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姚庄文艺宣传

姚庄文艺宣传

发布时间:2021-08-16 20:44:30

A. 孙犁 短篇小说 《光荣》 原文

光 荣

饶阳县城北有一个村庄,这村庄紧靠滹沱河,是个有名的摆渡口。大家知道,滹沱河在山里受着约束,昼夜不停地号叫,到平原,就今年向南一滚,明年往北一冲,自由自在地奔流。

河两岸的居民,年年受害,就南北打起堤来,两条堤中间全是河滩荒地,到了五六月间,河里没水,河滩上长起一层水柳、红荆和深深的芦草。常常发水,柴禾很缺,这一带的男女青年孩子们,一到这个时候,就在炎炎的热天,背上一个草筐,拿上一把镰刀,散在河滩上,在日光草影里,割那长长的芦草,一低一仰,像一群群放牧的牛羊。

"七七"事变那一年,河滩上的芦草长得很好,五月底,那芦草已经能遮住那些孩子们的各色各样的头巾。地里很旱,没有活做,这村里的孩子们,就整天缠在河滩里。

那时候,东西北三面都有了炮声,渐渐东南面和西南面也响起炮来,证明敌人已经打过去了,这里已经亡了国。国民党的军队和官员,整天整夜从这条渡口往南逃,还不断搔扰抢劫老百姓。

是从这时候激起了人们保家自卫的思想,北边,高阳、肃宁已经有人民自卫军的组织。那时候,是一声雷响,风雨齐来,自卫的组织,比什么都传流得快,今天这村成立了大队部,明天那村也就安上了大锅。青年们把所有的枪枝,把村中埋藏的、地主看家的、巡警局里抓赌的枪枝,都弄了出来,背在肩上。

枪,成了最重要的、最必需的、人们最喜爱的物件。渐渐人们想起来:卡住这些逃跑的军队,留下他们的枪枝。这意思很明白:养兵千,用兵一时;大敌压境,你们不说打仗,反倒逃跑,好,留下枪枝,交给我们,看我们的吧!

先是在村里设好圈套,卡一个班或是小队逃兵的枪;那常常是先摆下酒宴,送上洋钱,然后动手。

后来,有些勇敢的人,赤手空拳,站在大道边上就卡住了枪枝;那办法就简单了。

这渡口上原有一只大船,现在河里没水,翻过船底,晒在河滩上。船主名叫尹廷玉,是个五十多的老头子,弄了一辈子船,落了个"车船店脚牙"的坏名儿,可也没置下产业。他有一个儿子刚刚十五岁,名叫原生,河里有水的时候,帮父过逃兵,看过飞机,割芦苇草。

这一天,割满了草筐,天也晚了,刚刚要杀紧绳子往回里走,他听得背后有人叫了他一声。

"原生!"

他回头一看,是村西头的一个姑娘,叫秀梅的,穿着一件短袖破白褂,拖着一双破花鞋,提着小镰跑过来,跑到原生跟前,一扯原生的袖子,就用镰刀往东一指:东面是深深一片芦苇,正叫晚风吹得摇摆。

"什么?"原生问。秀梅低声说:"那道边有一个逃兵,拿着一枝枪。"

原生问:

"就是一个人?"

"就是一个。"秀梅喘喘气咬咬嘴唇,"崭新的一枝大枪。"

"人们全回去了没有?"原生周围一看,想集合一些同伴,可是太阳已经下山,天边只有一抹红云,看来河滩里是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人了。

"你一个人还不行吗?"秀梅仰着头问。

原生看见了这女孩子的两只大眼睛里放射着光芒,就紧握他那镰刀,拨动苇草往东边去了。秀梅看了看自己那一把弯弯的明亮的小镰,跟在后边,低声说:"去吧,我帮着你。"

"你不用来。"原生说。

原生从那个逃兵身后过去,那逃兵已经疲累得很,芷低着头包裹脚上的燎泡,枪枝放在一边。原生一脚把他踢趴,拿起枪枝,回头就跑,秀梅也就跟着跑起来,遮在头上的小小的白布手巾也飘落下来,丢在后面。

到了村边,两个人才站下来喘喘气,秀梅说:"我们也有一枝枪了,明天你就去当游击队!"原生说:

"也有你的一份呢,咱两个伙着吧!"秀梅一撇嘴说:

"你当是一个雀虫蛋哩,两个人伙着!你拿着去当兵吧,我要那个有什么用?"

原生说:

"对,我就去当兵。你听见人家唱了没:男的去当游击队,女的参加妇救会。咱们一块去吧!"

"我不和你一块去,叫你们小五和你一块去吧!"秀梅笑一笑,就舞动小镰回家去了。走了几步回头说:

"我把草筐和手巾丢了,吃了饭,你得和我拿去,要不爹要骂我哩!"

原生答应了。原生从此就成了人民军队的战士,背着这枝枪打仗,后来也许换成"三八",现在也许换成"美国自动步"了。

小五是原生的媳妇。这是原生的爹那年在船上,夜里推牌九,一副天罡赢来的,比原生大好几岁,现在二十了。

那时候当兵,还没有拖尾巴这个丢人的名词,原生去当兵,谁也不觉得怎样,就是那登上自家的渡船,同伙伴们开走的时候,原生也不过望着那抱着小弟弟站在堤岸柳树下面的秀梅和一群男女孩子们,嘻嘻笑了一阵,就算完事。

这不像离别,又不像是欢送。从这开始,这个十五岁的青年人,就在平原上夜晚行军,黎明作战;在阜平大黑山下砂石滩上艰苦练兵,在盂平听那滹沱河清冷的急促的号叫;在五台雪夜的山林放哨;在黄昏的塞外,迎着晚风歌唱了。他那个卡枪的伙伴秀梅,也真的在村里当了干部。村里参军的青年很多,她差不多忘记了那个小小的原生。战争,时间过得多快,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

可是原生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来了,就找气生。婆婆是个老妇子人,先是觉得儿子不在家,害怕媳妇抱屈,处处将就,哄一阵,说一阵,解劝一阵;后来看着怎么也不行,就说:

"人家在外头的多着呢,就没见过你这么背晦的!"

"背晦,人家都有个家来,有个信来。"媳妇的眼皮和脸上的肉越发搭拉下来。这个媳妇并不胖,可是,就是在她高兴的时候,她的眼皮和脸上的肉也是松鬈地搭拉着。

"他没有信来,是离家远的过。"婆婆说。

"叫人等着也得有个头呀!"媳妇一转脸就出去了。婆婆生了气,大声喊:

"你说,你说,什么是头呀?"

从这以后,媳妇就更明目张胆起来,她来了,不大在家里呆,好到街上去坐,半天半天的,人家纺线,她站在一边闲磕牙。有些勤谨的人说她:"你坐的落意呀?"她就说:"做着活有什么心花呀?谁能像你们呀!"等婆婆推好碾子,做熟了饭,她来到家里,掀锅就盛。还常说落后话,人家问她:"村里抗日的多着呢,也不是你独一份呀,谁也不做活,看你那汉子在前方吃什么穿什么呀?"她就说:"没吃没穿才好呢。"

公公耍了半辈子落道,弄了一辈子船,是个有头有脸好面子的人,看看儿媳越来越不像话,就和老婆子闹,老婆子就气得骂自己的儿子。那年,近处还有战争,她常常半夜半夜坐在房檐下,望着满天的星星,听那隆隆的炮响,这样一来,就好像看见儿子的面,和儿子说了话,心里也痛快一些了。并且狠狠地叨念:怎么你就不回来,带着那大炮,冲着这刁婆,狠狠地轰两下予呢?

小五的落后,在村里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一些老太太们看见她这个样子,就不愿叫儿子去当兵,说:"儿子走了不要紧,留下这样娘娘咱搪不开。"

秀梅在村里当干部,有一一天,人们找了她来。正是夏天,一群妇女在一家梢门洞里做活,小五刚从娘家回来,穿一身鲜鲜亮亮的衣裳,站在一边摇着扇子,一见秀梅过来,她那眼皮和脸皮,像玩独脚戏一样,呱嗒就落不来,扭过脸去。

那些青年妇女们见秀梅来了,都笑着说:

"秀梅姐快来凉快凉快吧!"说着就递过麦垫来。有的就说:"这里有个大顽固蛋,谁也剥不开,你快把她说服了吧!"

