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地藏宣传

地藏宣传

发布时间:2021-05-29 15:17:09

① 谁给我介绍一个地藏菩萨啊

地藏菩萨
中文名称: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于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引,梦游地狱,见鬼王无毒,求得母亲得脱地狱,婆罗门女醒来方知梦游,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佛告诉文殊说:“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就是说地藏前世的身世为求母得脱地狱的婆罗门女。

又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受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据说唐代有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选择了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越益流行。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乔觉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

具体的请看http://ke..com/view/15971.htm
根据以上资料,我认为事情是这样的,在唐朝以前很久就有地藏菩萨,到了唐朝的时候出了叫比丘的人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转世。你研究下,看是不

② 我们都知道地藏三经,但是另外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佛说延命地藏菩萨经.佛说地藏菩萨十王经很少听到宣讲

来自网络

在地藏菩萨的经典之中,最为主要有"地藏三经"之称、这就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十轮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与此三经密切相关的还有对此三经的注疏,以及忏仪、行法类的杂藏和灵感记等等。
由于地藏菩萨大愿宏誓和成为幽冥教主的身份,所以与地藏菩萨紧密联系的还有关于地狱、十王的经典、以及盂兰盆会、目连的经典等。地藏经典不仅收辑于历代藏经中,而且在敦煌遗书中也有不少发现,甚至在民间信仰之宝卷形式中,也有很多流传。限于篇幅,我们仅以《大正藏》为主来检索地藏菩萨经典,并对这些经典情况略作归纳。
以《大正新修大藏经》来说,第13、17、20卷中地藏经最为集中。此外还有图像部中的个别经典。例如第13卷的中失译《大方广十轮经》、玄奘《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实叉难陀《地藏菩萨本愿经》、不空《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第17卷中菩提灯《占察善恶业报经》。第20卷中输婆陀罗《地藏菩萨仪轨》、《埊吿大道心驱策法》、《地藏菩萨陀罗尼》。第85卷中《地藏菩萨十斋日》、《地藏菩萨经》。还有《大正藏图像》第6卷中《金色地藏曼荼罗图》、《六地藏图》、《地藏曼陀罗》种子图、《图像》第7卷中的《预修十王生七经》等等。
在《卍续藏》第35册中有明藕益大师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疏》 、灵耀《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灵耀《地藏本愿经科注论贯》,还有知性《地藏菩萨本愿经演孝疏》。第129册有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失名《慈悲地藏忏法》。第149册有常谨《地藏菩萨灵验记》,第150册有藏川《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十王因缘经》、《佛说地藏菩萨预修生七经》。
《大正藏》第85卷中的经典则原出自敦煌遗书、如《地藏菩萨十斋日》即选大英博物馆藏S.2568号。《佛说地藏菩萨经》即选大英博物馆藏S.197号卷子。《大正藏图像》各卷中虽无单独的地藏经典,但是在各种曼荼罗图以及关于曼荼罗的经典中还有不少包括地藏菩萨的图像及仪则轨范等。在此尚不可能有详细讨论。图像卷第7中的《预修十王生七经》是据自高野山宝寿院寺的藏本,《卍续藏》第150册中经典《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和《预修十王生七经》虽未注出处,但这几种写本都与敦煌卷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敦煌遗书中此经写本有数十个编号。日本所传即使不是敦煌卷子,出自其他的传本,也可以作对比的勘排对照研究 。
另外民间流传亦很盛的有题为不空译的《佛说延命地藏经》。
在"地藏三经"之中,有两部经都被指为疑伪经典。这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与《占察经》。所谓疑伪经,一般是指中土撰述、依托佛说,而不是从域外传入的经典。疑伪经确是佛教史上较复杂的情况。但即是断定为疑伪经,也不能说明其不重要。如《首楞严经》与《大乘起信论》,都有关于其真伪的争论,但这两部经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有到极重要作用。地藏经典中疑伪经典较多的情况,是地藏信信仰中一个重要的特色。三经之外,《佛说延命地藏经》、《地藏十王经》与《预修生七经》等也属疑伪经。这个情况值得深入研究,至少可以说明地藏菩萨信仰具有较强的中国特点。
《地藏菩萨本愿经》梵文经名为Ksitigarbha-pranidhana-sutra。内容分为十三品。《本愿经》是有关地藏菩萨最重要的经典,经中叙述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本生誓愿。其中也包括了地藏菩萨的诸种本生事迹,经中还强调了诵读本经可获不可思议的利益、消无量罪业之功德。
《本愿经》虽然经题署名为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 所译,但是从佛籍考之,唐代经目中多所未载。如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内都没有这条记载。而历代以来藏经刊印情况中,宋、元、高丽等诸藏中皆没有收载,只有更晚的明藏中收有此经。因而吕徵先生指说此经为明初始得 。所以唐实叉难陀传译本之说法不够可靠。实际明代高僧祩宏在此经原序已明确说出,《本愿经》时流通本(即为通行本)译人为法灯、法炬。其时代、里籍、民族皆不明了。实叉难陀译此经只是托名。另从隋唐地藏信仰流播情况看,或有可能有唐代始译本,但很早就失传了。
据实际材料来看,《本愿经》至迟在北宋已流行。宋代端拱年间(988-989)常谨所集的《地藏菩萨灵验记》之中,有清泰寺沙门知祐感应记之文,说是五代后晋之高祖天福(936-948)年间,有西印度沙门知祐来住清泰寺,其所持经有梵夹本地藏本愿功德经,还有地藏与十王变相。若此则此经在五代时已入华,而且已经流传 。同时,在常谨为此灵验记所写的序言中,也整段地引用了《本愿经·分身功德品》中的内容。在另一本灵验记、即宋代非浊所作的《三宝感应要略录》之中,第三十二条纪载所叙为地藏菩萨过去世为女身时,救母出无间地狱之事,与《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中地藏菩萨救母故事辞句完全一致,出自《本愿经》无疑。由此可知,《本愿经》在宋代流行已确立无疑。此前的流传或有可能。
又此经之形成,日本学者羽溪了谛认为在于阗形成。而松本文三郎则说此经是依仿净土经之阿弥陀佛本愿经,参约地藏十轮经为骨架,增补而成之疑伪经。
隋唐以后中国地藏菩萨的信仰极为普及,论者多因其浓厚的深入民间信仰色彩,谓其皆出自《本愿经》。确实,在地藏三经之中,以对后世地藏信仰影响最多而论,非《本愿经》莫属。《十轮经》与《占察经》的侧重稍有不同。但从藏经目录与刊刻及实际流传经典中反映情况,可以确知,《本愿经》的流传没有晚至明代,也不能早至唐初。宋代已经流行,传译应在其时稍前。
《本愿经》中载有四种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忉利天宫神通品有两则。其一为过去久远劫前,地藏身为大长者之子。因见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佛具有千福庄严相好,生景仰心。为证此庄严之相,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罪苦众生。其二说在过去劫地藏为一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生前不信三宝,堕无间地狱。圣女为救母出地狱,瞻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布施塔寺,为母设供修福,并发弘愿,尽未来劫广度罪苦众生。
阎浮众生业感品载两则,其一是过去久远劫时地藏为国王。国内人民多造恶业,遂发愿度尽罪苦众生,否则不愿成佛。其是地藏曾为光目女,其母堕于地狱受苦,光目为救度之,而发愿救拔一切罪苦众生,众生成佛后,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深誓,因随地藏经典与信仰而远播。尤其是地藏本生中有二栋皆是救母,亲历地狱,不避艰险难困,这种事迹也深合中国人孝道思想,因而更促进了地藏信仰的流行传播。印光大师评此经,"诚可谓险道之导师,昏衢之慧炬。贫乏之宝藏,凶岁之稻梁。…一切孝顺儿女,有所师承 "。明代智旭大师更直说到,《本愿经》为我佛中之孝经。
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注疏,有秦溪大师青莲定文、门人岳玄排出《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高泉、灵耀《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论贯》、高泉、灵耀《地藏本愿经科注》。此这三卷刊章疏都刊于《卍续藏》第35册,其实均是清代沙门灵耀所作的本愿经科注。内容分析中有:人法为名,不思议性识为体,不思议行愿为宗,不思议方便为用,无上醍醐为教相等等内容。
至于《地藏菩萨本愿经演孝疏》,是清代沙门知性所述。但不清楚版本所出 。

