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至县公安局:对农村泼妇骂街有什么办法
我觉得可以把现场的场面请一位警察录下来 再把所有的妇女召集起来播放 可以召开一次讲座 把这种行为的弊端 一一列出来 等到事件平息 单独找那位骂街的妇女谈谈 一定要让她认识到错误 让她书面道歉 这是严重形象了县里风貌
可以在农村家家户户看得见的地方也写上一些宣传语 比如 文明一点 亲近一点 等等
以上是个人观点。
2. 关于纪晓岚和他的作品
一、纪晓岚简介:
1、即:纪昀(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即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间才子,谥号文达,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
2、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沧县(今中国河北沧县崔尔庄)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3、影视剧形象的纪晓岚,有铁齿铜牙,三寸不烂之舌,身材高瘦,但根据史料记载,因纪晓岚本人肥胖,近视,患有轻度口吃,所以颠覆了常人对他的印象。
二、纪晓岚作品: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以及《纪文达公遗集》
1、《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
本书内容丰富,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无不涉及,知识性很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内容上不仅有宣传因果报应等深刻的一面,而且在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是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
2、《纪文达公遗集》,则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上十六卷文章,下十六卷诗赋,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
3. 悬赏“饕餮”二字的由来,有说文解字的大哥 请进来!!
查汉语词典,饕餮的解释是这样的:饕餮:taotie。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2、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3、贪吃之人。
字典上的解释贬义多,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有着很大的差异。现在自封老饕的人不少,多是一种表面上的自嘲实际上的得意,或许还可以是沾沾自喜、生活优裕的心理超越。虽然号称老饕之人,多是能吃、会吃、敢吃、吃的起的成功、半成功人士,用“饕”自封,无非是调侃一下,强调自己在吃的方面的优越而舍弃贪婪的。这也是目前的老饕们能够得到人们尊敬的根本原因。如果说能吃而且贪婪,尊敬也就会转化成仇恨了。夏桀、商纣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究其本源,饕餮不是一种猛兽,而是一个人,是一个崇尚奢侈、贪吃贪财、没有同情心的家伙。《左传-文公十八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缙云氏(黄帝时的夏官)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由此我们知道,饕餮是黄帝时夏官缙云氏的儿子,是个典型的贪吃无耻之徒。
周朝的时候,把饕餮的形象铸到盛食物的鼎上,是要告诫人们不要像饕餮一样的贪吃,后来慢慢的转化为鼎的一种必要的装饰,其原始的意义逐渐被人们遗忘,饕餮作为贪吃和能吃的象征流传在人们的口头和书面上。要节制饮食,不要放纵的原意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
上古的统治者铸饕餮,号召节俭,劝贪婪,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的需要,而且和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的低下,物品供应严重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贪吃不仅仅会伤害身体,还和国家的兴旺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古的人们刚刚从平均主义社会转向私有制社会,平均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影响,加上物质生产的匮乏,统治者占有了大量的食物,就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增加社会的不公平感,如果在饮食上节俭,就会得到人们的拥戴。大禹是那个时代的正面典范,而夏桀、商纣则是反面的典型。夏桀、商纣的贪婪、豪奢,引起了民众的愤怒和仇恨,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史书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很多。
从民众对夏桀、商纣贪吃好饮行为的仇恨中,可以知道民众对饥饿充满了恐惧,他们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多吃”、“多喝”还要严重的罪恶,于是对放纵饮食的声讨就成为全社会最普遍的呼声。周人铸饕餮于鼎传于子孙,就是吸取商纣的教训,告诫后代以免重蹈前辙。这在几千年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之一。
但是,人们对美味、美食的追求不是鼎上的文饰、统治者的宣传就可以限制的。如果真是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去做,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不会发展到今天的样子了。华服、美食是谁都希望得到的。有句笑话说“腐败的内容:金钱、美色、美食,都是人们内心的渴望”。想想还真是这样。这也是饮食文化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了。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也对此做了说明。这大概就是老饕在今天仍然大量出现的原因吧。
今天的饕餮定义我看应该是这样的:能吃、会吃、敢吃、懂吃而不贪吃。
摘自:http://bbs6.sina.com.cn/cgi-bin/newsoul/soulview.cgi?id=1336312&fid=1082&postdate=2005-06-18&ver=thread
饕餮:(1)传说中的一种贪吃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2)比喻贪婪凶恶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杜预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后亦专指贪于饮食。如饕餮之徒。——《辞海》
从《辞海》的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饕餮”的原始含义,其实并没有定论,只是后人逐渐引出其贪吃、好吃的含义罢了。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老饕赋》云:“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其中,“老饕”一词便由“饕餮”演变而来。可见,在宋代,人们就已经忘记了“饕餮”的本来含义,而用来意指对美食的爱好。“饕餮”一词经历了一个由贬义向褒义的转化过程。
饕餮之夜含义:法文名称,原意为“贪吃广告者的通宵晚会”。
饕餮之夜作为一项全球性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自1981年创办至今,已在全球几十个国家的近百座城市巡回展映,每年观众人数高达400多万,成为一年一度的世界知名的娱乐节目品牌。“
4. 牡丹城的洛阳牡丹城
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名园代出,别饶幽趣,国色天香,艳冠群芳。西周至北宋,洛阳园囿,数以百计,或凤阁龙楼,上连霄汉;或剔透玲珑,姹紫嫣红。历代文人骚客,泼墨古刹,挥毫岩壁,为古城增添诗情画意。
洛阳牡丹栽培历史如下:
①.隋代隋代,隋炀帝(公元605-618 )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洛阳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②.唐代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传说当时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裁培牡丹的盛况。这时,牡丹不但颜色种类多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和重瓣现象。“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阳杂俎》)“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杜阳杂俎》)。这也说明了,我国早在公元九世纪,便已经有了重瓣牡丹。