秀梅笑着坐下,小五就说:

"我是顽固,谁也别光说漂亮话!"秀梅说:

"谁光说漂亮话来?咱村里,你挨门数数,有多少在前方抗日的,有几个像你的呀?"

"我怎么样?"小五转过脸来,那脸叫这身鲜亮衣裳一碚衬,显得多么难看,"我没有装坏,把人家的人挑着去当兵!"

"谁挑着你家的人去当兵?当兵是为了国家的事,是光荣的!"秀梅说。"光荣几个钱一两?"小五追着问,"我看也不能当衣穿也不能当饭吃!""是!"秀梅说,"光荣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光荣也不能当男人,一块过日子!这得看是谁说,有的人窝窝囊囊吃上顿饱饭,穿上件衣裳就混的下去,有的人还要想到比吃饭穿衣更光荣的事!"

别的妇女也说:

"秀梅说的一点也不假,打仗是为了大伙,现在的青罐人,谁还愿意当炕头上的汉子呀 小五冷笑着,用扇子拍着屁股说:

"说那么漂亮干什么,是'画眉张'的徒弟吗,要不叫称,俺家那个当不了兵!"

秀梅说:"哈!你是说,我和原生卡了一枝枪,他才当了兵?我觉着这不算错,原生拿着那枝枪,真的替国家出了力,我还觉着光荣呢!你也该觉着光荣。""俺不要光荣!"小五说,"你光荣吧,照你这么说,你还是国家的功臣呢,真是木头眼镜。"

"我不是什么功臣,你家的人才是功臣呢!"秀梅说。

"那不是俺家的人。"小五丝声漾气地说,"你不是干部吗?我要和他离婚!"大伙都一愣,望着秀梅。秀梅说:

"你不能离婚,你的男人在前方作战!""有个头没有?"小五说。

"怎么没头,打败日本就是头。"

"我等不来,"小五说,"你们能等可就别寻婆家呀!"

秀梅的脸腾地红了,她正在说婆家,就要下书定准了。别人听了都不忿,说:"碍着人家了吗?你不叫人家寻婆家,你有汉子好等着,叫人家等着谁呀!"

秀梅站起来,望着小五说:

"我不是和你赌气,我就不寻婆家,我们等着吧。"

别的人都笑起来,秀梅气得要哭了。小五站不住走了。有的就说:"像这样的女人应该好好打击一下,一定有人挑拨着她来破坏我们的工作。"秀梅说:"我们也不随便给她扣帽子,还是教育她。"那人说:"秀梅姐!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小五要是没有牵线的,挖下我的眼来当泡踏!"

对于秀梅的事,大家都说:"你真是,为什么不结婚?""我先不结婚。"秀梅说,"有很多人把前方的战士,当作打了外出的人,我给

她们做个榜样。你们还记得那个原生不?现在想起来,十几岁的一个人,背起枪来,一出去就是七年八年,才真是个好样儿的哩!"

"原生倒是不错,"一个姑娘笑了,"可是你也不能等着人家呀!""我不是等着他,"秀梅庄重地说,"我是等着胜利!"

小五到村外一块瓜园里去,这瓜园是村里一个粮秣先生尹大恋开的。这人原是村里一家财主,现在村中弄了名小小的干部当着,掩藏身体,又开了瓜园,为的是喝酒说落后话儿,好有个清净地方。

尹大恋正坐在高高的窝棚里摇着扇子喝酒,一看见小五来了就说:"拣着大个儿的摘着吃罢,你那离婚的事儿谈得怎样了?"

小五拨着瓜秧说:

"人家叫等到打败日本,谁知道哪年哪月他们才能打败本呀!"

"唉!长期抗战,这不是无期徒刑吗?喂,不是有说讲吗,五年没有音讯就可以。这是他们的法令呀,他们自己还不遵守吗?和他打官司呀,你这人还是不行!"

小五回来就又和公婆闹,闹得公婆没法,咬咬牙叫她离婚走了,老婆婆狠狠啼哭了一场。老头说:"哭她干什么!她是我一副牌赢来的,只当我一副牌又把她输了就算了!"

自从小五出门走了以后,秀梅就常常到原生家里,帮着做活。看看水瓮里没水,就去挑了来,看看院子该扫,就扫扫干净。伏天,帮老婆拆洗衣裳,秋天帮着老头收割打场。

日本投了降,秀梅跑去告诉老人家,老人听了也欢喜。可是过了好久,有好些军人退伍回来了,还不见原生回来。

原生的娘说:

"什么命呀,叫我们修下这样一个媳妇!"秀梅说:

"大娘,那就只当没有这么一个媳妇,有什么活我帮你做,你不是没有闺女吗,你就只当有我这么个闺女!"

"好孩子,可是你要出聘了呢?"原生的娘说,"唉,为什么原生八九年就连个信也没有?"

"大娘,军队开的远,东一天,西一天,工作很忙,他就忘记给家里写信了。总有一天,一下子回来了,你才高兴呢!"

"我每天晚上听着门,半夜里醒了,听听有人叫娘开门哩,不过是想念的罢了。这么些人全回来了,怎么原生就不回来呀?"

"原生一定早当了干部了,他怎么能撂下军队回来呢?"

"为国家打仗,那是本分该当的,我明白。只是这个媳妇,唉!"

今年五月天旱,头一回耩的晚田没出来,大庄稼也旱坏了,人们整天盼雨。晚上,雷声忽闪地闹了半夜,才淅沥淅沥下起雨来,越下越大,房里一下凉快了,蚊子也不咬人了。秀梅和娘睡在炕上,秀梅说:

"下透了吧,我明天还得帮着原生家耩地去。"娘在睡梦里说:

"人家的媳妇全散了,你倒成了人家的人了。你好好地把家里的活做完了,再出去乱跑去,你别觉着你爹不说你哩!"

"我什么活没做完呀!我不过是多卖些力气罢了,又轮着你这么嘟哝人!"娘没有答声。秀梅却一直睡不着,她想,山地里不知道下雨不,山地里下了大雨,河里的水就下来了。那明天下地,还要过摆渡呢!她又想,小的时候,和原生在船上玩,两个人偷偷把锚起出来,要过河去,原生使篙,她掌舵,船到河心,水很急,原生力气小,船打起转来,吓哭了,还是她说:

"不要紧,别怕,只要我把得住这舵,就跑不了它,你只管撑吧!"

又想到在芦苇地卡枪,那天黑间,两个人回到河滩里,寻找草筐和手巾,草筐找到了,寻了半天也寻不见那块手巾,直等月亮升上来,才找到了。

想来想去,雨停了,鸡也叫了,才合了合眼。

起身就到原生家里来,原生的爹正在院里收拾"种式",一见秀梅来了,就说:

"你给我们拉砘子去吧,叫你大娘旁耧。我常说,什么活也能一个人慢慢去做,惟独锄草和耩地,一个人就是干不来。"

秀梅笑着说:

"大伯,你拉砘子吧,我拿耧,我好把式哩!我几亩地,都是我拿的'种式'哩!"

"可就是,我还没问你,"老头说,"你那地全耩上没有?"

秀梅说:"我前两天就耩上了,耩的'干打雷',叫它们先躺在地里去求雨,我的时气可好哩!"

老头说:

"年轻人的时运总是好的,老了就倒霉,走吧!"

