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汕尾设市以前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比较不好答,不知道你说的汕尾是指市还是指市区。
因为建国后,汕尾设市前,一般叫汕尾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市区是属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但建市后,海丰反过来属于汕尾市。只能稍微远一点从海丰的历史说起。如果你没有耐心,可以在后面看起。看后面的【建国后】的即可
海丰取义于“南海物丰”。海丰县为岭南所称望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东南沿海聚居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214年),秦平百越设郡县,次年设南海郡,置龙川、博罗等县,海丰地域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成帝元年,析南海郡之东为东官郡,海丰隶属东官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海丰县。据传因海丰地临南海,海产丰富,取意于“南海物丰”,称海丰县。海丰置县后,至南北朝均隶属东官郡。唐代属循州,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海丰县擢升海丰郡。海丰郡管辖归善(今惠阳、惠东)、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今龙川)、兴宁六县。唐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置海丰郡,仍为海丰县。五代属越州,宋代属惠州,元代属惠州路,沿至明、清均属惠州府。
海丰置县后,区域界限曾有变更。唐代武德五年(公元 625年),从海丰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安陆县(即原陆丰县的前身)。至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安陆县又并回海丰县。宋代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丰县设八个都,有兴贤都、金锡都、杨安都、石塘都、石帆都、吉康都、坊廊都、龙溪都。当时的海丰县区域包括现在的汕尾市全境和惠来、普宁、揭西等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全县又分设 8都 30里,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6年),从海丰县划出东部的龙溪都与普宁县部分地区合起来设置惠来县,海丰县存 7个都。清雍正九年(公元 1731年)农历四月五日,将海丰县所属的坊廓都、石帆都、吉康都等3个都划出来,设置陆丰县。海丰县存兴贤都、石塘都、杨安都、金锡都4个都,下设55约。
辛亥革命以后,全国行政区划废除府、州的设置。民国三年至民国九年(公元1914年至1920年),海丰隶属于广东省潮循道(潮循道包括汕头地区和佛山地区一部分,共25个县)。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广东省划分为15个行政视察区,海丰隶属第10行政视察区(第10行政区包括海丰、陆丰、惠来、潮阳、普宁等县)。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1936年),广东省改为九个行政督察区,海丰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海丰设立七个区:一区海城、二区公平、三区梅陇、四区青草、五区汕尾、六区赤坑、七区捷胜。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五月以前,全县设立6个区,45个乡,11个镇,794个保; 5月以后,又改设为4个大区,50个乡,10个镇。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以后,全县撤区分设为35个乡镇,辖582个保。
■■■■■■■■■■■■■■■■■
【建国后】
1949-1952年12月,海丰县隶属东江区;1952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粤东区;1956年3月以后,海丰县隶属惠阳地区;1958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汕头地区;1983年9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惠阳地区;
1988年1月,汕尾市设立,海丰县隶属汕尾市。 一直以来,海丰县与陆丰县合称“海陆丰”,在建市初期,海陆丰的叫法远比汕尾市的称呼更为广泛。而汕尾市主要由原来的海丰县与陆丰县为主,加上陆河县组成。这也是后来呼吁改名“海陆丰市”的原因。
汕尾建市时,出于一些深奥的原因,选择当时一个小镇的海丰县汕尾镇作为市区,以汕尾镇加上东涌镇(读音:东冲镇)、马宫镇、红草镇、捷胜镇、田墘镇、遮浪镇几个镇,合成城区。管辖下属的三县(海丰、陆丰、陆河)一区(城区)。
