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晋江人婚嫁习俗
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探家风。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3、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
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4、找日子,送日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5、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一般敬茶顺序就是按长幼逐进行,一般在敬茶时公公和婆婆他们都会准备一份礼物。
㈡ 结婚对联大全,新婚对联大全
结婚对联有:
1.夺取中心新据点,开展全面大进军。
2. 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
3. 互敬互爱好伴侣,同德同心美姻缘。
4. 柳叶映眉妆镜晓,桃花照面洞房春。
5. 洞房花烛先兆庆,庭院兰桂早腾芳。
6. 玉种兰田千秋庆,丝牵绣暮百载缘。
7. 鸳鸯比翼新婚乐,龙凤呈祥花烛辉。
8. 携手同心描彩凤,并肩合力育新苗。
9. 刻竟珍爱方寸地,细心栽培栋梁材。
10. 诗题红叶心花放,玉种蓝田困实香。
(2)婚嫁新风宣传扩展阅读:
对联的分类:
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3,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5,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㈢ 家里装了新风系统,效果真的有宣传的那么好吗
据统计,每年因为室内空气污染受害的人已达数十万。每当遇到雾霾天气,有哮喘或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总是很容易复发疾病,免疫力低下的小孩也会患上呼吸道感染,而常常使用空调的家庭,则会更容易引发呼吸道炎症与肺炎。
误解2:价格昂贵,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目前市面上的新风系统标价可能还偏高,但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好,性价比也越来越高,其实新风系统的价格并不高,因为通过价格、功能和性能等因素全方面考虑,其实算是性价比偏高的产品。你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家里安装的性价比高的新风系统。
误解3:滤网层数越多,过滤效果越好。坦白说,好的新风系统基本只需要三层滤网:首先是初效滤网,外界空气需要通过初效滤网来过滤中、大颗粒物,其次是高效滤网,通过高效滤网来过滤PM2.5细颗粒物,最后是活性炭滤网,通过活性炭滤网来过滤外界有害气体。
㈣ 家里装了3VK新风系统,效果真的有宣传的那么好吗
前阵子装的3VK新风机,桌子一两个月不擦都没有灰尘,雾霾天他家的PM2.5也才几微克,装的新风机确实很高端,就是价格比较贵,为了家人的健康,值得。
㈤ 周大福2015完美婚嫁广告宣传片主角是谁
张榕容
1987年4月10日出生来,台湾女源演员,中法混血儿。毕业于再兴中学、世新大学广电系,曾参与多部电影、电视剧及广告的演出。2009年凭《阳阳》获得第53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2012年12月18日宣布已与歌手纪佳松订婚,二人2012年11月在巴里岛举行了订婚仪式,于2013年2月22日结婚
㈥ 如何看待九江市妇联发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 倡议书
我认为九江市妇联发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 倡议书这一个做法非常好!
这一个倡议书从头到尾都是在宣扬现代的正确婚姻观念、家庭观念,倡议书的一开始就在阐述婚姻美满、家庭和谐应该是大众追求的一个美好愿望,应该要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不应该在停留到过去高额彩礼陋俗的时代。
