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生的美术术语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基本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像写生”等多种根据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一般写生不作为成品绘画,只是为作品搜集素材,但逐渐发展也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尤其是印象派的画家,经常利用风景写生,直接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外光派画家”。
总结20世纪中期以来的“写生”,也是各种各样:有作为提高技法的写生;有作为收集素材的写生;有作为体验生活的写生;也有作为创作方法的写生。可是,近年来出现的作为生活标榜的写生,则反映出写生的社会意义中的另外一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现实中的问题,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倾向。为了标榜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一些机构和艺术家组织团队,作一种旅游观光式的“写生”,拍几张照片,特别是拍几张与乡民或有乡村景象背景的照片,以说明自己的艺术来源。 一方面是因为现代艺术教育中完全依靠写生而获得造型基础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为了改造传统的国画,避免因为画谱的临摹而出现的陈陈相因的弊端,史无前例地通过政府的号召,让画家走出了画室。
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写生运动中,画家们上山下乡,通过写生而改变了中国画面貌,表现出了时代之新的历史发展。从此,写生进入到中国画的教学之中,成为艺术教育中“民族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时至今日,“写生”已经固化成美术院校中教学的基本课程,因此,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写生”的资料,可以得出200多万篇的结果,其中有28.1万篇“写生报告”和18.3万篇“写生总结”,有2.8万篇“安徽写生报告”,有2.1万篇“安徽写生日记”。由此,也可以从一个方面看出“写生”已经和复古时代的“临摹”一样,成为一种不需要讨论的必须。艺术家如何认识与把握世界,它与视觉艺术形式紧密相联。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借助理性和科学,在绘画领域中进行看的探索,尽力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发现三维透视画法原理及解剖学原理,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的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的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特别是文艺复兴三杰都达到了超凡的技巧造诣和完美的心灵。眼与手的配合,使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绘画作品中获得了完美的统一。后世无时无刻不再感受到它强大的影响力。
2. 美术写生的意义是什么
一方面是因为现代艺术教育中完全依靠写生而获得造型基础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为了改造传统的国画,避免因为画谱的临摹而出现的陈陈相因的弊端,史无前例地通过政府的号召,让画家走出了画室。
3. 求大理写生考察计划
可以到大理古城3天,住宿30*3加吃饭20*3大概200,然后剑川可以去8天,可以到满贤林狮子山画,拍,那些古汉到现代的石雕狮子,古今中外的都有,消费大概和大理古城差不多,满贤林在2天,然后到石钟山画石窟,那里的石窟也是出名的,北敦黄,南石钟,在那里有寺庙可以吃,住,画4天的画,然后2天到砂溪镇逛逛,修养一哈,那里也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遗址,还有4天就到4大佛教胜地宾川鸡足山呆2天,因为那里贵,不过风景还可以,这个时候可能花消在1800到2000左右了,最后2天就是你们在路上的时间,钱多一些以免在外不够用,不过节约点也就2500左右吧,如果不买旅游产品的话,从昆明到大理做火车单边38块,300多公里,汽车80-90-120不等,人多的话就做火车不过要7小时,汽车4小时到,不过估计你们最多呆12天就回家了,因为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也是3周的写生课,最多11.3天就打道回府,其他地方就是腾冲的和顺可以去去,感觉很好,还可以泡泡温泉,画哈画,打个麻将,逛逛街,最后一句忠告,旅游城市小心被讹,
4. 美术实习写生的意义
一、写生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特有乐趣
当前的美术新课程涉及多个学习领域,如绘画中的素描、水彩、国画等,造型表现学习内容,对绘画技能的学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范画临摹在今天的美术教学是普遍应用的最方便的教学手段,一般都是教师集中在课堂上进行画法的示范讲解,之后是临摹学习,因为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以至于整个学期美术课都可以在教室里完成。临摹虽然在绘画技法的学习上能起到借鉴作用,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的知识技能缺少实践和锻炼,一贯的临摹教学很容易把孩子的思维拘束到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去,学生的画就是前人作品的复制品,全无个性和创造。
因此,教师要积极的运用户外写生这美术学习特有的教学手段,把课堂知识和写生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写生中去体会大自然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表现对象,通过观察、概括等艺术手段进行自主的画面处理。只有充分发挥视觉的直观感受,才能使学生去发现自然之美,也只有置身于大自然的山石溪流林木之间,去看、去听、去感受,才能激发绘画的冲动,运用画笔抒发自身的情感。也只有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交流和对话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所特有的乐趣。
二、写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以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及空间转换能力是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户外写生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大师马蒂斯把“看”当做是一种“创造性的视觉能力”,这里的“看”就是观察,是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特征的直觉能力,即所谓在绘画中的透视力和洞察力。在写生中就是通过具有透视力和洞察力的观察,把对象迅速准确的捕捉,将瞬间凝固在画面使之成为永恒。
缺少深入的观察,往往会形成对周围事物的习惯和麻木,表现在绘画中的是不假思索和想当然。在学生的写生练习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如写生一棵树,学生由于没有做到深入的观察,抓不住对象的特征,画面全然没有表现出对象应有的姿态。艺术源于生活,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大自然里,才能有“风景如画”的感受,使艺术表现的内容具有真情实感的动人魅力。否则作品就会流于程式化而缺少鲜活的生命力。会正确观察是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会观察才会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等,如在水彩画教学中经常需要学生通过对景物色彩的观察比较色彩的冷暖,从而表现出画面的空间和意境。所以必须把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美术写生的首要任务。
