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务员有哪些职称级别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曾经规定,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分别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三级至二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四级至三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五级至四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七级至五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八级至六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级至七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十一级至八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十二级至九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十三级至九级;
(十一)科员:十四级至九级;
(十二)办事员:十五级至十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1、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
2、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二至三级;
3、中央各部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三至四级;
4、中央各部副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副书记、常委,中纪委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四至五级;
5、中央各部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副书记,巡视员:五至七级;
6、中央各部副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副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委委员(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常委,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7、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书记,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调研员:七至十级;
8、副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常委,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纪委委员(常委),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9、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10、副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常委,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11、科员:九至十四级;
12、办事员:十至十五级。另外,各级党的机关中与上述职务相对应的其他职务,也适用上述规定。
⑵ 同样是副处级领导干部,县委宣传部长和副县长,他们有何区别
一是主管领域不同;二是日后发展方向不同。
首先说说宣传部长,主要是负责思想、文化、宣传、新闻等领域,也就是常说的意识形态,具体包括主持制定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要点和推进措施,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组织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指导理论武装、党员教育、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组织推进宣传舆论工作,指导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内对外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组织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指导文化活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工作;组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文明创建活动、文明生态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当然,也不排除副县长进入党务口,宣传部长进入政府口的情况,但一般不多见。除非这个人能力很强,组织上面准备重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安排到不同岗位进行全面锻炼提高。
⑶ 专业技术七级相当于什么行政级别
专业技术7级为副高级最低等,公务员行政级别为副处级或正科级,部队职级应为副团职或正营职。
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 省部级、司 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人事部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这一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
⑷ 公务员3调进2调需要几年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平行规定》,四转岗晋升三转岗需要2年时间。
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要求
第十八条公务员晋升军衔的基本条件如下:
(一)升为一级督察时,担任司、局副督察或者二级督察四年以上;
(二)晋升为二级检查员时,应担任一级调查员四年以上;
(三)提升为一级研究员时,县级主任或者二级研究员任职三年以上;
(四)晋升为二级研究员,第三级研究员任职二年以上;
(五)晋升为三级研究员,担任副县级或者四级研究员职务二年以上;
(六)晋升四级科研人员,一级科长任职二年以上;
(七)晋升为乡级科长或者中级科长二年以上;
(八)晋升为二级科长时,第三级科长任职二年以上;
(九)晋升为三级科员的,担任乡级副科员或者四级科员二年以上;
(十)晋升为四级科员的,一级科员任职二年以上;
(十一)提升为一级科员时,应当担任二级科员二年以上。
公务员职级的提升应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责任程度、实际表现和年资等因素进行。没有必要在达到最低服务年数时才加以提升,也不应仅仅根据服务年数来确定年资,以反映正确的员额配置方向。
(4)职级晋升宣传扩展阅读:
职级晋升程序:
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要求
第二十条公务员晋升,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研究提出工作方案。
(二)对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员进行民主推荐或者民主评议,进行预选。
(三)调查、了解和确定晋升人选。中央机关公务员升为一级、二级督察时,应当进行检查;晋升时,可以通过民主推荐、民主考核和定期考核、年度考核和一贯表现等方式确定候选人。省级以下机关公务员晋升的检查认识方法,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四)对晋升候选人进行宣传,宣传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五)审查批准。促进和排名在中央机关公务员由党领导小组审批(党委)中央机关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和使用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等级和等级检查员应当每年报告中央机关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授权审批下面的机关公务员晋升的省级主管部门应当提出省级公务员和报党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各级员额比例不确定的职级晋升程序,可以适当简化。
⑸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哪个级别高
组织部副部长更靠前,两个部门是平级的,在官职上是一样大,但做比较的话,组织部晋升空间相对大,权力也更大点,所以组织部副部长更靠前一些。
⑹ 事业编人员如何才能晋升副科级
事业编人员晋升副科级,主要指的是享受副科级待遇,身份还是事业编不是公务员,事业和行政两个编制之间有一条鸿沟。不论是事业编还是公务员,不论是以前的提拔实职,还是现在职级并行后提拔的职级(事业单位也要开展,具体政策尚未正式公布,但应该为时不远)都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比如具体的流程以及任职的要求,这些东西通过网络文献一查,都可以查到相应的信息,但是,我认为没什么用处。因为那些不过是政策上的标准,现实中,更多的是你早已符合基本的要求,比如任职的年限、工作的能力、业绩等等,但是就是没办法提上去,或者机缘巧合,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没有空余职数、领导不支持)被压制住了,就是不能提拔。
⑺ 市委宣传部的级别
都是正处级单位。市委主管的是和党务有关的,市政府主管的是政务部门。不过市委宣传部一般由市委常委担任,权力还是比较大的,可以算高配吧。市委常委一般为副厅级,比正处高一级,很有前途·。
⑻ 怎样才能在企业里晋升
首先,你要了解晋升有哪几个种类:
1、职位晋升:是指岗位级别的晋升,如职员——>主管——>经理——>总监等。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这种晋升的速度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如扁平化组织的晋升机会大多比金字塔状组织的少)。
2、级别晋升:公司设定一个级别标准,每个人都会被纳入这个级别中,每个人都有机会从低级别晋升到高级别。
其次,再来看看一般来说公司在确定晋升人选时的标准有哪些:
1、工作能力;2、资历;3、日常表现;4、人际关系;5、机遇;6、其他因素(如忠诚度,出勤率等)。
以上这些标准,在不同的公司,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举例如下(个人观点):
国企:资历>人际关系>机遇>日常表现>工作能力
外企:机遇>工作能力>日常表现>人际关系>资历
民企:工作能力>日常表现>人际关系>机遇>资历
最后,再来谈谈该如何把握住晋升的机会:
1、工作能力:
要充电,要实践,要总结。在现在信息化速度这么快的情况下,你不学习,你不去思考,你不去总结遇到过的问题,你是不会成长的,当然也就没有晋升的机会。总之要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体现过硬的工作业务能力。
2、日常表现:
要爱表现,要多表现。这里所说的爱表现,是指要把自己的成绩及时客观地告知领导和同事,不能藏着掖着去让别人来发现,不能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来闯现代职场。当然,工作上出彩的同时也要保持谦逊有礼。
3、人际关系:
多结交朋友,无论贵贱。最好做一个真诚的人,自然能交到真的朋友,这也是人脉的重要性体现。
4、资历:
熬。没别的办法
5、机遇
等。没别的办法
如果以上你都做的很好,晋升的还不是你的话,要及时退出,因为不是所有企业都建有良好的员工职业晋升与发展通道,结合所有回答内容来看,这反而可以说是优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