秀梅背上"种式"就走。她今天穿了一条短裤,光着脚,老婆子牵着小黄牛,老头子拉着砘子胡卢在后边跟着,一字长蛇阵,走出村来。

田野里,大道小道上全是忙着去种地的人,像是一盘子好看的走马灯。这一带沙滩,每到春天,经常刮那大黄风,刮起来,天昏地暗人发愁。现在大雨过后,天晴日出,平原上清新好看极了。

耩完地,天就快晌午了,三个人坐在地头上休息。秀梅热得红脸关公似的摘下手巾来擦汗,又当扇子扇,那两只大眼睛也好像叫雨水冲洗过,分外显得光辉。她把道边上的草拔了一把,扔给那小黄牛,叫它吃着。

从南边过来一匹马。

那是一匹高大的枣红马,马低着头一步一颠地走,像是已经走了很远的路,又像是刚刚经过一阵狂跑。马上一个八路军,大草帽背在后边,有意无意挥动着手里的柳条儿。远远看来,这是一个年轻的人,一个安静的人,他心里正在思想什么问题。

马走近了,秀梅就转过脸来低下头,小声对老婆说:"一个八路军!"老头子正仄着身子抽烟,好像没听见,老婆子抬头一看,马一闪放在道旁上的石砘子,吃了一惊,跑过去了。

秀梅吃惊似的站了起来,望着那过去的人说:"大娘,那好像是原生哩!"

老头老婆全抬起头来,说:"你看差眼了吧!"

"不。"秀梅说。那骑马的人已经用力勒住马,回头问:"老乡,前边是尹家庄不是?"

秀梅一跳说:

"你看,那不是原生吗,原生!""秀梅呀!"马上的人跳下来。

"原生,我那儿呀!"老婆子往前扑着站起来。"娘,也在这里呀!"

儿子可真的回来了。

爹娘儿女相见,那一番话真是不知从哪说起,当娘的嘴一努一努想把媳妇的事说出来,话到嘴边,好几次又咽下去了。原生说:

"队伍往北开,攻打保定,我请假家来看看。""咳呀!"娘说,"你还得走吗?"

原生笑着说:

"等打完老蒋就不走了,"秀梅说:

"怎么样,大娘,看见儿子了吧!"

"好孩子,"大娘说,"你说什么,什么就来了!"

远处近处耩地的人们全围了上来,天也晌午了,又围随着原生回家,背着耧的,拉着砘子的。

刚到村边,新农会的主席手里扬着一张红纸,满头大汗跑出村来,一看见原生的爹就说:

"大伯,快家去吧,大喜事!"

"什么事呀?" "大喜事,大喜事!"

人们全笑了,说:

"你报喜报的晚了!"

"什么呀?"主席说,"县里刚送了通知来,我接到手里就跑了来,怎么就晚了!"

人们说:

"这不是原生已经到家了!"

"哈,原生家来了?大伯,真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呀!"主席喊着笑着。人们说:

"你手里倒是拿的什么通知呀!"

"什么通知?原生还没对你们大家说呀?"主席扬一扬那张红纸,"上面给我们下的通知:咱们原生在前方立了大功,活捉了蒋介石的旅长,队伍里选他当特等功臣,全区要开大会庆祝哩!"

"哈,这么大事,怎么,原生,你还不肯对我们说呀,你真行呀!"人们嚷着笑着到了村里。

第二天,在村中央的广场上开庆功大会。

天晴的很好,这又是个热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换了新衣裳,先围到台下来,台上高挂全区人民的贺匾:"特等功臣。"

各村新农会又有各色各样的贺匾祝辞,台上台下全是红绸绿缎,金字彩花。全区的小学生,一色的白毛巾,花衣服,腰里系着一色的绸子,手里拿着一色的花棍,脸上搽着胭脂,老师们擦着脸上的汗,来回照顾。

区长讲完了原生立功的经过,他号召全区青壮年向原生学习,踊跃参军,为人民立功。接着就是原生讲话。他说话很慢,很安静,台下的人们说:老脾气没变呀,还是这么不紧不慢的,怎么就能活捉一个旅长呀!原生说:自己立下一点功。台下就说:好家伙,活捉一个旅长他说是一点功。原生又说:这不是自己的功劳,这是全体人民的功劳。台下又说:你看人家这个说话。

区长说:老乡们,安静一点吧,回头还有自由讲话哩,现在先不要乱讲吧。人们说:这是大喜事呀,怎么能安静呢!

到了自由讲话的时候,台下妇女群里喊了一声,欢迎秀梅讲话,全场的人都嚷赞成,全场的人拿眼找她。秀梅今天穿一件短袖的红白条小褂,头上也包一块新毛巾,她正愣着眼望着台上,听得一喊,才转过脸东瞧瞧,西看看,两只大眼睛,转来转去好像不够使,脸绯红了。

她到台上讲了这段话:

"原生立了大功,这是咱们全村的光荣。原生十五岁就出马打仗,那么一个小人,背着那么一枝大枪。他今年二十五岁了,打了十年仗,还要去打,打到革命胜利。

"有人觉着这仗打的没头没边,这是因为他没把这打仗看成是自家的事。人们光愿意早些胜利,问别人:什么时候打败蒋介石?这问自己就行了。我们要快就快,要慢就慢,我们坚决,我们给前方的战士助劲,胜利就来得快;我们不助劲,光叫前方的战士们自己去打,那胜利就来得慢了。这只要看我们每个人尽的力量和出的心就行了。

"战士们从村里出去,除去他的爹娘,有些人把他们忘记了,以为他们是办自己的事去了,也不管他们哪天回来。不该这样,我们要时时刻刻想念着他们,帮助他们的家,他们是为我们每个人打仗。

"有的人,说光荣不能当饭吃。不明白,要是没有光荣,谁也不要光荣,也就没有了饭吃;有的人,却把光荣看得比性命还要紧,我们这才有了饭吃。

"我们求什么,就有什么。我们这等着原生,原生就回来了。战士们要的是胜利,原生说很快就能打败蒋介石,蒋介石很快就要没命了,再有一年半载就死了。

"我们全村的战士,都会在前方立大功的,他们也都像原生一样,会带着光荣的奖章回来的。那时候,我们要开一个更大更大的庆功会。

"我的话完了。"

台下面大声的鼓掌,大声的欢笑。接着就是游行大庆祝。

最前边是四杆喜炮,那是全区有名的四个喜炮手;两面红绸大旗;一面写"为功臣贺功",一面写"向英雄致敬"。后面是大锣大鼓,中间是英雄匾,原生骑在枣红马上,马笼头马颈上挂满了花朵。原生的爹娘,全穿着新衣服坐在双套大骡车上,后面是小学生的队伍和群众的队伍。

大锣大鼓敲出村来,雨后的田野,蒸晒出腾腾的热气,好像是叫大锣大鼓的声音震动出来的。

到一村,锣鼓相接,男男女女挤得风雨不透,热汗齐流。

敲鼓手疯狂地抡着大棒,抬匾的柱脚似的挺直腰板,原生的爹娘安安稳稳坐在车上,街上的老头老婆们指指画画,一齐连声说:

"修下这样好儿子,多光荣呀!"

那些青年妇女们一个扯着一个的衣后襟,好像怕失了联络似的,紧跟着原生观看。

原生骑在马上,有些害羞,老想下来,摄影的记者赶紧把他捉住了。

秀梅满脸流汗跟在队伍里,扬着手喊口号。她眉开眼笑,好像是一个宣传员。她好像在大秋过后,叫人家看她那辛勤的收成;又好像是一个撒种子的人,把一种思想,一种要求,撒进每个人的心里去。她见到相熟的姐妹,就拉着手急急忙忙告诉说:

"这是我们村里的原生,十五上就当兵去了,今年二十五岁,在战场上立了大功,胸前挂的那金牌子是毛主席奖的哩。"

说完就又跟着队伍跑走了。这个农民的孩子原生,一进村庄,就好把那放光的奖章,轻轻掩进上衣口袋里去。秀梅就一定要他拉出来。

大队也经过小五家的大门。一到这里,敲大鼓的故意敲了一套花点,原想叫小五也跑出来看看的,门却紧紧闭着,一直没开。

队伍在平原的田野和村庄通过,带着无比响亮的声音,无比鲜亮的色彩。太阳在天上,花在枝头,声音从有名的大鼓手那里敲打,这是一种震动人心的号召:光荣!光荣!

