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份神经外科的健康宣教,内容要通俗易懂 简单明了。我要做宣传栏用的
颅脑外伤知识宣教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同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因正确指导病人,教会病人下列知识。
【心理指导】消除恐惧紧张心理。意外的伤害、疼痛的刺激及伤后可能导致伤残、甚至死亡的威胁,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应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励,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术前指导】
1、饮食:
⑴伤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①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损伤的修复。②持续昏迷伤后24小时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具体指导参见“颅内肿瘤知识宣教”。③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暂禁食,经止血后方可进食,并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⑵需手术清除血肿或骨折复位时,术前应禁食10~12小时,禁饮6~8小时,以免麻醉后食物返流、误吸。
2、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3、防止坠床:有精神症状或躁动的病人,意识、思维失去大脑的控制,应加护栏及约束四肢,防止坠床。
4、检查指导: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需要反复腰穿,其目的是排除血性脑脊液,了解出血的转归。穿刺时应侧卧位,两膝弯曲,大腿向腹壁靠拢,头则向胸部屈曲,以使腰背尽量向后弓曲,不随意改变体位,以防误伤。穿刺后应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脑脊液压力改变,引起头痛。
5、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头痛呕吐加重,可能有颅内高压、脑危象等情况发生,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处理。
6、并发症的预防:
⑴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和鼻饲时应注意:①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冲洗、填塞。②应抬高头部,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③需鼻饲流质,推迟到伤后4~5天,以防止逆行感染。
⑵伤后肢体感觉功能减弱或消失者,高热时用冰敷方法降温,应以布、棉垫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天气寒冷时不宜用热水袋取暖,以防止烫伤。
7、头部手术者剃光头后肥皂水和热水洗净,以免术后伤口或颅内感染;天冷时,备皮后戴帽,防感冒。
【术后指导】
1、饮食
(1)麻醉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方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软食。
(2)术后24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鼻饲流质。鼻饲流质时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于200ml,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热量、高蛋白、富营养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③温度38~40℃,防止烫伤病人。④抬高床头15~30°,喂饮食半小时内勿改变病人体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脱出。胃管脱出时进食,可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应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饮食前要证实鼻饲管是否在胃内,避免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检查方法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说明在胃内。一旦发生胃管脱出,应报告医务人员。
(3)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尽量少进牛奶、糖类食物,防止其消化后产气过多,引起肠胀气;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甚至出现便血时,提示有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应暂禁食或灌注冰流质,经止血后,方可进食。
2、体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
(2)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3)较大病变组织切除术后,局部留有较大腔隙时,应禁患侧卧,以防脑组织移位、脑水肿发生。病情变化时,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3、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方法:颅内肿瘤术后,视具体情况,常于硬脑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应注意:
(1)引流袋内口低于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颜色由浅变深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3)输氧时,勿拔出氧气管。
4、并发症的预防:
(1)肺部并发症的预防:①鼓励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并随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护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②对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应做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护理参见“脑外伤气管切开护理指导”。
(2)病人出现神志改变或头痛、呕吐,可能有脑水肿或颅内继发性出血,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3)尿量增加,大约300ml/小时或病人出现口渴、烦躁等失水症时,可能是发生了尿崩症,除告诉医护人员处理外,还应注意多饮水,补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脱水。
(4)预防褥疮: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及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可导致褥疮发生①每1~2小时翻身1次,避免皮肤破损。②随时更换尿湿、污染的床单,擦洗全身皮肤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术后机体抵抗能力低、进食后食物残渣滞留口腔内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进食后应漱口,以除去食物残渣,预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术后昏迷病人,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完全者,易发生角膜溃疡。应用眼垫遮盖双眼,防止异物、飞尘进入眼内,引起角膜损伤、感染。
