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南通宣传网

南通宣传网

发布时间:2021-08-15 14:13:55

❶ 请问谁都当过复旦的校长啊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解放前)

校 长 任职时间
校长 马相伯 1905~1906
校长 严 复 1906~1907
监督 夏敬观 1907~1909
监督 高凤谦 1909~1910
校长 马相伯 1910~1912
校长 李登辉 1913~1936.7
代理校长 唐路园 1918
代理校长 郭任远 1924. 7~1925. 3
代理校长 钱新之 1936. 8~1940. 5
校长 吴南轩 1940. 5~1943. 2
校长 章 益 1943. 2~1949. 7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解放后)

张志让(1893-1978) 号季隆,又号季龙,江苏常州人。192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参事、大理院推事、武汉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判员。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他拒绝去南京政府供职,回上海执律师业,积极营救中共党员和革命志士。1936年救国会" 七君子"被捕后,担任"七君子"的首席辩护律师。上海解放后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望道(1891-1977) 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浙江义乌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获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辑,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1921年7 月出席中共一大并当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1927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全国人大第四届常委,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第三届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毕生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我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主编《辞海》,著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

苏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阳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专长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希德(1921-2000 ) 福建泉州人。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 学数理学系。后留学美s国,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2 年10月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历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 校长、校长等职,1988年起任复旦大学顾问。1979、1980年 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十三 届中央委员,上海市第七届政协主席。 1980 年当选为中国 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1年被选为主席团成员,1988 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专长表面物理和半导体物理 的理论研究。撰有《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 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等专著4部。

华中一(1931- ) 江苏无锡人。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物理系。 1952年底随交通大学X光管研究室来复旦大学。历任物理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技术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专长电真空物理研究, 1952至1956年参加我国第一只国产医用X光管和高压镇流管的研制, 获得成功。撰有《高真空技术与设备》、《真空技术基础》、《真空技术三十年集》等专著10多部。

杨福家(1936~ ) 1936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原子核科学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4年获国家级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组织并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完成了一批国际上重视的研究成果。撰有《原子物理学》、《应用核物理》等专著。

复旦大学历届党委书记

李正文(1908- ) 山东潍县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肄业。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受党组织的委派去苏联学习,回国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以教授身份先后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大夏大学等学校任教。 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派李正文为军代表接管复旦大学,兼任上海暨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 1952年1月任中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0月兼任副校长。1954 年奉调北京,历任高教部政治教育司司长、北京教授讲学团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撰有《党史课是大学马列主义理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等论文,译有(苏)拉比杜斯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和罗森塔尔的《唯物辩证法》等著作。

杨西光(1915~1989) 安徽芜湖人。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到东北军从事地下工作,参加了"西安事变"。1939年调离东北军,先后在华中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敌军工作部任俘虏管理处主任、教导总团教育长、副政委等职。1949年8月到福建省工作, 历任中共福建省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等职。1954年担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后兼副校长。在这期间他是中共上海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1959 年任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部长。1965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候补书记。1978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主持修改并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 从而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当选为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

王 零(1918~ ) 安徽潜山人。1937年参加革命,19 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江北游击十八中队指导员、中共盐阜地委、射阳县委委员、常委、五区书记,无锡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中共渤海区地委委员,沾化县委书记等职。1952年起至复旦大学工作,历任党委第一副书记、副书记等职,同时兼任政治辅导处主任、原子能科学系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副校长。1965年10月被任命为复旦大学代理书记,"文革"结束后,主持复旦大学运动办公室,负责开展拨乱反正工作。1978年被任命为复旦大学党委第二书记兼副校长。1981年调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夏征农(1904~ ) 原名正和,字子美,笔名征农, 江西新建人。金陵大学、复旦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新建县党部负责人,1928年任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1929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秘书,1933年加入"左联",是"左联"后期领导人之一,任《读书生活》、《太白》杂志编辑,《新认识》杂志主编。曾任新四军政治部统战部部长,民运部部长,苏中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1978年任复旦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79年任上海市委常委、书记,还历任上海社联主席,上海文联主席,《辞海》主编,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学代表。著有《征农文艺散论》、《征农文艺创作论》、《征农政论选》等。

盛 华(1913~1997) 江苏仪征人。曾在开封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求学,1935年留学日本仙台帝国大学。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军部服务团社会调查组副组长,苏中三分区敌工科长,三地委敌工部长、城工部长,一地委党校党委书记,华中野战军俘虏军官管理处处长,苏中区党委联络部副部长,华中工委党校教育处长等职。建国后历任苏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华东人事部教育处长,华东纺织工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浙江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浙江省科委党组书记、主任,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等。于1957年、1979年两度来复旦工作,历任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第二书记、书记兼副校长等职。