晚上回来,原生对爹娘说:"明天我就回部队去了。我原是绕道家来看看,赶巧了乡亲们为我庆功,从今以后,我更应该好好打仗,才不负人民对我的一番热情。"

娘说:"要不就把你媳妇追回来吧!"

原生说:"叫她回来干什么呀!她连自己的丈夫都不能等待,要这样的女人一块革命吗?"

爹说:"那么你什么时候才办喜事呢?以我看,咱寻个媳妇,也并不为难。"原生说:"等打败蒋介石。这不要很长的时间。有个一年半载就行了。"娘又说:"那还得叫人家陪着你等着吗?"

"谁呀?"原生问。

"秀梅呀!人家为你耽误了好几年了。"娘把过去小五怎样使歪造耗,秀梅怎样解劝说服,秀梅怎样赌气不寻婆家,小五走了,秀梅怎样体贴娘的心,处处帮忙尽力,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在原生的心里,秀梅的影子,突然站立在他的面前,是这样可爱和应该感谢。他忽然想起秀梅在河滩芦苇丛中命令他去卡枪的那个黄昏的景象。当原生背着那枝枪转战南北,在那银河横空的夜晚站哨,或是赤日炎炎的风尘行军当中,他曾经把手扶在枪上,想起过这个景象。那时候,在战士的心里,这个影子就好比一个流星,一只飞鸟横过队伍,很快就消失了。现在这个影子突然在原生的心里鲜明起来,扩张起来,顽强粘住,不能放下了。

在全村里,在瓜棚豆架下面,在柳荫房凉里,那些好事好谈笑的青年男女们议论着秀梅和原生这段姻缘,谁也觉得这两个人要结了婚,是那么美满,就好像雨既然从天上降下,就 一定是要落在地上,那么合理应当。

一九四八年七月十日饶阳东张岗

得胜回头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1] 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B. 嘉善红旗塘航道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1958年12月27日,红旗塘第一期工程正式动工。
详细资料:

开挖红旗塘工程
信息来源:嘉善政协
嘉善县的水利工程建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期的重点是对河道进行疏浚、开拓以及土地平整、农田渠系改造,这些工程对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嘉善县北部地区地势低洼,大涝期间,西、南、北三面洪水汇集于此,且该地区旧河系曲折纷乱、河道出口小、流量少、排水慢,常遭涝害,损失严重。1954年大涝,嘉善县受淹田达40万亩,1957年的涝害受灾农田30万亩;加上江苏省在嘉善县上游开辟了40米宽直接流入境内的马溪塘,并计划在嘉善县北面开一条200米宽的太浦河,其沿线有大面积的堵坝并圩以阻断嘉善县主要的向北排水至其境内通道。

如何减轻来自上游的洪水威胁、争取出口主动,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为了确保嘉善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整治河系、变水害为水利,1958年经嘉兴县委(当时嘉善县并入嘉兴县)研究决定在王江泾的陆河泾港至西塘公社的唐家村新开一条红旗塘,红旗塘直通黄浦江,使嘉北地区的洪水畅流畅排,这样,不但使嘉兴县易受涝害的60万亩农田保证丰收,在大旱年份西、南部水位下降时可用红旗塘引潮入河灌溉,提高抗旱能力、减轻旱情,并使嘉北地区根本上改变曲折纷乱的水系,以利交通。

当时,嘉兴专署派出专署水利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开挖红旗塘工程进行研究,县水利部门在征得周边的江苏省青浦、松江二县水利部门的口头同意和浙江省水利厅的同意后,拟出设计任务书向省水利厅上报,后经核准为民办补助工程。工程计划从王江泾的陆河泾港起,经南汇、天凝、干窑、西塘等公社(天凝、干窑、西塘三个公社,现为嘉善县的天凝、洪溪、干窑、西塘、姚庄,下同),东到江苏省青浦县蒸淀公社唐家村的大蒸塘入黄浦江,全长27公里,面宽90-110米,底高程0—1(吴淞高程,下同)米,底宽60-80米,边坡1∶3。

1958年12月16日,中共嘉兴县委发出 《关于立即开展治理红旗塘工程工作的紧急指示》,提出今年(指当年的冬季到下一年的春季)完成第一期工程,并且决定成立嘉兴县红旗塘工程水利师,设师党委会7人,由田川任师政委、林忠贤任副政委,王贵林为司令员、浦思义为副司令员,姜日升、沈锡桐等同志为委员。师部下设政治处(林忠贤兼处长、沈锡桐为副处长)、参谋处(浦思义兼处长、屠幼生为副处长)、后勤处(处长姜日升、副处长杨宝满)、文卫处(处长于培瑞、副处长陈大焕)、保卫处(处长任松山)、办公室(主任赵庸尧、副主任孙希贤),施工由参谋处分管,参谋处下设工程股、机械股、劳动调配股,并抽调有关干部50人为司令部的具体工作人员。同时,以公社为单位设水利团,建立团的临时党总支,设委员5人,配备公社副书记1人任团政委、另配干部2人为正副团长,其中西塘水利团政委沈小龙、团长褚正扬,干窑水利团政委陈金水、团长曹洪水,陶庄水利团政委张正华、团长李毛新,天凝水利团政委周阿章、团长朱志泉,惠民水利团政委顾炳仙、团长革正荣,魏塘水利团政委柯云生、团长姚志明。团以下设营、连、排。

当月21日,中共嘉兴地委向各县委发出《关于嘉兴县委“立即开展治理红旗塘工程”的通报》,通报说:嘉兴县委关于“立即开展治理红旗塘工程工作的紧急指示”我们认为很好,特转发给你们参考。并指出:嘉兴县抓住有利时机、动员劳力兴修大型水利重点工程的做法是好的,安排全面、决心大,特别是工地的组织领导严密,值得各地学习。


1958年12月27日,红旗塘第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从南汇公社殷家港起,经天凝、干窑,到西塘公社的和尚塘止,长15公里、河面宽100米、底宽60米、深4.2米、断面360平方米。嘉兴县除东栅公社(搞高标准渠道化试点)外的17个公社(南汇、干窑、天凝、双桥、塘汇、王店、南湖、魏塘、惠民、陶庄、凤桥、西塘、建设、余新、曹庄、新丰、新塍)的35000人参加了施工。红旗塘治水司令部设在西塘公社翠南村,17个公社的水利团都设立了工程施工技术科,配备科长、技术人员3-4人,17个水利团共组成101个营,每营有专职施工员2名。经过了150天的奋战,于1959年5月2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土方开挖任务,总计完成土方51989万立方米。

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解决劳力不足的状况,开展了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全工地有1264、85米轨道,共创制仿制53种新式工具(工地上制造35种)、推广使用8042件(其中铁皮车227部、统索牵引200部),各种挖泥工具共12000件,有50%的民工使用新式工具。在技术革新开始时,资金少、原料缺、技术差,师党委就坚持依靠群众,提出了“五献”号召,掀起了群众性的“人人献计、个个献料”热潮,以“献”、“挖”、“代”、“省”解决了资金不足、原料缺少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共献木料620立方米、毛竹144156根、铁1119斤、麻551斤、人民币7000元(群众献款),有的还献出了门板、茶箱、破打稻机、牛车盘、寿材。

在工程施工开始时,因无定额、生产大呼隆,群众对每天完成任务心中无数,工效低、出勤少、浪费大、窝工多,司令部据此情况,着力加强劳动组织、定额管理,合理安排劳力,开展了“七定”、“五包”,把责任定到班、定额到人,根据劳力强弱、男女使用工具,分别定出等级,群众说:“有了定额,自己任务自己做,一天早知道,心中有数劲头高”。事实证明,实行定额管理,是提高工效的有效办法。

