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抗战为何不宣传陕军

抗战为何不宣传陕军

发布时间:2021-08-16 22:53:29

『壹』 抗战时期,为何日军不攻打陕西呢

自从日本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由于国内内战的混乱,再加上东北军的不抵抗,日本轻松顺利地攻占了东北三省,不仅占领了大片地区,而且获得了战争补给,这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陕西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被当作大后方来看待了,那里拥有很强的抗日武装力量,日军由于需要分兵驻防,不能以全部的兵力来进攻陕西,即使多次的轰炸和试探性的进攻,都被我军打退了。日军其实并不是不想占领陕西,根据相关军事专家的说法来讲,日军尝试了多次,但那时候的日军已经没有打陕西的本事了。

『贰』 为何不怎么宣传对越自卫反击战

说没有打赢是显然不正确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无论从战略目的还是军事成果都是绝对的胜利。越军北部守军几乎都被全歼,惩戒苏联南北钳制的政策的目的也达到。而之所以不愿意太宣传,主要是因为背后有红色高棉问题。说收复南海岛屿的是痴人说梦,再怎么打都不可能的事情。
但实际上完全不宣传对越反击战是不正确的,对越的书籍,回忆录,包括纪录片都不少。只不过向央视这样的国家媒体不愿意提及而已。对越反击战有一个不太愿意提及的一点就是红色高棉问题。中国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的,而越南当时是反对红色高棉的,并且为了消灭红色高棉入侵柬埔寨,我国对越开打,有一个直接原因也正是因为越南打红色高棉(但实际本质原因还是中苏关系问题,苏联高调扶植越南)。而红色高棉非常残暴,可以说是用现在的老百姓的角度看是完全的反派嘴脸。所以中国支持他们自然不光彩。
而且苏联已经不再存在也是一个原因。真正的敌人已经没有了。宣传抗战,一大原因是日本还在,宣传抗美援朝,因为美国还在。苏联已经不在了,而且俄罗斯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当然没有啥必要大力宣传了。

『叁』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何不打陕西

因为日本人的兵力有限,日本人想要攻打陕西就必须得渡黄河,可是那会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人马来渡黄河打陕西了。

『肆』 陕军装备好吗在抗日战争中参加了哪些战役

陕军即西北军,由于不属于中央军,所以他们没有好装备。

陕军参加的抗日战役有: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中条山战役等。

1、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4)抗战为何不宣传陕军扩展阅读:

西北军著名将领

冯玉祥部下:宋哲元、韩多峰、刘郁芬、赵席聘、韩复榘、石友三、刘汝明、孙良诚、孙连仲、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冯治安、石敬亭、梁冠英、吉鸿昌

胡景翼部下:邓宝珊、岳维峻、董振堂,高桂滋冯毓东 田玉洁 李纪才 蒋世杰 曹世英 李虎臣 卫定一 党玉琨

孙岳部下:徐永昌,庞炳勋

『伍』 抗战初期为什么各个战区都不愿意接收川军

抗战初期各个战区都不愿意接收川军是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川军是杂牌军中的杂牌军。装备落后,战斗力差。

川军为民国期间四川军阀部队。清末,清政府编练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四川军阀由此产生。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长期混战,自辛亥革命后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刘文辉败走西康,刘湘成为川军首领。

(5)抗战为何不宣传陕军扩展阅读:

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不太好,战斗力不强,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

抗战期间,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2月9日,川军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将领发出起义通电。

『陆』 为什么国名党的抗日名将不被宣传

不对吧,怎么没有宣传?我记得抗战胜利六十年时,新闻三十分的节目中就播出了杜聿明将军.只不是过是宣传的少吧,在一些纪录片里,或者文学作品里还是有的.

