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合川有哪些名人
周敦颐
于成龙、张森楷、陶行知、卢作孚、赵君陶、刘文学、王坚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原名淳实,因建濂溪书堂于庐山之麓,学者称之为“濂溪先生”。北宋湖南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周敦颐的著作收在《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其主要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等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于成龙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芦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区)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入情景。
四川遭战乱最久,人口锐减为全国之首。于成龙赴任的合州包括三属县,只有丁口百余人,正赋14两,而衙门的各种供役、需索使百姓繁重不支。目睹地方荒残,于成龙确定以招抚百姓为急务,他首先革除宿弊,严禁官吏勒索百姓,又免去规定的驱从,以家仆随身。
王坚:钓鱼城守将
陶行知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刘文学:祖国好儿女
赵君陶:
赵君陶(1903.1.17-1985.12.14),女,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人。1919年随全家迁到北京,在五哥赵世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的引导下,追随时代前进的潮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1925年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无产阶级教育家。
大革命时期,1926年8月在上海与李硕勋结婚。同年冬到武汉,李硕勋投笔从戎,在号称“北伐先锋铁军”的叶挺部队担任师政治部主任;赵君陶担任湖北妇女协会宣传部长,动员妇女支援北伐铁军。南昌起义失败后回上海,此后,长期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妇女部负责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奉党组织之命回到四川重庆,在二哥赵世双家里隐蔽下来,以教书为生。曾先后在成都、金堂、简阳、五通桥、合川、雅安等地教书,伺机宣传进步思想和党的主张。教育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有的学生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许多党的地下组织遭受破坏,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37年李一氓奉命到四川做统战工作,从此接上了党的组织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初,根据中共南方局决定安排到保育院工作,抗战时期的保育总会是在共产党和民主人士推动下,为收容抗战难童成立的组织,下属若干保育院。在邓颖超推荐下到重庆市合川县土主场周家祠堂创办第三保育院,任院长。对保育院收容的5-10岁难童,精心教育;对中共南方局和地方党组织来院隐蔽或工作的地下党员认真保护和关照,直到抗战胜利。她和院里的同事共抚养了800多名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年岁不齐的儿童,使他们恢复了健康,受到良好的教育,完成了学业,走向了社会。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赵妈妈。邓颖超对她在第三保育院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亲笔写下:“在抗日烽火中以伟大慈母般的爱培育下一代”。邓颖超作为李鹏父亲李硕勋的革命战友和同志,一直被李鹏等烈士后代视为“亲爱的邓妈妈”。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抗战胜利,第三保育院合并到重庆歌乐山保育院,才离开合川到延安。后到东北,任哈尔滨第四中学校长,为党和国家培养出许多栋梁之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对工农出身的干部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中南教育部工作时期,1950年9月后,先后创办了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在天津创办南开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后到北京参加了北京化工学院的创办工作,后任副院长。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担任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是教育界的代表。每次开会,都积极参加讨论,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1985年1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终生为革命,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著有《赵君陶教育思想论文集》。
卢作孚:
航运业实业家。1893年 4月14日(清光绪十九年二月二十八)生于四川合川县小商人家庭。自学成才。1910年加入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运动。之后从事教育、新闻工作。1916年以后任成都《群报》、《川报》记者、编辑和主笔,并为少年中国学会会员。1921年任川南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长。1924年在成都创办通俗教育馆。1925年起,卢作孚由文教转入实业,在合川县集资创设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办轮船航运和水电厂,任总经理。1927年任嘉陵江三峡峡防团务局局长,并于北碚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育工作。翌年组设北川铁路公司,以及石印社、织布厂、图书馆、报馆、民众学校等。1931年,民生轮船公司迁重庆,营业获得巨大发展。抗日战争时有轮船一百多艘,卢作孚成为全国著名的航运业实业家。
抗战初期,卢作孚积极组织民生轮船公司抢运沿海工业设备及物资,对工业内迁作出很大贡献。战时他以民生公司名义投资于钢铁、机器、纺织、金融等业,任天府煤矿、渝鑫钢铁厂及川康殖业银行等董事长、总经理。1944年 9月为中国出席国际通商会议代表。抗战胜利后,卢作孚任全国船舶调配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川江航运。同时开始经营远洋运输。1946年秋去加拿大借款造船,1948年去台湾视察民生公司业务。后移居香港。1950年6月回到北京,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2月8日逝世于重庆。
『贰』 合川陈刚管理什么部门
陈刚,男,汉族,1964年11月生,重庆开县人,市委党校研究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行政学校校长。
1979.09--1982.07 四川省城口县师范学校读书
1982.07--1983.07 四川省城口县鸡鸣乡祝安村校教师
1983.07--1984.02 四川省城口县桃园乡中心校教师
1984.02--1985.07 四川省城口县教育局文书
1985.07--1986.08 四川省城口县委宣传部通讯干事(其间:1986.02--1986.08城口县委整党办
工作)
1986.08--1988.06 西南师范大学政教专业专科学习
1988.06--1989.07 四川省城口县纪委信访股副股长
1989.07--1993.10 四川省原万县地区(市)纪委教研室
副科级纪检员、办公室副主任(正科)
1993.10--1997.06 四川省万县市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人事保卫处处长(其间: 1993.06-- 1996.07西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学习)
1997.06--1998.06 重庆市万县市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人事保卫处处长
1998.06--1998.07 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党工委(万州区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8.07--1999.08 重庆市移民局审计监察处副处长
1999.08--2000.10 重庆市移民局办公室副主任
2000.10--2003.01 重庆市移民局监察专员办公室主任
2003.01--2003.02 重庆合川市委常委
2003.02--2007.02 重庆合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2.09--2005.06重庆市委党校行政管理
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2007.02—2009.09 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2009.09-- 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行政学校校长、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
代表,重庆市三届人大代表
『叁』 有关重庆1127的资料!!急急!
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继德国在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对格尔尼卡(Guernica)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其目的是希望透过制造大量平民杀伤,以瓦解对方抵抗的士气。
目录
重庆大轰炸介绍
经过五三、五四大轰炸
八一九大轰炸
六五隧道惨案
告终
战略意义
中国的反击
专家讲述重庆大轰炸
已确认5000死难者名单
建“五个一”面向世界
弘扬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重庆大轰炸介绍
经过 五三、五四大轰炸
八一九大轰炸
六五隧道惨案
告终
战略意义
中国的反击
专家讲述重庆大轰炸
已确认5000死难者名单
建“五个一”面向世界
弘扬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
展开 编辑本段重庆大轰炸介绍
之后二次大战中德国对英国考文垂的空袭;英、美对德国的空袭,皆为同样的手法。日本轰炸重庆时首次大量使用燃烧弹,用以燃烧市区的房屋。到了二次大战的末期,美国亦以相同的手段对付日本,对日本本土大规模燃烧轰炸。
编辑本段经过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中国展开对日抗战。11月,国军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
在11月20日起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首都。
五三、五四大轰炸
