟吗 两个农家的孩子在聊天,一个突然问:“你家的牛会抽烟吗?” “你疯啦?牛怎么会抽烟?” “哦,那么,也许是你家的牛棚着火了。”

做事 母亲说:“今天能完成的事,不要留到明天。” 儿子道:“好吧,把刚才的蛋糕给我,我今天都吃光了吧。”

省钱了 “爸爸,你可以省钱了!” “省什么钱?孩子。” “今年你不用再花钱给我买课本了,我已经留级了。”

少一次 父亲在游戏厅门前看到儿子,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学习,光会打游戏,我十回有九回都在这儿看见你!” 儿子说:“我还比您少一次哪!”

启示 “妈妈,人真的是由猴子变的吗?” “是的。” “哦,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

失误 父亲责备儿子:“邻居张家很不高兴,因为你一拳打坏了他儿子的眼睛。你说那是出于意外,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儿子说:“我本来想打中他的鼻子。”

为什么 孩子:“爸爸,这冒烟的是什么?” 爸爸:“记住,冒烟是烟囱。” 孩子:“噢,知道啦!那爸爸的鼻子为什么不叫‘烟囱’呢?”

问路 走路人问一个小孩子道:“小弟弟请问你:这两条路,通什么地方?” 孩子道:“东边一条,可以通我的家。西边的一条,却不通我的家……

孝子 子:“如果我考全班第一名,你会怎样?” 父:“那我真要高兴死了!” 子:“爸爸,不要担心,我不会让你死的!”

坐吃山空 吃饭时,小儿子老是不肯坐下。妈妈奇怪地问;“你今天怎么啦,干嘛站着吃饭?” 儿子:“今天上语文课,老师说‘坐吃山空……’”

足球热 父亲:“咦,叫你买只热水袋,怎么买了只足球?” 儿子:“足球比热水袋好,省得灌水麻烦。” 父亲:“可足球不能取暖。” 儿子:“怎么不能?你不见报纸上讲,今年全世界将出现‘足球热’吗?”

猪的儿子 父亲:“你这么笨,真是个小猪猡!你知道小猪猡是什么吗?” 儿子:“知道,它是猪的儿子。”

再出一道 妈妈:“你算算这道题得数是几?” 儿子:“5”。妈妈:“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来了。给你五分钱去买 冰棍。” 儿子:“妈妈,你再出一道得数是100的题吧!”

吃药 妈妈:“你干吗一个劲儿翻跟头?” 儿子:“我刚喝完药啊。我喝之前忘了把瓶里的药水摇匀……

修雨靴 一场大雨过后,小灵拖着爸爸的一双大雨靴玩水。雨靴破了个洞,进水了。 小灵想:这好办,只要再开个洞,让水流出去就行了。于是,他用剪 刀在靴底又开了一个洞。可是雨靴里的水越积越多。 小灵叹气了:“到底要开几个洞,水才能出去呢?”

适得其反 这次算术考试得了多少分?” “三分。” 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鞋底子。 “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下次我一分也不要了。”

伞状蘑菇 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潮湿的地方吗?” 爸爸:“是啊,长在爱下雨的地方。” 儿子:“噢,怪不得蘑菇要长成伞的形状!”

造句 老师:“请用‘凡是……就’造句。”
学生:“凡是不会的问题,老师就不应该提问我”

诚实的孩子 一个来做客的夫人非常奇怪她的小侄子为什么那么规矩。
“你真乖。”她说:“你为什么这么听话呢?”
小侄子答道:“ 因为妈妈答应给我买个玩具熊猫,如果我不嘲笑你那蒜头鼻子和煽风耳的话。”

5. 美国海军陆战队征召女兵的宣传海报上的all women are created equal , then some become marines求翻译

墙上的话:
All women are created equal. Then some become marines.
所有女人生来平等。然后一些女人就成为海军陆战队员了。