施工过程中坚持贯彻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施工一开始就组织了68名农民技术员成立勘测队,用四天半时间完成了53华里的测量工作;各团成立技术科,营成立技术小组,划好堆土线,开好中心沟、分层取土、降低地下水位、保证雨停就开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后勤部门积极做好工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做到层层接头、上下挂钩、专人负责、保证供应,在整个第一期工程施工期内,供应元钉18000斤、毛竹16000支、木材85立方米、扁担土埭 3000副、麻3000斤,以及铝线、铁等等,全工地设53个供应点,200多个品种。150名供销人员做到送货下乡,边供应、边劳动,经营额达250万元。

在工地上开展了“十比”、“三干”红旗竞赛活动,激发民工的劳动热情,加快了施工进度。工地的各级干部坚持三员、四同、五干艰苦精神,实行逐级下放参加劳动。司令部组成四个工作组,下放38名干部加强团领导,共有正副团长政委42人、营教导员营长385人及各级干部115人逐级下放,加强基层,边劳动边领导。抓先进树标兵,全工地进行大评比三次、大检查二次、总结四次,通过总结评比,涌现大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有司令部级先进单位163个、先进人物1124人、其中治水英雄89人,团级8224人,营级9706人。

为了活跃工地民工生活、鼓舞民工干劲,司令部组织文工团慰问演出(14人从剧团调来)、编写战斗报、进行有线广播。团文工队共40个、344人,全工地的宣传工具有黑板报165块、门板报254块,光荣台107个、土广播98只、鼓动牌1194块、各种彩旗5179面。在春节和庆功大会上,民工自己演出了马灯、莲湘、说大书、舞龙、舞狮、开游园会,工地掀起了文艺高潮。群众创作诗歌10449首、漫画782幅、剧本120个,充分反映了群众的才能和干劲。全工地共建食堂442个,组织洗衣组有176人,理发员有47人,搭建工地公共厕所765处、清洁员376人,工地设有卫生处、科,有医生27人、护士26人、保健员79人,工地还建立一支强大的治安保卫组织、计576人,有653个民工参加了义务消防队。

当时由于处于“大跃进”时期,人民生活已较困难,甚至出现“饿、病、逃、荒”等现象,但为了赶工程进度,有关部门不关心群众生活,造成了施工人员伤亡。在这一期工程施工期间,工地病亡10人(败血症3人、伤寒症1人、脑膜炎1人、急性大叶肺炎1人、阑尾炎1人、其他病亡3人)、大的工伤事故3起。


红旗塘第一期工程施工结束后,中共嘉兴县委指示红旗塘工程司令部党委必须在1959年冬-1960年春的几个月时间内迅速地完成第二期工程,以使水利工作更好地为农业服务、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确保1960年全县粮食增产。

1959年11月25日,红旗塘工程司令部党委制定了“红旗塘治水工程第二期工程治理工作计划(草稿)”上报县委。此工作计划提出了第二期工程的土方开挖任务,以及成立红旗塘治水工程专业师,师党委会由张政委、浦思义司令员等7人组成,加强施工技术领导、劳动组织管理,建立责任制等。

中共嘉兴县委于1959年11月26日发文,同意并批转了这个工作计划的报告,县委文件指出:为了开好第二期工程,除了计划中所提要求外,希各公社党委立即把领导确定好,一般以去年原班人马为主;把劳力调配好,在12月10日前全部组织好到工地报到;把思想动员好,把生活安排好等几项工作。希工、商、交等部门围绕这一计划,密切配合,大力支援,以保证这一工程胜利竣工。

按照嘉兴县委的总体部署,红旗塘第二期工程于1959年12月13日动工,施工分二段进行。一段是从西塘公社和尚塘至干窑公社李厍村,长5259米,面宽110米,底宽71.2米,深4.8米;另一段是从南汇公社殷家港至沉石荡,长650米,面宽90米,底宽55.7米,深4.3米。嘉兴县除南湖公社搞渠道化不参加外,17个公社(南汇、新塍、双桥、王店、建设、凤桥、余新、曹庄、新丰、东栅、塘汇、魏塘、惠民、西塘、陶庄、天凝、干窑)的15000名民工参加了施工,司令部设于干窑横港村,下设政治、工程、后勤三个处(各设正副处长一人)和办公室(设主任、秘书),并抽40名干部担任具体工作。17个公社成立团部,团部设政治、后勤、工程三个科及办公室,团以下共组成67个营。施工到1960年2月6日已完成土方140万立方米,但工程进度很不平衡,最快的5个公社已完成总任务的70%,而慢的公社只完成总任务的30%左右。为此,中共嘉兴县委在1960年2月7日发出了《关于加强领导善始善终完成红旗塘工程的通知》,要求各公社加强领导,继续大搞工具革新,善始善终安排好民工生活,以保证按时全部完成工程。经过全体干部、民工的努力,第二期工程在1960年6月5日竣工,共计完成土方23742万立方米。

这样,红旗塘工程从南汇公社沉石荡至干窑公社李厍村全长20.909公里的土方开挖任务,从1958年12月27日动工,到1960年6月5日全线完工,河面宽达到90-110米,底宽60-80米,河底高程0—1米,边坡1∶3。嘉兴县18个公社先后都参加了施工,共计投放劳力5527万工日,完成土石方75731万立方米,投资531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047万元(用于政策处理280万元),挖损土地3204亩,压损土地5566亩,拆建房屋412间,草房4520平方米,拆除近百座人行桥。一条位于嘉北低洼地区的东排主干河道由此形成。


开挖红旗塘没有经充分论证,与上海没协商好,就匆忙上马,造成工程完工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红旗塘工程第二期施工结束前,原属江苏省的青浦、松江二县已划入上海市。上海市以太湖流域治理整体方案没有定局,上海市处于红旗塘下游,红旗塘开通后将增加上海防洪压力为理由,不准拆除第二期工程下游的施工坝。造成红旗塘在嘉善县与上海青浦县交界处留下一条拦河土坝,使红旗塘只能暂用其拦河土坝南侧的牛桥江、大调河泄水,工程效益的发挥受到了影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延长了东泄时间。另外,当时河道沿线的配套建筑物也未能跟上,影响了沿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生产,河道岸坡受冲刷塌方,河床部分淤积。

对此,嘉善县多年来一直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及时开通土坝和兴建配套建筑物的要求,国家水利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太湖流域管理局等也曾多次到嘉善进行调查、考察,但总是由于江、浙、沪二省一市对太湖流域规划的不一致,治理整体方案没有定局而迟迟得不到解决。期间,在省水利厅的重视关心下,为了解决沿河两岸交通、生产、生活的便利,先后批准建造三座跨河桥梁,姚庄乡的红旗塘桥在1985年建成,1987年、1989年又先后建成了天凝、洪溪两地的红旗塘桥,局部解决了沿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生产、交通问题。

1991年入梅后,太湖流域连续降雨,从6月11-20日,太湖流域平均降雨300多毫米;6月30日太湖流域出现了第二次降雨过程,至7月3日全流域平均降雨140毫米,7月3日14时的太湖水位已上涨到4.32米,超过警戒水位0.82米。由于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尚未实施,洪水没有出路,要迅速降低太湖水位是当务之急。面对严峻形势,国家防汛总指挥部采取果断措施,做好上海市群众工作,打开红旗塘上的堵坝、打通红旗塘至黄浦江的泄洪通道。7月5日,由青浦县人武部组织官兵、民工,嘉善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协同炸坝,上午9时,长110米、顶宽1米的红旗塘上的拦河土坝在巨大的爆炸声中炸开,堵坝32年的河道开始泄洪。

