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希的人物简介
李希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0个义项
展开
李希,男,汉族,1956年10月生,甘肃两当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中文名
李希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甘肃两当
出生日期
1956年10月
人物履历
1975-1976年,甘肃省两当县云屏公社知青
1976-1978年,甘肃省两当县文教局、县委办公室干事
1978-1982年,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2-1985年,甘肃省委宣传部秘书处干事
1985-1986年,甘肃省委办公厅副处级秘书
1986-1987年,甘肃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副处级组织员
1987-1990年,甘肃省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副处长
1990-1995年,甘肃省委组织部正处级组织员、省委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处长
1995-1996年,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委书记
1996-1999年,甘肃省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99-2001年,甘肃省兰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2001-2002年,甘肃省张掖地委书记
2002-2004年,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其间:2004.03-2004.07,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4-2004年,甘肃省委秘书长
2004-2006年,陕西省委常委、秘书长
2006-2011年,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其间:2007-2009年,兼任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8-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1-2013年,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13-2014年,上海市委副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一副院长
2014-2015年,辽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
2015-2017年,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 [2]
2017-201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3] [4]
担任职务
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5]
参考资料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新华社 [引用日期2017-09-30]
[2] 李希同志简历.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7-10-25]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 [引用日期2017-10-25]
㈡ 王秉祥的简历
王秉祥,1916年1月22日生,陕西旬邑人,生于甘肃宁县。原名王东平。 193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任中共新宁县1区4乡党支部书记兼赤卫军大队长。9月任关中苏区中共新宁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
1936年4月任陕甘边红军3路指挥部1支队队长。1937年任红2军团独立团团长(在地方的要求下,仍留县委工作)。1937年3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5月任中共关中地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兼任关中分区党校副校长。1946年任关中西线指挥部政委、警备1旅1团政委,兼任中共新宁县委书记。
1947年任新宁、新正、中宜3县中心县委书记和收复关中敌占区指挥部成员。1948年秋任陕西铜川军管会主任。1949年3月任陇东地委书记。 1950年6月任中共庆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1951年2月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人事厅厅长、省劳动就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行政区监察委员会委员、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参事室主任、文史馆主任、妇女委员会书记等职。
1954年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和省行政干校校长、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1956年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959年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
1959年12月任甘肃省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1960年6月任甘肃省农垦委员会主任。1962年12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9年初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1980年平反。1981年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省保密委书记、打击经济犯罪领导小组组长,省边界领导小组组长。
1983年任中共甘肃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11月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同时兼任甘肃省地方吏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第2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3届委员,第7届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共8、13大代表,12大中纪委委员。
1993年8月在兰州逝世,终年77岁。
㈢ 牟少军的人物履历
1970年12月,解放军某部服役;
1976年5月,兰州橡胶制品厂生产科干部;
1979年10月,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民警(期间,1983年9月至 1985年8月兰州教育学院中文专业学习);
1986年1月,兰州市委组织部干审科干事、副主任科员;
1988年12月,甘肃省委组织部干审处、党政干部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1995年11月,甘肃省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
1996年1月,皋兰县委副书记;
1998年6月,皋兰县委书记(期间: 2000年12月毕业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管理专业);
2001年1月,皋兰县委书记、县政协主席;
2002年6月,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8年11月,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
2009年1月,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2011年1月,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纪委书记。
2011年11月,任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㈣ 刘立军的人物履历
1973.09——.03,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
1976.03——1978.03,兰州大学政治部人事科干事;
1978.03——1981.03,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干事(其间:1979.03—1980.09在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训练班党建专业学习);
1981.03——1983.10,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干事;
1983.10——1988.10,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副处长;
1988.10——1993.07,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
1993.07——1999.05,定西地区行署副专员(其间:1994.09—1995.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4.09—1997.01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9.05——2001.06,中共定西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2001.06——2002.09,中共平凉地委书记;
2002.09——2004.09,中共平凉市委书记;
2004.09——2007.04,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
2007.04——2011.01,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2011.01——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兼)。
2011.11——2012.04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2012.04---2012.10 中共甘肃省委秘书长。
2012.10——2012.12甘肃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2.12——2013.01甘肃省政协党组副书记。
2013.01—— 甘肃省十一届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甘肃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
㈤ 现任教育部长陈保生简历
1974.05——1975.12,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公社插队知青;
1975.12——1978.09,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邮电局机线员;