6. 麻辣女兵何时上映

作为今年暑期的重头戏,《麻辣女兵》由著名导演谷锦云执导,主打青春旋律,而剧中也将解开女特种兵的神秘面纱,展现现代女兵的真实生活。据悉,该剧预计8月份登陆湖南卫视。

7. 求一张图片。美国经典的女兵海报画。

不可能是这张

8. 女兵应征条件

女兵应征条件如下:

1、招收对象: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含高校新生)、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征集高中应届毕业生、当年度新入高校就读的学生入伍。普通高等教育五年制大专的应届毕业生及正在大专阶段学习的在校生,符合条件的可以征集。

2、征集年龄

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含当年度新入高校就读的学生)年满17至19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放宽到22岁、应届毕业生则放宽至22岁。

3、征集条件,分为政治条件和体格条件

政治条件,按照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4年10月9日公布的《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

体格条件,按照国防部2003年9月1日公布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身高应在158厘米以上。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视力右眼不得低于4.6,左眼不得低于4.5等。

(8)女兵宣传画扩展阅读:

女兵优先征集所需的条件及其优先政策

1、女兵优先征集对象

包括:烈士的子女和同胞姐妹,驻海岛、边境、远离居民区等条件艰苦地区的部队和其他部队(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干部子女,本人自愿应征并符合条件的,优先征集。

2、享有优先征集政策的女青年,参加统一组织的报名、初审、初检和体格检查,全部合格者可以不参加面试考查、综合评定打分,直接参加政治审查,政审合格者批准入伍。

9. 二战期间,为什么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上阵杀敌

自从德军入侵苏联开始苏联也被迫卷入二战,开始了历时四年多的卫国战争,苏联方面也是遭遇了沉重的灾难,很多苏联女性也不得已走上战场,整个苏联军民一心,都在为保卫国家而贡献。德国曾经对苏联不宣而战,在这种状况下苏联方面长期处于不利的局势,苏联军队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失,兵员阵亡不计其数,为此,苏联女性不得不应征从军,很多女兵走上了战争一线,开启了上阵杀敌的使命。