唐代洛阳人宋单父,精于园艺,他种的牡丹,红白斗色, 变异千种,被时人尊称为花师,惊服他有“幻世之绝艺”。惜此高超绝艺,无著录传世。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载,宋时有一复姓东门、人称“门园子”的人,是一位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请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来年春天见花再付钱,接活一株,价值五千。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洛阳有一位欧姓花师,用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开浅碧色,人称“欧家碧”,极为珍贵,每年作为贡品,供奉朝廷。
③.宋代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牡丹栽培中心 ,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阳,牡丹的品种更多,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并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欧阳修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盖其不接则不佳。
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种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阳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当今洛阳牡丹更传到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洛阳作为牡丹城的影响力: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作为洛阳市“市花”,每年根据牡丹开放情况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举办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从1983年至今(2011年),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29届牡丹花会。二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洛阳搭台,全省唱戏”,将牡丹花会办成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洛阳牡丹花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同时,也已成为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宣传扬名的极佳平台和舞台。
每年花会的开幕式和庆典晚会等重要活动都会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连续播放,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花会期间,洛阳市广泛邀请中外记者对花会进行深层次报道,特别是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中文台、美洲东方卫视台等中外知名媒体对洛阳和牡丹花会的全方位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洛阳在国内外的影响。近来来,洛阳市还紧紧抓住评选国花的机遇,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牡丹宣传活动。拍摄了电视艺术片《中国牡丹》,精心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牡丹情》并在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播放,使海内外对牡丹和洛阳有了更多的了解。牡丹知名度的提高,对办好牡丹花会、树立洛阳形象、扩大海内外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古都的形象使者,洛阳牡丹在英、美、法、德、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生根开花;以花为媒,古都洛阳先后同日本、法国、保加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一些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2010年7月11日至12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一行来洛阳,调研洛阳牡丹花会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刘玉珠提出,要力争通过5年至10年努力,将洛阳牡丹花会提升为国内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会和文化品牌之一,使之成为展示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平台、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具有持续国际影响力的盛大文化节庆活动。自2011年起,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正式升格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南省文化厅和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牡丹城位于洛阳市牡丹广场,名字也由此而来,是一座28层的大厦,现名洛阳京安牡丹城酒店。其地处洛阳核心的中央商务区,坐落在繁华的南昌路上。现代风格商务楼层,古朴雅致时尚,为游客提供舒适惬意的下榻享受。二十五楼名仕旋转餐厅,俯瞰洛阳古都美景,可让游客流连忘返,酒店以个性化的服务,商务与休闲并重,更配备超大停车场,是游客享受旅游休闲,运筹商务会议的绝佳场所。 京安牡丹城酒店有设备完善的各种客房195间,2006年聘请著名设计师重新设计装修。特别是商务客房,风格古典而现代,配备电脑,接入高速百兆光纤,供您免费使用。在酒店高档商务宴请,可选择中式的金鳞鲍翅海鲜酒楼,和西式的马司波罗扒房。亲朋聚会可选择汇聚南北小吃的澳门食街,以及可俯视古都美景的名仕旋转自助餐厅。商务出行、休闲旅游,京安牡丹城是游客在洛阳的最佳选择。
5. 地铁出入口灯箱广告如何投放
地铁出入口灯箱展示类型及尺寸
①展示类型:平面海报 ②展示尺寸(外部):1800mm(宽) X 2200mm(高)
投放周期:28 天
优势:①出入口优质位置:②夜间照明后展示效果极佳:
劣势:①三图合用:该广告位由三张平面海报合用 ②展示时间相对较短:15s展示+5s滚动,合计一分钟展示一次
6. 周至县第七中学的教学规范
周至县第七中学
2010——2011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我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创新意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从严治校,创建特色。继续强化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争先意识、拼搏意识,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各项管理,趁势而上,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继续上新的台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重点
(一)、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筑教师成长的发展平台。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在这一学期里,要继续创造有利条件,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本学期,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体教师进一步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坚持全面发展的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学校工作中,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我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
在学校工作中要以争创一流小学凝聚全体教师,引导教师讲正气,讲奉献,讲业绩,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教师教育学生要循循善诱,特别是对待后进学生要倍加关心,以自身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要通过宣传橱窗、教师会议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教师中涌现的优秀事迹。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和家庭的配合,本学期要定期地召开座谈会,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师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地向有关教师反馈。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检查和考核。对教师执行教育法规、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严格执行有偿家教“六不准”的规定等有关情况加强检查和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务聘任、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3、加强目标管理,锤炼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干部队伍。
