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冕宁森林火灾持续5天,政府采取哪些措施
央广网凉山4月26日消息(记者贾宜超)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石龙镇4月20日发生森林火灾,因23日傍晚瞬时8级大风突发飞火,引发另一山头着火,形成新的火场。目前,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武警凉山州支队、凉山州专业扑火队和民兵2000余人投入扑救。
凉山州的气候是冬春季节多风干旱少雨,这样的气象条件对形成山火是很有利的。木里是一个原始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而且由于这次的火场是高海拔地区,我个人认为这个地区应该是没有什么人居住的,而且目前凉山州对防火的打击力度非常大,人为放火的可能性很低,不过这个要看具体调查结果。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季节表明了该区域有大量的干枯杂草,灌木和落叶。
B. 四川冕宁森林失火原因查明,是因为七旬男子丢弃烟头引发的吗
目前根据调查结果看来,火灾是由于该名男子在照看蜂箱的时候吸烟后将烟头随意丢弃在山坡上,导致火灾发生。现在我们卫星监控、侦查技术发达,想要调查原因其实仍是有迹可循。既然从官方调查结果显示是这个原因,那么我们应当相信法律法规保障每一个人的人权,现在有关机关工作人员都讲究责任制,因此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事实上由于烟头引发森林失火的事例不在少数,纵使已有诸多前车之鉴,还是有人因为疏忽大意产生过失。
只要年满16周岁,都有可能触犯失火罪。因此有关部门人员应当对人们宣传森林防火有关知识,明令禁止人民不许在森林中吸烟,可以设置丛林管理员,一旦发现吸烟行为要对其进行罚款,保护森林安全。而作为公民,我们应当注重自己的行为决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头脑,要认识到自己行为可能会导致某种后果,积极避免实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C. 七年级政治题
彝族
刘伯承与小叶丹的故事(“彝海结盟”)
即使枪林弹雨,即使疲惫不堪,跋涉于千山万水间的红军,依然高举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普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而这劳苦大众是不分种族和地域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度,红军以博大的胸怀处理复杂的民族问题,成了日后我党民族政策的范本。
长征中的红军三大主力主要活动在西南、西北地区,那里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长征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和行程,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此长期、广泛地与少数民族接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这段艰难的历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动人篇章,而彝海结盟无疑是这系列篇章中最动人的一章,成为长久传颂的一段佳话。
从某种意义上讲,红军长征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民族政策的胜利。
彝海,彝语叫“乌勒苏泊”,意即海子,位于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境内,距冕宁县城以北47公里,是个海拔2286米的高山淡水湖,面积218.5亩,湖水清澈如镜,四周林木茂盛。
彝海所在的拖乌区,是冕宁全县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解放前后历来如此。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很多彝族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片山区里。这里自然风景优美,但生存条件艰苦。
8月6日,本报长征采访组来到彝海边,来到彝族结盟纪念馆,来到当年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结盟所在地。这里是红军长征中“彝海结盟”一幕大戏的高潮处。然而,这幕大戏的开始和结局,其情节的复杂又远远超出戏剧。记者在凉山州采访近一周时间,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刘伯承临机决定过彝区
8月4日,记者从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坐长途汽车赶赴冕宁,前面半程路都是高速公路,到泸沽镇,汽车下了高速。
泸沽镇,也正是当年红军选择路线的一个岔口。
据凉山州史志办公室主任李志华、冕宁县史志办公室主任王大钊等介绍,当年红军从西昌一带赶往泸沽,由泸沽到大渡河面临两条路,一条经登相营、越西到大树堡,由此渡河,对岸就是富林,这是通往雅安的大道,另一条经冕宁、大桥镇、拖乌到安顺场,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尤其是要通过一向被汉人视为畏途的彝族聚居区。
红军巧渡金沙江后,中革军委的意图是迅速北进,渡过大渡河,向四方面军靠拢,在川西北建立苏区。1935年5月20日拂晓,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军先遣队来到泸沽镇。此时,红军第一团已在杨得志、黎林率领下,先期到达泸沽待命,并派出侦察组到前面侦察。
此时的冕宁县,有几位青年学生,包括陈野苹、廖志高、李祥云等,是中共地下党员,这些人影响了周围的一批进步青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团体。关于冕宁乃至西昌地区地下党的一些故事,我们在下面还要有专门文章向读者讲述。此时,冕宁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们,为迎接红军的到来行动起来了。冕宁地下党派邓明鸿、李祥云、李发明、向德伦、吴兆理分两路前去探听红军消息。在松林、泸沽,他们分别与红军联系见了面。
刘伯承、聂荣臻接见了这些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根据他们汇报的冕宁党组织及泸沽以北的路径、敌情等情况,再根据红军侦察组得到的情况,刘伯承认为,敌人已判定红军将走西昌至富林的大道,把富林作为防守的重点。刘伯承建议军委改变行军路线,走冕宁、安顺场这条小路。
刘、聂立即起草电报,交电台发出。但中革军委处于行军状态,联系不上。刘、聂商量后,决定先派第一团去冕宁,然后再与军委联系。
第一次提出“长征”一词
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行军几个月来,要数这里的群众(指冕宁——编者注)最热情、最好客。他们送上一桶桶糖果、甜食,一筐筐新摘的杏子和一串串红樱桃……人们放起了鞭炮,摆出了菜摊,请红军喝糖水。战士们要付茶钱,反而惹得老乡生气。街上到处挂着标语:‘欢迎红军’、‘拥护共产党’。”
冕宁人民对于红军的热情直到今天还能感受到。得知本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冕宁县宣传部门给予了我们格外热情的支持。冕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亲自陪记者去彝海采访,县委宣传部长还亲自向记者自豪地介绍,红军长征在冕宁,创下了四个第一。
■第一个第一:冕宁是红军长征以来,进入的第一个县城。听说红军将至,国民党县长钟伯琴带着少量部队闻风而逃,冕宁成了一座不设防的空城。当年5月21日凌晨1时左右,红军先头部队进入冕宁县城。刘伯承、聂荣臻等红军领导人进城后,设司令部于天主教堂。聂荣臻政委用法语与5个法国修女交谈,劝她们不要惊慌。刘、聂与中革军委联系上后,军委表示完全同意他们经冕宁、安顺场北进的建议。
