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YY和胜利羽拍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拍子建议拉磅数越高,该拍子的承受能力和质量就越好,但是这是对于YY这牌子和其他的是不一样的,YY的建议磅数都是17-22,但是其过硬的质量使其拉线磅数都可以到28-30。运动员使用的球拍型号和外面卖的是一样的,但是是特定定做的。而胜利那些牌子的拍子,建议的磅数就是拍子最高承受的磅数,所以不能超过。
根据个人经验,胜利的拍子,一般拉线比建议磅数少个2磅就是极限了,拉到建议的最高磅数,拍子很容易就变形。
❷ yy的高端羽拍耐打吗
以业余者的力量,球到到拍框根本打不烂,所以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但是YY的拍子比较脆,在发生碰撞时很容易就断了,这个是YY的一个缺点。
400左右的拍子建议买胜利纳米6或者7,还有凯胜的100TI,这3款性价比都非常高。
可能加线加手胶就500元左右
希望采纳
❸ YY什么系列的球拍比较好
下面提供YY的各种线:
1、NBG95:独创的碳素纳米纤维,高反弹力与高耐用度获得统一,适合寻求高速度和高耐用度的选手。长度:10m
线径:0.69mm——日本制造
2、BG70PRO:椭圆侧丝采用编织结构,提供了优异的张力持久度,手感扎实,适合进攻性力量型选手。长度:10m
线径:0.70mm——日本制造
3、BG65Ti:氢化钛涂层处理,提供既敏锐又舒适的击球手感,适合进攻性力量型球员。长度:10m;线径:0.70mm
——日本制造
4、BG65:0.70mm的直径,外裹特殊采用编织结构的侧丝,降低线间磨蚀,提供优异的耐用度。其均衡的性能获得
世界级 顶尖球员的信任。长度:10m;线径:0.70mm——日本制造
5、BG85:0.67mm的直径,由非常领先的高弹性Vectran纤维和多股编织侧丝构成,提供优异的反弹威力和敏锐的
击球感。长度:10m;线径:0.67mm——日本制造
6、BG68Ti:侧丝是编织结构的高弹性椭圆Vectran纤维,线芯是高强度多纤丝,0.68mm的纤细直径,给予球员更
大的扣杀威力。长度:10m;线径:0.68mm——日本制造
7、BG80:0.68mm的直径,氢化钛表面处理,不仅拥有清脆的击球音响,而且提供敏锐舒适的手感,适合控制性球
员。长度:10m;线径:0.68mm——日本制造
8、BG6:超细的0.66线径,具有优异的反弹力和清脆的击球音响。长度:10m;线径:0.66mm。——中国制造
BG98..也是高磅纳米线..力量大..控制力好..耐用..
BG85..纤维弹力线..控球好..弹力好..击球感好..
BG80..纤维弹力线..弹力好..强度大..控球好..击球感好..
BG70..纤维线..力量大..强度大..
BG68TI..纤维弹力线..力量大..弹力大..击球感好..耐用
BG65TI..纤维弹力线..力量大..强度大..击球感好..耐用
BG65..纤维线..各个能力均衡..耐用..
BG6..纤维先..弹力打..击球感好..
❹ yy羽毛球拍,高端拍和中端拍有啥区别比如vt zf2和vt zf
VTZF2和ZF都是高端拍,而且都是顶级型号。
要说高端和中端的区别,举例应该是VT ZF2 LCW、VT F LCW、VT 1 LCW。这几款涂装基本一样的球拍才是高、中、低的代表性球拍。
各个档次的球拍从材质上是有分别的,例如下以官网资料可以对比一下。
VT ZF2 LCW的材质:
拍框材质:高弹性碳素、 音频滤清器、致密型纳米碳素、钨
拍杆材质:高弹性碳素、 超高弹性碳素、 致密型纳米碳素
而VT F LCW的材质:
拍框材质:高弹性碳素、 钨
拍杆材质:高弹性碳素
VT 1 LCW的材质:
拍框材质:碳素、 钨
拍杆材质:碳素
高端拍会使用更多的技术设计和更好的材质,加工工艺要求也会更高。所以出来的效果更能体现出设计效果。而中低端拍在这方面就会更弱一些。所以高端拍使用起来会更稳定,更能执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需要再了解一下的就是YY的高端拍都是日本生产,中端基本台湾生产,低端的更多会放在大陆生产。选择的时候也可以留意一下中杆上的产地说明。
❺ 关于YY羽拍的真假和价格
国内一样有真的YY啊,经销商跟YY的代理拿货的时候,可以5.5-6折左右拿到货,那样就可以6.5折卖或者7折卖,
经销商赚多赚少的问题。
真的YY价格都是很透明的。像AT900,AT700,NS9000,ARC10之类的高端拍子,都不会低于一千块的,
如果你发现有低于一千的,那就可能是假的。
国内YONEX的代理商是威健。国内正品是钢号为CH的。
不要相信一些商家说的话,他们经常会说国内没有真的YY,都是假的,那是因为看你不懂,或者他自己不懂。为他自己卖假拍子找理由而已