1978.09——1982.08,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2.08——1983.11,甘肃省商业厅组技处干事;
1983.11——1985.01,甘肃省商业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85.01——1986.09,甘肃省委经济部办公室副主任;
1986.09——1988.11,甘肃省委经济部调研处处长、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88.11——1989.08,甘肃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
1989.08——1991.06,甘肃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地级政策研究员;
1991.06——1994.04,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4.04——1996.11,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1996.11——1999.01,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1999.01——2002.04,甘肃省酒泉地委书记;
2002.04——2003.12,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2003.12——2004.11,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兼省社科联主席;
2004.11——2005.03,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兼省社科联主席;
2005.03——2005.08,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兼省社科联主席(其间:2002.09—2005.07,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2005.08——2007.02,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02——2008.06,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
2008.06——2013.03,中央党校副校长;
2013.03——2016.06,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
2016.06——2016.07,教育部党组书记;
2016.07——2017.11,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2017.11——,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教育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组长。
㈥ 张庆黎的人物履历
1971.01—1976.04山东省东平化肥厂工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厂党委副书记
1976.04—1976.11山东省东平县委常委兼工交办副主任
1976.11—1979.01山东省东平县委副书记(其间:1978.06—1979.01借调共青团中央
1979.01—1983.01共青团中央工农青年部副处长、处长(其间:1980.08—1981.02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
1983.01—1986.03共青团中央工农青年部副部长(其间:1983.09—1985.07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大专班学习)
1986.03—1988.01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兼市政府秘书长
1988.01—1993.03山东省东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其间:1992.03—1992.07在中央党校学习)
1993.03—1995.01山东省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
1995.01—1997.03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
1997.03—1997.12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5.09—1997.12在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大学学习)
1997.12—1998.03山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1998.03—1998.08山东省委常务副秘书长
1998.08—1999.02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99.02—1999.10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
1999.10—2004.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99.02—2001.02在石河子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2004.12—2005.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2005.01—2005.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主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2005.03—2005.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主席(2002.09—2005.07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省部级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2005.11—2006.05西藏自治区党委代理书记
2006.05—2011.08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1.08—2011.09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2011.09—2012.01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2.01—2013.03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3.03—2014.01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4.01—2015.03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2015.03—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㈦ 裴孟飞的任职经历
1942年10月后,任解放日报社编委兼采访通讯部部长、中共太岳区党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兼军区副政治委员。
1945年初至8月任中共太岳区区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其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同年8月至1947年8月任中共太岳区委副书记兼区党委社会部部长、太岳军区副政治委员(至1947年4月)。
1945年9月至1946年春兼任太岳区党委宣传部部长。
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任太岳兵团豫陕鄂后方司令部政治委员、豫陕鄂后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至1948年月)。1948年1月至6月任豫陕鄂军区政治委员。6月至8月任中共豫西区委第一副书记。同年6月至1949年3月任豫西军区副政治委员。
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豫西区委副书记兼社会部部长。
1949年3月任中共许昌地委书记、许昌军分区政治委员。5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
1949年11月至1953年1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至1950年7月)。
1950年11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三副书记。
1952年11月至1953年3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三书记。
1952年12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53年4月至1954年11月兼中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5年1月至1956年11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56年1月至1958年任中共中央财政贸易工作部副部长。
1958年6月至1962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1958年11月兼任山东省科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1958年调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
1961年2月至1966年6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
1962年10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2年调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常务书记。系中共“七大”、“八大”代表1963年10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
1966年5月至8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务书记.。“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1966年8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代表。
㈧ 甘肃省宣传部部长是谁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叫连辑
㈨ 现任中国教育部部长
第一任:马叙伦,任期:1949—1954
个人简介:马叙伦(1885.4—1970.5),现代学者、书法家。字彝初,更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号石屋老人。男,汉族,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他从1949年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从1952年到1954年是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部长。