1938年初至1938年底,日本对重庆主要为试探性的轰炸。出动的架次较少,多数为陆军航空队。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后,12月2日后日军大本营对华中方面军下令开始向重庆实施“由空中入侵对敌军战略中枢加以攻击同时进行空中歼灭战”,这命令为日军正式对重庆进行战略轰炸的宣告,目的是希望震撼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打击中国政府抗战的意志。同年12月底起,由陆军对重庆开始实施战略轰炸。1939年5月,改以海军实行轰炸。5月3日及4日,日机从武汉起飞,连逐轰炸重庆市中心区,并且大量使用燃烧弹。重庆市中心大火两日,商业街道被烧成废虚,3991人死亡,2323人受伤,损毁建筑物4889栋,约20万人无家可归;罗汉寺、长安寺也被大火吞噬,同时被炸的还有外国教会及英国、法国等各外国驻华使馆,连挂有纳粹党旗的德国大使馆也未能幸免。[1]
八一九大轰炸
1940年5月,日本大本营发动《101号作战》,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后方轰炸。陆军主要以山西运城为基 1941年重庆防空壕大窒息惨案
地,海军主要基地为汉口。轰炸重庆的日机超过2,000架次。8月19日的轰炸尤为惨烈,日本海军投入超过140架轰炸机,重庆2000多户民居被毁。到1940年为止,日军对重庆投掷了4333吨炸弹。
六五隧道惨案
1941年初,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先向中国集中力量空袭,发动名为《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在1月至8月,超过3,000架次飞机空袭重庆,当中包括夜间空袭。6月5日,从傍晚起至午夜连续对重庆实施多小时轰炸。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防空洞部份通风口被炸塌引致洞内通风不足(据幸存者曾婉清说当天有汉奸为日军飞机发信号,日军是有目标地轰炸洞口和通风口的),洞内市民因呼吸困难挤往洞口,造成互相践踏,以及大量难民窒息,估计数以千人死亡(当时的官方没有公布权威的伤亡数字。)。
告终
1941年中以后,日军为准备在太平洋发动战争,陆、海军航空队主力从中国抽出。之后对重庆只有零星轰炸。到了1943年8月以后,日军再无能力空袭重庆,重庆大轰炸告一段落。
编辑本段战略意义
空袭后的重庆中心市区重庆大轰炸是二战期间对参战国首都(陪都)大规模轰炸之一重要战例。日方原本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大楼
希望依靠威慑性轰炸促使中国军民投降,但国民政府在八一九大轰炸后发布《国民政府令》,正式确认重庆为“陪都”,且“还都以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作为报复行动,1944年之后,从中国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的美国B-29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空袭中几近毁灭的日本为此次战争付出了沉重代价。
编辑本段中国的反击
蒋中正视察市区鼓舞士气
苏联航空志愿队于1938年10月进驻重庆,开始反击日本轰炸,以20多架伊-15,伊-16战斗机对抗80多架日军战斗机和轰炸机,击落敌机数十架。 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飞虎队)。 中华民国空军。
编辑本段专家讲述重庆大轰炸
4日,两位研究“重庆大轰炸”历史的专家向媒体记者讲述了“重庆大轰炸”历史。专家在此间称,1939年至1941年,是重庆遭遇“大轰炸”损失最惨重的3年,期间,重庆曾发生防空警报连响7日,大火连烧3天的情景。 重庆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教授潘洵介绍,1937年11月,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即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正因如此,1938年至1944年6年间,日本侵略军在当时所有抗战大后方城市中,对重庆实施了次数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最为惨重的野蛮轰炸,其中,1939年至1941年的轰炸最为惨烈:1939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三”、“五•四”大轰炸,1941年发生了“六•五隧道大惨案”,两惨案的遇难者均过千人。统计显示,连续6年的“大轰炸”曾先后致重庆主城3万左右同胞遇难。 在“大轰炸”期间,重庆上空时常响起防空警报,老百姓“躲警报”、“钻防空洞”几乎成为生活常态。据史料记载,因日军在轰炸中投下大量燃烧弹,重庆渝中区20余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曾在一日间燃起16处大火,有的大火连烧3日无法扑灭。1941年8月8日至16日,重庆上空曾连续7日,不超过6小时间歇地鸣响防空警报。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称,面对令人异常恐惧“大轰炸”,“愈炸愈勇”的标语在重庆随处可见,重庆人为抗战捐钱捐物的热情也异常高涨。此外,“大轰炸”还使“雾季公演”在重庆应运而生。据介绍,“雾季公演”是在每年秋至次年春,重庆大雾笼罩、日本战机难于投放轰炸物的季节,重庆组织文艺演员及百姓开展话剧、歌剧等文艺演出,这大大鼓舞了当时前线战士和百姓的抗战士气。 潘洵称, 自1998年以来,重庆每年6月5日,都会以鸣响防空警报等形式悼念“大轰炸”遇难同胞。对此他强调称,重庆悼念大轰炸死难同胞,不是为了咀嚼苦难,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从而使悲剧不再重演。
编辑本段已确认5000死难者名单