1991年9月,国务院召开治理太湖工作会议,开始了历史上空前的治理太湖水利建设高潮。红旗塘列为治太十项骨干工程之一,其规划方案在1999年由国家计委以计农经[1999]161号文件批复同意,同年4月水利部以水规计[1999]373号文件批准了红旗塘工程的初步设计。红旗塘全长26公里(其中浙江段长20.9公里),红旗塘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上游新农港、鳗鲤港同下游大蒸港、圆泄泾。嘉善境内工程建设内容有:河道疏浚9.94公里、护岸防洪墙41.38公里、跨河桥梁6座(其中1座三级公路桥、5座机耕桥)、6米孔径节制闸2座,以及边界圩区排涝补偿工程和沿河防洪闸加固改造工程。嘉善县成立了“嘉善县红旗塘工程指挥部”,归属嘉兴市红旗塘指挥部领导,并下设办公室负责这些项目的具体实施,工程涉及了天凝、洪溪、干窑、西塘、姚庄、丁栅6个镇,投资为2.06亿元,工程于2000年6月开工至2004年1月基本完成,2003年12月经嘉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建立了“嘉善县太湖流域红旗塘管理所”。红旗塘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并由建设期逐步转入了管理阶段。

C. 嘉善县姚庄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统计信息中心)怎么样

嘉善县姚庄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统计信息中心)是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注册成立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锦绣大道1号。

嘉善县姚庄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统计信息中心)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2330421789691979M,企业法人王钟英,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嘉善县姚庄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统计信息中心)的经营范围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提供数据信息咨询,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本区域内负责招商引资的宣传推介工业功能区建设协助企业做好各项报批办证手续各项统计、调查、分析和检查监督政策咨询及信息服务配合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

通过爱企查查看嘉善县姚庄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统计信息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D. 潘庄赵庄该贷款不还人

陕西省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距省会西安210余公里,北依宜川,西邻黄龙,南接合阳, 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地处北纬35°18′50″-35°52′08″,东经110°7′19″-110°37′24″。南北最长处50.2公里,东西最宽处42.5公里。边界总长168公里 。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0.79%,耕地42万亩 ,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市辖两个街道办事处(金城、新城)、10个镇(龙亭、芝阳、芝川、嵬东、板桥、西庄、昝村、龙门、桑树坪、王峰)。33个居委会、276个村民委员会、125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411户,户籍总人口392821人,其中农业人口193754人,城镇人口199067人。

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乡镇机构改革合并变更为10镇[龙亭、芝川、{芝阳、乔子玄}、{西庄、盘龙}昝村、龙门、{桑树坪、独泉}王峰、卫东、{板桥、薛峰}]2个街道办事处(金城、新城)。2010年度全市GDP.总量14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7万元,突破5000美元大关。区域财政收入突破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8亿元。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8个,总产值达到330亿元。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韩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录。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候、伯之国也”。

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博物志》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

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夏阳属之。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

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

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肤施(今延安)迁居夏阳避羌乱。七年(351),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宇文觉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合阳。

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属西韩州。八年(625)州治迁韩城,领韩城、合阳、河西三县。太宗贞观八年(635)废州。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为夏阳,隶河中府。昭宣帝天成二年(905)更名韩原县。

五代后梁时,仍属河中府。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隶同州。

北宋,隶永兴路定国军冯翊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将娄宿,自韩城履冰入陕,关中遂没于金。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年),设祯州,领韩城、合阳二县。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废州为县,二年又复设祯州,县址迁至今县城西北二十里土岭。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县址迁回原址。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关道。

清初沿用明制,属西安府同州潼关道。雍正三年(1725),改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韩城仍属之。

辛亥革命后,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取消道制,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8年3月24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1949年6月改属大荔分区。1950年5月大荔分区撤销,改 属渭南分区。1956年10月,直属省辖。1959年1月,合阳县及黄龙白马滩公社并入韩城。1961年8月,恢复原建置属,仍渭南专区,1972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韩城仍为辖之。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正式改县为市,仍属渭南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城市。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



陕西省韩城市地图

韩城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历史人物众多,文物 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春秋时期赵武、乾隆年间名相王杰、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等都诞生在韩城。韩城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2处,馆藏文物万余件,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司马迁祠墓、大禹庙、魏长城遗址、文庙、党家村古民居、普照寺、城隍庙、法王庙、玉皇后土庙、梁带村遗址、北营庙)。元、明、清古建筑遍布城乡,其中元代建筑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堪称陕西之最,位于韩城市昝村镇的普照寺被誉 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院。韩城享有“小北京”之称,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筑保存完整,尤以党家村最为典型,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的活化石”。韩城的文化 遗产极为丰富,最具代表性质的有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马迁祠墓、中古城和党家村、北龙门的旅游格局,并融入了陕西省旅游东环线。

韩城梁带村两周古墓群位于韩城市昝村镇,距市区7公里。2005年4月,陕西省文物局开始对其进行挖掘。这座古墓群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为33万平方米,目前卜⑾至街苣乖95座、车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从去年5月开始发掘以来,K1、M19、M26(M代表“墓”、K代表“坑”)已发掘结束,M27号墓正在清理中。

已发掘的三座大墓陪葬品极其奢华,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大批金、玉、铜、漆、石、铁器等罕见文物出土,许多都是国内首次发现。特别是M27中随葬品及其丰富,或年代较早、或保存较好,亦能反映出墓主确定为一代国君。此次发掘墓葬保存完好,且有带铭铜器,墓地的国别及许多历史、文化和手工业工艺之谜即将被解开,尤其是古老的芮国的文化内涵、世系、地望等重大问题将逐渐被撩开其神秘面纱。三座大墓出土的铜礼器,特别是鼎、簋、方壶、甑的器形和纹饰,据以往铜礼器年代学研究成果,梁带村三座大墓的年代为春秋早期。

韩城梁带村两周墓地规模较大、级别较高、布局完整、保存较好,历史上少有被盗,这样的墓地的发现在我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属罕见。韩城市两周考古主要集中在遗址调查方面,两周时期的墓葬发掘基本处于空白,而陕西全省同时期的墓地亦发现甚少,所以本次发现的梁带村两周之际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为了解和研究陕西及黄河沿岸周代的考古学文化,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以及社会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梁带村两周遗址已于今年5月被评为“2005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也将梁带村古墓群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市梁带村两周遗址文物陈列馆于2009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疆域

韩城市在春秋初期,曾称韩(侯)国,南为晋之少梁,北为秦之籍姑。至战国,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更少梁置夏阳,东为河东郡皮氏,南为内史郃阳,北为上郡定阳,西为内史衙、征。隋改夏阳为韩城县,东为绛郡正平,南为冯翊郃阳,北为延安郡咸宁,西为上郡鄜城。唐时,东为河东道绛州,西为坊州鄜城,南为同州郃阳,北为丹州咸宁。

清代,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瑞玑所编《韩城县乡土志》载:“韩,雍州之域也,境多山泽。”“广140里,袤157里,四至为:东部以黄河与山西河津、荣河为界。河津在东北,荣河在东南,河道广漠,东西无定。西界神道岭,地势险峻,与洛川之孟家咀成犄角,直通沙河脑、关山村,为韩城与洛川之界。南接郃阳,西南经西塔至杨村、凌坪村、阿池村、爱铁村、后窑头与郃阳为界。北界木瓜坪、将军台。西北为石头寺、小营与延安府宜川为界,山林榛莽,地广人稀。”

民国初期,韩城县的辖区,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80公里。东隔黄河,距山西荣河县界10公里。西距石堡、洛川县界35公里。西南距洛川县界62.5公里。南距后窑头郃阳县界20公里。北距宜川县界60公里。面积约535.25平方公里。民国27年(1938)因成立黄龙山垦区,将西部大岭周围长31公里、宽7公里的澽水上游山林区220平方公里,划为黄龙山垦区管辖。解放后,于1947年10月成立黄龙县。1948年4月,黄龙分区决定,从大岭至凿石以澽水东北侧分水岭、凿石至梁山东南侧分水岭为界,将澽水上游柏峪、白马滩地区300平方公里,划归黄龙县管辖。