三、写生让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得到提高
绘画的构图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景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安排,是在画纸上落下第一笔时就会碰到的问题。初中学生的绘画构图意识不强,作画时往往是随手落笔,不太会在意景物的位置安排怎样更好看,有时甚至把对象画在画面的边角上。著名画家毛文佐先生经常告诫说,要特别注意绘画的构图,构图好了,作品已成功了大半。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单靠课堂的临摹和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艺术美的形成绝不是关在教室里空想出来的,心灵与自然的脱节,势必会造成画意的扭曲,灵感的枯竭。只有面对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感受到绘画构图的奥密。
户外写生是对学生构图的考验,首先会遇到画什么,从哪个角度画等问题,此时教师可以作适当的示范讲解,指导学生取景时选择自己认为景物中最美最动人的部分。可以用取景框来选择景物,应该让学生明确构图中要有一个吸引观众最大注意力的视觉中心。但自然景物并非如静物写生可以自行摆设,景物中往往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构思进行一定的取舍,突出画面的主题,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取景的过程是一个构图的探索锻炼过程,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渗透构图的知识,如均衡与对称、对比等基本法则,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
四、写生提高学生对绘画空间的处理能力
空间的表现是绘画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绘画的空间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追求自然深度的幻觉,表现形体的立体形态。绘画的空间是通过焦点透视、明暗法等手段来实现的。
5. 美术写生是什么意思
美术写生意思是从大自然取景、物、元素的素描。室外写生的素描也可在画室里完成,不过写生素描不同于静物画,在静物画里即使无活力的对象仍会显现出它的自然状态。写生素描以及其他像人体写生、临摹古此和临摹平面作品等练习是艺术家课堂练习的一部分。
写生素描作品除了可当作艺术作品之外,也可作为在画室进一步绘画的笔记或研究使用。
(5)画家写生策划书扩展阅读:
美术写生的意义
1、写生是画家学艺和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通过大量的写生速写,进一步不断了解和掌握人体规律性的结构关系,寻找绘画表现方法,逐渐从客观的观察到主观的思考,探寻造型表现语言,形成独特的写生表现艺术风格。
2、写生与创作是有直接关联的,写生和速写既可以成为独立的作品,又可以发展成大的创作作品。写生为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质朴的素材,写生中有创作,创作中有写生。
3、写生是提高绘画基本功的重要途径,也是创作搜集素材的重要方法。过去数码相机还未普及之时,写生是画家收集创作素材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当下数码相机广泛普及与运用,网络图像传播便捷广泛,原来写生的途径与功能逐渐弱化,许多画家不重视写生了,写生对于画家是重要的,绘画功力的训练对于画家而言是伴其一生的。
6. 写生画什么
是指素描还是速写还是水粉之类
7. 如何评价画家的绘画艺术写生能力
写生,是画家训练绘画基本功的必走之路,也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因为,写生才是美术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真正结合,考验个人写生经验与能力。
写生是画家拿起画笔,背着画夹,走出画室去大自然中,面对现实景物一边观察,一边进行创作。写生的对象包罗万象,可以是自然风景,如山水,农家田园风光,城市街景,也可以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当然还可以是动物以及其它花花草草。
如果不去写生,依靠自己的想象来创作这些微妙变化,显然很难达到形神兼备的高度。
大自然中的变化更加微妙和丰富,这是吸引画家走出去写生的根本原因。
绘画被看作是视觉艺术,实际上也被看作是时间艺术,是展现某一刻固定时间的艺术样式。大自然中的每一个场景,比如,一面山坡,上面有树木,石块、瀑布、流水,飞鸟等许多元素,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光线的不同,远近的不同,甚至因为风的缘故,这些元素无时不刻在变化。
面对变化无常的大自然,要把它们的形态很好地展现出来,需要入木三分的观察,以及突出的动手能力才行。比如一棵树,大风吹过后,树为了保持平衡,树枝、树叶,甚至树干都会左右前后的摆动,形成一种抗争的张力,看起来非常有气势,这样的场景只有走出去认真观察才能看得到,如果呆在画室,是很难想象到的,这就是写生的好处。
8. 关于山水画写生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是永远不容怀疑的真理。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心源,即画家的思想、意念、情感等。造化于外,心源为内,内外相融,发之于心,行之于笔,立之于象。黄宾虹先生说:“作画当以大自然为师,若胸有丘壑,运笔便自然畅达矣。”黄宾虹先生还谈到,古人论画谓“造化入画,画夺造化”,“夺”字最难。造化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见取之容易;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其神韵,才是真画,徒取形影如案头置盆景,非真画也。所以中国山水写生不是以简单的再现为目的,而是强调作者与对象的互化而求心知。写生实为一种天意与人意合一的再组、再造,是宏观性的天人交合的迹化。中国艺术旨在表现人的主体精神,这种主体精神可称之为心、情、意,所以在写生时的心境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庄子云“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我们在写生时要排除杂念,真正投入到山水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才可能将心中的感受、情意表现出来。黄宾虹先生说:“作画时须将心收起,勿使其如天马腾空;落笔之际应留得住墨,勿使其信笔涂鸦;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衲之沉静。”当今画坛中存在的浮躁之气与毫无情感的“制作”风气,以及哗众取宠、低格调的追求,都是作者心境未静所致。;古人在论造化与心源的关系时说到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的目的在于从自然中获得你所需要的形象素材和陶冶性情、开阔胸襟;读书则是为了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具备师造化的一定的心源基础。
9. 画家经常说什么写生,请问什么叫"写生"
写生就是针对实际的景物或人或其他的东西进行创作,对于绘画来说,写生分为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体写生等等.通常说的写生都是风景写生,画家随身携带画笔,颜料,画纸或画布到某一个地方选择风景进行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