二战期间的苏联女兵宁可穿着裙子也要上战场,这无不是在宣扬着苏联方面战胜的信心,这也为世人展现了一幅保家卫国的宏伟画卷。

10. 1955年授衔中尉女兵名单

资料介绍,1955年授衔时全军女军人仅有近一万人,而被授予军衔的女军人则不足五千人,其中授予少将、大校、上校各一名,校官总数只有四十多人。
少将(1人):
李 贞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李贞(1907——1990)湖南省浏阳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浏东游击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中共平江、吉安县委军事部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八路军一二0师教导团组织科科长,师直属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3月11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大校
肖月华(1913—1983)广东大埔人。1924年在海丰由彭湃夫人介绍入团,后回乡参加革命,1927年转党。1931年被闽西肃反委员会诬为“社会民主党”,处决前被人抢救带走,年底平反,恢复团籍。1933年与李德结婚,后参加长征。1935年12月恢复党籍。1936年参加东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与李德离婚,同年任陕甘宁地委妇女部长。1943年底进**学习。1945年在承德市任区委书记。1946年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1949年任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劳动调动科科长,后任湖南省公路局秘书科长、养路处副处长、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1960年调回部队,任湖南省军区军法处处长,授大校军衔。1976年任省政协委员,不久离职休养。1982年由正师级调为副军级。1983年11月3日在广州市病逝。
林月琴——罗荣桓元帅的夫人1914年1月18日生于河南省商城县丁家埠区南溪乡(现属金寨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妇女工兵营营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二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机要处党支部书记,晋西南党员训练班主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直属队分总支书记、第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山东军区司令部机要科政治协理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子弟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兼罗荣桓元帅办公室主任。1955年9月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8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二、第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总政治部干部部原顾问(按原副兵团职待遇)。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11月22日在北京逝世。
上 校
叶群——林彪元帅夫人1919年9月15日生于福州,是福建省闽侯县泸屿乡叶厝村人。1935年末入团,1936年夏入天津师范学院高中学习,同年转党。1938年到延安,曾任中国女子大学组教科科长。1941年7月1日结婚。曾在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第四野战军司令部作参谋、秘书、翻译工作。建国后,任教育部普教司副司长,上海、广州教育局副局长。1959年后任林彪办公室主任。中共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办公组成员。1971年9月13日乘机外逃,途中机毁身亡。1973年8月被开除党籍。
丁志辉(1918—1980)江苏无锡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在医务处学习。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旅、军的休养所所长。参加过黄桥战斗的战场救护工作,并在频繁的反“扫荡”中,与医务人员一起胜利完成带领伤病员边转移、边治疗任务。先后被评为模范干部和模范党员。曾任师卫生部后方医院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到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二纵队五师医务主任兼后方医院院长、军卫生部医务主任。曾入中国医科大学学习。1948年被评为军的模范干部。建国后,在广州任陆军医院医务主任。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医疗手术队队长,在第五次战役中,带领手术队抢救了2900余名伤病员。翌年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先后任中国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新兰——肖华上将的夫人。王新兰,原名王心兰。著名革命家王维舟的侄女。1924年6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王家坝“双朝门”,从小受到革命熏陶,6岁就开始送情报,9岁便参加红军,分配在红四方面军宣传委员会,11岁时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在长征路上,是当时最小的女红军战士。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组织上送她去延安红军大学学习,在陕西三原的云阳镇八路军总部,与115师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相识。“抗大”毕业后,被安排进军委通讯学校学习。1939年从通讯学校结业后,分配到延安红色中华社(新华社前身)新闻台当报务员。年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达115师师部,接着由罗荣桓亲自安排送往肖华的挺进纵队。同年11月21日在冀鲁边战地与“娃娃司令”肖华成婚,1940年起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新闻台报务主任,此后一直从事通讯机要工作。建国后,历任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军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5年12月离休(正军职)。
何锐——袁克服少将夫人陕西省宁强县人,1917年生。13岁作童养媳,1935年正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妇女班长、工作队副队长、排长,1939年与袁克服结婚,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3年任中央卫生部门诊部商店主任,后任冀南军分区司令部四科副科长,1947年任吉东军分区管理股副股长,1949年任湖北野战医院副院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直属疗养院副院长。1972年在西安病逝。