第二任:杨秀峰,任期:1954—1965
个人简介:杨秀峰(1897.2.27—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95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根据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杨秀峰为高等教育部部长。1958年2月11日,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的决定》,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成为教育部,杨秀峰任部长。
第三任:蒋南翔,任期:1965.1—1966.7
个人简介:蒋南翔(1913—1988)中国青年运动领袖、教育家。江苏宜兴人。1965年1月至1966年7月任高等教育部部长。
第四任:刘西尧,任期:1977—1982
个人简介:刘西尧,1916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在国防科技战线工作,196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6年10月至1977年1月曾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1977年出任教育部部长,参与了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第五任:何东昌,任期:1982—1998
个人简介:何东昌(1923.4-)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任清华大学党总支书记,1951年2月至1953年9月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1982年后调离清华大学,任教育部部长、党组副书记。
第六任:陈至立,任期:1998—2003
个人简介:陈至立,女,汉族,1942年11月生,福建仙游人,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电介质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1998—2003年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第七任:周济,任期:2003.3—2009.10.31
个人简介:周济 (1946年8月26日-),男,汉族,上海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共党员,1970年3月参加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
第八任:袁贵仁,任期:2009.10.31—
个人简介:袁贵仁,男,汉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中共党员,1969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9年10月31日,袁贵仁接替周济出任中国教育部部长。
中国教育部部分职责:
统筹管理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制定各类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拟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
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宏观指导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参考资料:教育部之根-中国教育部历任部长
㈩ 省委宣传部管哪些单位
办公室
负责承上启下,协调内外。掌握工作动态,提供有关信息;做好机关文秘、资料选编和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室(舆情信息处)
负责调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建设情况并提出建议;做好信息工作,编辑有关刊物。起草部领导重要讲话及部重要文件。
理论处
负责理论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与有关理论部门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业务联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负责编写党员教育教材的工作。
新闻出版处
负责新闻舆论导向和新闻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有关新闻单位的业务联系。负责对省出版界进行宏观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与政府有关出版部门的业务联系。
网络新闻管理处(网络新闻宣传处)
负责对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实施指导、监督和管理。
文化艺术处
负责对全省文化艺术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与省政府有关文化艺术部门和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作家协会的业务联系。
宣传教育处
负责指导、组织、协调全省城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全省面向城乡基层群众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
新闻文化改革与发展办公室
对全省文化新闻业改革和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协调、指导全省各新闻文化产业集团(公司)的改革工作,监督管理集团(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承担“省委宣传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活动管理处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省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动及其评比。负责全省全局性的其它宣传教育活动。
综合联络处(志愿者工作指导处)
负责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指导和协调省各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
制定全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规划。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实。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动态与信息,培养推广先进典型,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编印简报,及时向中央文明办上报相关信息。
对外宣传处
负责组织协调全省对外宣传工作。负责组织外宣专业队伍培训。承担重大事件对外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
对外交流处(新闻发布处)
负责制定对外宣传方案,开拓海外舆论和文化交流阵地。负责境外常驻记者和来访记者的联系工作。协调外宣制品的制作、审核、发行、评比等工作。
干部处
负责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干部管理的业务工作。负责有关的知识分子工作和干部培训工作。负责部机关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省企业政工职称评定办公室和省新闻职称评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负责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工作。
老干部处
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为正厅级建制,具体工作职能由省委宣传部综合联络处(志愿者工作指导处)、活动管理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承担。
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与省委宣传部合署办公,具体工作职能由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对外交流处(新闻发布处)承担。
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具体工作由网络新闻管理处(网络新闻宣传处)、省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承担。
拓展资料
关于中央宣传部:
内设机构
中宣部下属包括理论局、宣教局、新闻局、文艺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央宣传部,由中央宣传部代管。国家广电总局干部也常由中宣部干部调任。
宣教局
中宣部内设机构,现任局长为荆惠民,副局长孙德立、刘树新、李晓军。
新闻局
中宣部内设机构,现任局长为胡孝汉,副局长刘汉俊、黄传芳、明立志、高善罡、尚墨玲。中宣部副部长蔡赴朝任国家广电总局局长。
新闻阅评组
中宣部下设机构,隶属新闻局之下。1994年,十四大以后为了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工作,中宣部成立新闻阅评小组,最初出刊为《新闻舆论动向》,后改为《新闻阅评》,不定期发行内部刊物《新闻阅评动态》,该组组长刘祖禹,副组长、正局级阅评员柴全经。中宣部舆情局舆情分析处处长文友华。1996年8月,中宣部在烟台市召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宏观调控会议,要求各地仿效中宣部的作法,建立新闻协调和新闻阅评制度,以利于进一步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的宏观管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新闻阅评制度在各省级行政区建立。
网络新闻处
处长葛玮,副处长黄浩。组建了第一批青少年网络评论员队伍,依托即时通讯系统初步建立了部分评论员的技术平台和联络体系。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来源是党委宣传部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单位、县(市)区文明办,市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单位,市直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或熟悉网络传播特点、热心网络文明传播的人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9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访华出席“中日韩媒体圆桌论坛”的部分日韩传媒记者会谈时说:“中宣部不可能完全管理五亿网民,批评是过高评价中宣部了”。
舆情局
中宣部内设机构,现任局长为李晓军,副局长孙瑜。
文艺局
中宣部下设机构,现任局长汤恒。下设影视处。中宣部改革办主任黄志坚。
参考链接网络 中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