林 克(1923~ ) 原名袁溥,江苏如皋人。1940年从南通中学去新四军抗日军政学校入伍,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军部军法处执法队政治指导员,南通地下党特派员,通如工委副书记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长、南通市委副书记、南通市长,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1984年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离任后担任上海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著有《高校改革与思想工作》,主编《通向理想之路》(中国社会百思集)等。

钱冬生(1932~ ) 江苏无锡人。 1950年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学习,1952年被学校调出任中国革命史助教,1955至195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中国革命史分班。此后长期在大连工学院担任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学工作,1982年起又从事西方组织行为学的介绍和教学工作,同时兼任党务工作,历任大连工学院系总支书记、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1990 年8月调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著有《成功之路》等译著。

程天权(1946- ) 上海人。1970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1980至1983年求学于复旦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在法律系任教。历任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副书记等职,1995年起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著有《中国民法史》、《六部成语注释》、《大清律》等专著和译著,主编《大学生德育丛书》第一辑《大学生生活导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等。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享誉海内外的全国重点大学。复旦大学由马相伯创建于1905年,原名为复旦公学。“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

1911年,辛亥革命如疾风暴雨,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学校本土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

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汉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05~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 ,毕业生共57人。

1912年五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孙中山先生在听了于右任(时任临时政府交通部长)汇报后,当即决定拨补助金一万元,然后教育部立案。但是有了钱还没有用,关键是教学场所,于是迁址李鸿章祠堂。

1913年3月1日,复旦重新开学。

3月20日,宋教仁被刺。5月3日,上海学界公祭宋教仁。复旦公学派人布置灵堂,校长李登辉、教师邵力子、蒋梅笙等在会上慷慨陈辞。不久,爆发“二月革命”,但这次革命迅速失败。复旦校董中多人逃亡国外,学校经费补助又告断绝。李登辉校长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师生共同努力,终于使学校收支趋于平衡。在这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了复旦师生团结奋斗,精打细算,讲究效率的传统。

1912年~1916年,共培养大学预科毕业生十五人,中学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其中著名的有张志让、孙越崎等人。

1916年6月,袁世凯帝制失败,羞恨而死。当年国庆,复旦师生兴高采烈,演剧三天。

1917年,复旦开始办理大学生本科业务,改名为复旦大学。李登辉先生1917~1937年担任校长。复旦升格为大学后学生也逐步增加。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

1918年,李登辉先生去南洋集资了15万,在江湾买了块地,即是今天复旦之基础。

1919年,五四爆发,复旦教师邵力子当时任《民国时报》总编,所以首先接到北京方面的传真,立即告知李登辉及复旦同学,成立了上海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坚持罢课、罢市,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并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使师生们大受鼓舞。

1920年冬在江湾建造校舍,至1922年落成。计有教室楼一座,名简公堂(今复旦博物馆);办公楼一座,名奕柱堂(1929年增添两翼,改作图书馆,今经济学院);第一学生宿舍(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今相辉堂址)一座;教师宿舍一栋(已毁)。学校初具规模,奠定了以后发展的基础。

1921年,复旦学生为482人,教职员34人。

1923年,金通尹教授倡议在理科设立土木工程系,内部分为道路、桥梁、建筑等。该年秋,郭任远教授建议设立了心理学院,立志建成中国最好的心理学院。

1924年,复旦学生为841人,教职员58人。

1928年,日寇在济南弄出五三惨案,打死我军民众五千余人,残杀我外交人员蔡公时等17人.复旦同学在默哀完后,无不义愤填膺,自动组织义勇军,积极训练,准备投笔从戎。

1929年,复旦大学进行系科改组,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时全校共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复旦在李登辉校长主持下,召集全校师生开声讨大会,并成立军事训练委员会,加强对学生的军事训练。复旦同学在李校长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强烈要求出兵抗日。

