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有哪些
第一,培养审美能力。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第二,培养想象力。
第三,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第四,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第五,培养对个性的尊重。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第六,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第七,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第八,培养超越的精神。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⑵ 美育的名人名言
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3、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凯洛夫
4、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三)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蔡元培
5、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美能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感情会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赞科夫
6、美的情感,或将象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赞科夫
7、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8、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苏霍姆林斯基
9、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
10、从人生目的上看:真、善、美的自身,都是同等的社会文化而为我们心身所要求的;所以“美”自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决不是为了别种方便才有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使我们能脱离现实社会的束缚,另在一个理想的境地得着喜悦,以扩大人生的活动。——杨贤江
11、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可以救援经济。——鲁迅
12、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赫尔巴特
13、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14、富有生机就是美。——威·布来克
15、端庄即至美,严肃乃极乐。——威·沃森
16、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培根
17、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德国
⑶ 美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
构建优良育人生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高校构建优良育人生态就是要努力集合课内课外、线下线上、校内校外等优势育人资源,协同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形成一个相互共容、同生共长、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文化多元共融、师生齐生共长、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育人有机体。就像育种育林一样,有了优良育人生态,不论何样“种苗”植入这片园子,都能茁壮成长,加上深耕细作,因材施教,精心哺育,都会开花结果,欣欣向荣。
这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是农业。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要牢牢把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要求,认真总结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知行合一”的精神坚持教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
⑷ 关于美育的名言
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 蔡元培
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
3、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
4、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佚名
5、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
6、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凯洛夫
7、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王国维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苏霍姆林斯基
美的情感,或将象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赞科夫
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苏霍姆林斯基
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
从人生目的上看:真、善、美的自身,都是同等的社会文化而为我们心身所要求的;所以“美”自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决不是为了别种方便才有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使我们能脱离现实社会的束缚,另在一个理想的境地得着喜悦,以扩大人生的活动——杨贤江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
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可以救援经济——鲁迅
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赫尔巴特
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⑸ 为什么美育能使人变勤劳
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音乐和美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提高了,对家里比较凌乱的状态就会不满意,就会想去改变,加之行动起来,自然就会勤劳。
⑹ 美育重要性名人名言
美育名人名言大全:
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3、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凯洛夫
4、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三)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蔡元培
5、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美能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感情会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赞科夫
6、美的情感,或将象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赞科夫
7、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8、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苏霍姆林斯基
9、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
10、从人生目的上看:真、善、美的自身,都是同等的社会文化而为我们心身所要求的;所以“美”自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决不是为了别种方便才有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使我们能脱离现实社会的束缚,另在一个理想的境地得着喜悦,以扩大人生的活动。——杨贤江
11、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可以救援经济。——鲁迅
12、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赫尔巴特
13、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14、富有生机就是美。——威·布来克
15、端庄即至美,严肃乃极乐。——威·沃森
16、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培根
17、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德国
18、扬帆的航船,全副武装的男人和腹部隆起的孕妇,是世上最美的三种景象。——詹·豪厄尔
19、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约瑟夫·鲁
20、唯有不要我们操心的事物才是美好的。——王尔德
21、美,什么是美?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大量的美。然而,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马·埃利奥特
22、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托·阿奎那
23、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24、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
25、富于美之中的真要比真本身更高尚深奥。——法朗士
26、美就是真,真就是美。——济慈
27、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黑格尔
28、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
29、至善方能至美。
30、美是善的标准语汇中的一部分。——爱略特
31、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32、善较之美价值更高。——阿尔拉
33、美高于善,善胜过丑。——王尔德
34、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托尔斯泰
35、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于人。——普利什文
36、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苏格拉底
37、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罗·安·约翰逊
38、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它包括了自然的不可企及的神秘目标。——罗·布里奇斯