潘洵说,尽管寻找大轰炸中死难同胞有名有姓的名单很难,但这项工作一直在开展。由志愿者、文史馆工作人员等组成的调查组,通过重庆档案馆、西南大学档案馆等提供的一些档案来寻找,尤其以发放抚恤金名单来获取死难者名单。 “具体的死亡名字、死亡地点或住址。”潘洵称,按这一原则,现已找到5000多人,这些死难者主要集中在市区、合川、江津和北碚。将来建立大轰炸死难同胞纪念碑,将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碑上,同时预留一块空白,以不断补充以后寻找到的人名。
编辑本段建“五个一”面向世界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川平建议,挖掘抗战资源要面向世界,面向人类,应有“五个一”:即一座中国抗战博物馆,一个胜利广场,一个纪念碑,一个世界和平公园及
编辑本段弘扬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
潘洵说,过去研究较多的是日军暴行,现在,还应多研究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侵华日军的大轰炸,非但没能让重庆人民屈服,反而“愈炸愈强”。面对敌人的入侵,重庆人民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弘扬。 潘洵表示,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屈叫苦难,是以史为鉴,避免历史重演。
『肆』 高分求汶川地震中的大学生的感人事迹(短剧要用)
汶川大地震,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悲伤,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感动,我们多日来满含泪水,沉浸在不同的悲情和感动之中,不断地接受精神和心灵的洗礼,5.12,是个悲哀的日子,同时也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奇迹,看到国人的团结和伟大。于是,很想把这次悲惨事件中的感人事迹进行汇总,下面便是其中的一二(资料都来自媒体和网络):
1、“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几个小孩子还是被救出来了,但只有一个活着。当那些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队所在的帐篷时,上天也泣不成声了。(多感人的故事,多伟大的战士,真的是感天动地.)
2、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多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了自己的学生,自己却......)
3、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多伟大的母亲,你不仅给予了孩子生命,更给予了他一生都受用不尽的爱.)
4、5月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义务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舍小家为大家的民警形象,喂奶,以生命的名义,只有纯洁和伟大.)
5、13日下午6点200名来自天津的特警赶到现场救援,截至14日下午2点,已经成功营救出困在北川县县城、景家村、苦竹坝水库、电站等地的400余名被困人员。然而,却因为手上的施救工具只有铁锹和钢钎而无能为力。特警们对压在废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无策,他们不敢乱撬楼板,担心整幢楼垮塌下来;也不敢采取粗鲁方式实施救援。特警们无能为力,他们在安慰孩子的时候落泪了,在走出操场的时候放声大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6、14日12时20分,15名空降兵写下遗书从4999米的高空一跃而下,最终成功伞降茂县,并在第一时间首次传回了茂县灾情。而这些空降兵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这15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抗震勇士,在危难时刻向我们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终极意义。(冒着生命危险的一跳,解放军总是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奋不顾身)
7、一个军人在天涯上的求救信
“为什么现在电视上不播报江油地震受损失的情况,我老婆现在7个月的身孕,没有食物和水,,今天上午联系了一次,已经饿的不行了。。。急需求救。。。现在也没有救援队伍去江油,,电视上一次江油的灾情也没有报,我也是军人,我们部队现在待命准备去四川汶川救灾,我愿意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救灾区的老乡。。。
可是我老婆确没有人救。。。。我马上就要出发了,也许很难联系她,,,,虽然无论怎样我会尽全力去抢汶川救灾区老乡,,,可是希望在江油的老乡也能跟她带点吃的,哪怕一瓶矿泉水也行,,,求求老乡了,,,她现在在马路湾中国电信的门口公路上的一辆货车上。。。叫王琢,,是老师,,求各位老乡帮忙,,,
一个去汶川救灾的军人的恳求
知道江油肯定没有人能见到这个帖子,希望在外的人们能联系上江油的同胞们帮
帮忙发下,谢谢了就1分钟(当代最可爱的人,也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一例,很欣慰的听说他老婆得救了)
8、11岁哥哥灾难中背着3岁妹妹逃生
一股从背后深山逃出的人流。他们的眼神充满对亲人的依恋,生怕再次分开。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早上5点出发,已经走了12个小时了。小吉万说,他很爱妹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难时刻方显男儿本色,好象的)