『柒』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何没有打下陕西,难道是潼关打不下

日本没有打下陕西是因为兵力不足。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方面日本先后占领北京、河北、内蒙和山西,连阎锡山的老窝太原都给掏了,但此时南方淞沪会战吃紧,于是很多部队被调到南方去作战了,比如那个制造南京大屠山的熊本师团,华北方面则在李宗仁、阎锡山和宋哲元几个方面的支持下勉力支持住了。

随着南方战场不断扩大,这些部队再也没机会回到华北了,再后来日本关东军在诺门罕狠狠的被苏联教训了一顿,至此日本国策发生变化,一年后偷袭珍珠港,战略重心转移到太平洋,可以说日本在占领山西后始终没有腾出手来在华北继续扩张,所以陕西才得以保全。

(7)抗战为何不宣传陕军扩展阅读:

潼关,处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八年抗战期间,潼关始终处于战争的最前沿。飞机轰炸、炮击、渡河与反渡河等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1937年11月8日,日军攻破了太原城的东、北两面城墙,蜂拥而入,太原陷落。此前一天,日军开始轰炸潼关,炮声在潼关的上空,一直响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为止,几乎整整8年。

1938年3月7日,刚刚占据山西风陵渡的日军,突然从黄河北岸向潼关凤凰山陇海铁路桥进行炮击,猝不及防之下,潼关车站的客货车被击中,民房倒塌,民众出逃。

从1937年11月7日,第一次被轰炸到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潼关顶住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轰炸,成了日寇无法逾越的雄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潼关保卫战

『捌』 为什么抗战中后期很少有关于东北抗联的活动

1936年至1937年,是东北抗日联军迅速发展的年代。到1937年七七事变时,已建成11个军,达30000余人,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3大游击区,抗联各军在辽、吉、黑广阔的原野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威胁着日伪统治
而到了1939年1月至1940年是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苦斗时期
例;1939年10月至1941年底,东北抗日联军陷入了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困苦时期。杨靖宇领导的第1路军各部指战员们,在缺衣少食的条件下,冰天雪地之中吃树皮、嚼草根,与超过自己几十倍的敌人频繁作战、坚持斗争、苦苦周旋,部队减员过大,无法补充,困难日益加重,游击战争遭到严重挫折
第2路军由于部队给养极端缺乏,战斗频繁,部队大量减员无法补充,和1路军一样,遭到严重挫折。
第3路军与1、2路军的情势相差无几,因敌我力量相比悬殊,兵员无法补充,战斗到1940年2月,第3路军只存500余人。
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因抗联部队损失严重,抗联第1路军、第2路军和第3路军大部,相继越界到苏联境内进行休整,东北战场上只留下了少数小股抗联部队同敌人作战,进行游击活动。
从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取消后至1942年,东北党组织几乎与中共中央失去了一切联系,这一时期全国都在进行抗日斗争,处于极其艰苦的时期,东北的抗日斗争已成为局部的斗争。

『玖』 为什么抗战都不提起桂军

22场大会战中记录中确实没有桂军什么事,你要怎么提?像贴吧一样写抗日神剧吗?抓住一点点特写来描述成大会战吗?
37年桂军出动6个师抗日,兵分两路去上海和第五战区
淞沪会战,桂军以前日军放毒气弹,撤出阵地,第二天知道是假的,组织敢死队拿回阵地,结果6天死6000人,就撤出主战场了。这个要提吗?要写成6天死6个师6万人吗?到上海的桂军都没有6个师呢!
台儿庄战役,桂军打侧翼,还跑路了,汤恩伯抗命把台儿庄打赢了,连赢的都跑了,还有什么好提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用的好呗!要写成台儿庄大捷,桂系主力打的吗?
徐州会战李宗仁要打持久战,结果怎么样,炸花园口黄河保部队撤退,这个要提吗?
武汉会战,白崇禧多次抗命,把部主力队拉走,把杂牌送上战场,这个要提吗?
桂南会战,白崇禧拒绝桂军主力参战,在外围监视,杂牌上前表示一下,指挥5军作战,知道粤军主力等国军部队过来,桂南会战才缓解压力,两次收复南宁的主力是粤军64军,这些要提吗?
桂军和日军签互不侵犯条约,这个要提吗?
柳桂会战,主力跑路,流行杂牌去战斗,这个要提吗
桂军能提的就是杂牌,然而杂牌能作到多少事,绝大部分桂军战场的特写都是这写杂牌打的