一支过硬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不断发展,凝聚教师队伍,争创一流小学的关键。
(1)抓目标管理。要继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帮助和引导。本学期起要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制定目标任务书,让全体领导在工作中锻炼能力,学期末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为下一阶段任用的依据。
(2)抓学校管理的快速反应。全体领导对于各自的分管工作要尽职尽心,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做到小问题的解决不隔夜,其余问题的解决不隔周。学校领导间也要密切合作,发现问题相互提醒,做到分工不分家。
(3)检查、考核做到公正、透明。检查、考核是确保学校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的各项检查要做到标准明确,检查结果必须在校园网上及时公布,增强透明度。
(二)、以质量为中心,以课改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一方面,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质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1、抓好备课等各项常规工作。
备课等各项常规工作是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备课,要进一步明确备课的要求,加强检查和落实,要重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及分层次作业的设计。
2、根据学科特点抓关键。
各学科的教师都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地从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课堂教学抓紧、抓好,都要十分重视班级纪律的教育,通过抓学习习惯和纪律,促进每一个班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在各科教学中,全体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语文要注重学生朗读、书写的养成教育,数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聪明题的练习,英语要注重生活情景中的口语交往,学校根据上述要求制定考核要求,加强考核,逐步转变一卷定好坏的考核形式,考核教师与考核学生相结合,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努力形成我校学科教学的特色。
在各科教学中,全体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培优补差要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措施,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在平时。
3、抓常规检查。
教学常规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全体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教学常规,教导处应经常性地组织小型多样、有针对性的常规检查,并及时地将检查结果公开,并督促好出现问题的整改。在组织质量调研后,必须召开由相关教师、年级组长、学科领导、分管领导参加的质量分析会,集体分析、排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4、抓骨干教师的培养。
学校积极地创造条件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通过专家指导、外出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帮助,本学期,学校将安排部分语、数骨干教师参加县、市级新教材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在课务安排等方面尽可能地为骨干教师的学习、研究提供方面。
5、抓校本课程的建设。
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本学期起,学校要重点抓好乒乓和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建设,做到人员落实,活动内容落实,并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6、抓教科研。
在上学期确定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本学期要重点抓好课题组的自主研究,发挥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在课题研究中要努力做到:课题研究与课改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本学期要按照课题研究的考核奖励办法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
7、抓好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音乐、体育、美术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同时要切实重视合唱、舞蹈、运动队的训练,争取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三)、以德育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积极地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教育活动。
1、抓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布置,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做好教室、走廊、橱窗等各场所的环境布置,同时各班要抓住纪念日、传统节日,利用德育基地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同时要大力宣传学生中的好人好事,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通过榜样引导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抓学生规范的养成教育。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科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全体教师在班级管理、各科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规范的训练和养成。结合新颁布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要加强路队、课间活动、卫生、文明礼貌等各方面的检查,各项检查主要以教师为主,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检查的公正性,学校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年轻班主任的传、帮、带工作。
对各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学校举办规范训练班,邀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进行传统教育、规范训练、个别引导等形式加强教育,加强不良行为的矫正。
(四)、规范学校后勤管理,提高校园管理水平。
1、强化后勤常规管理,努力抓好校园管理的各项检查。为了确保学校安全、有序地运行,学校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安全、卫生、节水节电等各类的检查,将各项制度真正地落到实处。
2、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校园安全工作。大力开展美化校园、亮丽校园的活动。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要特别重视饮水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一方面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班主任要以《安全工作学生须知》为本,结合各班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预防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进行安全检查,杜绝事故隐患。