陈真仁——傅连暲中将夫人陈真仁原名陈锦云。副军职离休干部。1919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金牛驿村。1934年她随父亲和哥哥一起参加了红军,父兄都在长征路上不幸牺牲。1935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0月在宁夏同心城与著名的红军医生傅连璋结婚。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教员、秘书、科长,军委总卫生部药材处副处长,总后卫生部药材局采购处处长、药材处副处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原顾问等职。因病于2006年3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陈斐然——傅秋涛上将夫人 总参办公厅离休干部。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排长、副指导员、协理员、副科长、幼儿园主任和总参办公厅办公室秘书等职。因病于1989年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吴朝祥(1918— )原籍湖北麻城,出生于四川通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长征中任妇女独立团营长。到陕北后,曾任青年训练班政治协理员。1938年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国女子大学校务处副处长。在解放战争中,先后任辽东军区第二野战医院政治委员、军区卫生部政治处主任。建国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直属供给处和军工医院政治委员、武汉军区总医院和湖北省军区后勤部的政治委员。1979年任湖北省军区顾问。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离职休息。
李瑞麟(1901—1988)又名李瑞林。河南项城人。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年从美国回国,在上海同德医学院任教授兼南洋医院主任医师。上海解放后,李瑞麟1953年在上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兼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1961年12月被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被授予上校军衔。为一级教授。
周东屏——徐海东大将夫人原名周少兰。安徽裕安(六安)人。1917年生于贫苦家庭,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红二十五军,在军部医院任护士。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红25军长征。1935年10月,在陕北永坪镇嫁给了她精心护理多日的徐海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新四军医院、皖东和东北解放区机关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总参谋部管理局顾问。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8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78年2月被选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
胡朋——(1960年晋升大校)山东莱阳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戏剧队、演员训练队副队长。建国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在《白毛女》、《槐树庄》等影片和《母亲》、《子弟兵和老百姓》等话剧中饰演角色。参与创作的话剧剧本《平津作战》获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和1983年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郝治平——罗瑞卿大将夫人河北临漳人,1934年在开封大河中学读书。1937年就读于省立第一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38年2月达到延安,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抗大二大队政治处技术书记。1941年起,在八路军野战军政治部任秘书、政治指导员、中共总分支书记。1945年在张家口外语学校学习英语,后在19兵团子弟小学任教导主任、副校长。1949年起,历任公安部办公厅秘书,政治部组织教育科科长、党委办公室主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罗总长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党委委员。1978年任总参谋部政治部顾问,1986年离休。是全国妇联执委、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老人促进会会长。
彭素(1916—1987)河南省商城县丁家埠区南溪乡(今安徽金寨)人,原姓廖,8岁当童养媳。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意青年团。1929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任红10师医院药局主任,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四方面军总医院药局主任、护士连连长。长征中,曾任红四方面军卫生部主治医师。1938年起,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卫生部药局主任、分院药局主任。1940年入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在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劳动模范。1943年在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卫生处任药局主任。1945年作为“赴前线干部大队”的成员,转战张家口、承德,后任华北解放区烟草公司卫生所所长。参加石家庄战役后,调华北被服局医务所任所长兼主治医生。1950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女宾部中共支部书记兼政治协理员。1953年入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5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直属医院、人民解放军302医院副院长。1957年授予上校军衔。1983年离职休息。享受副军职待遇。
中 校
冯 苏(1921-- )四川省万源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入党,历任战士、班长、队长、妇女营连长、抗大总校供给部经理处协理员、47军东北军工部经理处人事科科长、湖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60年授少校军衔,1963年晋升中校军衔。1957年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二级红星勋章。
冯明英——王宏坤上将夫人四川巴中人,1916年生。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调入红四军政治部任民运干事,翌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冀南军区政治部、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任保卫干事。建国后,在海军政治部保卫部任干事。1957年任北京量具刃具厂保卫科科长。1960年任海军直属政治部群众工作处副处长。1963年起因病休养,1978年离职休息。
阮若珊(1921— )1938年参军,1939年10月入党,解放后任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团长。1955年授中校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8年转业,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58年11月离职休息。