这一个九江市妇联发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 倡议书很有可能是应对前段时间九江市某银行提出的“彩礼贷”引起的不良反响,为了要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积极的婚嫁观念,抵制陋习。
㈦ 结婚对联集锦大全
经典结婚对联大全精选:
一、通用婚联精选二十副
1、花开并蒂;缘结同心
2、天成佳偶;金玉良缘
3、鸳鸯对舞;鸾凤和鸣
4、欢歌随凤舞;笑语伴龙腾
5、琴瑟春常润;人天月共圆
6、并蒂花开四季;比翼鸟伴百年
7、佳偶百年欣遇;知音千里相逢
8、良日良辰良偶;佳男佳女佳缘
9、彩烛双辉欢合卺;清歌一曲咏宜家
10、夫妻恩爱百岁乐;男女平等四季春
11、白壁种蓝田千年合好;红丝牵绣纬百载良缘
12、结一世姻缘山盟海誓;祝百年伉俪地久天长
13、良冶良弓喜箕裘克绍;宜家宜室欣琴瑟新调
14、同心同德参加四化建设;相亲相爱创造幸福家庭
15、喜酒喜糖办喜事盈门喜;新郎新娘树新风满屋新
16、相敬如宾莫道妇随夫唱;情深似海休言女卑男尊
17、携手结伴侣眼窝眉梢皆喜色;同心话爱情灯前月下有知音
18、自由恋爱两朵红花并蒂开绽;计划生育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19、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20、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如十全无缺羡鸾和
二、春季婚联精选:
1、春风春雨春常在;喜日喜人喜事多
2、春光映院花容艳;喜气满堂人意和
3、春花绣出鸳鸯谱;明月香斟琥珀杯
4、花迎贵客景贵富贵;柳沐春风春新人新
5、景丽三春天台桃熟;祥开百世金谷花娇
6、鸾凤和鸣春光满目;燕莺比翼壮志凌云
7、大地香飘蜂忙蝶戏相为伴;人间春到莺歌燕舞总成双
8、逢佳节择佳偶佳期传佳话;迎新春贺新喜新人树新风
9、好国好家好夫好妻好日子好了再好;新春新婚新事新办新风尚新而又新
10、佳期值佳节喜看阶前佳儿佳妇成佳偶;春庭开春筵敬教座上春日春人醉春风
三、夏季婚联精选:
1、绣阁烛映鸳鸯立;花坛影偕蝴蝶飞
2、雅奏鸣鸾谐佩玉;佳期彩凤喜添翎
3、玉宇欣看金鹤舞;画堂喜听彩鸾鸣
4、枝上榴花红艳艳;帏中凤侣意绵绵
5、并蒂花开莲房有子;同心缕结竹簟生凉
6、花烛光中莲开并蒂;笙簧声里带结同心
7、槐荫连枝千年启瑞;荷开并蒂百世征祥
8、麦浪芳菲莺花共艳;桃潭浓郁鱼水同欢
9、云拥妆台和风正暖;花迎宝扇丽日方长
10、翠竹碧梧丽色映屏间孔雀;绿槐新柳欢声谐叶底新蝉
四、秋季婚联精选:
1、百合香车迎淑女;中秋朗月照宾朋
2、不劳鸿雁传尺素;且喜秋声入洞房
3、丹桂香飘云路近;玉箫声绕镜台高
4、吉日恰逢桂子熟;新婚喜共月儿圆
5、秋色清华迎吉禧;威仪徽美乐陶情
6、人间好句题红叶;天上良缘系彩绳
7、鸾凤和鸣秋光满月;雁翔比翼壮志凌云
8、玉律鸣秋鹊桥路近;金风涤暑鱼水欢谐
9、朗月庆长圆光照庭前连理树;卿云何灿烂瑞符天上吉奎星
10、试问夜如何牛女双星缠碧汉;欲知春几许凤凰比翼下秦台
五、冬季婚联精选:
1、红梅开并蒂;雪烛照双花
2、雪里红梅放;门前新人来
3、雪飘双飞蝶;灯映并头梅
4、苍松翠柏沐喜气;玉树银枝迎新人
5、大雁比翼飞万里;夫妻同心乐百年
6、梅雅兰馨称上品;雪情月意缔良缘
7、载雪梅花飘绣阁;临风兰韵入香帏
8、青松枝头白鹤为偶;紫竹园里翠鸟成双
9、白雪无尘如爱情纯洁;红梅有信似婚姻初新
10、合卺交杯洞房花烛三冬暖;并肩携手佳偶英名四化香
㈧ 婚庆宣传语
★ “全面”呵护爱心,“全程”见证爱情。
★ 爱她就给她想要的婚礼——罗曼婚典!版
★ 爱是甜蜜幸福权的、而你是美丽的!加入我们吧!
★ 把婚庆交给罗曼,你们度蜜月去吧。
★ 包办婚姻不幸福,包办婚礼好轻松。
★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服务!罗曼婚庆一条龙,前所未有。
★ 创意婚典,www.jintang114.org甜蜜多一点。
★ 给你想要的浪漫,让你铭记的婚典!
★ 还在为传统的家族婚庆模式发愁吗?罗曼婚庆一站式服务省时省力只需您一个电话……牵手罗曼,浪漫一生。
★ 婚典浪漫轻松,罗曼包揽一通。
★ 婚典选罗曼,罗曼订今生!
