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违反最新广告法为什么没有部门来管湖南长沙英高特特训学校
打12315~~~~~
2. 如何看待高校违规招生
据媒体报道,近日,陕西宝鸡某学院2015级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反映,眼下马上就要毕业,正是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学校却告知他们发不了毕业证,导致不少学生就业和进修面临问题,一共涉及5个班的314名学生。
其实,对于民办机构借联合办学名义违规招生的情况,教育部等部委的态度一直十分明确。早在2010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就下达通知,严禁普通高等学校借联合办学的名义,设立分校、校外办学点或在低层次学历教育学校举办高层次学历教育。通知还要求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加快收缩成人高等学校举办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点和办学规模,并严禁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挂靠普通高校举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
遗憾的是,一些地方、个别办学机构并没有把这些禁令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夸大宣传,把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招进来,直至陷入一个难以解开的死扣。这其中,由此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是一方面,而一些地方主管部门的疏于监管,甚至无序纵容,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此事来看,政策早已出台,规定也十分具体,那面对该学院显然的违规行为,陕西宝鸡方面为何迟迟没有行动?
违规的联合办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有关方面不应一味推脱责任,也不能心存侥幸,期待“车到山前必有路”,那种试图拿学生们的前途来绑架政策的做法,无疑是鲁莽的,也不可能得逞。鉴于办学的连续性,此事必须要有一个切割,这不仅是为了规范办学秩序,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当然,切割并不意味着314名学生就该被当做牺牲品,有关方面应该积极作为,妥为善后,给学生们一条出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3. 培训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复: 给你提供了能适合企制业的技能培训 让你能通过培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是有工作的给自己不足的地方得到提升 因为培训机构都会和公司有合作关系 所以就给你就业的话提供了平台 缺点再于有些学校夸大宣传 后期工作做不到前期宣传那样 再者就是有些学费太贵
4. 为什么哈工大屡次出现学术造假和夸大宣传
1992年月11月22日,一家私营企业——洪成新能源澎化剂有限公司在哈尔滨成立,它的成立与水变油这桩尚未证明的“科学发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它的始作俑者是王洪成。按他的话说,他是经历了7次的实验,直到1983年11月7日才研究成功的。他的理论是配制出一种母液,然后按1:100000的比例兑上普通的水便变成了“水基燃料”,这种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于汽车的燃烧,而且其燃烧值比汽油还高,成本仅为汽油的千分之一,还没有任何污染。他用类似方法配制的柴油、重油膨化燃料,使用亦优于传统的柴油和重油。
王洪成声称,这种母液的生产很简单,且成本低廉,只用一台简易的机器每20分钟就能生产出1吨,而这1吨就能配制水基燃料10吨。王某的实验已达数百次,现场参观乃至操作过试验的领导不下十余人。一位研究人员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能够自己重视起来,王某的产品一年就可以覆盖全世界,晚一天开发王某的发明成果,人类就多一天犯罪。”
王洪成的“发明”刺激了某些人急于暴富的神经,迎合了某些领导迫切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志。期间,一些著名科学家卷入其中,因此欺骗性很大。正如何祚庥院士所尖锐指出的:水变油丑闻的高潮是由科学家掀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曾联名10位教授上书最高权力层,保证水变油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中央领导没有理睬。去年(95年)5月全国科学大会时他们又跑到会场散发鼓吹水变油的材料,10位教授还在上面签了名。结果宋健把他们撵走。王洪成案发后,14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将事件追查到底,但有关部委的回答是,王洪成是个骗子,但水变油实验还是成立的。那些科学们大部分仍坚持水变油是真的。