如果一个店卖的是正品YY,然后又打6.5折,那你就不用讲价了。因为已经够合理的价钱了。
❻ YY羽毛球拍ARC10与N9900有何区别
YONEX NS9900羽毛球拍评测报告
移动像蝴蝶,刺像蜜蜂——YONEX NS9900评测报告翻译版 YONEX NS9900第一印象:
我最近没有收到多少来自“邪恶帝国”的样品(这家伙的东西来自YY公司),但是当他们说寄出的时候,就真的寄出了。当我打开最近的一批样品的包装时,一支球拍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令我迫不及待想试试。我像一个小孩收到圣诞或生日礼物一样,好奇并且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球拍上的塑料薄膜包装。
我心里不住地在想,这肯定就是之前我得知的那支最新的YY NS9000系列。球拍中杆和手柄上 “NanoSpeed9900”的logo确认了我的激动,至少我有玩具可以玩了。我会想起我之前对NS9000 X/S的印象,起初我并不喜欢他们的配色,但最后你会越来越喜欢它。或许这个配色涂装使得NS9000销量惨淡并拥有所谓“未来派”的外表,但是我会说NS9900看上去比它的前辈会好很多。在用过AT900和AT700一段时间之后,我决定在写评测之前用一用NS9000以便更好地适应NS9900的重量平衡感觉。握住球拍的时候感觉非常的舒服,就像我使用一款真正的高端拍一样自在。这款轻头拍前后的重量平衡并且稍带一点点的头重感觉。
拉线印象:
球拍相当容易拉线,拉30磅时球拍的横竖形变都不大。感觉相当的坚固。根据非官方报告,这款球拍理论上可以承受38磅的拉力。所以我想NS9900在牢固性方面有改进。 准备活动:
我喜欢NS9900的中杆硬度。击球时感觉介于硬和特硬之间。也许是9.9K是一支新拍的缘故,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可能是由于拍框的设计,与9KX、9KS相比,9.9K挥动感觉要来得更轻松。(???swing wise是我不怎么清楚的地方,毕竟专业用语不是太精通)开始几拍,我的确感觉到了一些震动。然而,这并不影响对球的控制和良好的触球感。对拉底线很轻松,我不必“用力”去击球。总体来说,杀球貌似变猛了点但是平抽需要点力量。拍头挥动也来得更快。 上场:
我喜欢挥动NS9900时的那种运行方式。与其他NS系列的拍子相比,当9900划破长空时我感受不到太多的拖沓累赘。即使作为一支头轻拍,你也可以感受到击球时的那种精确和触感。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将球击打到球场上的任何位置。当吊球和网前处理时,由拍框传递到我大脑的信号是那样的清晰。但是对于平抽我不是太满意,此拍需要我用更大的努力来产生动量去回击球。不管怎样,NS9900的机动性很好很轻快,即使在双打也亦是如此。我对拍子的整体表现非常满意。杀球力量和手感让我想起来AT900T,这点令我相当惊讶,要知道,9.9K可是把头轻的拍子啊!平高球表现很好,在体力下降时我依旧可以打得很轻松。挥拍时更少的阻力带来了表现上的极大的差别。YY NS9900接杀球我也很喜欢。但是我需要小心控制力量使球不至于出界。拍子有着卓越的防守表现。
结论:距离NS9000系列发布已经差不多3年了,Yonex在这段时间里非常勤奋地投入到了新技术的每一个细节和规格的研发当中。NS9900自诩是NS系列中拍头挥动速度最快的,这样的技术也就为杀球和drives(啥意思?平推?)带来了更多的力量。可以想象Yonex NanoSpeed 系列 NS9900 将会是技术上、设计上以及实用性上的又一个突破。拍框耐用性的提高使得球拍在高磅拉力和频繁穿线的情况下用得更久。对高级选手而言,我建议使用2U规格的,因为通常来说2U的球拍在高磅拉力情况下拥有更好的耐用性。但并不是说3U就不好,很多人觉得2U太重。对于那些有意从NS9000 S/X 升级到NS9900的人来说,现在可以出手了,你绝对不会为此而感到后悔的。引用球拍的宣传用语“移动像蝴蝶,刺像蜜蜂”,球拍打起来像一款头重进攻拍但又很容易掌握。不得不再一次说Yonex和他们的研发团队永远能制造出最好的羽毛球拍。随着NS9900的到来,这一次你的比赛将不再一样。 我将按照感觉、控制、力量、防守来对球拍进行评分,不过这都是基于我自己的测试和观点,这些可能因为使用者、拉力、球线的不同而不同。 评分:整体感觉: 9.5/10
控制: 9.5/104
力量: 9/10
防守: 9/10
灵活性: 9/10 优点: 设计、技术、球拍速度、耐用性、良好的控制和灵活性
不足: 价格
适用者: 中级/高级. 单打/双打 选手 YY弓箭10,羽毛球拍中的法拉利,绝对的弓剑10(ARCSABER 10) 赛场上法拉利跑车是最拉风的王者,除了无与伦比的速度之外,
让人热血沸腾的大红色最大地刺激了我们的感官!