■第二个第一:红军在冕宁创建了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党中央进驻冕宁县城后,立即于5月22日晨,由政治局委员、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陈云,在总政治部驻地会见地下党西昌特支成员陈野苹,了解西昌、冕宁地下党和当地情况。此后,又立即召开会议,正式决定成立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由陈野苹任主席,李井泉任副主席,方忠、肖佩雄、李发明等7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下设财粮科、弱小民族科和行政科。陈云起草了革命委员会的布告。
5月23日上午,冕宁县革命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成立大会在冕宁县文庙大成殿前举行,有近千彝汉群众参加。大会由陈野苹主持,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在会上讲了工农武装起来闹革命求解放的道理,李井泉也在会上讲了话。
■第三个第一:红军在长征路上,在冕宁组织了第一支农民地方武装“冕宁县抗捐军”。抗捐军由红军干部黄应龙任总司令,陈野苹任政委。抗捐军战士佩戴红袖章,由红军发给部分枪支。当时全县共有500多人参加了抗捐军。
■第四个第一:“长征”一词第一次在冕宁提出。5月22日,红军在冕宁县城张贴了由朱德签署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全文是: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夷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
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买卖,价格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此前,在中央红军文件中只出现过“西征”、“远征”的说法,只是自此之后,红军来往电文才陆续出现了“长征”、“一万八千里长征”、“万余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等词句。
当然,比首次出现“长征”一词更重要的,是这个《红军布告》体现出的民族团结平等精神。正如出身彝族,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伍精华所说,短短的156字,生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为彝海结盟奠定了基础。
布告发布当天,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已向彝族聚居区进发。
小叶丹靠个人魅力当首领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角之一小叶丹了。
在西昌,记者见到并采访了小叶丹的孙子,今年33岁的沈建国,现在是凉山州安全生产管理局的一名干部。
沈建国介绍说,当年红军进凉山的时候,大大小小互不统辖的黑彝家支分割统治着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每个家支都有“苏易”(即头人或首领——编者注)。首领既不靠世袭也不是任命,全靠个人的修养、品行,在社会实践中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自然产生。他的爷爷小叶丹就是这样一个“苏易”。小叶丹自幼聪明伶俐,十几岁就能言善辩,通晓汉语。长成后,家支中有什么问题,他都可以公平地解决,在那一片形成了影响力,因此被推为“苏易”。一个家支中,“苏易”并不是惟一的,比如小叶丹就只是果基家支中的“苏易”之一。而白彝在这样的社会中处于一种无权力的奴隶式的地位。
“彝海结盟”时的冕宁县拖乌彝区,方圆几百公里的区域内,分别由果基(沽鸡)、罗洪、倮伍三大黑彝家支分片统治,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军事武装。
D. 2015冕宁县宣传部部长
冕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顺宏
E. 四川冕宁特大暴雨已致16人遇难,面对暴雨如何预防
最近随着夏季的到来,各地接连爆发连续性暴雨。四川冕宁特大暴雨已致16人遇难。所以,面对暴雨,我们一定要做一些必要的防备措施,下面就简单的分析一下。
第三,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很多人在危险来临之前,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他都不能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尤其是对于有些偏远地区的劳动人民而言,他们骨子里面就有一种家国情怀,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所以这一点造成了,在雨季暴雨天气来临的时候,有关部门很难让处于危险地带的人们暂时搬离所处地带。因此在平时,就要加强对人们安全意识的宣传,让人们明白防洪防汛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行动力。
F. 冕宁有什么好耍的地方
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
心发射场区位于冕宁县泽远乡境内,距县城64公里,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卫星发射基地,该基地主要有指挥控制中心、星箭测试中心、发射场等设施。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冕宁县泽远乡封家湾。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
二、灵山寺:
冕宁灵山寺距冕宁县城8公里,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级自然风景区,是凉山州重点整合的彝海—灵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冕宁灵山以灵山寺为中心,规划保护面积40平方公里。灵山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冕宁县如今规模最大的宗教寺院。
三、冶勒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冕宁县北部,面积242.93平方公里。有各种动物400余种,其中包括大熊猫、羊羚、云豹、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20多种,有川滇、冷杉、峨嵋冷杉、白桦等珍稀植物103种。
四、彝海结盟遗址:
彝海结盟遗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拖乌区(原拖乌乡),距县城28公里。1935年农历四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冕宁彝族地区时,先头部队被彝族群众围住,经过宣传党的政策,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并同彝族沽基家支首领小叶丹在海子边杀鸡饮血,结为盟友,帮助他们组织"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还赠送他们一些枪枝和一面"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的红旗,加强了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保证了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
G. 廖志高的个人履历
廖志高,1913年5月生,四川冕宁人。曾用名王平、王子修。
1930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
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
1934年至1935年,在四川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任校学生会主席、地下党支部负责人。