在某些科学家推波助澜之下,一些领导对他的“发明”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给予了全力支持。一时间王洪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此事前后折腾了10多年。后来越搞越大,成立了洪成燃料公司,高峰时全国有三百多乡镇、国营企业投资,总投资额估计超出三个亿。王洪成也一跃成了“大腕”,有关部门向他要配方,他竟提出要给他个副总理干他才肯交出。后来有关部委还是妥协了,给了他一个什么基地副司令。几家重要的部委都为他大开绿灯。1993年1月28日,《经济日报》两名记者发了一篇半版的文章,题目是《水真能变成油吗?》,称此是继传统四大发明以来的中国第五大发明,许多小报更是大加介绍,水变油一下子被炒成热点新闻。
其实,这是一起早在三十年代就已在美国被揭穿的伪科学骗局,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搞过,后来骗局败露了。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苦于能源不足也开发过这个项目,后来真相大白,山本五十六大怒,杀掉了愚弄帝国海军的骗子。
就王洪成的“发明”方面的科学研究暂且不谈,但他已经犯了几个基本科学常识性的错误。
首先,水和油分子式的不相通性否定了二者之间的转化;其次,王洪成关于石油形成的“独到”理论无任何科学数据及原理加以验证。
然而闹剧却在继续升温,抱着侥幸心理的某些人总希望王洪成能侥幸出现“科学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何祚庥感到事态过于荒唐,便写了篇质疑文章,但各大报纸称奉某权力部门通知,对此问题不展开讨论。1994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科普工作几点意见出台,其中提要反对伪科学。在一次研讨会上,科委主任宋健听说何祚庥的文章还未登出,就让何以宋健的名义打电话到科委属下的《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但仍不顺利。最后宋健亲自批条说,争鸣总还是可以的吧?一篇文章就这样拖了两年才得以发表。
此后,科学界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揭露文章相继发表。王洪成的行径引起了人们更多的疑惑,狐狸尾巴渐渐露出来了。
95年,何祚庥联合14名科学界全国政协委员联合提案,要求对“水变油”骗局立案调查。《中国石油报》的一位记者顶着很大的阻力进行调查,基本搞清这一假发明已导致了国家财产4个亿的直接损失。
严重的事态终于引起最高层的重视,决心彻查此案。闹剧的王洪成被绳之以法告终。但它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科学界蒙受了莫大的耻辱。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因为此事哈工大至少损失了两名院士,本来可以评院士的,因为当时许多院士在校长杨士勤、党委书记吴林推动下联名签字证实水变油的科学性,只有马祖光院士拒绝签字,事后也证明老先生的决定是对的,这件事对哈工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作为工科学生,我们一定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真理,很多事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回蒙蔽我们的双眼,此举当时一度给社会带来一种不需要上大学设置连中学都不用上就可以搞科学的错误价值观,我们要尊重科学,重视知识。
哈工大被它们钉在柱子上了。
5. 教育部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高考状元,为何要隐藏高考状元
2021年2月8日教育部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高考状元,我觉得隐藏高考状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防止某些学校夸大宣传自己的升学率和高考状元数目,另外一方面就是保护高考状元的个人隐私。
“高考状元” 一般指中国大陆地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考成绩第一名。按照高考分数是否加分分为“裸分状元”与“加分状元”。按照高考分科分为“文科状元”与“理科状元”。另外还有“复读状元”。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万分感谢。另外你觉得为何要隐藏高考状元呢?欢迎您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
6. 广告不让说买房上名校 家长真不知该咋办了
教育地产对于购房者来说已然是一个热点,但是买了教育地产就真的能进名校么?今天的案例人物,就遇到买了教育地产也进不了名校的情况。
《广告法》已经说了不能再说买房上名校了,作为有孩子要入学的家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案例:买了教育地产 还是上不了名校
侯女士的女儿去年要读小学了,之前她购买了一套“教育地产”。没想到的是,周边热炒“教育地产”,导致该热门小学对口适龄儿童生源“水涨船高”。根据入学排序规则,她的女儿未能进入对口“教育地产”。像侯女士这样虽然买了“教育地产”但被“拦”在外的个例,并不鲜见。
为什么买了教育地产还是不能上名校?