韩城市的四周疆界今为:自独泉乡康家岭以东老洼坳,经禹门口、昝村、留芳村、芝川至龙亭镇姚家庄以南入合阳县境,沿黄河与山西乡宁、河津、万荣县为界,全长65公里。南自姚家庄至新庄与合阳王家洼、同家庄乡接壤,全长21公里。西南自龙亭镇新庄至乔子玄乡上塔与合阳杨家庄乡毗邻,全长13公里。西自乔子玄乡上塔至林源乡上乱庵子与黄龙县白马滩、柏峪乡接壤,全长39.8公里。北自上乱庵子至独泉乡康家岭老洼坳与宜川县集义镇、黄龙县柏峪乡为邻,全长47.2公里。其中与合阳县连界35公里,与黄龙县连界50公里,与宜川县连界36公里,与乡宁县连界20公里,与河津县连界18公里,与万荣县连界27公里。全市东西宽42.2公里,南北长50.7公里,面积1621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9%,占渭南地区面积的11.9%。
明代区划

明按乡里编制。全县编为4乡55里。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并为40里;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又并为36里。每乡辖9里,每里辖10甲,百户为甲,10户为长。其乡里名称为:

1、山覭乡,位于县西北隅,辖王封里、土门里、姚庄里、梗村里、寺庄里、干谷里、郭庄里、西庄里、赵村里。

2、德津乡,位于县北龙门一带,辖白矾里、江李里、昝村里、薛曲里、谢庄里、张村里、带村里、留庄里、周安里。

3、沃壤乡,位于县南澽水、芝水一带,辖范村里、相里堡里、东少梁里、芝川里、周村里、吕庄里、赵庄里、郝庄里、清水里。

4、梁下乡,位于县南梁山之东,辖高门里、西周里、西少梁里、陈村里、苏村里、涧南里、城西里、南隅里、北隅里。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韩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边缘的内弯部和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的东部,以及秦岭、阴山两个纬向构造带之间,在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变中,沉积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其种类有:煤、铁、石灰石、白云岩、铝土、粘土、大理石、石英砂岩、沙土以及与煤、铁伴生的磷灰石、稀有分散元素等。其中煤炭储量达103亿吨,已探明27.74亿吨,占渭北煤田的 35.5%。铁矿保有储量为3014万吨,铝土矿保有储量为19.58万吨,石灰石启遍布全市沿山地区,据华子山和西原两处探测,保有量为4444万吨。煤层气资源总量为2080亿立方米,达到开采品位的资源量为1907.6亿立方米,是渭北最大的气田。韩城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九条:芝水、居水、泌水、汶水、盘河、白矾河、凿开河、院子河、堰庄河。另有支流六条,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流经市境东部, 流程65公里。 地下水资源也极为丰富。 全市水资源总量3.6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7亿立方米,客水资源总量为0.9亿立方米, 合计可利用量2.5亿立方米,人均903立方米,亩均510立方米。在我国北方属比较优越的地区。境内黄河流程74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2.5 亿立方米。
编辑本段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高粱等,粮食播种面积 42万亩,总产量1.66亿斤。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椒、果、菜、畜四大农业主导 产业,其中“大红袍”花椒以粒大、皮厚、色鲜、味浓而驰名中外,已形成百里三千万株生产规 模,总产达1900万公斤,产量占全国的1/6,年产值近8亿元,占到农民收入的60.6%,成为全国最大 的花椒生产基地。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经济林花椒之乡”,2001年成功注册“ 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2004年在全国60多个产花椒县市中,韩城特产“大红袍”花椒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首家获“花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建成西塬、芝阳两大花椒集散市场和重庆菜园坝直销市场,产品占据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五省市60%以上的市场份额。苹果面 积稳定在10.2万亩,总产达6.7万吨,产值7770万元,以韩城中鲁果汁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 业迅速发展,所产果汁2万余吨。蔬菜面积3.5万亩,其中标准化日光大棚2350座,蔬菜总产9.5万吨,产值2635万元;畜牧业发展较快,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540吨、3530吨、610吨, 畜牧业产值达到5540万元。2004年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6%。
编辑本段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形成了煤炭、电力、焦化、冶金、建材等为支 撑的工业生产体系。原煤年产量800万吨,发电量27亿度,焦炭400万吨、水泥50万吨,钢铁600万吨。境内有年产原煤400万吨的韩城矿务局、总装机容量38万千瓦的韩城发电厂等大中型企业,以 及中国500强企业、陕西第一、生产能力600万吨的龙门钢铁集团,单台机组发电量居西北第一、总 投资130亿元、还有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韩城二电厂。民有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黄河矿业开发公司、海燕焦化公司等一大批民有企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中鲁果汁、黑猫炭黑等项目的顺利投产,加快推进了农业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炭黑年 生产能力达7.5万吨,居西北第一、全省最大的焦炭企业——黑猫焦化120万吨焦炭项目已开工建设, 必将为韩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煤——电”,“煤——焦炭——铁—— 钢”、“煤——煤焦油——炭黑”等三条产业链,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30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300%。
编辑本段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金城要古,新城要新”的建设思路,撤县设市近30年来,在保护古朴典雅的金城风貌的同时,投资数十亿元开发建设了10余平方公里的新城区。 目前,市区面积达5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新韩城、新观念、新形象”的“三新”教育,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市和省级 卫生城市为重点的“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市容环境进一步整洁,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进一步加 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境内有108国道、304省道、沿黄公路和阎禹高速公路。西(安)太(原)以及正在建设施工中的黄(龙)韩(城)侯(马)铁路穿境而过,开通了全国唯一的县级市直通北京的列车,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网络健全,通讯事业发展迅猛,固定电话用户达9万余户,百户拥有92部,移动用户达到8万余户。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快,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2.6亿元,同比增长22.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款达46.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0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1元 。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市、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2003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二,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进入西部百强行列。教育
编辑本段教育发展

周宣王时(前827~782),韩侯治理韩国(今韩城),曾设学官府。战国初,孔子高徒子夏来韩设教。明清两代,韩城境内设县学,立书院,办社学,兴义学,各类私塾遍及城乡,造就出了一批封建文人和官吏。因而韩城素负“士风醇茂”、“解状盛区”的称誉。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第一所新式学堂诞生。三十一年(1905)成立高等小学堂。次年设劝学所、师范传习所、初等小学堂。此后学堂纷纷建立。宣统年间(1909~1911)增设初等农业学堂、简易学塾,职业、成人教育开始萌芽。这些学堂按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改个人面授为班级教学,开设了介绍西方文明的课程。

民国鼎革,创明伦堂初等女子小学校、单级师范学校和乙种蚕业学校,倡导男女平权,培养新学师资,造就实业人才。但由于封建传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影响,入学人数寥寥,许多初小还教学生读《四书》、《五经》,因袭着封建私塾的老一套。

民国16年(1927),县立初级中学诞生。23年(1934),民众教育馆成立,社会教育逐步发展。25年(1936),推行义务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农民教育有所发展,儿童入学人数大幅度增加,教育结构和布局也日趋完善。

1948年3月韩城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学校,依“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对旧教育进行改造。1980年达到无文盲县,1984年普及初等教育,1989年高等教育得到发展,农村教育发生新的变化韩城党家村。

改革开放以来,韩城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中小学及幼儿教育院校数不胜数,其中新农职业中学创办于1981年10月,属于职业中专类,多年来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省级重点高中象山中学创办于1927年,办学质量一流闻名省内外;韩城市矿务局一中于2007年8月由矿务局移交人民政府同时更名象山中学苏山分校,以文科类见长;另外还有司马迁中学、西庄中学、矿务局一中、司马迁专修学院等高级中学。

原隶属龙钢集团企业学校---龙钢子校自2007年8月正式移交韩城市政府管理,现正式更名为龙门小学 地址:韩城市龙门镇龙钢集团

韩城市教师进修学校下属韩城市实验初级中学 地址:韩城市金城区书院街内

韩城市芝阳中学 地址:韩城市芝阳村 韩城市金城二中 地址:韩城市薛曲村内

韩城市西赵小学 地址:韩城市西赵庄村

韩城市大朋初级中学 地址:韩城市龙亭镇大朋村

韩城市昝村镇南潘庄小学 地址:韩城市昝村镇南潘庄村
编辑本段文化盛会中国·韩城“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