何曼秋——张汝光少将夫人四川江油人,1919年12月22日生。1935年4月参加红军,1937年2月由团转党。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妇幼卫生保健处处长。1955年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 炬——王树声大将夫人1921年11月30日出生在湖北襄阳南漳县一个教书先生家。1938年8月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到延安中央门诊部,中央医院任医生。1944年,中秋节和王树声结婚。1949年,杨矩在湖北省军区卫生科担任医生、副科长。1958年在北京海淀区卫生局任防疫科科长。1961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任门诊部主任。1964年,调任二炮后勤部卫生部防疫科长。1966年,调任解放军三0四医院任副院长、副政委、顾问。1983年,离休。
李蓝丁——苑化冰大校夫人,原名李一冰,浙江海宁人,1924年生。1941年于上海占德高级助产学校毕业。同年参加新四军,翌年转党,历任药剂室主任、野战军卫生部前方医院医疗队队长。出席第二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参加抗美援朝。1956年起,任二医大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住院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二部、医务部副主任等职。她先后立大功二次,小功三次,六次嘉奖,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被誉称为“我们的南丁格尔”。2007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
赵 政——万海峰大校夫人江苏昆山人。1922年生。1941年从上海到苏北参加新四军,被分配到第一师第一旅工作。1942年入党。建国后在南京军事学院门诊部当军医。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中校军衔。同时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黄海云——赖春风少将夫人,四川省梓潼县人。1919年出生。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少 校
马忆湘——晏福生中将的夫人 原广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政委。土家族。湖南永顺人。1923年出生,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护士、宣传员、干事、指导员、关中地委抗习主任、主任科员、厂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儿童福利会理事、广东作协理事、部队团副政委、师副政委等职。1983年离休。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各一枚,获延安劳动模范、劳动英雄称号,并受奖章。1949年随军南下,曾在军中和地方任职。1958年在湖南军区从事文艺创作工作。1958年完成回忆录《在长征的道路上》。1959——1961年完成长篇小说《朝阳花》,被广州军区政治部颁发优秀作品奖。1961年调广州军区司令部第一通讯总站任副政委。曾发表《我跟红军过草地》。1978年调广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任副政委。1987年编写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
王 苹(1916—1990)江苏南京人。回族。1934年参加南京磨风剧社,主演话剧《娜拉》。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副科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副厂长、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导演的影片有《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槐树庄》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1986年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公寅华(1930-- )河北省乐亭县人,1946年入伍,1947年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斗中负伤,评为三等甲级残废,荣立大功一次,甲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1964年晋升少校军衔(366医院主治军医)。1988年授胜利功勋荣誉章。
田 华(1928— )河北唐县人,1962年晋中校。1940年12岁时参加了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这是她从事文艺工作的起点。从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期间,在华北前线做宣传工作。参加过秧歌剧《兄妹开荒》、《大庆功》,河北梆子《王老栓报仇》、《血泪仇》,话剧《战斗力成长》,歌剧《不要杀他》等剧目的演出。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著名歌剧《白毛女》改变成故事片时,被选中扮演喜儿,一举成名。1957年,文化部授予《白毛女》优秀影片一等奖,田华获得一枚金质奖章。1959年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副会长。
史群英(1922— )四川旺苍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长征中,在红四方面军总后方医院任护士,曾一人护理一百余名伤员。1937年初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陕甘宁边区医院任护士。从延安医科大学毕业后,在中央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第六和平医院、华北军区门诊部任医生。1949年起,历任华北军区防空军司令部卫生所所长,海军保育院院长,南京海军医院副院长,海军直属政治部干部处处长、海军司令部政治部秘书处处长。1978年离职休息。
权卫华——李基少将夫人原名权智英,1919年生,四川阆中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野战医院伤病员连连长。参加长征到陕北后,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中国女子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鲁迅师范学校学习。湖南军区后勤部干部科副科长、政委兼科长,工程兵西安工程学院干部部部长,工程兵直属政治处副主任、管理处代处长。
刘 坚——杨梅生中将夫人原名萧成英。四川通江人。1919年生。7岁被拐卖当童养媳。1932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陕北后,入中共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抗大区队长兼军事教员、通讯学校指导员、新四军支队教导大队女生队队长、中共独立团总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在热河军区任中共总支书记、东北军区三局被服厂监委。建国后,任军直工部组织科科长,湖南军区干部部福利科科长、省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校长、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广州军区直属政治部副主任。1973年离休。2005年8月31日在广州病逝。
朱应明(1913-- )四川省登苍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干事、指导员、县妇女部长、军械处支部书记、管理科副科长等职。1962年授少校军衔。1988年授二级红星勋章。