11月20日,复旦一百多同学组织“义勇军”,参加十九路军抗日,被分配担任后勤、宣传、教育等工作.战争期间,复旦迁至徐家汇附中(今复旦中学),继续上课。

1935年,日寇又制造华北事变,妄图侵吞华北。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复旦同学立即响应,到上海市政府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后又云集火车站准备赴南京请愿。蒋介石打电报给李登辉,李校长被迫去火车站劝阻学生,被同学们谢绝。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扰,复旦学生自己开火车准备去南京请愿,但是铁轨又被破坏。“我们修。”同学们修复铁路后在无锡被阻拦。国民党用武力将同学押解回沪。但京沪铁路中断四天,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反响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上海市军警当局包围复旦大学,并从校外宿舍逮捕学生救国会干部七人。下午,军警又冲入校内,殴打师生,学生大怒,有力反抗,将军警逐出校外。军警在校外开枪,误杀警察一人,反诬学生所为。26日上午,军警进校搜捕,结果一无所获。李登辉校长强烈抗议国民党的暴行,29日召开临时校董会,会后前往责问上海市长吴铁城。吴承认发布复旦学生枪杀警察的新闻是错误的,保证以后决不派警入校搜查。上海各界救国会也发表宣言,抗议军警围捕复旦学生。在各方面的反对和抗议下,国民党不得不将全体被捕学生释放,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下半年,李登辉校长在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下被迫离职,吴南轩继任。吴南轩到任后,复旦爱国学生遭迫害,救亡运动被扼杀。

1937年1月8日,为了贯彻国民党最高当局把复旦大学迁出上海的意图,学校董事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拟在太湖流域另觅佳处”。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期间,民族资本家 荣德生出资购买太湖边土地一千余亩,以促成复旦迁校。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这一迁校计划未能实行。

1937年,复旦大学发展为具有文、理、法、商四学院,十六系科的大学。还附设有中学、实验中学各一所,义务小学二所。复旦大学已成为我国东南的重要学府。

1937年,“八一三”日寇侵沪战争爆发,战火纷飞,复旦学生开学到校极少。不久,南京教育部派人来沪,指示复旦、大同、大夏、光华四所大学组织临时联合大学内迁。大同、光华因经费无着落而退出。复旦、大夏组织临时联大,分二部分别迁往江西、贵州。

11月12日,上海沦陷。江西一部联大决定内迁贵阳与二部合并,师生长途跋涉,于12月底抵重庆。重庆各界欢迎复旦留在四川。

1938年2月,复旦在重庆复课,师生精神振奋,教学认真,生活俭朴,颇有一番新兴气象。同时,复旦于大夏之“临时联合”正式宣告解体。该年复旦大学重庆部有六十多名毕业生。

1938年2月,留沪复旦复课。这年暑假,复旦上海部有55名毕业生。

1938年秋,复旦渝校陆续增设史地系、数理系、统计系、农垦专修科、园艺系、农场、茶叶组、农艺系等。

1940年5月27日,日机轰炸重庆复旦大学,罹难师生共七人。全校师生,同声哀悼。由于校舍被炸毁,学校宣告本学期暂告一段落。

1940年秋,复旦渝校建立农学院。

1941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五届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复旦大学渝校由私立改为国立,由吴南轩任校长。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驻上海租界。李登辉校长宣布学校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三不不行,立即停办。在敌伪环伺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不教日文。

1946年8月,复旦大学渝校的师生回到上海。

12月24日夜,北大先修班的女生沈崇被美国兵强行奸污。30日晚,复旦举行“全校学生大会”,控诉揭露驻华美军暴行,决定从12月31日起罢课三天。31日,复旦与其他各校代表开会,组成“上海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并决定在1947年元旦举行全市性抗暴游行大示威。

1947年元旦,复旦同学七八百人由虹口公园经四川北路进行游行示威。下午,游行队伍在外滩与十所大专院校、十六所中学同学一起共一万余人,排列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沿南京路进行游行示威。同日,复旦大学的33位教授,发表《正告美国政府的意见书》。这场抗议驻华美军的运动持续到三月上旬,成为蒋统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潮的标志。

3月,复旦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进步同学组成“五院联合竞选团”,反动学生组成“不谈政治竞选团”,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五院联合竞选团”获得了压倒的胜利。学生自治会竞选一结束,复旦同学立即投入到三反运动中去。

5月26日,在特务学生的指挥下,反动军警在国权路埋伏,袭击进步学生,这就是“国权路血案”。 “国权路血案”发生后,同学罢课,教授罢教,章益校长也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辞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全市性大搜捕,全市共逮捕学生50余人。复旦同学被捕去11人,由于争议力量的努力,从7月8日开始,被捕学生陆续释放。

7月5日,李登辉老校长提出了“复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任!”

