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弘扬黄河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应该怎么做
弘扬黄河精神,决胜全面小康,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国家做贡献。
2. 2020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有什么想说的
从要求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层面的目标,是对我国发展所要达到的状态、所要进入的阶段的整体性描述,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总体展现。
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平均水平上完成了目标,但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上问题依然突出,短板依然明显,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小康必须是实打实的、不掺任何水分的,是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实现这些要求,非有决胜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不可。
2、从任务来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
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2)决胜小康宣传扩展阅读:
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的征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越是艰险越向前。
奋斗征程上,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有全党全国同心同德、开拓奋进,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雄心、有自信继续奋斗,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是哪三大
三大攻坚战是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表述。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18年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三大攻坚战“作战图”和盘托出: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
(3)决胜小康宣传扩展阅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必须迈过的三道关口。2019年以来,三大攻坚战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纵深推进各项任务部署,不断闯关夺隘,取得一系列关键进展。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连续6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预计到2019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4. 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论文该怎么写
论文是学术论文的简称,主要用来记录科学研究的进行过程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
1.学术性:遵循客观规律,讲究科学真实性
2.公开性:公开发表
3.独创性:是新研究成果的首次发布;
4.规范性: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撰写。;
5.科学性:在大量的资料与考察中寻找证据并整理,以理服人系统的方法明白易懂;
6.创新性: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主要发现别人过去没发现过或没分析过的问题,推翻某一学位领域中的某种陈旧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
5.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什么三大攻坚战是哪三大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三大攻坚战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的现实难题,又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保障。
(5)决胜小康宣传扩展阅读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全面、清醒、深刻、与时俱进地认识和把握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潜在的各种重大风险,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层面把握其性质、特点、表象、原因,从标本兼治、主动攻防和积极应对的视角。找到防范化解的有效办法。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从排查防范最困难、最危险的风险着眼,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尤其要注意防范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风险。三是要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加强对国际国内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因素的调查研判、系统评估和科学管控,积极消除或控制各种存量风险,有效预防或减少各种增量风险。
6.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意思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7. 同江普通话携手进小康的内容
同江普通话携手进小康的内容如下:
基本介绍: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
推普周的意义:
通过举办推普周系列活动,充分展现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取得的积极进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大力提高普通话普及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提供强助力,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语音特点:
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
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
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
(7)决胜小康宣传扩展阅读:
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
推普周期间,全国各地将结合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1998年开始,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已是第23届了。 63年来,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言交际障碍已基本消除,推普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为80.72%,‘三区三州’普通话普及率为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