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立群老师为什么个别读音也不准
很多字故意读的与众不同,凡尔赛而已,其实很多都是错音!
❷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广告语为:“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这一广告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顶真、双关。 通过“坛坛都是好酒”,说明“百家讲坛”栏目的每个节目都如好酒一般有味道,值得我们品尝。 |
❸ 谈谈对于王立群你有何评价呢
看了王立群的视频之后才会发现他是风格儒雅,知识渊博,从汉武帝到秦始皇,从头到尾,娓娓到来,很受益。
❹ 王立群讲《读史记》
封禅,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
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但从近年考古资料看来,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是非常幽远的。
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
❺ 求百家讲坛易中天读孔子的宣传语
墨家关心社来会,讲社会理想,追源求平等博爱;道家关心人生,讲人生态度,追求自由幸福;法家关心国家,讲治国理念,追求公正公平;儒家关心文化,讲人的核心价值,追求仁爱正义。
仅凭记忆,可能不完全正确。 所以我推荐你看:
看周六周日12:45的"先秦诛子,百家争鸣"
谢谢!!!!!!!!!!!!!!!!!!!!!!!!!!!!!!!!!!!!!!
❻ 请问,百家讲坛的音乐背景是什么。 宣传片时的那段。
像那样的音乐只有可能是央视找人创作的,不可能是什么著名音乐截取的,所以没有名字
❼ 王立群的生平如何
河南大学知名教授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学史》《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V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
[编辑本段]王立群教授著作及贡献简介
本人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
一、专著
1.《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现代〈文选〉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文选〉成书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5.《王立群读项羽》重庆出版集团2008年版
6.《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7.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二、代表性论文和著作(10篇):
1.《文选》次文类作家编序研究 《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2.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3.晋宋地记与山水散文 《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4.周贞亮《文选学》与骆鸿凯《文选学》《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5.《文选》成书考辨 《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6.《超越旧成说 开拓新领域——关于〈文选〉研究的断想》,《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7.先唐学士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7辑
8.从綦毋邃注看宋刻本《文选》注的演变 《文献》2004年第3期
9.司空曙诗集版本考 《文献》1998年第2期
10.“昭明太子十学士与《文选》成书 《新国学》2005年
三、项目
目前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02BZW023)和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选〉学文献辑考与研究”(0329)的研究。
四、获奖
1.2004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02、2003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02、2003、2004、2005年连续四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2006年1月被评为“2006河南省十大教育年度人物”;
5.2006年9月荣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
6.2007年7月18日至8月1日,受国务院侨办的要求到美国参加“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
7.2008年1月,入选第二届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8.2008年7月,当选为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开封段第一棒火炬手。
9.河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名师
五、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通过百家讲坛是观众更加清晰的了解《史记》,了解汉武帝,了解秦始皇。
[编辑本段]学术兼职
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山水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文选》研究会理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会理事
[编辑本段]王立群与《史记》的故事
1966年“文革”伊始,时任小学代课教师的王立群第一次接触到《史记》:学生砸了小学图书室,仅有的一部《史记》被当作“四旧”扔到院子里,王立群趁着夜色把这本书偷偷捡回家。从此,这部无与伦比的伟大史书伴随了他40多年,成为他后来精研历史的精神动力。 2008年,王立群成为“2008中国魅力50人”之一
[编辑本段]附:河南大学学校、学科简介
河南大学建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解放前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河南大学现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拥有10大学科门类、72个专业,近200个博士、硕士学位点,4个国家级基地。学校占地面积3600亩,图书400万册;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教职工共3800多人,其中专兼职院士10人。目前全校师生为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为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学科有过辉煌的历史,李嘉言、任仿秋、万曼、高文、华仲彦等一代名师均出自该学科。该学科下辖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二级学科;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于2003年申报博士授予权时获当年全国通讯评议第一名,并顺利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招收三届博士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978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自1978年至今已招收28届研究生,培养了300多名研究生;他们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内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