★ 婚嫁六礼,放心交给罗曼婚典。
★ 婚礼喜气浓,罗曼婚典好。
★ 婚庆服务到家,幸福美满全家。
★ 婚庆服务一条龙,幸福温謦一辈子。
★ 婚庆一条龙,浪漫一线牵。
★ 婚庆一条龙,罗曼全程中。
★ 婚庆一条龙,罗曼心经典。
★ 婚庆一条龙,全程心服务。
㈨ 酒泉婚嫁风俗拜托各位大神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备受重视。远古先民,群居杂处,不辨婚姻。后来逐渐认识到“同姓不繁”,而辨内外之别,结婚姻之好。部落间相互通婚,以求种族繁衍。及至春秋制礼作乐、确立婚姻规则,“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故卜之”。婚姻成为部落联盟、两国通好、二姓相合的大事,形成了严格的婚姻制度和民间习俗。婚姻不只讲究门当户对、命相相合,还形成纳彩(提亲)、问名(询问女子母亲姓氏)、纳吉(占卜吉凶)、纳徵(订婚)、请期(占卜选定日期)、亲迎(迎亲、娶亲)等主要仪节,称为“六礼”。形成一整套繁琐的仪式。这一婚俗一直延续到唐代。到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相当于纳吉)、亲迎三种仪式,一直延续到清代。近代以来,破除旧俗,提倡新风,婚姻走出门当户对、家族结盟的窠臼。婚姻已经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俗,变成男女相悦、自由恋爱、自主结合的新式婚姻,婚礼从传统婚姻的繁文缛节中摆脱出来。现今,多民族杂居,婚姻已经打破民族、国家界线,自由结合。婚礼也按不同民族风俗及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安排,程序大为简化。婚典不仅可在自家庭院,还可在宾馆、饭店、教堂举行,或旅行结婚,形式多样,仪式也逐步形成多样化。 各地婚姻风俗因不同民族而有所不同,但同一民族间男女结婚风俗基本一致。同时,为增加婚礼喜庆气氛,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人们还在延续着某些传统风俗,通过举行婚礼来答谢亲朋好友的盛情,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敦煌汉族的婚俗自解放至今,大体格式没有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婚俗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大致过程如下: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意向。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有句俗话叫“媒婆婆,嘴吃成个油饽饽”,之所以把媒人称为“婆婆”,是因旧时说媒者一般以女性居多。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旧时,谢媒钱是在约定成婚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现今,谢媒的方式已经不再拒泥于过去的套式了。 上门 雅称“相亲”。是在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合后,若女方经过打听认为男方情况尚可,便答应男方上门。一般是由媒人带领男方到女方家进行初次走访,目的是为了让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长者相未来女婿。上门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对待。礼物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但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相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一般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才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甚至还要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退还。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进行初步了解。 看家道 在男方上门之后,由媒人探问女方家意见,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家提出邀请,请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领下,回访男方家。所谓“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况,要看前院的房屋、后院的牲畜,甚至还要看粮仓的储备等等。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时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女方父母交谈。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的家境,对男方财产、生活、家居环境等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起身告辞,男方不勉强留客。现在“看家道”多是履行一下程序而已,有些男女双方已将这一程序简化并取消。 订婚 在“上门”“看家道”之后,由媒人询问男女双方家的意见,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认为时机成熟,就要履行订婚手续。订婚日期由双方确定后,媒人带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亲属到男方家去订婚,男方家则邀请亲属长辈在家恭迎认亲。订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包括给女方父母的衣料,给姑娘的衣物、首饰、彩礼等等,这些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的。男方要准备酒席,款待女方家人。待女方家宾客齐至时,第一顿饭吃菜和馍。然后认亲戚,重点是女方认男方家亲戚,逐个敬酒称呼,长辈要给女方端礼钱,婆婆给未来的儿媳妇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女方给男方赠送一套衣服。认亲的程序结束后。男方家摆酒席,做臊子面,新亲戚上桌喝酒交流,增进情感。 结婚 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就开始着手做一些准备工作。重要的一项就是男女双方要亲自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然后选择黄道吉日,男女双方两家确定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女两家都要待东,即招待东家和所有帮忙的亲戚朋友。傍晚时,男方家要选个干净的空地给祖宗烧纸,向祖先通说后人婚事。同时,男方请亲威、同事、朋友开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张贴喜字,裁剪张贴鸳鸯、拉花、窗花等饰物,营造喜庆气氛。晚上,女方和姑嫂以及朋友还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况。男方则和媒人、伴郎一道到女方家送大红“肉方”。新房布置完成后,不铺床,晚上由新郎与一个亲属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寝,俗称“压床”。压床的人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一般由新郎的亲弟弟,或朋友或同学,但必须是岁数小于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次日,便要举行结婚仪式,一般分乔亲、典礼、认亲、闹洞房几个环节。 乔亲 就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礼当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是化妆和打扮,然后穿上漂亮的结婚服装在娘家等候。