在球场上弓剑10(ARCSABER 10)绝对是最耀眼的球拍,
强悍的速度,激动人心的中国红,绝对的定性和可控性,
使用弓箭10(ARCSABER 10)就像开法拉利一样过瘾!!
2008年奥运会上,弓剑10是众多羽坛高手手中利器!如鲍春来,皮特盖德,张宁等。
在冷兵器时代弓与剑是绝对的王者!弓箭射程远,攻守平衡,侧重于进攻;
剑为帅,指挥千军万马,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尤尼克斯(yonex)在弓剑7(ARCSABER 7)之后推出全新之作弓剑10(ARCSABER 10)为的是给更多的非顶级高手锻造一张进攻利箭!毕竟在尤尼克斯的羽拍家族中 AT900,AT700,NS9000X太硬朗,不是肌肉男,很难发挥出球拍的最佳效果最夸张的是NS9000X,号称“一堆人跑去都打不动!“ 弓剑10(ARCSABER 10)的推出,让我们轻松享受进攻的乐趣!
如果把NS9000X比作一把注重扣杀的大铁锤那么,弓剑10(ARCSABER 10)绝对是一把大家都拉得动,射得远,瞄得准的神剑!由于“叠杯纳米管”的加入,使得球拍更具有良好的控球性和力量性!
“内置T形接头”合金材料改为轻量的特殊塑料材料,
这样让球拍更轻,更稳定扣杀速度更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适合人群: 1, 喜欢远距离进攻,非肌肉男的球友! 2, 喜欢精准扣杀的球友,打别人一个措手不及的球友! 3, 追求速度高于一切,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的球友! 4, 喜欢法拉利的球友! 5, 喜欢枪械,如AK47的球友! 6, 最后,当然是喜欢中国红的球友!!!
❼ 羽毛球拍选择,YY的
你好,更具你的信息你需要一款杆软容易借力的头重拍,同时球拍要略轻。根据这些标准我建议使用yonex vt60。头略重,4u,软杆,即使不能很好掌握杀球技巧也能打出很有力击球,vt60价格在700到1200之间,建议到中羽知名的几位商家那里购买tw版,此拍属于yonex高端拍,产地为日本
❽ 求YY羽毛球拍性能大全,并附图片
至于图片,按照型号到网上查找吧。这里不容易挂多个图。
一、Cab系列
1、Cab30MS(CH/3U4/68ti/AC102C /24LB/BP288)
Cab30MS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做工比较精细,银、黑配色古典大气,拍杆上金色和红色的暗纹相得益彰,使中杆有一种纤细修长的视觉效果,个人觉得拍杆的图案设计绝对是Cab30MS外观上的一大亮点。拍框材质是高碳加“Ultimum Ti”,全拍框盒式设计,拍框上半部Muscle Power”设计;高碳加“Ultimum Ti”普通尺寸中杆,加长型手柄,确切讲是加长型拍椎,Cab系列的经典造型。
我打圆头拍还是有基础的(练球用的第一支拍就是圆头拍),Cab30MS总体感觉是一支攻略强、守略弱的拍子。高远球表现中规中矩,基本是出多大力球就飞多远,掌控球的落点相对容易;网前球表现优异,搓球、劈吊、勾对角落点精准;防守一般,由于甜点区小,回球质量不好的几率要高于方头拍,同时硬中杆也加大了反手球和被动球的回球难度;杀球,较小甜点区的拍子在杀球时即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是杀球时只要击中甜点区,杀出的球一般又快又狠又准,有种台球中大力冲球入袋般的感觉,声音也很爆,劣势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羽毛球击球基本功,在杀球的瞬间很难打到甜点区,并且如果打不中甜点区,杀球质量会很糟,瞬间就会造成攻防易位,使杀球者限于被动局面。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Cab30MS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2、Cab35(CH/3U4/NBG95/AC102C /25LB/BP287)
Cab35是YONEX公司自2004年推出Cab30MS后,时隔5年,新推出的一款Cab系列旗舰级球拍,运用了纳米技术、搭载了全新材质重装上阵。Cab系列终于也跨入了纳米时代!