1948年底,国民党教育部暗中策划复旦迁校台湾,一千多名师生联合签名反对,这件事揭开了护校和迎接解放斗争的序幕。

1949年,为了做好护校工作,以学生为主建立了防护大队。

4月27日,上海警备司令部限令复旦大学在两天内迁入市区育才中学。国民党军队随即进入学校。5月27日,上海大部解放,复旦同学立即集合,配合人民解放军,乘汽车进入复旦校园。6月20日,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复旦大学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成为中国重点大学之一。毛泽东同志于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为复旦亲笔题写了校名。建国52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复旦经历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第一次是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原有的一批应用系科调出,华东地区10余所高校的文、理相关系科并入,是年复旦不仅大大加强了基础学科的实力,也集中了江、浙、皖、沪地区一批优秀人才,如: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卢鹤绂等教授,均是在院系调整中进复旦的。

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国家在“七五”、“八五”、“九五”计划中,连年把复旦大学纳入重点建设之列,使复旦迅速由文、理两科发展成为包括人文、社会、自然、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成为新中国一所有世界影响的著名学府。

第三次是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的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复旦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医科,学科门类比过去更齐全,综合实力比过去更增强,更具备向世界第一流大学迈进的必要条件。

材料来自复旦大学网站相关介绍

❷ 中国文明网向国旗敬礼签名

我爱祖国,我爱国旗,向国旗敬礼,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祝福你——我的祖国,我用满腔的热情祝福你——愿你繁荣昌盛!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我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有用的人。
黑龙江省东宁县二校一年一班 王蕴

❸ 学生会宣传部竞选------急!!!

竞选演讲的主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展示优势。这一部分实际上是要说明为什么要竞争、凭什么竞争的问题。众所周知,竞选演讲的目的,就是要使听众对演讲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鉴别其能否胜任该职位。如果他们认为你的自身素质能够胜任,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你投上一票。反之,便会票上无名.因此,演讲者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即针对竞选的,岗位来介绍自己的学历、经历、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在介绍中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如已有的政绩、较高的学历、很强的事业心、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表里如一的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当然,这些长处并非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竞选职务的职能情况有所取舍。也就是说,要详细说明与竞选职务有关的工作经历、经验、实绩,而与之关系不大的可少谈或不谈。

②简要介绍自身的不足之处。对自身的弱势,应艺术地表述出来,即将不利变为有利。抑中有扬,贬是假,褒是真。对缺点介绍要注意分寸,如果对自己的缺点毛病介绍得过多过细,无形中就会损害自己在群众和评委心目中的形象。

③表明自己任职后的打算。竞选者本身所具有良好的基本条件是其竞选成功的前提,但仅有这点还不够,昕众更关心的还是竞选者任职后的打算。因此,竞选者在竞选演讲时,一定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亮明自己的观点。要紧紧围绕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样才能获得昕众的信任和支持。

(3)结尾

演讲稿的结尾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希望式。就是在结尾处表明,希望得到昕众的支持、帮助。

②表态式。就是在结尾表明自己的态度,即自己如果当选将怎样履行职责。

❹ “向国旗敬礼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山西新闻网签名地址

http://special.daynews.com.cn/xwzt/103552/
是在这个网上的
在今日山西下第一条
向国旗敬礼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签名寄语】
点击 【签名寄语】
别点前面的“向国旗敬礼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❺ 宣传部部长是什么级别

宣传部部长属于省部级正职。省部级正职包括: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省(党、市)委书记、省长(政府主席、市长)、政协主席、人大常委会主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国家公安部部长、国家教育部部长、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政委和司令员(明确为正部长级)。

中央纪委正部级副书记、中共中央直属各机构正职、特殊副职及办公室主任(中联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组部副部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5)南通宣传网扩展阅读

宣传部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部长:黄坤明。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聂辰席、蒋建国、徐麟、孙志军、慎海雄、庄荣文、张建春、傅华、胡和平、孙业礼。

❻ 中国文明网签名寄语怎么写

  1. 大哉我疆土辽阔,永葆和谐;美哉我华夏文明,永放光芒;壮哉我国学经典,千古长青;颂哉我炎黄子孙,诚信如金;赞哉我中华礼仪,修身律己。

  2.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变革深入,思想文化碰撞激烈,文明于心必不可少,自立自强报效国家,和平崛起矗立东方。

  3. 低碳带给您绿色,真诚带给您信誉,微笑带给您礼仪,善良带给您美德,孝慈带给您家和,文明带给您和谐,修身带给你高尚,正气带给您清廉。

  4. 低碳绿色,健康生活;海纳百川,融智融贤;诚信务实,一诺千金;修身养德,律己明礼;精诚团结,精忠报国;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践行清廉,弘扬正气。

  5. 东方巨龙腾空中,锦绣山河繁荣旺!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华儿女齐奋发!依法治国是关键,道德修养是根本!中华儿女齐奋进,泱泱大国傲苍天!