『拾』 陕军抗日最威武的那几长战役

陕军抗日最威武的几场战役分别是:陕军东征战役、永济保卫战、六六战役、中条山战役。

1、陕军东征

提起中条山保卫战中陕军的贡献,还要从“西安事变”说起。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带到南京,杨虎城被解职。陕西军由孙蔚如将军统领。

孙蔚如是西安市长安区人,身高一米九以上,膀大腰圆,是一名典型的关中大汉。他和户县人赵寿山都毕业于当时的西安陆军测绘学校,在杨虎城手下从下级军官做起,后成了集团军司令。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孙蔚如接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第38军(由原杨虎城的17路军缩编)军长。

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孙蔚如派出第17师、第177师之529旅、教导团依次开赴前线,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口等战役,以重大的牺牲迟滞了日寇的军事进展。娘子关战役和忻口战役后,这些军队西撤黄河沿岸休整。

1938年2月,赵寿山的第17师和第529旅进入晋东南太行山区开展游击战,属太行山东路军战斗序列,归朱德和彭德怀指挥。其间,17师还参加了西阳河谷战役,这是陕军第一次在中条山和日军的正面冲突。

1938年7月,38军改编为第31军团,辖第38军和第96军两个军及军团部直辖的教导、骑兵两个团。孙蔚如解去省主席职务,任军团长,并在蒋介石的命令下,率在陕各部东渡黄河对日作战。

孙蔚如率部渡过黄河后,一举收复永济等十几座县城并夺回了风陵渡,但1938年8月“徐州会战”结束后,西路日军兵锋直指风陵渡以威胁西安。


4、中条山战役

从1938年到1941年间,中条山区大小战斗虽然有13次之多但是规模都不大。但是,一场真正的危机却正在悄悄临近。

1940年底,日本政府调整了中国作战指导方针,作出“必须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决定,要求在1941年秋季以前,“进行最后的积极作战,力图解决中国事变。”另外,中国的盟友苏联也为了抵抗德国的入侵,与日本签订了双方互不侵犯条约。

因此,日军得以调动主力作战,意在打通华北通道,彻底消灭驻守中条山的国军,威胁西安、洛阳乃至重庆。

虽然国民党高层都意识到了日军大举进攻中条山的企图,但是他们认为日本人的野心在于渡过黄河,直取西安、洛阳。因此,派重兵把守这两地,不让日本人渡河,甚至将中条山的守军调往洛阳驻守。

其中,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也是在晋南会战前夕被调离的。这支陕军因为“六六战役”的惨胜,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赞誉为“中条山铁柱子”。

孙蔚如被调离后,意味着原本中条山的24万守军,一下子就变成了18万。有资料显示,军队看似是18万人,实际上1/3的人在经商做生意,1/3的人在种地,只有1/3在操练。那么实际有战斗力的只有这6万人。而日本人却又增兵到了10万人,此消彼长之下实际上日军占据了绝对优势。

同时,因为各个部队长期驻扎,不曾调换营地,导致了日本人的奸细将各个军团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甚至在双方临阵之时,敌人都能喊出国民党军队营、团长的名字。

在这样的情势下,1941年5月7日,中条山战役爆发了。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

阅读全文

与抗战为何不宣传陕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宣传营销方案 浏览:184
潮牌衣服促销活动有哪些 浏览:608
快递行业微信推广方案 浏览:557
佛山市达人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32
千千电子商务骗局揭秘 浏览:97
qq商务推广方案 浏览:578
电子商务市场细分领域 浏览:768
富至创投电子商务 浏览:39
最有效的项目营销方案 浏览:928
个人生日会策划方案 浏览:533
社区端午节的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62
电子商务管理课后答案 浏览:834
微课制作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951
奶粉促销活动广告词范本 浏览:389
端午节饮料促销活动 浏览:130
厦门星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13
一年级培训元旦活动方案 浏览:109
杭州网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95
童书策划方案 浏览:722
爱耳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