外观上,Cab35既保留了Cab2O的一些经典设计元素,如配色延续了Cab2O系列的黑色主基调、拍框和拍杆“金粉”透明漆、拍头12点位置的全炭素身份标识“TOTALLY INTEGRATED GRAPHITE STRUCTURE”、T-Joint部位的倒三角形图案、665mm标准长度、全盒式拍框等,同时也融入了潮流设计元素,如2009年YONEX球拍拍框上比较流行的红色火焰纹章、充满激情的红色和金色条纹、小巧的拍锥等。材质上,拍框选用了NS9000X/S、AT900P/T上的“Elastic Ti”材质,拍杆选用了ARC10上的“Ultra PEF”
和纳米材质。总的看,Cab35不仅是对其原型拍Cab23的全面升级,也同样是对Cab30MS的材质升级,“Elastic Ti”和“Ultra PEF”取代了“Ultimum Ti”。
同为3U的拍子,Cab35使用起来感觉要比Cab30MS轻灵一些,我想也许Cab30MS是加长型的缘故吧!Cab35给我最大的印象是爽快的手感和弹性出众的拍杆,由于圆头和标长拍挥拍迅捷的天然特性,从方头拍猛然变到Cab35,我竟然用了将近十天的时间去调整挥拍节奏和磨合最佳击球点,说句实话,截至目前我在换用其他拍子时,适应期从来没有这么长的,但现在Cab35回报给我的舒爽击球手感让我感到用这么“漫长”的时间去适应还是值得的。另外,Cab35拍杆的弹性要明显好于Cab30MS,刚开始用Cab35时,由于担心标长拍在打高远球时击球点低,我总是下意识地加些力,致使回球经常出界,后来摸透Cab35脾性了,用九成力度就能达到用Cab30MS十成力量的效果。同时,该拍绝对挥拍速度极快,丝毫不输NS9900,我想应该是圆头、标长、拍头不重的综合效应,因此该拍比较适合现在以快制胜的比赛风格。但Cab35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是“霸道”,即习惯了Cab35后,再用其他拍得适应一阵子,同样,用惯了其他拍后,再想用顺Cab35也得费点功夫,借用IT术语,该拍“手感兼容性不好”;其次,圆头标长拍子在防守区域上略为吃亏;最后,杀球不重,而且对杀球点的要求更苛刻一些。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Cab35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3、2O的神话——Cab2O、Cab20MS(CH/2U4)
自1984年以来,Cab2O系列相继发展出三代老标、两代新标和若干衍生分枝,绵延生产了20多年,成为了羽毛球拍史上真实的神话!我曾一度痴迷于Cab2O系列,妄想有朝一日能够收集齐所有的Cab2O系列拍子,但现实却明确地告诉我:这个想法也是一个神话,无法实现的神话!
为了给自己一丝慰籍,经过苦苦寻觅,终于找到了CH版、2U、全新的Cab2O和Cab20MS,由于来之不易,没有舍得上线使用,至今无法感受到传说中的YONEX原点手感。此次,这两支拍子,作为“嘉宾”列席本次评述。
总结
独特的黑金底盖已充分彰显出Cab2O在整个YONEX羽拍中无上尊贵的地位,2O所在的Cab系列也为YONEX成为目前羽毛球拍界第一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个人曾经一度认为Cab30MS已经是YONEX的Cab系列、甚至是所有圆头拍的终极发展形式,但是Cab35的出现,我终于明白了只要心中还存有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对羽毛球赛场的眷恋、对羽毛球科技的痴迷,无论圆头拍,还是方头拍,在羽毛球场上都会找到一片自己绚丽的天空。
二、Ti系列
Ti10(CH/三代/3U4/68ti/AC102C /24LB/BP284)
2U的Ti10(一代)让人们认识到原来羽毛球运动中也蕴含着暴力的因素,2008年为了纪念这支经典的球拍,YONEX推出了Ti10纪念版,可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实际使用记住Ti10这个名字,此次推出的纪念版在设计上没有沿用一代的理念,出人意料地推出一支头轻型的拍子,大家习惯称其为:Ti10(三代)。与一代一样,Ti10(三代)拍框和拍杆均采用了超高碳材质,加长细中杆设计,只不过Ti10(三代)采用的是内置钛网设计。
总体感觉Ti10是一支打中前场球占优势的拍子。因为是头轻型设计,打高远球基本要靠正确的击球姿势和爆发力;网前球的特点就是稳,由于拍头轻,挥动灵活,搓球、勾对角等技术动作容易控制发力,扑球、封网速度较快;前半场防守能力不错,平抽快挡球僵持能力强,但防落点很深的杀球和被动回对方底线球是弱项;杀球,在具备必需的手腕爆发力和技巧的前提下,Ti-10(三代)加长拍杆的折弯点较为靠后,在击球前拍杆弯曲较大,拍面的角速度较大,能带来更多的击球能量(遗憾的是头轻型设计不能带来像Ti10(一代)那样强悍的进攻力),但受拍杆形变影响,杀球精度略受影响。拍子连续杀球能力较强。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Ti10(三代)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总结
个人认为Ti10(三代)现在已不能算做一支以强力进攻为特点的拍子了,通过改进设计,在保留了必要进攻性能的基础上,大大增强了拍子的灵活性,使其能更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羽球比赛。但是,在Ti10(一代)强大进攻力的盛名下,Ti10(三代)的进攻力总是fans心中的遗憾。
三、MP系列
1、MP100(CH/3U4/68ti/AC145/24LB/BP292)
2U的MP100是继2U的Ti10(一代)之后又一个强力进攻型拍子,一支极端暴力的拍子!当初买MP100的时候,2U、3U的都有,经实际比较,我还是选择了3U,2U的MP100对我来说确实有些重了!经常有人问我:MP100和AT700,哪支拍子进攻性更强?其实,YONEX曾经正式比较过上述两支拍子,根据2004年YONEX球拍性能图,MP100的进攻能力高于AT700(老七)!