《占察善恶业报经》又是另一类型的地藏经。经名又称为《大乘实义经》与《渐刹经》等。此经本身也极具特点。其上下两卷,上卷详细介绍以木轮轮相法来占察人们的宿世因缘善恶之业。下卷则有较强的理论性,申述大乘实义的观法。经前题为隋菩提灯译,但此经历来出处不明,因将其列入疑伪。初唐经录尚列其为伪。直至武周时《大周经目》及《开元录》始列其为真经。此后其经影响愈广。据晚唐新罗僧人珍嵩说,《大乘起信论》亦是据《渐刹经》所造。据现知材料,在当时的著名僧人中,与《渐刹经》唯一有关的就是新罗僧人圆光 。因而,《占察经》很有可能就是由圆光撰出。
圆光是学养很高的摄论宗僧人。廿五岁由新罗来华至金陵。通涅槃、成实之学。曾在苏州虎丘修禅观。隋开皇九年(589)入长安。振兴摄论之学。声高名重。新罗王遥闻其名敕归国。他回国后仍置"占察宝"。在新罗也有很大影响。新罗从王室至平民都很敬重他。他还撰写了经论,讲解大乘经典并创"世俗五戒" 。
《占察经》之占法,是在木片上刻出十善十恶、身、口、意名称及一至八的数字等。并投向净物。以其显现数字来占吉凶善恶。最终竞能占出一百八十九种业报差别。经中显示占法同时还示以忏悔之法。《占察经》的占法数相虽然很多,但仍以一来统一诸多数相。以一实境界来统摄。因而体现出与《大乘起信论》的诸多一致之处。《占察经》的"一实境界"及"一心二相"与《起信论》的"依一心为本,无明念而生诸境界"与"一心二门"都非常相似,总之,《占察经》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以及与新罗僧人和韩国佛教的关系,都值得深入探究。