3.进一步加强开源节流工作,管好用好学校的财力、物力。本着负责的态度,搞好购物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节水节电工作。强化文印管理工作,降低一切耗材。
7. 纪晓岚简介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
文学方面:纪昀的仕宦生涯和学术活动展开在十八世纪中后期,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枢纽时期。纪昀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
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多部重要典籍编修。因此,纪昀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一生悉付《四库全书》,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也流传至今。
政治方面:上奏赈灾灾民。在政治上,纪昀关注民间疾苦。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北京附近遭受水灾,饥民拥入京师就食,纪昀急忙向皇帝上疏陈情,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
到灾区设粥放赈,京师饥民不驱自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虽然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但在客观上帮助灾民度过了饥荒,不能不说是一宗善政。
(7)周至形象宣传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
文字狱牵连:纪昀在乾隆时期文化专制最残酷的一片风声鹤唳中入主“四库馆”,有清以来的文字狱,到乾隆朝达到了最盛,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思想犯罪”引入法律惩治的范围之内,乾隆朝是为发轫。其文字狱的株连,也远远超过了“大清律”的规定。
《四库全书》开馆期间,发生了50多起文字狱案,大多是从修书得到眼线。和纪昀一起担任总纂、总校的大员,或被吓死、或被罚光了家产,除纪昀以外,无一人得到善终。
纪昀本人也曾几次被牵连进相关的文字狱中,颇有几番险象丛生。他也被多次记过,出资赔写讹错书籍。所以,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知识分子被异化、被扭曲是难免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纪晓岚
8. 谁能给我弄一篇介绍西安悠久历史的文章,要超过两千字
西 安 概 况:
◆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文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周幽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等近百个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鼎盛的汉唐时代,长安是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人文荟萃,交通发达,在中国古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这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她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有人曾这样比喻:中国是一个参天大树,到了北京看到了大树的树冠,到了西安看到了深埋在大树下的树根。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珍贵驰誉中外。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概况
◆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气候概况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市区年平均温度13.3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C,全年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降水量589.4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
历史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从神话和传说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 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西安地区。经考古发掘证实,西安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
西安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秦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颠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062年,世居关中盆地的周人把活动中心由盆地西部的周原[今陕西歧山、扶风县一带]移入今西安市西南郊沣河流域。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57年伐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开创了西安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格局。
人类起源地
西安境内史前文化遗址囊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人类社会演进各历史阶段的多种类型,构成人类社会进化世上举世罕见层次清晰的完整系列。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被称“中华民族摇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得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黄河文化
距今约6000-7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历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高度发展的仰韶文化时期。 距今约4000-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继仰韶文化之后,经历父系氏族公社的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相当于古籍传说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皇帝时代。历史由混沌步入朦胧。
丝绸之路。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和中心位置,汉唐两带尤为突出。
佛教文化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长安与西方各国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往依然络绎不绝于途。自印度传入的佛教这时逐渐与中国传统伦理、宗教观念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并广泛流传。长安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佛教文化中心。
中心东移
公元10世纪后,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西安失去首都地位。
古迹及其它 旅游中心城市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珍贵驰誉中外。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标准
全市拥有旅游出租汽车7000余量,以西安为中心通往各个旅游景点的道路40多条,其中旅游专线公路9条;东线、西线有高速公路,北线有高等级公路,邮电和其他公共设施都日益与国际旅游城市标准接轨。
旅游商品
西安的旅游商品独具风格,工艺美术品以古色古香,典雅华贵,造型优美,技术精湛著称。秦兵马俑仿制品、仿唐三彩、仿古青铜器制作古朴,形象可以乱真;此外,历代书法手迹碑帖、瓦当拓片、秦绣、工艺陶瓷、剪纸、玉雕、皮影、唐壁画摹本、户县农民画等均名闻遐迩。
旅游饮食
西安的旅游饮食业既可提供全国八大菜系、欧美西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海派佳肴,又以地方特色、风味小吃独树一帜,著名的仿唐筵席、西安饺子宴、老孙家牛羊肉泡馍、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等都是久负盛名的西安名吃。此外西安的名小吃更是名目繁多,令人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