与AT系列球拍不同,MP100的头重感并不明显,但拍子整体比较沉,拍框三、九点位置有钛网覆盖,拍杆是8mm的普通杆,含有“Ultimum Ti”材质,硬度相当高,几乎可以和NS9000X媲美,拍子抡起来有一种大棍劈砸的气势,估计MP100的swing weight不小,因此,想要用好MP100,必须要有一定的力量基础。在实战中,MP100特点很鲜明,在有必要力量保障的前提下,该拍出球干脆利落,对球的落点控制较为精准,尤其是主动高远球,落点非常准确,另外,杀球是相当的暴力!是集“快、准、狠”于一体的杀球!但是,由于MP100拍身相对较沉,在挥拍速度、平抽和防守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
随着羽毛球比赛规则的改变,快节奏的拉吊突击型打法已成为当今羽毛球运动竞技的主流,面对球场上快节奏的攻防转换、攻守易位,以及力争在自己体力不支之前迅速解决战斗或以尽量少的体力支出拖垮对手体力等战术思想的主导下,体力消耗大的不争事实,使MP100的身影渐渐淡出了赛场!MP100退隐了,留下了一段“红光闪过,绝杀一击”的羽坛传说。
但与此同时,为适应新的羽毛球比赛规则,YONEX羽毛球拍的一颗新星已冉冉升起……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MP100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2、MP99(CH/3U4/68ti/AC102C/24LB/BP290)
MP99绝对可以称为YONEX羽毛球拍中的一大经典之作,是为数不多的在技术和商业上双双大获成功的拍子,在AT系列出现之前,国际赛场上有一段时期曾是黄香蕉丰收的季节。与上面提到的Cab30MS一样,MP99的拍框和拍杆均采用了高碳加“Ultimum Ti”的材质,但是方头、全拍框MP、细中杆、真正加长的手柄设计再加上抢眼的配色,处处透露着现代潮流羽拍的特征。
总体感觉MP99是一支很全面的拍子。因为是均衡型设计,并且借助中杆的弹性,打高远球可以省一些力气(个人感觉MP99中杆的弹性要好于Cab30MS,难道仅仅是因为粗细不同吗?);网前搓球、勾对角比较舒服;防守能力不错,平抽快挡球僵持能力强,被动回后场球比Ti10(三代)、NS9000X、Cab30MS略好;杀球,速度虽然不是最快,但是易于驱动,杀球精度和连续杀球能力不错。个人认为MP99能适合大多数人的打法,均衡的设计没有明显的短项。唯一的遗憾就是传说中脆弱的拍框,在高磅下,拍子的寿命将会如何呢?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MP99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总结
MP系列在YONEX各系列羽毛球拍中是一个大家族,具有如下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品种类多,除中高端的MP66、MP77、MP88、MP99、MP100外(均在拍杆中加入了“Ultimum Ti”),还有若干低端产品群;
二是产品型号全,在MP系列中头重型、均衡型和头轻型的拍子都可以找到,如:头重型的MP88,均衡型的MP100、MP99,头轻型的MP66等;
三是供应时间长,目前仍有一些MP系列的低端型号在继续生产和投放市场;
四是设计应用广,MP设计也经常被应用到YONEX其他系列的羽毛球拍上,如Cab10MS、Cab20MS、Cab30MS、Ti10、NS9000X/S等等;
五是影响范围大,类似MP的设计,现经常可以在其他品牌的拍子上发现。
四、NS系列
1、NS9000X(CH/3U4/68ti/AC102C/24LB/BP290) &. NS9000S(CH/3U4/68ti/AC102C/24LB/BP285)
从来没有想到外观如此一致的拍子,差异会那么大!NS9000X/S是颇具争议的两支拍子,一是外观,有人说NS9000外观奇丑无比,丑到经典;但也有人认为NS9000配色很妙,惊为天人。二是性能,有人认为X设计失败,头轻杆硬,无法使用,S则是万能之拍,买拍的首选;也有人认为X是绝世之作,目前设计最完美的拍子,S则过于糖水和脆弱,不符合其在NS系列中的龙头地位。
总体感觉,NS9000X是一支击球效果与使用者技术和体力条件成正比的拍子,NS9000S是一支在达到一定击球效果的前提下,比较省力的拍子,也就是常说的好上手的拍子。打高远球,NS9000X/S都基本要靠正确的击球姿势和爆发力,这是头轻型球拍对使用者的基本要求,但感觉S比X更省力一些,手感更柔和一些,我想应该归功于S相对较软的拍杆吧。网前球,论弹性X和S基本相同,但是在小球的控制上,感觉还是X反馈回来的触感更清晰一些,小球的高度、落点更精准一些。网前扑球,X好于S。在防守时,由于S相对杆软、头轻在防守时比X占优势。杀球,NS9000X杀球时对手腕力量和技巧的要求较高,不能靠蛮力,必须运用“鞭击”的技巧,由于超硬的拍杆将绝大部分击球力量有效地传导到拍面,且拍框较硬,拍面稳定性较好,所以,在用NS9000X杀球时,有一种球一碰拍面就射出去的感觉(好像用乒乓球拍的木头光板面扣杀乒乓球的感觉),杀出的球速度很快,落点很精准。NS9000S由于头轻,杀球时更需要运用“鞭击”的技巧,但是软杆的形变会抵消一部分杀球力量,NS9000S杀出的球没有NS9000X的快和准。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NS9000X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NS9000S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NS9900(CH/3U4/68ti/AC102C/24LB/BP287)