在《卍续藏》第35册中,还有失名的《慈悲地藏忏法》。这些地藏菩萨忏法,对地藏信仰的深入民间,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地藏三经及注疏的情况简述至此。

③ 关于地藏王菩萨的传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阿僧只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
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合十祝愿吉祥,阿弥陀佛。

④ 只要你为一切虚空遍法界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发地藏菩萨渡尽众生方成佛的愿 你 觉得好吗值得宣传

地藏菩萨真的愿就是希望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赶快成佛,所以,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证菩提,圆满佛果,是最圆满的。

⑤ 番茄小说里面的游戏广告开局选地藏是什么游戏

游戏角色,地藏这个职业适合挂机刷怪,其实就是一个
虚假宣传
的广告,诱导对这种画面有兴趣的
游戏玩家
下载而已。其实广告和游戏完全没关系。

⑥ 楼上的言论:1、“地藏保佑死后成道,六道轮回,不可轻拜,否则亦损阳寿”——此为妄语,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说得好,楼上在那?

⑦ 大力宣传地藏菩萨的明末高僧是谁

灵峰蕅益大师

⑧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

1、在过去无量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亲生前喜欢吃鱼子,造了极多的杀生业。光目女知道母亲死后会堕落到恶道中,于是请阿罗汉入定观看,见母亲果然在地狱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诚敬供养。

后来其母投生光目女家,为奴婢之子,出生未满三天便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为下贱人,而在十三岁将短命而终并再受苦报,原因是杀害和毁骂二业。于是光目立誓救拔未来一切罪苦众生,而光目之母也终得舍离苦报。

2、又在过去久远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大长者子。当时有佛名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恭敬,便请问佛因作了怎样的行愿,而得这样的庄严相。佛回答说,得这样的庄严相,应当久远济度一切苦恼众生。于是长者子立下大愿,要在今日到未来劫,度脱一切苦恼众生出离苦海,然后自己才成就佛果。

3、又在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六万劫。这位佛出家前是一个小国国王,他和一个邻国国王为友,同行十善利益众生。为救度邻国的造恶众生,他们共同发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后度化所有罪苦众生。一王发愿如果不先度完罪苦众生,让他们得安乐成就菩提,自己绝不成佛。发愿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最后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萨。

(8)地藏宣传扩展阅读: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

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⑨ 地藏王菩萨的传说

什么叫传说?九华山肉身佛是假的么?

⑩ 地藏菩萨是什么

地藏菩萨是孝亲尊师

圣号释意http://ke..com/view/15971.htm

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省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灵鹫山,即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消除罪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复活。
[编辑本段]
深信因果
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根深,多造罪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着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从业感差别的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业感缘起、自作自受的道理。在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如此具体和入理,在其它经典里,尚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着积极意义。欲知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的具体内容、请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有关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能仔细体味,认真寻求,必能从中吸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十分有益于社会、人心,这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至理的深意所在。

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省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灵鹫山,即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消除罪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复活。
[编辑本段]
深信因果
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根深,多造罪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着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从业感差别的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业感缘起、自作自受的道理。在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如此具体和入理,在其它经典里,尚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着积极意义。欲知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的具体内容、请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有关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能仔细体味,认真寻求,必能从中吸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十分有益于社会、人心,这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至理的深意所在。

阅读全文

与地藏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培如何设计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311
英语小学培训学校万圣节的方案 浏览:416
2016商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05
深圳宥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03
成达电子商务 浏览:881
培训班3月份招生方案 浏览:47
教务处外出培训方案 浏览:404
活动游戏策划方案 浏览:836
华平电子商务招聘 浏览:993
电子商务最全面的定义 浏览:455
企业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版本 浏览:96
厦门网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79
2015年广州跨境电子商务规模 浏览:453
电子商务专项培训方案 浏览:564
生财有道节目策划方案 浏览:271
电子商务改变世界 浏览:784
京东才奥电子商务 浏览:128
速食产品营销方案 浏览:81
youer运动会方案策划 浏览:700
银行与学校的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