李光明——谭冠三中将的夫人。 1921年3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华家坪一个极贫寒的农民家庭,自幼丧失父母,4、5岁时,被送人当童养媳。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2月入团,1937年3月入党。后与谭冠三将军结婚。历任缝纫工人、剧社社员、战士、卫生员、宣传员;报务员、中队长;组织干事、中共西藏工委妇委组织部副部长、拉萨妇联副主任、西藏军区司令部办公室机要秘书、成都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等职。1988年离职休养。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国群——罗友林大校夫人,陕西延川人,1921年12月生。1933年1月参加红军,1934年1月加入共青团,1935年5月转党。1955年根据《国防部关于处理和留用妇女工作人员的决定》文件,没有给她授军衔。但因其丈夫在红军反剿匪和长征时担任林彪等首长的保卫工作,因而她通过林彪、叶群,终于在1960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当时福建和江西只有她一个授衔的女军官。
汪荣华——刘伯承元帅夫人。1917年2月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郝家集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政治部宣传员,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调入英山县委负责青年妇女工作;;1932年11月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卫生部医务员,12月调到十一师33团医务所工作;1933年调到四川省委从事青年妇女工作;1934年4月任四川省委妇女部巡视员。1935年3月任四川省苏维埃政府邮政局副局长。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两次翻越雪山,三次穿过草地,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她与刘伯承结为伉俪,并在战斗中同时负伤;1936年12月,在延安军委四局工作期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37年1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初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保卫部工作;1938年7月奔赴抗战前线,先后任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教员、供给部政治处指导员、直属政治处组织干事、司令部供给处党支部书记、机要科译电员等职;1944年11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12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干部科参谋;1950年1月任西南局干部子弟学校教员;1951年1月入军事学院俄语训练班学习;1957 年7月任高等军事学院秘书。1960年12月,任刘伯承同志处秘书,她协助刘伯承同志处理、,同时又精心照料刘伯承同志的日常生活;1978年5月任军委办公厅顾问。1985年12月离休,享受正军职待遇;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8年5月27日17时20分,汪荣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吴继春(1915— )原名吴克斌,又名吴素芳。河南新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在光山县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1932年起,任县指挥部医院代医务主任、独立团医务所医务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红四方面军支队医院任司药,后到支队后方留守处妇女队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入华东野战军妇女干部学校学习,并曾任军供应站营业股股长。建国初期,在军队学校学习。后曾任总参谋部第三招待所副所长、西藏军区直工部干部科科长、福州军区执政机关工作科科长。1981年离休。
林 江——张广才少将夫人原名向光莲,四川阆中人。1919年生,7岁当童养媳,9岁被卖,逃出流浪,1932年秋于通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妇女连当战士,为前方兵站运送供应物资和转送伤员。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在陇东地区战斗中负伤,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起在中央新闻电台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转战于沈阳、吉林、长春、哈尔滨、延吉等地。建国后,先后在武汉军区、湖北省军区工作,曾任湖北省军区干部科副科长。
林 影(1925—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抗经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时任十五军留守处政治协理员),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二级独立功勋荣誉章一枚。
段桂卿(1924~1990)山东省威海乳山午极镇小寨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2月在原籍从事妇女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参加八路军。先后于胶东五支队分所任护理员,五支队三所任护士、护士班长、手术室室长等职。1947年2月任胶东军区第五师野战手术室室长,是年9月调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任军医、手术室室长兼政治干事、医训队队长、第四医疗队队长等职。建国后被授予少校军衔,并获独立自由奖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中........................................http://..com/link?url=igcQQtUGvBor5__MaKx9vZjOnJLkK0Q9w2O5X_

阅读全文

与女兵宣传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幼儿园暑期师德培训方案 浏览:315
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书封皮 浏览:368
运营推广方案模板 浏览:477
食品的促销活动策划 浏览:212
会议策划方案英文 浏览:858
开学季促销活动海报 浏览:948
工作技能培训方案 浏览:546
策划一个家乡活动方案 浏览:578
杭州尊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519
超市春节促销活动 浏览:348
校园咖啡屋策划方案 浏览:717
随手拍策划方案 浏览:510
幼儿徒步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43
试述电子商务如何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浏览:155
银行厅堂客户营销方案 浏览:828
电影院观影策划方案 浏览:935
银行公益慈善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73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培训方案 浏览:72
2016暑假眼镜活动方案策划大全 浏览:147
策划书培训班活动方案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