NS9900是YONEX公司2009年春季新推出的产品,按照往年惯例,春季推出的拍子一般都是各系列的高端产品。对于NS9900的宣传,YONEX公司依旧打出了高科技材质这张“王牌”,此次的科技是“X-FULLERENE”,一种比“FULLERENE”性能更强劲的材质,被运用到拍子的2点和10点位置,同时,挥拍速度也有所提升。
NS9900整体形态是窄拍框、7mm细拍杆,加长型拍柄。第一眼看到NS9900的介绍,我的第一反应NS8000加强型出现了。曾经流传过一段老色NS8000拍头不结实的传闻,由于我没有长时间地用过老色NS8000,所以不敢贸然评述传闻的真假,但是NS9900拍框添加的“X-FULLERENE”是不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拍框的强度呢?NS9900的手感与NS9000X、NS9000S比较接近(也许更像NS8000,但因为没怎么用过NS8000,所以这里只与NS9000X/S对比),NS9900的挥拍速度和灵活性要好于NS9000X/S;进攻威力上NS9900仅比NS9000X差一点点,却比NS9000S强不少;连续杀球方面,NS9900要好过NS9000X/S,尤其是点杀性能,感觉同样力道下,球速似乎快于NS9000X/S,应该是得益于该拍较快的挥拍速度;平抽球方面NS9900表现出色,更利于掌控多回合的节奏,另外,在对手杀球质量不高、来球线路较平的情况下,NS9900更易于截击对方杀来的球,并以平抽球回击对方,变被动为主动;防守方面,NS9900还是要逊色于NS9000S的。总体看,NS9900的风格更偏向于NS9000X,如果手感可以用公式表达,个人认为应该近似为“NS9900=(3*NS9000X+NS9000S)/4”。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NS9900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总结
虽然YONEX不是最早推出纳米材质(概念)羽毛球球拍的厂家,但其NS系列球拍却后来居上,在国际赛场上闪现出了夺目的光芒,NS7000、NS8000、NS9000X、NS9000S都曾伴众多职业高手闯荡羽坛,征战四方!
五、ARC系列
1、ARC Z-SLASH(CH/3U4/68ti/AC102C/25LB/BP291)
ARC Z-SLASH是YONEX在2009年秋季推出的ARC系列新旗舰拍,一年中春、秋两季连续推出现有系列的旗舰拍,在YONEX近几年的经营历史中还是较为少见的,看来失去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和韩国羽毛球队的赞助商资格,对其产品和经营策略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也许是痛定思痛、也许是标新立异、也许是一鸣惊人、也许只是巧合,2009年的这个秋天,ARC Z-SLASH出现了! 一支杀球速度能够达到421公里/小时的球拍诞生了。
ARC Z-SLASH的设计在近几年YONEX羽毛球拍中还是有突破性的:一是突破了单纯的材质卖点概念,2004、2005年NS7000、NS8000的“纳米科技”、2006年NS9000X/S的“软钛合金”、2007年ARC7的“叠杯碳素纳米管”、2008年ARC10的“超级高弹性碳素和超级聚乙烯纤维”、2009年NS9900的“X链富勒烯纳米碳素”,此次Arc Z-Slash却没有走以新科技材质为卖点的老路;二是突破了球拍外形的限度,在YONEX方头羽毛球拍中创造了最小的拍面、最窄的拍框宽度(经测量仅为9mm)和最细的中杆(6.9mm),通过变化物理形状对该拍进行了设计优化。
ARC Z-SLASH在高远球、平抽球等方面表现优异,在多拍情况下较容易掌握节奏上的主动权。另外,杀球是ARC Z-SLASH最大的卖点,感觉用ARC Z-SLASH杀出的球虽然不如AT700等暴力拍重,但球的速度也是相当快,而且连续杀球能力是相当强悍。通过实际使用,感觉ARC Z-SLASH杀球真正威力不在于寄希望打出421公里/小时的杀球,一击必杀,而是利用快速连续不断的杀球打乱对手节奏,使其防守出现漏洞,为自己争取主动。
总体感觉,虽然ARC Z-SLASH拍面略小于普通的方头拍,但在主动情况下,这点差异可以忽略,在被动情况下虽稍有影响,但影响也是很微小。ARC Z-SLASH适合于积极主动的打法,充分体现了羽毛球运动“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特点。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2、ARC10(CH/3U4/68ti/AC102C/25LB/BP291)
ARC系列是YONEX公司的最新系列,主要科技还是纳米概念,宣传的卖点是控球性。ARC10更是将叠杯状纳米管、超高弹性材料等最新科技集于一身,那么这把“弓剑”将带来什么样的新体验呢?