后来,1994年7月,汕尾市委设立“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即原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先后三次较大规模接纳安置了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民2万多人)。接着陆丰县因为种种深奥原因1995年1月撤县设县级市。开辟由于跟随当时全国性的开发区浪潮,为建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于是,将田墘镇、遮浪镇划为一区,就是上面说的“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了。
于是,到目前为止,汕尾市管辖就成了一市(陆丰市<县级市>)、两县(海丰、陆河)、三区(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华侨管理区<陆丰内>)
至于汕尾市这个名字,只是因为种种或明或暗的原因,以市区主体所在的汕尾镇镇名而命名。由于主体汕尾镇在上面所述已经知道原隶属海丰。所以,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等均与海丰一脉所承。
所以。出门在外地,有说汕尾人(汕尾市人)或者海陆丰人,其实都属于一个源的自己人。当然如果要细分汕尾人(那就是指城区本身原汕尾镇的了,现在也会包含一些城区的人),在整体上而言,出门在外的比较成熟的势力或个人面前,通常情况汕尾人跟海陆丰人没有太大区别,尤其在海外,包括港澳。至于现在网络上多数的有关于海丰人与汕尾人的争端一般只是一些人没文化不知道历史又以为面子是靠地方大小来区分的无聊人,为争面子争风吃醋之类的小屁事在那拉帮约派煽风点火而引起。加上一群不明真相的小孩子居于地方保护的心理被那些人利用而义愤填膺……
具体详细情况,可以参考网络的汕尾市、海丰县、陆丰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等词条。至于上述的种种深奥原因,因为都是风传明传暗传等等说不清楚的因素,故不列明……只做参考。
Ⅱ 写一篇关于汕尾风俗习惯的作文或说出汕尾有什么习俗
我们广东呢有三个民系:一是广府人,以珠江三角洲为主,二是客家人,主要分居在梅州河源等地,三就是潮汕人啦在粤东一带。三个民系有不同的语言,习俗,因为他们是由不同的途径来到我们广东的。很久很久以前,在岭南这片土地上只有猛兽和土著即南越人的时候,就像现在的非洲大陆,听说那时我们这边大象,鳄鱼也很多的,秦始皇派了50万士兵过来这边驻扎,后来还派了很多的女人过来,人们聚集在现珠江三角洲那一带生活慢慢和那些南越人通婚形成我们现在的广府人,讲白话。所以广府人可以说是当地人,本地人也不为过啦,因为当时的广东的第一代君主赵佗就自称自己是南越王啦。第二批来广东的是潮汕人,他们是福建的渔民打鱼打到这边来,看到风景不错,食物也充足就留了下来,还有一些是中原混战逃过来的内陆人,后来形成讲潮汕话的潮汕人。第三批也是因为混战逃过来的中原人,他们刚刚到广东发现南有广府人,东有潮汕人,只好待在粤北这些荒山野岭里,相对于这些地区的原居民而言,他们是客,所以称为“客家人”。但不管是什么民系的人,其实都是广东人啦,所以我相信在我们车上会有潮汕人啊,广府人啊,客家人等。(提问:请问车里面有没有潮汕人啊?),有啊,来来,我来提问提问好吗?请问潮汕包括那几个市呢?对了,汕头,潮州,揭阳,还有没有呢?哟,有人说汕尾也是吧,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汕尾也是潮汕地区,大家同不同意?反正跟汕头有同一个字,有头就有尾嘛!其实啊,汕尾并不属于潮汕地区的哦,它只是刚刚好名字跟汕头有同个字而已,其实在很久以前,汕尾这带人也是福建的渔民移居过来,跟潮汕人的区别在于潮汕那边的是爬山爬过来的,汕尾这边的是游水过来的,所以会有点差别,不信?等一下你到了汕尾观察下他们说的话是不是很像福建的闽南语,而不同于潮汕话。
汕尾是比较特殊的,古代的时候属于惠州那边的,近代又被划到汕头那边去,所以既有客家人的习俗,又很像潮汕人,反正现在的世界走相同一,就无所谓是哪个民系的啦,那汕尾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因为汕”的意思是海滩的高处,而这里又以美丽滨海风光著称,故得名“汕美”,“美”与“尾”谐音,后来就把“汕美”叫做汕尾。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曾经是“舟楫云集”之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小香港”之称。跟汕头没什么关系。现在的汕尾包括了汕尾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等。有5271平方公里,总人口213万,如果要算上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话还要另加百万人。在全国,可能会有不少朋友,甚至在广东的朋友也许连汕尾的名字都未听说过,或也仅限于听说而已,并不真正对汕尾有多少了解其实,只要提起汕尾的另一个名字——海陆丰,则恐怕普天之下,就算是海外,也没有几个人会不知晓的了!如就有这样一句民谚:“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有人对它作了这样的诠释,坚韧而彪悍的民风,总是孕育着躁动的期待,总是积淀变革的渴望,蓄势待发之后爆一声:嗨,咱们的海陆丰!汕尾市,就是基本上是在原海丰县、陆丰县的基础上设立的!说到汕尾,是绝对避不开“海陆丰”这几个字的!“海陆丰”在全国、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远较“汕尾”为高,要响亮得多!(近年来,有不少人纷纷提议,要将汕尾市改为“海陆丰市”,甚至连本地的省人大代表也将此正式做为提案,提交到了省九届人大进行审议!)