39、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
40、美是一种自然优势。——柏拉图
41、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狄更生
42、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43、在任何大自然中都无法认得美的人,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
⑺ 美育对人的影响是
美育对人的影响在于将自然的人逐渐升华为文明的人,此标志是:人在功利之外多了审美的需求。原始人就有骨头磨制的项链手镯。这就是审美导致的文明进化。
⑻ 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意义:
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美育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学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社会主义美育的主要原则是:
1、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2、美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3、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
4、艺术内容和表现方法的统一;
5、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在中小学进行美育的内容,主要有艺术教育(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现、培育、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
美育-网络
⑼ 最早美育概念引进中国的人物
最早美育概念引进中国的人物是王国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从西方传播进来。现有的中国美学史著作在谈及西方美学在华传播的时候,一般都从王国维说起,认为他不仅在中国最先引入了“美学”这一词汇和概念,最早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有关美学的初步见解,还以西方美学知识为手段创造性地研究评论了中国文艺作品,树立了典范,因而公认他为中国近代美学最早的开拓者(注:在这方面,聂振斌先生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为权威性著作。书中认为不仅“美学”概念,而且“美育”、“悲剧”和“审美”等新概念在王国维也都是“第一次引进”。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其观点被美学史界广泛认可。不过,聂先生却并未明言王氏引进这些词汇的具体时间。)。
⑽ 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
审美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大做强
强烈的美育意识,充分认识美育的特殊作用。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他们的品格,净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情,拓宽他们的思想和提高他们的能力。美育的具体功能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欣赏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感。审美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人对美的感知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艺术的享受是低的,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同样,要想欣赏大自然的瑰丽之美,欣赏和追求社会生活的美,探索人心美的奥秘,就需要具备相应的情感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
培养学生欣赏美。美育的另一个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欣赏美丑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丑,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这种对美丑的辨别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能在日常教育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
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和“爱美是普遍的”。但事实表明,爱美并不等同于审美修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中小学生往往分不清真假、善与恶、美与丑。有些人盲目崇拜“朋友的忠诚”,有些人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暴力行为,有些人盲目追求“人气”。由于缺乏对美的鉴别力和欣赏力,美与丑的颠倒,是非混淆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由于人们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不仅存在着审美趣味的优劣,也存在着健康与病态、进步与落后的差异。由此可见,通过美育培养中小学生正确识别美丑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才能以满腔的热情去追求应有的美。
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美能力是美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人们了解世界是为了改变世界,就像人们感受美、欣赏美是为了创造美,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一样。审美实践和审美教育所培养的创造美的能力,不仅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的创造能力,还包括科学技术、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创造美的能力。
为了提高人们创造现实美的能力,美育是不可忽视的。从原始的陶石工具到现代的航天器和卫星,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的机械化生产,这些都是人类创造性生产的积极成果,无一例外都蕴含着美的元素。
它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它是如此的普遍。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各种现实生活中接受美的教育,从而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我们将创造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
(10)宣传美育的人扩展阅读:
论美育与德育、智育与体育的关系:
摘要美育具有培养人的美感、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功能,在人的全面教育中不可或缺。美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与德、智、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用美引导善。美育在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主要是对人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体现“善”的要求。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共产党员,首先要有崇高的道德意识情绪。道德教育主要是加深人们对善恶原则界限的认识。
它注重推理,要求人们用一套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美育主要依靠美的形象来打动人,并在美育中包含思想道德教育,使人在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道德教育,使人幸福美好。
为美带来真。智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规律、解决“真”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有自己内在的科学体系,而科学就是美。通过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们可以在享受精神的同时获得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例如,数学就是“美的王国”。它不仅表现了数之美、形之美、比例之美,更表现了精确之美、抽象之美、逻辑之美、简洁之美、象征之美、和谐之美、对称之美、秩序之美、统一之美。公式、定律、定理都以简洁优美的形式表现出已知与未知、量与变、量与质、空间与时间的关系,让人感受到逻辑美的力量。
另一个例子是物理学,它给当今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变化。事实上古代嫦娥的梦想飞向月球到阿波罗登月的现实。在物理学中,声、光、电、磁不仅具有现象之美,更重要的是具有物理定律之美。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把匀速运动和静止状态统一起来。学习牛顿力学的理论、公式、数学、逻辑和实验之美。
用美丽来保持健康。通过体育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力量和技能,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强壮的身体。通过美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它无疑会促进人们对健美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体的健美素质。
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是当今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活动。如果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欣赏体育活动中的美,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开展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不断创造体育美。
总之,“良好的审美活动能使人充满情感,积极向上,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大有裨益”。科学、深入地研究、阐释和宣传德、智、体、美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它们相互补充,不可替代。马克思说,人根据美的规律改变世界。
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意志、道德和审美理想以及对事物运动规律的理解结合起来。因此,要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培养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人,就必须发展美育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