总体感觉,ARC10是一支弹性超强的拍子。打高远球,ARC10依靠弹性和均衡型的设计,比较省力,但是可能因为弹性太好的原因,高远球的落点不太好控制。在网前小球的控制上和网前扑球时,还是要控制好力度和角度,虽然ARC系列是以控球为特点的,但是个人感觉ARC10出球还是很快的,控制不好很容易失误或者回出质量较低的球。在防守时靠拍子的弹性基本可以将球回放网前或对方后场,但落点不好控制。杀球,ARC10因为其均衡型设计,即使是动作不够规范,主要靠蛮力杀球,也不会感到像头轻型拍那样发飘,杀球时,明显感到有一种球拍发生形变“包裹”住球,然后又将球快速“甩”向对方的感觉,球速较快,落点较为精准。ARC10与MP99基本属于同一种手感的拍子,即各方面表现比较平均,如仔细体会,感觉ARC10的弹性比MP99的更好一些,而MP99对球落点的控制能力比ARC10似乎更好一些。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ARC10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总结
ARC系列应该是YONEX现在的主打系列,目前现货产品主要是ARC Z-SLASH、ARC 10、ARC 9、ARC7、ARC5,2010年还将推出ARC8DX等产品,产品线相对不长,还存在进一步开发和发展的空间。个人认为ARC系列还将继续推出包含更新科技材质的旗舰拍,毕竟该系列拍子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建立在材质创新基础之上。ARC Z-SLASH是对未来羽毛球拍发展方向的一次积极探索,是对YONEX现有羽毛球拍形体设计尺寸极限的一次挑战,相信随着材料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通过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整体更加纤细、手感更加敏锐和舒适、更加强韧的羽毛球拍将陆续会来到我们手中。
六、AT系列
1、AT700(老色/CH/3U4/NBG95/AC102C/25LB/BP298) &. AT700(新色/CH/3U4/NBG95/AC102C/25LB/BP294)
2003年春季,一款将极限扣杀速度提升4%、理论杀球速度达到364公里/小时,同时集方头、钛装甲、7mm细加长拍杆、“Ultimum Ti”等科技于一身的拍子如新星般冉冉升起,凭借其强悍的杀球能力和相对轻灵的挥拍(主要与同时期的MP100相比),很快就和MP100成为球场上的“喋血双雄”。后来的几年中,随着羽毛球运动竞技对速度和攻守节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圆头拍日渐衰落、方头拍渐成主流,JP版一代Ti10的淡出、MP100的适时退隐等因素,这支拍子迅速成为了众所瞩目的新一代“杀手之王”,先后伴随陶菲克、张宁、林丹等羽坛顶尖高手登上了奥运会羽毛球冠军的领奖台。这支拍子叫做“AT700”,现在球友称其“老七”!从此,YONEX羽毛球拍进入了一个力量和速度的新纪元。
AT700目前有4个版本,它们是AT700(老色)、AT700(新色)、ATSB版和AT700LTD,各版本情况如下:
(1)AT700(老色)。AT系列的标志性产品,2003年春季首次面世,2006年底全面停产。
(2)AT700(新色)。2006年秋季开始发售,现市面上销售的AT700,绝大多数为新色。网上有AT700拍杆内钛镍合金丝数量的图片,AT700(新色)有3根,而AT700(老色)有4根。
(3)ATSB版。“SB”代表“Super Brand”,是YONEX公司为纪念其荣获2003/2004年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超级品牌称号,于2004年限量制作发行的。该版共生产了5000支,每只拍子拍杆上均有XXXX/5000的标示,该版无CH版本。拍子是以AT系列限量版的名义发布,虽然是AT700(老色)变换涂装,但是拍子上没有700的标志,对于AT700收藏者应该是一点小小的遗憾。但也可以视为AT700的外传。
(4)AT700LTD。也称为“世界版”,个人认为是AT700(新色)变换涂装。2008年5月面世,据说全球限量发行30000支,其中:中国限量9999支、日本限量2500支、新加坡限量5000支,还有若干其他国家和地区版本。值得注意的是,CH版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版本的涂装不同,其他版本是“WORLD EDITION”和“地球仪图标”,而CH版是“CHINA EDITION”和“中国古代云纹图标”。
不同于MP100,感觉AT700的重量似乎全部集中在拍头部分,挥动起来能够感觉到拍头的惯性,加大杀球的威力。大方头、AT型拍框和细拍杆,使AT700在防守回球质量和挥动灵活性等方面要好MP100,更加适应当今快节奏的比赛。同时,4U的AT700更是以损失有限的进攻力为代价,大大增加了拍子的灵活性,兼顾了力量和速度。