现在许多人对海陆丰人的评价最多的就是凶悍,狠.,打架都是一村一村为单位的,确实,海陆丰人确实很凶悍,这其实跟海陆丰人民在抗日及革命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是一样的.当时很多人是“石敢当”,拿着棍棒锄头把那些反动派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才有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丰苏维埃政府。这个小小的苗头点燃了当时混乱的中国大地,之后红色政权就遍地开花啦。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自己好像去到一个野蛮之地一样,现在的海陆丰人民已经温和了很多,跟我们没什么差别,只是在一些风俗方面跟我们不太一样。特别是语言方面,O(∩_∩)O哈哈~我来给大家show几句,随便教你们几句吧。
其实汕尾不单语言特别,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不一般哦,我总结了一下,一个是信仰方面,一个是吃方面。首先是信仰,如果你在广州,肯定看不到家家户户门柱上挂着神牌,家里面还供着菩萨,财神等等。他们每天都要向家里各个神上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会隆重摆果摆肉烧纸钱,如果遇到佛但,神旦要前往寺庙去参拜。所以一年到头这边土地都会香火缭绕,俗话说有神佛信仰的人民大多都是民心向善的,这句话不是说假的,等一下大家到了汕尾可以观察下路边有没有设立一些石柱,上面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哦,如果你到中国其他地方去肯定看不到得,而那里每一路况不好或者经常发生车祸的路段甚至一些十字路口都有这些石柱,这些石柱不是政府搞的,而且当地人自发捐钱设立,为的是提醒过路人注意交通安全,也祈愿佛祖保佑每一个在此经过的人。不过说回来,汕尾的人信仰却有点混乱哦,在我们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信仰,其中信众最多的无非就是佛教,道教,还有基督教。但是在这里他们不仅道教的神也信,佛教的佛也是他们供拜的对象,在大大小小的当地寺庙里你有时会发现财神爷也会有。在当地人的家里你可能发现观音菩萨香炉的下面有个土地神的神台。所以我们可以说他们有点迷信,因为他们什么都信,只要是可以保佑他们的,他们很乐于捐钱去修各种各样的寺庙,也乐于用大把钱请寺庙的和尚帮他们家的车,房,等等开光,甚至是手腕上小小的手链。
这群靠海的人民,还信仰着另一个伟大的神,就是妈祖啦,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之前有没有人听过妈祖的事迹?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住在福建的某个海边,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因为她在村里的威望,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祖庙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扩建,日臻雄伟。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可惜,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已废圯,现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规模较小。近年来,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已初具规模。莆田湄洲岛的上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的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为我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
同样在汕尾也有很多妈祖庙,特别是在靠海的地方,几乎是每一村必有一妈祖庙,而最大的要属城区里那个凤山妈祖庙啦,她是汕尾人民、旅居台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圣地。同时凤山祖庙作为汕尾港历史沿革的佐证,反映了当地古、近代的渔业、农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以及文化艺术、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是汕尾港的发祥地。里面有汕尾凤山妈祖雕像。又称“天后圣母”,高16.83米,由468块花岗岩雕造而成,是大陆规模最大的妈祖雕像。
虽然我们的行程没有凤山妈祖,不过很幸运在我们酒店的旁边就有一个当地最为古老的妈祖庙,每一年红海湾的渔民要出海的时候,都要到哪去祭拜,所以等一下我们到了酒店,不妨在下海游水前先到妈祖庙去拜拜哈。