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军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中央粮委、长征先遣工作团干事,中央直属警卫营地方工作组组长、党总支部委员。
1936年至1937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央少数民族工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党校班主任、党总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四川省工委副书记兼重庆市委书记,中共川东特委书记,川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西南工委副书记,后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副处长。
1947年撤离延安时,任中央直属支队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处代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
1950年1月至1955年9月,任中共西康区委书记、西康省委书记。
1950年4月至1955年9月,任西康省人民政府主席、西康省省长;其间:曾兼任西康省军区政治委员。
1950年6月至 1954年11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
1955年9月至1959年8月,兼任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55年至1959年9月,兼任中共四川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
1955年12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三书记。
1956年7月至1965年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5年2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1956年3月至1965年12月,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1965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四川省第三届政协主席。
1959年4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1960年10月至196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1965年11月至1970年12月,兼任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其间:曾兼任军区党委第二书记。
1966年2月起,任四川省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主席。
1966年至1974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6年再次受冲击)。
1974年中期,任在京中委老同志学习组代组长。
1974年11月至1982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
1974年11月至1979年12月,任福建省革委会主任。
1979年12月至1982年3月,任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1975年1月至1982年10月,兼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曾兼任福州军区党委书记、福建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78年1月至1979年12,兼任福建省五届政协主席。
1982年2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顾问。
是中共七大代表,中共第八届(八大二次会议增选)、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8月28日在北京逝世。
H. 四川冕宁森林大火已被扑灭,我国每年都会采取怎样的措施防范火情
“根据有关报道显示,在4月20号的时候,冕宁县的一个小镇里面出现了森林火灾。当火灾出现之后,当地的有关部门及时的联络了各方的救援人员,带上了最新的设备,及时的赶赴火灾现场参与了救援工作。经过了六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将大火扑灭。如今,他们还在现场进行清理看守。这起火灾的发生,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可见当地有关人员反应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当森林火灾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的报警,然后选择火势较小的地方进行逃生。如果火灾出现时烟雾比较浓,我们也可以用随身携带的水源将衣物沾湿,然后捂住口鼻,向风势较小的地方撤离,这样可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在面对火灾的时候,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这样才可以找到合适的逃生方法。
I. 冕宁森林火灾系丢烟头引发,该如何从根上做出防范
最好是规定去森林中不允许带明火。这次森林大火持续了五天,2000多人参加了灭火。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继续挣扎了100多个小时。这就像日夜尽可能快地灭火,试图把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
许多吸烟者似乎没有熄灭烟头的意识,留下了隐患。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应该有能力在吸烟后熄灭烟头,你应该知道烟头可能带来的后果。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级镇村会议,以电视台、墙报、广告牌等为载体,开展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使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J. 冕宁森林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是村民野外随手丢烟头引发森林火灾的。
事实上,我国每年都有森林火灾,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真的很大。经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冕宁县石龙镇马鞍村一位老人在照顾完蜂箱后在附近林地吸烟,然后将烟头丢弃在那里,最终导致森林火灾。目前,老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要知道我国每年都有森林火灾,但是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真的很大。我们也知道以前很多森林火灾牺牲了很多消防员,这些消防员都很年轻。报道这样的新闻会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难过。
无论如何,这次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还是很严重的,相关部门也特别关注。希望大家能避免这种事情和行为。这样的森林火灾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也会对树木造成一定的损害。有很多人很心疼,也有人在不断的呼吁大家,希望大家出门都能保护好自己,尽量不要遭受火灾事故带来的伤害,更不要去当那个放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