AT700(老色)和AT700(新色)的手感区别,是论坛中较常见话题之一,通过实际使用对比(老七拍照时已剪线收藏),个人感觉新、老色AT700的差别很小,只是感觉AT700(老色)的拍头稍重一些,拍杆弹性稍好一些,但这种差别根本不足以影响比赛的胜负,所以,我给予AT700(老色)和AT700(新色)相同的分数。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AT700(老色)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AT700(新色)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AT800OF(CH/3U4/NBG95/AC102C/25LB/BP299) &. AT800DE(CH/3U4/NBG95/AC102C/25LB/BP293)
作为AT700(老色)同时代的拍子,2004年YONEX推出了专门为双打设计的拍子——AT800OF和AT800DE,并首次在拍框上使用了单线孔设计,目的是提高拍子撞拍后的生存几率(但实际经验告诉我,目前,还没有什么拍子是屡撞不坏的)!个人感觉AT800OF和AT800DE是在AT700(老色)的基础上,分别以侧重攻击能力和改善优化防守能力为各自特点而演化出来的一对拍子,如果把AT700比作杨过使用的玄铁重剑,那么AT800OF、AT800DE就是后来郭靖、黄蓉熔炼玄铁重剑铸就的屠龙刀和倚天剑,不仅沿用了AT700(老色)的材质配置,更重要的是延续了AT700(老色)的霸气和灵气。
AT800OF极重的盒式拍头和极硬的拍杆确保了双打中后场强力突击的威力,在杀球方面,AT800OF丝毫不逊于AT700(老色),并且特硬的拍杆更是有助于提升暴杀的出现几率,杀出的球虎虎生威,霸气十足。AT800DE则是另一种风格,相对较轻的破风式拍头(其实也不算轻)和相对较软的拍杆(其实也不算软,与Ti10(三代)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攻防形势瞬息万变的双打比赛中,确保了拍子挥动的灵活性,缩短了攻防动作的转换时间,封网、扑球、平抽等很迅猛,犹如飞翔的仙鹤一般轻灵和敏捷,同时,该拍在轮换到后场进攻时,也能够提供一些辅助火力支援。
虽然AT800OF的进攻能力是极其强悍的,是双打中主要的进攻来源,但是防守吃力是其明显的缺点,而AT800DE在防守方面的优势恰恰能够护住AT800OF的短门,使AT800OF能够“肆无忌惮”的进攻、再进攻,这样一攻一守的设计很理想,如果在比赛中能够根据场上的形势明确分工,充分发挥每个拍子的优势,必将增强双打组合的攻击和防守能力。但随着纳米科技概念渐成主流、YONEX对当时“Elastic Ti”材质的莫大期许和双打专用拍定位的局限性,AT800OF/DE成为了羽毛球赛场上的匆匆过客,2007年春季它们的继任者降临了……事不关性能,唯商业利益尔!
个人评分(五星满分)
AT800OF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AT800DE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AT900P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AT900T
进攻性能:★★★★
防守性能:★★★★
灵活性能:★★★☆
技术需求:★★★★
体力需求:★★★★
总结
AT系列,一群使你充满了进攻激情的拍子、一群在球场上伴你快意恩仇的拍子!方头、钛装甲、细中杆、加长拍杆或拍柄、钛镍合金、软钛合金、纳米科技等,汇集了YONEX公司大部分科技于一身,这个系列的出现,将钛碳拍子的发展拉升到了极致。个人认为该系列中的两支球拍将有可能成为YONEX羽毛球拍中的经典之作,一个是AT700(老色),YONEX羽拍中攻击力的代名词,代表着AT系列的传统,另一个是AT900T,速度和力量的完美结合,代表着AT系列的未来。
对于AT系列,该说些什么呢?只要有体力、有机会杀球,进攻不仅仅意味着胜利,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至于图片,按照型号到网上查找吧。这里不容易挂多个图。
❾ yy羽毛球拍推荐
这个啊,先得看你自身情况,你如果发力很好,力量足,步伐快,那么VT80或VTZF都可以用,都是头重设计,中杆硬,杀球给力,快狠,但是防守的话就不是那么好,打控制球不是很好,而且长时间击球会疲劳很快,ARC10呢,是中杆硬度不错,头不重也不轻,攻守兼备,但是上手速度比较慢,这个力量不说很好的话可以考虑,这把球拍平衡点比较特殊,所以上手比较慢,你可以试试你同学的,然后看顺手不,线的话如果暴力杀球的话,BG80P,拉26磅足够,硬度大,控球的话BG99或BG98,这几个声音都很清脆,经济性的话BG95吧
❿ YONEX(YY)羽毛球拍
NS850是yonex 2010年最新推出的中端纳米系列球拍,拍杆硬,平衡型,无论单打还是双打都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