另外一个汕尾的特色是吃方面的,可能我们都是广东人,都知道广东人最会吃的啦,天上飞的,地上爬的,什么没吃过啊,特别是广州人要排到全中国最会吃的第一位,吃遍南北,吃遍天上地下左右东西海内外。不过你不一定吃过汕尾的小吃哦。在汕尾特别是在海丰非常好吃,小小的城区竟然有一条几千米的美食街,每天最为繁华的地方。车来车往人人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吃!所以那条美食街可以从早旺到第二天凌晨。各种美食特色小吃啦,甚至在某些地方也可以吃到很多的野味。但最著名的是这里的麻鱼粥,鱼丸,海鲜,还有菜粿,小米,牛肉片等等,但最特别要数菜茶啦,如果你上网络去查还不一定可以查得到得美食,它是海陆丰最为特色的小吃啦,用浓浓带有茶香的猪骨汤做底,加上经过香油炒过得各种当季最新鲜的蔬菜伴上开水烫过的粉丝,还有瘦猪肉,虾米,腊肠等做成最香,爽,鲜的菜茶,当地人也叫做灯菜。在每一年元宵节前后家家户户必吃的食物。现在不用等到元宵节就可以在一些餐厅吃得到啦。不过我们这一次就没有缘分吃到这种小吃,因为这种小吃流行在海陆丰,在红海湾就只有市场那里有一家小排档有,不过味道并不正宗,有兴趣大家可以去试试。
说到吃,肯定要介绍一下我们这两天的伙食啦,当然是以海鲜为主的啦,特别是红海湾的虾姑,就是广州人眼里的赖尿虾啦,跟我的手掌这么大,肉质鲜美,而且只只虾姑里面都有很多的虾膏,除了虾姑,你们还会品尝到当地很出名的鱼丸,用最鲜的鱼制成的,鱼肉最美味另类吃法,还有牛肉饼,牛肉丸,它的弹性可以美一颗兵乓球,咬在嘴里,香在心里,回味无穷。
如果吃不过瘾,晚上有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家的排档供你们去选择,想不想听着海浪声吃海鲜呢?如果想就要好好计划晚上的行程啦。
除了吃的让我们嘴馋,汕尾这个地方还有很多地方值得你们以后去走走的,比如前面我提过的一点,海丰的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全世界第二座红宫红场,(第一座在俄罗斯的莫斯科)里面有近代革命详细的各种介绍,也可以到哪去缅怀我们那些伟大的革命者,特别是连周恩来都佩服的澎湃烈士啦,可能孙中山你们一定熟悉得不得了,但是澎湃也是个出现中学历史书上的人物,虽然不及孙中山伟大,不过他所创造的功绩在海陆丰人民的心里却比孙中山还要重,在那里没有人不认识澎湃这个人,甚至那些小学生每一年都要到红宫红场去宣誓才能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在他们的作业里也一定会有一篇关于澎湃的作文。而他的成长经历竟然跟孙中山有几分相似哦,童年时都受过一些有先进思想的人的影响,长大后都先后到过日本留学,在日本搞了很多反对日本侵略的活动。澎湃其实出生在海丰最为富裕的家族里,他家可以说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啦,每年收租一千六百多担外,还放租仔四百多担,并有厕围四座(就是那时的公告厕所,当时时没什么化学肥料的啦,最好的肥料就是公共厕所里的粪便啦,所以当时彭家把厕围租给农民,每年可以收入很多钱的。)鱼媪三口(就是在沿海海滩围垦而成的一种既可以养鱼,又可种一造水稻的地方,面积常常是从几十亩到百余亩,收入很大)房产六十多间,又经营杂货店,鱼行和杉行,油厂等等。总之是非常有钱啦,而且他们家男女老少补上三十口,被统辖的农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余人,所以平均每一个人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不过他家虽然富,却没有权,家族里无人在“朝中”做官,他爷爷经常自叹自己有钱无势,所以十分期望自己有个能在朝廷里当官的子孙,可以光耀门庭,后来澎湃出生了,他爷爷找人算命说他以后可以带来家族很多的荣耀,所以从小澎湃就被当做掌上明珠,倍加宠爱。他童年的时候做过很多顽皮捣蛋的事情都没怎么受到惩罚,甚至之后提出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家人也只能顺其意。不过他读书倒是真的很厉害,当时什么先进思想都源源不绝进入他的脑袋里,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导致了他后来没帮他家族带来兴旺,反而成了最激烈的破家仔。从日本回来后,他觉得要改变当地的现状必须先从教育抓起,当了教育局长,不过随着他的革命越搞越大,他的生活倒是越过越清苦了,后来在成立农会的时候,他当着很多农民群众的面把他家那些租约,房产等等一一烧尽。一夜间,他家从最大的地主变成跟困苦的农民阶级一样。幸好那时,他爷爷已经过世了,不然肯定气得跳起来。因为他这样的决心,六个人的农会发展到了千人,万人。甚至陆丰,惠州那边的农民粉粉站起来加入了农会。他也先后到了很多地方去宣传,发展各个地方的农会,你们知道吗?其实广州的农讲所就是在澎湃的影响下建立的,他是农讲所的第一届主任,毛泽东才是第二三届的主任。后来条件成熟的时候,澎湃就领带了海丰人民成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就在红宫红场里,我这样简单的几句并不能描绘出当时革命的艰苦和澎湃的努力。但是他是真的做到啦,把海丰农民带离了封建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可以说,澎湃是发展农民革命的第一人。不过天妒英才,他不幸在上海被捕,虽然周恩来等人尽力营救,但最后还是秘密被杀了。他跟孙中山一样终身投入在解救中国人民的革命里,但不同的是他不是病死在床上,而是死在革命的战场上。和他一起还有他的妻子蔡素萍,她在澎湃的影响下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革命烈士。澎湃的事迹无法在这里一一述说,如果你们对他感兴趣的话,可以到他的故居去走走看看,他的故居是非常有特色的,是栋结合西洋风格的小楼房,听说周恩来也在里面住过呢。
除了澎湃,其实海丰这边还出过很多的名人,比如近代革命里很出名的军HUA政要陈炯明,音乐家马思聪等等。