新郎则与伴郎、伴娘及娶亲人员(不论迎亲人员多少,但必须是双数,且男女各半)在媒人的引领下乘车(车队要求是双数),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娶亲。行前准备好双份礼品(红酒、挂面、猪“肉方”、红糖、点心等)及红包,还要拿一红木匣子,内装香、艾、挂面、酵面、棉花、红枣、桂圆、莲子、碗、筷、化装品、钱等物,均是双份。乔亲人马到女方家门口时,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则事先准备好难题,或提问题、或让乔亲人员喝酒等,待嬉闹后才开门。进门后,女方家准备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备简单饭菜招待娶亲人员后,新娘拜别父母,给父母敬茶或敬酒。迎亲人员还要从女方家象征性地“偷”点东西,所“偷”东西中必须有木材类的,意为“偷财”。女方将男方带来的红白糖、“肉方”、挂面等留下一份,让男方带回一份,对红木匣子中带来的离娘钱及馍馍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对等换个过,其它物品原封不动随新娘带回。时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从娘家出来,送上乔亲新车,与娘家送亲人员同行。乔亲车队中途不能随意停留,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重复路线。乔亲车队在路上与别家乔亲车队相遇,要互换手帕以图吉利。乔亲车队到新郎家门口,放鞭炮、撒花,或喷彩带。下车时,新娘脚不沾地,新郎将新娘抱人新房,换礼服,准备典礼。在新娘进门时,公婆、“阿伯子”(新郎的兄长)都要回避,不能照面。 典礼 待宾客到齐,坐定,吉时一到,就开始进行典礼仪式。由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放鞭炮,或奏婚礼进行曲,或鼓掌,新郎、新娘携手缓缓步入典礼厅堂。结婚典礼仪式开始后,新郎、新娘携手站在典礼台上,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人互赠礼物,互带红花,以示相敬相爱,并进行拜礼。旧时讲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现在则简化为新人向双方父母三鞠躬,向亲戚朋友鞠躬答谢,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礼。为了喜庆,公婆的好朋友还要给公婆“抹花脸”,还要给婆婆的耳朵上挂红辣椒,其意就是让公婆在媳妇面前出丑,以此来缩小媳妇与公婆之间的距离。在典礼结束后,司仪宣布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时,由亲朋好友将事先准备好的纸花、五谷杂粮、白沙糖等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头上,称为“打煞”,意为驱灾避邪。 认亲 典礼之后,敦煌还有“认亲”的习俗,即在婚宴开始,由司仪带着一对新人认长辈、认亲戚,新人叫着长辈亲属的称谓,并鞠躬行礼,有些地方有叩头习惯。而长辈则要事先准备礼金红包,当面分别给新郎、新娘,以示祝贺,称为“拜礼”,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礼,尤其父母则要多次给红包。婚礼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饭,而是吃娘家派人送来的素食“宽心面”。所谓“宽心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宽板”拉条面,其意就是让新人在成婚后放心过日子,不要怕事。 闹洞房 也称“耍床”。婚礼当天晚上,有闹新房习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年轻人准备各种雅俗共赏的节目,让新人表演,逗乐、起哄,增加喜庆气氛。如表演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有意亲吻。另外,过去闹洞房时还要耍闹小叔子,让小叔子给嫂子扫地,扫地要从门口往里扫,扫的东西要堆在屋角,意思不能把财扫出门。第三天回门回来后,再由新娘清扫出门。闹洞房结束后,新郎、新娘人睡前还必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给新人铺床。铺床十分讲究,要请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给新婚夫妇铺床,把两床被子的四角夹人核桃、花生、莲子、红枣等物,一边铺床一边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反铺席子正铺毡,生下的娃娃坐高官;双双核桃双双枣,儿子多来女子少……”而后,新婚夫妻才能同床共寝。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不能随便出门,也不能睡懒觉,更不能随意开门。必须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门时,才可开门。叫门时称“哥哥、嫂子(或叔叔、婶婶)开门来,金银财宝滚进来”,这时才能打开新房门,并由叫门的孩童递进来两个熟鸡蛋、两个小馒头、两杯糖水,寓意财源流进,甜甜蜜蜜,新郎、新娘要给叫门送餐的孩童红包。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完后,再出门拜见公婆。但新娘在回门前不能进伙房。回门前若进了伙房。则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不顺利。 回门 按照约定俗成习惯,结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非常重视婚后第三天的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回门一般在上午进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要改口,或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或称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情、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吃饭不做菜,只有饺子,馅内包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寓意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吃完饭后要按婆婆的叮嘱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说,新媳妇回门在娘家待得时间长了,婚后就不大顾家了,所以不能久留。
㈩ 坚决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进行治理,这种乱象该如何破题
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是非常难以治理的,可以说难度极大。
第三,说到底,这是还是人性的问题。这种事情触及了不少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利益往往还极大,动辄几万几十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讲,这笔钱是相当可观的。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对金钱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经济实力往往在婚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彩礼的多少又往往是衡量经济实力的很直接的手段,因此,这种陋习才会愈演愈烈。
至于如何破题解决,我想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战役。老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已经固化,是很难扭转的。只能寄希望于首先扭转中青年一代的思维,继而逐渐影响下一代,逐步将这种陋习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