9、一所所在大地震中没被“震倒”的学校全靠一位名叫叶志平的校长加固了“豆腐渣”教学楼,4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网友们称其为“史上最牛校长”,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当校长就要当这样的校长,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10、最牛学校邓家乡刘汉希望小学,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全部幸免,校园建筑教室几乎完整。这座十年前正式名字叫‘汉龙希望小学’的教学楼不仅楼没有垮,连教学楼正面那块长十几米、高三层楼的玻璃幕墙一小块都没有碎,与在这场大地震学校教学楼动辄压死几百名学生相比,这是一个奇迹。(建学校就要建这样的学校)
11、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24名从事建筑行业的洛阳籍农民工组成一支抢险救灾队,带着公司租来的10多台挖掘机、翻斗车、推土机等机械设备,于14日晚到达都江堰,在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下开始抢险救灾工作。
12、他们是山东莒县一个村的村民。12日晚上听说四川发生大地震后,该村农民刘中明马上与另外九个村民商量,决定立马赶赴四川帮助救援。14日凌晨,他们一行 10人带着自家做的山东大煎饼和装满水的水壶,坐上一辆三轮车踏上了抗震救灾之路。一路上10个人挤在一个小车厢里,饿了吃煎饼,渴了喝口水,不顾一路上受到的误解、嘲笑和白眼,用了三天三夜赶到了灾区,并辗转于几个县,每天搭帐篷、为各地来的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卸货。有人说,这可能是四川大地震后最早出发的志愿者。
13、最牛诗句:一场地震,生死两难;只道三四险,不知五月难;纵有六双眼,泪也流不完;七颗心儿悬,零八奥运艰;高呼九洲十地华人现,纵使百舸千帆风浪间,也让咱行得万年船!泱泱中华几千年,只是百般无奈斗不过你苍天;十分惨淡,也不知你九重天中住着何神仙,在零八年八月八日还有八十八天时送灾难;但愿七彩祥云现,六月中国保平安,五星红旗永鲜艳;四海升平,三地两岸心连心成一条线!我只想,跪地抬手问苍天,敢应否:下辈子,你做人来我做天!
14, 奥运官网8月3日讯作为奥运圣火抵达北京前的最后一个传递的省市,作为三个月前刚刚经历过特大地震的灾区,此次“祥云”入川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早上7时30分,奥运圣火在广安邓小平故居前点燃,拉开了四川省传递的序幕。在传递正式开始之前,起跑仪式全场为四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担任四川首棒火炬手的是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痛失10位亲人仍然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被授予一级英模、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女警”、被公安部长称赞是“全国最坚强的女警花”的四川彭州市公安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导员蒋敏。
这一刻,奥运圣火在她的手中熊熊燃烧,照亮她柔美又坚毅的面庞,照亮灾区人民的胸膛。
当5.12大地震发生后,蒋敏在北川县的奶奶、外婆、母亲、年仅两岁的女儿和其他亲属共有10人遇难。“死亡发生在一瞬间,我知道我失去的亲人已被埋在十几米深的地下,不可能再找到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女儿,她在地震之前给我打的最后一个电话还在说,妈妈我想你。现在女儿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我到现在还无法去寻找她。因为我是人民警察,现在还有很多幸存下来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就是在这种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面前,蒋敏仍然与战友们一道坚守在抗震救灾、救助群众的第一线。因连续奋战劳累过度,蒋敏身体极度虚弱,多次昏倒在抢险救援现场。有人问蒋敏,“当你帮助灾区群众的时候,遇到和你母亲及你女儿一样年龄的人,你会不会想起她们?”蒋敏说,“会想起,一切都会想起。当时丈夫回去了,我希望他能给我带点什么回来,可是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一片废墟;我想对母亲说一句,妈妈!对不起!此时此刻我都还没有回来。”
5月18日,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的现场,蒋敏一走上台,长达半分钟的掌声响起。她那朴实而温柔的话语所产生的爱,令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和演职人员泪流满面。蒋敏说:“面对灾难的海洋,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太突然了,但我感受最深的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最难忘的是来自各方的关爱。”
如今,在那场灾难过去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奥运圣火一路从雅典奔袭而来,带着希望,带着爱,在这位令人动容的女警花手中传递,照亮她的坚强照亮灾区人民不屈的脊梁,圣火照耀在这片刚刚经历过巨大悲恸的大地上,强劲有力地诠释着一个词——大爱如斯,希望永在。
在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些须的无耻事件:网络诈骗,贪官污吏,挪用救灾物资等。让我们为祝福英雄,唾弃无耻。
这些东西网上很多,网络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一下子没法都弄上来
你若有兴趣,不妨找找看
『伍』 想知道: 中国 重庆市合川区区委宣传部在哪儿 在哪