  6. 读经诵典传文明,中华经典国人醉。农家书屋故事会,读经诵典美智慧。津津有味大家作,细嚼慢咽咀嚼味。读经诵典振精神,其乐无穷不觉累。

  7. 读书穷理,识趣为先;为人处事,坦诚为先;待人接物,明礼为先;人之相敬,以德为先;仁慈典范,以爱为先;修身律己,文明当先!

  8. 端正品,秉正徳,承正气,当讲仁礼义智信,弘扬民族浩然气。举大旗,擂大鼓,颂大风,无论东西南北中,唱响华夏文明风。

  9. 歌从黄河来,唱文明风彩。水从长江来,育华夏情怀。乐从修身来,创和谐世界。美从律己来,建家园生态。福从文明来,传神州万代。

  10. 公益短信,只有传递,没有停止。献出爱心,只有坚持,没有逃避。团结信念,只有坚定,没有犹豫。修身文明,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11. 古人的孝行有楷模作用,传承孝道;家人的孝行有示范作用,爱亲孝老;伟人的孝行有榜样作用,汇聚孝心;友人的孝行有带动作用,传递孝爱!

  12. 东方涌动爱心潮,西部闪耀礼仪光。北国扬起忠孝风,江南绽放诚信花。中原结满文明果,唱响东西南北中。传承经典扬正气,花红果硕遍神州。

  13. 爱,让距离变短;爱,让陌生走远;爱,让亲情越浓;爱,让微笑飞扬;爱,让中华坚强;爱,让胸怀更广;爱,让和谐构建;爱,让文明相传!

  14. 爱父母,家庭和睦,传承孝慈;爱工作,忠于职守,坚守诚信;爱自然,践行低碳,环保生态;爱民族,团结友善,仁义博爱;爱国家,清风廉洁,弘扬正气。

  15. 爱生态不爱生病;爱低碳不爱低质;爱礼貌不爱礼金;爱学习不爱学坏;爱进步不爱退步;爱礼让不爱礼品;爱自强不爱自大;爱文明不爱文盲。

  16. 藏头诗:齐家修身和天下,聚首华夏开奇葩。文化血脉代代承,明礼尚义处处家。举手投足创文明,手心相连你我他。传我中华美道德,情系神州满天涯!

  17. 常思一粒一粮来不易,常将一甘一饴奉双亲。常怀一心一意乐助人,常踏一脚一步勤学习。常感一点一滴报家国,常驻一言一行在己心。

❼ 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写寄语

让我们为祖国的繁华与美丽而感到自豪。奥城小学五3班秦婉莹

❽ 中国文明网向国旗敬礼签名

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

● 我在祖国怀里成长,祖国在我心中扎根。

● 共和国六十显青春,大中华万年驻辉煌。

● 改革开放魅力无限,和谐中国精彩有约。

● 旭日祥云各地竞盛,春风化雨万物峥嵘。

● 用我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祖国参天大树。

● 雄鹰展翅,翱翔万里;和平发展,两岸一家。

● 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

● 祖国,您让我们挺起腰杆,我们为您添砖加瓦。

● 风雨苦难我们一起走过,辉煌成就我们一起创造。

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
高二二十一班
鞠萍

阅读全文

与南通宣传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培训机构整顿工作方案 浏览:252
招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22
电子商务研究热点 浏览:109
换届选举后村干部培训方案 浏览:386
生态小农场策划方案 浏览:807
校园宣传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878
生鲜肉品促销方案 浏览:88
怎么宣传营销方案 浏览:184
潮牌衣服促销活动有哪些 浏览:608
快递行业微信推广方案 浏览:557
佛山市达人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32
千千电子商务骗局揭秘 浏览:97
qq商务推广方案 浏览:578
电子商务市场细分领域 浏览:768
富至创投电子商务 浏览:39
最有效的项目营销方案 浏览:928
个人生日会策划方案 浏览:533
社区端午节的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62
电子商务管理课后答案 浏览:834
微课制作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