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感恩教育活动主题 父母篇 600字 作文
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父母。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我们有太多太多的选择,但惟一不能选择的就是我们的父母,相反是父母无私而伟大的爱选择了我们。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这也是世界上唯一最重要的东西。他们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情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他们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我亲切的鼓励。
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他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这,便是他们的幸福了。感恩父母,拿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我记得央视曾播过一篇感人的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
B. 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与同事们在一起,经常听到大家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知道感恩。的确,现在的很多孩子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倒是稍有不如意,就怨天怨地,怨父母怨别人。在他们的眼中,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被爱,甚至在他们很小的心灵里,觉得被爱是理所当然的。你对他们有一点点不好他们都能感觉出来,而你对他们有一百个好,他们却表现的麻木不仁。但是作为老师,我们难道只有抱怨和无奈吗?不,我们有必要教学生学会感恩。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光要交给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还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感恩教育,唤醒孩子那颗感恩的心。我觉得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从思想上教育学生 什么是感恩呢?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是知恩图报。作为老师,我们应对学生进行知恩、报恩、施恩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感恩能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让学生知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的面对人生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我觉得每年的“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了解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送一件自己亲身制作的贺卡;写一篇赞美父母、老师的文章;说一句感谢父母、老师的话;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总之,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既善待了他人又快乐了自己。 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骛远,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应从做好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拿教具。而关爱理解父母,则可以通过给父母盛一次饭,洗一次碗,端一杯水,说一句感恩的话,写一封感恩的信的方式来表达。我认为从这些生活点滴都可以进行感恩教育,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永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导之恩,别人的帮助之恩。天长日久,报答恩情这颗美丽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营造感恩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更好的以“感恩”为主旋律的校园氛围,家庭气氛和社会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首先,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借助班会、队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学生根据搜集的有关感恩的信息,进行艺术再创作,并进行展示,如讲述“感恩”故事,创办“感人小报”,设计“感恩”的标语,编排“感恩”的节目等。此外,我们还应让孩子们学习祖国悠久的文明史,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早已渗透着感恩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羊跪乳,鸦反哺”“受之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等等这些传统美德中,渗透着感恩情怀。我们要让学生多读,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也能很好的熏陶学生心智,培养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其次,我们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要做好学生的感恩教育,作为老师还必须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特别是对一些感恩意识严重缺乏的学生,单靠学校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要家长配合,最好能争取亲友的共同教育。亲友、老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感恩,才会更好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就会大大降低。 再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宣传的影响。社会是个大家庭,我们要坚决抵制不文明行为,特别是忘恩负义行为。要争取各种媒体的宣传,从正面大范围来宣传感恩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感恩教育的氛围。这样既可以引起我们的社会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又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有效进行与效果巩固。 总之,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我们要帮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感恩教育不容忽视,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感念师长之恩,尊重师长;感念社会之恩,为社会服务;感念祖国之恩,报效祖国……我们知道让学生学会感恩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C. 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认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想要回赠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在物质生活已达到较高水平的今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懂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常发生,这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感恩教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最为迫切的一项任务笔者认为学校特别是小学,更应该在加强德育的同时着重强化感恩教育。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呢? 一、校园环境,熏染感恩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始终将良好教育氛围的营造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强调学生在共同参与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提供良好的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校园布置着手,从教学楼的标语、图片,到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展版,都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以此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感恩”的话题;班级里通过黑板报、教室布置比赛,使“让学校的每一个班级充满感恩的气息”;提倡学生设计“感恩画、感恩卡、感恩诗、感恩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校每一个活动充满感恩,富有生机。 二、各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知恩教育。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音乐课可以教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爸爸妈妈》、《感恩的心》等,使感恩歌曲响遍学生的心间,温暖孩子们的心田;数学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教育问卷调查,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实践课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爱心卡”送给父母、老师等。所以这样我们首先创设了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能使学科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更加有效。 三、班会活动,凸显感恩主题 班会活动是全班师生自主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思想品德教育、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弘扬个性品质、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 我们可以开展“感恩于心,报恩于行”的活动。班会紧紧围绕“感恩”,从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师、朋友以及一切给予我们帮助关怀的人,同学们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感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感恩行为,写一封感恩信,自制感恩贺卡、感恩朗诵活动,以实际行动感恩同学,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生活,进而感恩社会。 整个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真情涌动,更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四、特殊节日,组织感恩活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原先并不是非常强调的节日经由媒体宣传后重要性逐渐突显。其实,中国人的传统使得我们在表达感情的时候还是比较内敛的,平时很少会把爱爸爸、爱妈妈的话挂在嘴边。那么,节日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比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重阳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敬老、爱老的活动。教师节可以让学生开展感谢老师的活动。也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学生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而作为班主任,当这些节日即将来临时,我会通过班级日记的渠道,或者利用学校午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关节日的宣传和提醒。使学生们能充分利用节日,对父母表达感恩之心,感谢之情。 五、家校联系,实现感恩教育 山区学校的许多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他们的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他们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利用家访或家长来校等机会和家长一起商讨德育教育的良策。 如制作“感恩卡”、 “为父母洗一次脚”“跟随家长一天的劳动”、“爱心小信箱”(家庭与孩子的真情传递)、“送给家长一个惊喜”“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和爸爸妈妈说声‘我爱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展开,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恩中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教育学生知恩,学会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六、走向社会,体验感恩行动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因此,要尽可能地让他们理解成人的世界,尽可能地带领他们到社会实践中体验,我们山区校区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布置感恩的作业,让走回村庄去活动。如开展“向周围曾帮助过你的人送上一封感谢信”、“组建绿色环保小卫队还给村庄一个和谐的环境”、“到孤独老人家送去温暖、关心”……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关爱社会,回报社会。 感恩是人类美好的优良传统,是孩子心灵的灯塔。感恩教育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方法点拔学生,培养学生拥有感恩意识,让他们知道知恩图报,不忘父母之恩,老师之恩,社会之恩等。并通过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道理。
D. 急求感恩教育宣传画
“感恩父母”系列教育宣传画
E. 感恩教育的活动有哪些
感恩教育的活动有:
1. 感恩卡制作活动。
要求学生自制一张感恩卡,送给父母、老师或者是帮助过自己的人,向这些人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2. 手抄报比赛活动。
开展一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让学生们通过绘画的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3. 观看感恩影片活动。
带领学生观看感恩影片,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体悟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醒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4. 感恩演讲比赛活动。
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可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或者是感恩祖国。通过比赛,让学生们能够体现出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5. 小志愿者活动。
为了感谢社会温暖之恩,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敬老院或者是孤儿院进行慰问活动,做社会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