近年来,部分热门小学对口适龄儿童生源人数激增,仅人户一致的对口生源数就已超过计划数。一些学校只能出台限制措施,在人户一致的基础上再出台限定条件,如户口迁入年限长短等,因此入校的不确定因素一直存在。
很多家长盲目轻信房产销售,买了看似离学校很近的房子,却不知该房源可能不一定被划进家长想要选择的学校,花了冤枉钱买到的却是山寨“教育地产”。
还有一些房产销售称,新建的某小区附近规划了某学校,但有可能规划的学校短期内尚未建成,或建成招生时已过了孩子的学龄。对于所谓“未来的教育地产”投资,也很有可能是个陷阱。
听说广告不让说买房进名校了 这是真的吗?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新规重申旧令:从2月1日起,售楼禁打承诺“教育地产”的旗号。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第18条明文规定: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广告主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新规还明确指出:今后不得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
什么样的“教育地产”广告算是违规的?
一是不得含有对“升学”的承诺,二是对周边教育设施表述要客观、真实,不得误导广告受众。有关部门表示,名校对口教育地产广告是否违法,将结合个案实际情况来判断。经调查发现违法的,将依法查处。
长期以来,在二手房市场交易过程中,中介抓住家长对传统热门名校的青睐,大量口头宣称“只要买到教育地产就能进名校”,加重了购房者“抢房”心态。所谓的“教育地产”是房产中介非理性炒作的一个概念。房产销售、中介夸大宣传,确实可能误导老百姓对学校办学的判断,助推家长非理性择校,人为加剧择校热。
不让说教育地产 家长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最简单的办法,密切关注区域学区规划情况,对于哪些楼盘可能是目标学校的教育地产,一定不能只只销售人员的推荐就简单的相信了。不偏听不偏信,多方面打听,包括业主论坛,目标学校的老师学生等,提前一两年作准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般情况下,比较好的重点小学对片内学生都会要求孩子有当地户口,父母户口也在这个房产上,而且房主必须是孩子父母,并且落户满3年。此外就是孩子的入学面试,当然形式和要求都很简单。
当然,买教育地产的时间也不宜过早,因为区域划分可能是在变动的,因此在孩子上学钱1-3年买教育地产比较好。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7. 网曝吉林一高校联合办学欺骗学生引发关注,被坑的学生家长该如何维权
吉林一高校联合办学欺骗学生一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目前网上的爆料中我们可以提取到不少关键信息,这所学校虽然声称与某航空公司联合办学,但是这个联合办学的项目并没有结项,这意味着该高校所说的“联合办学”其实只是一个半成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该高校的教学就成为了一个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被坑的学生家长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维权,其一是搜集相应证据然后向法院起诉,其二便是向当地教育局进行举报,这两个方法都是合理合法且有效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被坑的学生家长应该先收集并保留证据,然后再进行起诉或者举报,倘若该高校真有欺骗学生的行为的话,法律必然会对他们进行制裁。
8. 西安翻译学院是不是可靠师资科研有没有虚假宣传
研究生兼职的一般给其他专业带什么口语听力之类的,比如大专的,非外语类的,对外语要求不高的专业,有兼职老师。学校外语类师资还是可以的,其他专业的一般,但比某些一般的二本院校好的多,(我在西翻读大专,现在升本在一个公办二本,老师少的可以!好多老师都是全能,跨专业讲课。西翻资源比这种学校好很多。)法语么好像是新开不久的专业,老师估计相对较少。还有看看法语本科有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不然毕业去别的学校考,相对难一些,比如自己学校授予基本都能过,卡2-3个没学位的,但是去别人学校可能就卡4-5个了,当然,这也只是可能。学校在同批次同类型大学算是很好的,但你要和西外这样的大学比,还是有差距的。助学贷款是你自己能有证明材料基本都能有,学校又不负责给钱。学校只是给你贫困金,西翻这个比较多。一个班能有最多十几二十个贫困金。复读?你要是觉得明年你能考上更高档次的学校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