中国·韩城“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确定在2010年9月16日至18日在韩城市隆重举行。于2010年9月18日隆重闭幕。这次大赛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华锣鼓艺术交流盛会。届时,包括港澳台在内的50余支锣鼓艺术团队激情亮相黄河之滨,生动演绎中华鼓乐版的“鲤鱼跃龙门”现代神话故事。

韩城是“中华史圣”司马迁的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全国闻名遐迩的锣鼓之乡。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行鼓、阵鼓、围鼓、闯神楼等古老民间锣鼓艺术,富有浓郁的黄河文化特色,在韩原大地上世代相袭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如今,韩城村村都有锣鼓社火团队,规模以上鼓队已达100余家。以粗犷、豪放、剽悍著称的韩城行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香港回归盛典、北京奥运会、英国爱丁堡国际军乐节、东亚运动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让中外人士大饱眼福。前不久荣获北方锣鼓展示赛“金鼓王”称号,已成为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韩城“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得到了全国各地锣鼓表演团队的 热烈响应。涉及两岸三地20多个省市区15个民族50余鼓种的锣鼓艺术团队和艺术家踊跃参与,届时,粗犷豪爽的北方广场锣鼓与刚柔并济的南方鼓舞将齐聚黄河之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锣鼓艺术在太史故里同台献艺,激情展示华夏文明独特艺术魅力,据悉,整个赛事由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式、精彩赛事、巡游表演、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等系列活动组成。大赛分入围和争霸两个阶段,由各省市区选拔推荐一批入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鼓队参加,真正代表不同民族、地域和流派鼓艺的最高水平,鼓队影像资料报大赛组委会初审,确定入围队伍,凡入围队均邀请来韩参赛献艺,由组委会邀请全国知名鼓乐专家、文艺界知名人士现场点评,确定霸主、名次。主要奖项设置最佳艺术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音乐奖、最佳阵容奖、最佳服饰奖。大赛评委由全国知名鼓乐专家、文艺界权威人士担当;开闭幕式由国家著名文艺导演策划执导,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主持,国内当红演艺明星助阵演出。中央电视台三套文艺频道、七套《乡土》栏目以及全国100余家知名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强势新闻媒体联手进行宣传报道。

中国·韩城“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得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打击乐学会、陕西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由韩城市人民政府主办,韩城市文化体育局、陕西鸿锦文化传播公司、西安市振兴韩城经济文化促进会承办。

E. 黄桃节在奉贤哪里具体地址

第十届中国·姚庄黄桃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第十届中国·姚庄黄桃节

二、活动时间和主办地点

时 间:2010年8月15日~31日

主办地点:嘉善县姚庄镇

三、活动主办单位

中共嘉善县姚庄镇委员会、嘉善县姚庄镇人民政府

四、活动主题

“姚庄黄桃熟了”

五、活动内容

1、第十届中国·姚庄黄桃节开幕式暨浙江电视台“流动大舞台走进嘉善田歌之乡”

时 间:2010年8月15日下午5:30

地 点:姚庄镇市民广场

内 容:镇领导致欢迎词,上级领导致词,举行姚庄镇文联和嘉善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姚庄活动基地成立授牌仪式,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流动大舞台走进嘉善田歌之乡”专场文艺演出。

承办单位:组委会办公室、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
2、嘉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展示展览活动暨嘉兴市“桃乡美景 姚庄风情”农民“种文化”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时 间:2010年8月15日下午5:30

地 点:姚庄镇市民广场

内 容:与县文化局联合开展嘉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展示展览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览、传承人现场演示等形式,集中展示我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第五届桃花节“桃乡美景 姚庄风情”嘉兴市农民“种文化”摄影大赛,举行获奖作品展。

3、姚庄黄桃北京、上海、杭州品质推介活动

时 间:2010年8月中下旬

地 点:北京、上海、杭州

内 容:在北京、上海、杭州举行“锦雪”牌姚庄黄桃品质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黄桃影响力。

4、“姚庄·幸福的家园”大型宣传报道暨媒体记者答谢会

时 间:2010年8月15日中午11:30

地 点:罗星阁宾馆

内 容:在上海、杭州、嘉兴等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广告力度,深度报道十届黄桃节对姚庄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应,进一步提升姚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邀请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各界主流媒体,开展实地采访考察活动,举行姚庄镇第十届黄桃节媒体记者答谢会。

5、“姚庄,投资的热土”经贸洽谈会

时 间:2010年8月15日上午9∶30

地 点:姚庄镇政府、浙北桃花岛

内 容:邀请部分国内外客商,到姚庄实地参观考察,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开展黄桃采摘游活动。

6、“姚庄黄桃熟了”黄桃采摘游活动

时 间:2010年8月15日-31日

地 点:浙北桃花岛姚庄北鹤村

内 容:组织上海、江苏及周边等地旅行社或团体组团到姚庄进行采摘游活动,通过“吃黄桃,游姚庄”,进一步扩大浙北桃花岛的知名度,提升姚庄黄桃的品牌效应。

F. 冰夫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生晓清
笔名:冰原、冰夫
出生地:江苏丹徒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56年
职业:文学 作家
毕业院校:扬州师范学院
政党:民盟成员
成就:作品获全国小小说大奖赛二等奖,全国1989—1990、1995—1996年《小小说选刊》小小说奖佳作奖,1996年《文学世界》小说奖,1998年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奖。
重要事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生晓清精短小说集》
简介
生晓清(1956~)笔名冰原、冰夫。江苏丹徒人。民盟成员。1981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数理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1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数理专业。历任丹徒姚庄学校教师,泰州市棉麻公司宣传干事,泰州市第六中学教师、政史地教研组组长,泰州日报社副刊部编辑、副主任,泰州市文化局创作室专业作家,《梅柳文艺》编辑部主任。
目前创作状况
著有《生晓清精短小说集》 、《生晓清幽默小说选》 、 《微型小说佳篇赏析》 、 《今夜零点地震》 、 《生晓清小小说》、 《伉俪小小说精选》 (合作)、 《微型小说艺术辩证法》 ,中短篇小说集 《半路夫妻》,主编 《中国当代小小说精粹》 、《中国大陆微型小说家代表作》等。[1]
获奖作品
《喜殡》获全国小小说大奖赛二等奖,《两棵枣树》 、《父亲的枪队》分别获全国1989年-1990年、1995年-1996年《小小说选刊》小小说奖佳作奖, 《梦竹》获1996年《文学世界》小说奖,话剧小品剧本《难得糊涂》(已公演)获1998年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奖。

G. 国家对志愿人员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采取哪些鼓励措施

《禁毒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内务工作。地方各级容人民政府应当对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九条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7)姚庄文艺宣传扩展阅读

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演出活动

面对一个个原本和睦的家庭被毒品之祸吞噬,我们深感忧虑和痛心;面对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的涉毒青少年和他们夜夜无眠的父母,我们充满深深的同情。

面对毒品带来的灾难,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在第十七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姚庄镇举办的“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演出等活动在横港村拉开序幕。此次禁毒宣传活动以“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为主题。

H. 大墅镇汪店村姚庄队在拆迁范围内吗

答:大墅镇汪店村姚庄队事实应该在拆迁范围内。

I. 西塘和乌镇哪个好玩可以说说两者的不同吗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准备去南方旅游一次,西塘和乌镇哪个更好玩?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这两个地方的特色和迷人之处,让你有个更好的选择。

阅读全文

与姚庄文艺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宣传营销方案 浏览:184
潮牌衣服促销活动有哪些 浏览:608
快递行业微信推广方案 浏览:557
佛山市达人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32
千千电子商务骗局揭秘 浏览:97
qq商务推广方案 浏览:578
电子商务市场细分领域 浏览:768
富至创投电子商务 浏览:39
最有效的项目营销方案 浏览:928
个人生日会策划方案 浏览:533
社区端午节的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62
电子商务管理课后答案 浏览:834
微课制作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951
奶粉促销活动广告词范本 浏览:389
端午节饮料促销活动 浏览:130
厦门星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13
一年级培训元旦活动方案 浏览:109
杭州网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95
童书策划方案 浏览:722
爱耳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