2、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指导:脑外伤后持续昏迷、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病人,因呼吸道分泌物多,影响气体交换,应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应注意: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①避免异物进入气管导管内,以免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盖在气管导管口处,以免引起人为的堵管,导致呼吸困难。③气管内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气管内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结痂堵塞内管及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应有专人守护,防止拔除气管导管引起气管塌陷、气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气管切开处留学、颈部、胸部肿胀明显并有捻发音、气管套管脱出等情况,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⑷堵塞:拔管指导:①呼吸困难已解除,痰液明显减少时,试行气管导管堵管24~48小时,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稳,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稳,夜间入睡安静,说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出冷汗,说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气管导管暂时不能拔出。②气管导管拔出后,仍应注意呼吸情况。
⑸语言交流:气管导管拔除前影响发音讲话时,对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轻轻压在气管导管口上,形成暂时性堵管,再简单地发声讲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知识宣教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性血管损害所致的颅内血管畸形、囊性膨出、硬化、血栓形成。常见的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出血或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临床上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偏瘫、失语、意识改变等。可因血压突然升高、情绪激动、体力活动、用力大小便等诱发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常以手术方法切除病变血管或清除血肿或夹闭动脉瘤。为了使病人配合治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病人。
【心理指导】避免情绪激动,应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可诱发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术前指导】
1、饮食:
(1)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术后组织的修复能力。
(2)术前2周戒烟酒,避免烟酒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影响手术和麻醉。
(3)全麻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饮6~8小时,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
2、休息与体位:
(1)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增进食欲、恢复体力、增强机体抵抗力,病人睡眠、休息时,应尽量减少探视。
(2)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3、有癫痫发作史的病人服药不可中断,以免诱发癫痫大发作。
4、避免诱发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可加重头痛,甚至造成脑危象。应避免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大便、情绪激动等。出现神志改变、头痛加重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5、尽量不外出,如外出时需有人在旁陪伴。因为颅内肿瘤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颅高压症状和定位体征,外出时易跌倒摔伤;外出时体力活动和情绪变化也可使颅内压增高。
6、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而引起便秘、尿潴留。
7、皮肤准备:头部手术者剃光头后肥皂水和热水洗净,以免术后伤口或颅内感染;天冷时,备皮后戴帽,防感冒。
8、避免诱发脑出血。
⑴保持大小便通畅。不用力大小便;习惯性便秘病人,用轻泻剂低压灌肠。
⑵保持平静的心境、睡眠充足、病室安静、探视人员不宜太多,避免谈论使病人激动的话题。
⑶不单独外出,卧床休息为主,有脑内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躁动不安的病人易约束四肢,必要时镇静,以防止颅内压升高,诱发脑出血。
⑷血压高的病人,坚持药物治疗。不可随意漏服或停服降压药,因血压升高时,可导致病变的血管破裂。
9、特殊检查指导:为了了解血管瘤的性质及瘤体上血管的分布情况,血管疾病的位置、大小、形状、数目、起点和脑循环情况,应行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造影时注意:①造影时有一过性发热,是因为造影剂对血管的刺激所致,不必紧张。②造影后应注意穿刺处有无肿胀,用砂袋或500g塑料袋装盐压迫穿刺处。股动脉造影者尽可能卧床休息1天,以免引起穿刺处出血而致皮下肿胀。
【术后指导】
1、饮食
(1)麻醉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方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软食。
(2)术后24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鼻饲流质。鼻饲流质时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于200ml,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热量、高蛋白、富营养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③温度38~40℃,防止烫伤病人。④抬高床头15~30°,喂饮食半小时内勿改变病人体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脱出。胃管脱出时进食,可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应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饮食前要证实鼻饲管是否在胃内,避免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检查方法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说明在胃内。一旦发生胃管脱出,应报告医务人员。
(3)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尽量少进牛奶、糖类食物,防止其消化后产气过多,引起肠胀气;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甚至出现便血时,提示有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应暂禁食或灌注冰流质,经止血后,方可进食。
2、体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
(2)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3)较大病变组织切除术后,局部留有较大腔隙时,应禁患侧卧,以防脑组织移位、脑水肿发生。病情变化时,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3、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方法:颅内肿瘤术后,视具体情况,常于硬脑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应注意:
(1)引流袋内口低于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颜色由浅变深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3)输氧时,勿拔出氧气管。
4、并发症的预防:
(1)肺部并发症的预防:①鼓励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并随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护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②对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应做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护理⑴保持呼吸道通畅:①避免异物进入气管导管内,以免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盖在气管导管口处,以免引起人为的堵管,导致呼吸困难。③气管内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气管内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结痂堵塞内管及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应有专人守护,防止拔除气管导管引起气管塌陷、气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气管切开处留学、颈部、胸部肿胀明显并有捻发音、气管套管脱出等情况,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⑷堵塞:拔管指导:①呼吸困难已解除,痰液明显减少时,试行气管导管堵管24~48小时,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稳,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稳,夜间入睡安静,说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出冷汗,说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气管导管暂时不能拔出。②气管导管拔出后,仍应注意呼吸情况。
⑸语言交流:气管导管拔除前影响发音讲话时,对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轻轻压在气管导管口上,形成暂时性堵管,再简单地发声讲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2)病人出现神志改变或头痛、呕吐,可能有脑水肿或颅内继发性出血,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3)尿量增加,大约300ml/小时或病人出现口渴、烦躁等失水症时,可能是发生了尿崩症,除告诉医护人员处理外,还应注意多饮水,补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脱水。
(4)预防褥疮: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及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可导致褥疮发生①每1~2小时翻身1次,避免皮肤破损。②随时更换尿湿、污染的床单,擦洗全身皮肤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术后机体抵抗能力低、进食后食物残渣滞留口腔内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进食后应漱口,以除去食物残渣,预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术后昏迷病人,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完全者,易发生角膜溃疡。应用眼垫遮盖双眼,防止异物、飞尘进入眼内,引起角膜损伤、感染。
5、保持血压平稳:术后血压应控制在病人基础血压水平,不可随意自行调快或调慢静脉降压药物速度。血压过高,可造成手术部位血管破裂出血;血压过低,可造成脑缺血、脑梗塞。
6、避免诱发颅内压升高:进食速度不宜太快,防呛咳;保持大小便通畅,便秘时勿高压灌肠;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等。
【出院指导】
1、合理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以防止便秘。
2、血压高的病人,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服药物,以免血压升高、诱发出血。
3、康复治疗 ⑴偏瘫:①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利于组织修复的药物,配合高压氧、理疗、针灸治疗,以促使脑功能的恢复。②定时按摩瘫痪肢体6~10次/日,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③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健侧肢体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④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用“L”字夹板固定踝关节,防止足下垂。
⑵失语者的发音指导:①从发单音开始逐渐过渡到教病人说日常用语,以训练运动语言功能。②用听收音机、广播的形式,让病人听过去熟悉的歌曲、喜爱的节目,以训练病人的听觉语言功能。③从教病人认读自己的姓名、简单的文字符号开始,训练病人的视觉语言能力。
⑶有继发性癫痫者,应防止以外。不能单独外出,不宜攀高,骑车、游泳等,随身携带疾病证明单,坚持服抗癫痫药3~5年。
Ⅱ 健康教育宣传栏
专业宣传栏生产厂家,可来图定制
Ⅲ 教室外面要弄一个宣传栏,有:防溺水、交通安全、校园安全、传染病知识等怎么弄
就是外面如果要弄一个宣传栏的话,他应该的有防溺水的交通的,一些消炎有很多就是这样的。
Ⅳ 创卫宣传栏
有很多啦
比如创卫的意义
创卫的时间
创卫的工作
还有一些知识性很强的健康教育内容,像艾滋病防治知识,流感防治等等
最后祝你们创卫成功
Ⅳ 中医宣传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Ⅵ 中医治未病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是愚不可开。
Ⅶ 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
炎陵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栏
办公区第一期2011年1月
春节降胆固醇攻略
新春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人们探亲访友,举杯畅饮,尽享山珍海味。殊不知,人们尽情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健康却被忽视了。在大吃大喝的同时,特别容易摄入过量的胆固醇。研究表明,人体总胆固醇超过正常值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还有胆石症、脂肪肝等。因此春节期间,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饮食,谨防春节病,防患于未然。春节期间饮食降胆固醇,不妨参照以下四大攻略。
攻略一:荤素合理搭配。春节期间免不了大鱼大肉,但一定要限制“三高”饮食,即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饮食提倡清淡,但也不宜长期吃素,否则饮食成分不完善,反而会引起内生性胆固醇增高。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动物内脏、蛋黄、鸡肝、黄油等。脂肪摄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少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玉米、洋葱、大蒜、香菇、木耳等。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肥肉、奶油、猪油、牛油、肉类外皮等动物性食品,烹调用油宜选择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例如玉米油。
攻略二:绝对戒烟,限制饮酒。餐桌上推杯换盏,免不了会饮酒,这时一定要注意,对于胆固醇偏高的人群来说,戒烟限酒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吸烟和酗酒也是高胆固醇血症的诱发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吸烟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吸烟者。吸烟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水平,并且吸烟量越大,好胆固醇水平越低。香烟中的尼古丁,还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使血压升高,导致心绞痛发作。此外,不适当饮酒会使心功能减退,对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损害。
攻略三:适量饮茶。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酚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可预防血管硬化。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因能兴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具有利尿作用。适量饮茶能消除油腻饮食而减肥。
炎陵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宣
201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