云南大学就业与创业协会成立于2010年6月11日,协会成立之初仅有8人,靠着8位的努力内,至今发展到百余容人。创始人王超颖,现攻读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字与多媒体技术。协会以“基于大学生理论基础,积极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和创业素质”为指导思想。指引大学生最新的创业理念和商业发展模式。是一个集学术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校园社团组织。协会分设4个部门:办公室,就业部, 创业部,宣传部,外联部。不给分,真是小气啊!嘿嘿
姜裕泳瀚瘘纾佗弧玲嵩簧宛祥象锈漉燧杞收朋毋
『陆』 四川新闻热线电话是多少
四川电视台4套“新闻现场”热线: 85555046。成都市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 87013691 四川4的新闻现场热线电话:85555046 成都台的成都全接触热线电话:84321888和84321999。
新闻频道介绍:
SCTV-4(新闻资讯频道),中国西部首家24小时滚动播出的最专业新闻频道。
该栏目有:《早安四川》、《现场快报》、《午间新闻现场》、《1800新闻现场》、《第四直播间》、《晚报十点半》、《黄金30分》、《特别十点》、《看世界》、《全天报道》等栏目。
(6)合川宣传部扩展阅读
四川电视台拥有14个电视频道,其中SCTV-1(四川卫视)、SCTV-2(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SCTV-3(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
SCTV-9(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等4套节目覆盖了成都、四川、重庆市大足、合川、渝北、长寿、潼南、荣昌、江津、垫江、梁平、万州、奉节、城口12个区县。
并根据各自的观众构成,在节目编排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满足了覆盖区内不同收视条件的用户和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
『柒』 刘国庆的主要成就
1.1999—2004年辅导学生参加合川及学校组织的各类作文竞赛和普通话演讲赛,石红等多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任梅获合川市一等奖。
2.1998—1999年任高二商务英语大专预科班语文,参加重庆市文化科统考,平均分居合川市第一名。
3.高考成绩突出。2000年任高考班语文教学,23人参考,21人上线;2001年任涉外文秘班语文教学,51人参加高考,47人上线,其中本科2人;2003年任涉外旅游高考班语文教学,54人参考,53人上线,600分以上8人。
4.1999——2003连续四年被学生评为最满意老师。
5.2003——2004年二次撰写教案参加学校评比,被评为优秀教案。 1.语文教学中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努力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任班级班风学风明显好转。
2.1993——1997年连续四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3年6学期学校综合考核居学校第一,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1.1999——2004主持并参与了西师组织的重庆市“十五”规划科学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借鉴意义研究》一级子课题《教人求真——职高学生主体性德育实践研究》,中陶会研究课题《运用教学做合一,培养职高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方案》和合川市级课题《浅谈散文式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重庆市“十五”规划课题已结题。
2.参加2003年重庆市高职考试语文复习资料的出题工作。
3.撰写多篇教研论文在全国及重庆市获奖并出版,四篇陶研及管理论文在中陶会和重庆、合川职教会上交流。具体为:《运用教学做合一培养职高生综合素质研究方案》和《德育为本 创业为用》两篇论文均获全国陶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出版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中学教育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中小学教育实践》、《创业教育在合川》等刊物上。(中国三峡出版、社会科学出版社、西南师大出版社),编辑出版陶研论文集《教人求真——职高学生主体性德育实践陶研论文》(校内刊物)。写作论文《浅谈中学语文备课基本功——环环扣》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论文比赛一等奖,并在西南师大《学报》上发表,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严”、“勤”、“爱”》获重庆市论文评比三等奖。写作《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情况汇报》、《合川市行知职业中学发展情况报告》、《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合川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学校规划说明》等多篇文章在中陶会、重庆及合川职教会上交流。 1.多次被评为各级优秀党员,受到合川市委、宣传部、教委和学校表彰。曾被评为合川市优秀教师、学校优秀教工受到合川市人民政府和学校表彰。
2.多次个人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获3%奖励工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