景点呢?也有很多,比如陆丰的玄武山,褐石旅游区。。。海丰的莲花山,大家都听过深圳的莲花山,广州的莲花山,这莲花山可到处都有啊,但是最高的还是属海丰的莲花山,而且终年香火旺盛,是个宗教盛地,大大小小的寺庙很多,最出名的是鸡鸣寺和莲花寺,l里面还有个莲花山旅游度假区,有海丰的几大景。
当然目前最受欢迎的就是今天要去的红海湾啦,它其实是个半岛来的,而且当地人不叫红海湾,红海湾其实海域的名称,他们叫遮浪,意思就是那个半岛遮挡住大海的海浪,所以红海湾有个很出名的特色就是大海有一边海浪涛涛,一边静如湖泊。它的形状就像紧握拳头向外伸出的大拇指啦。
广东有很多海边,比如广州往西有上下川岛,有阳江闸坡,阳西沙扒湾,有放鸡岛,中部有深圳的大小梅沙,往东有惠州巽寮湾,汕头的南澳岛,等等各个海域看起来都差不多,但细察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沙质方面尤数红海湾不排第一,也排第二,在水质方面清澈无比,而且风光无限,是深圳附近的情人最佳的婚纱拍摄地啦。如果你们今天去到绝对不会后悔的哦。一定要好好玩哈。度过愉快的两天
Ⅲ 汕尾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怎么样
汕尾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汕尾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汕尾市博锐品牌推广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汕尾市博锐品牌推广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8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品牌推广、企业形专象策划与宣传属等。
法定代表人:谢林伶
成立时间:2015-08-07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50000002548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汕尾市区滨海小区御景园14栋9号门市
Ⅳ 汕尾市新闻办公室电话是多少,求帮肋
那一个单位的新闻办公室?问题没有描述清楚。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市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市报社、市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宣传与新闻办公室……
想清楚后,再拨打 114 询问。
Ⅵ 汕尾市中视艺翔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汕尾市中视艺翔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8月2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影视剧策划版、制作、发行权等。
法定代表人:刘庆雄
成立时间:2014-08-22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50000002091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汕尾市城区汕尾大道南段海港大厦九A
Ⅶ 宣传海丰红宫红场的广告词
汕尾市红来宫原为明代学宫。于明洪自武十二年(公元1329年)海丰知县郑源所建,其面积为1850mk。现存建筑有灵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称“文庙”) 和两厢配殿。两厢配殿现保存许多革命文物。大成殿是红宫主体结构。 1927年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陆丰人民继4月和9月两次武装暴动之后,10月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大会场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红色,会场用红布覆盖墙壁,代表红色政权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红场原为明代“社仓”,清代时称“东仓”,清末倒塌成为草埔。因此当时称该地为“东仓埔”。占地2.2万m2。
Ⅷ 汕尾市电视新闻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汕尾市电视新闻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01月2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影象制作(须专项审批的除外)、摄影,广告设计、制作、宣传(持经营许可证),新闻业务、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公关、礼仪、晚会承办服务,初级艺术教育等。
法定代表人:曾海波
成立时间:2000-01-26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5001000315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汕尾市香城路市外经大楼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