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8人,已获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在读博士3人。拥有两个专业书库,专业图书8000多册。
[编辑本段]其他同名人物:
1.王立群,女,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中国高等教育。1991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思想教育专业; 200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传媒专业硕 士。 开设的课程 :大学生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 电影艺术欣赏、 DV制作 。另外,在社会还担任文化人类学影视学会理事、第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视电影评委、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评委、电视电影评委、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客座教授。
2.王立群,男,生于1963年5月3日,于198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学制五年,获学士学位,一直从事内科工作,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现任唐山铁路医院医务科主任。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对内科疑难病症作出准确诊断及正确的处理。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主编了《百病自我疗法》,参与编著了《中医基础理论》及《实用神经内科诊疗学》。
3.王立群,男,出生于1960年4月,汉族,河北省秦皇岛人,1978年12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任中共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员会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立群同志协助张惠涛同志负责宣传、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分管区委宣传部(含区精神文明办)。
工作简历:
1978.12--1979.01 哈尔滨龙江仪表厂工人
1979.01--1983.12 哈尔滨龙江仪表厂团委科员
1983.12--1984.10 哈尔滨龙江仪表厂团委副书记
1984.10--1986.09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科员
1986.09--1988.04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主任科员
1988.04--1990.03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1990.03--1992.02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
1992.02--1993.07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机关党委副书记
1993.07--1996.07 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常委、宣传部部长
1996.07--1997.09 南岗区花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挂职)
1997.09--2004.10 中共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
2004.10--——中共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员会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局级)
❽ 《百家讲坛》将要开讲的王立群的《大风歌》宣传带中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是极泷创作演唱的歌曲《大风歌》
❾ 王立群的人物经历
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汇名家网特约讲师。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
继《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吕后系列获得成功之后,从2006年6月开始,王立群开始为《百家讲坛》录制一部规模更为庞大的节目——《王立群读史记》。这部系列节目播出时间要远超项羽、吕后系列,从2007年1月6日开始,每周六、周日播出,将贯穿2007年全年。该节目从汉武帝开始,讲述西汉中叶的人物群像,用现代视角来解读历史人物。
《王立群读史记》开篇讲的是汉武帝。王立群解读汉武帝的视角与电视剧《汉武大帝》有什么区别?王立群说,《汉武大帝》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但其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有一定程度的虚构。“比如李广之死,《汉武大帝》说李广是战死疆场,而《史记》的记载是李广自刎而死。我讲李广,只能讲他悲愤自杀,而且要重点分析李广自杀的原因,因为这是历史事实。《百家讲坛》只能尊重历史记载,不能有任何虚构。” 已经播出的还有秦始皇、刘邦、宋太祖、宋太宗。
扎实的史学知识加上浅显易懂的语言,王立群将《百家讲坛》倡导的学术品位和大众口味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百家讲坛》讲吕后、项羽时,他讲了匈奴单于给吕后的言辞粗鲁的“求爱信”,还打趣说吕禄、吕产因缺少手机而联系不畅,又用公安部长、国防军等词语把观众逗得乐不可支。“其实《史记》中的很多原文我都能背下来,但我不能那么讲,必须转化成现代汉语。”王立群说。 高中生“直升”研究生
1965年,王立群参加高考,感觉考得很好,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但由于政审的原因,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在小学教书的7年时光中,他教过语文、数学、书法、美术,甚至还教过音乐。为了教音乐,他用一星期时间学会了脚踏风琴。此后,他又在中学教了7年书。
1977年恢复高考时,王立群已经32岁。按当时的规定,超过30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1967、1968三届的高中生,因为这三届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错失了高考机会。 1978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当即下了考研的决心,并决定就近报考河南师范大学(今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难很多,一是没有教材,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三是工作繁忙。“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代学的是俄语,丢了14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过关了。提起当年的政治考试,王立群有点兴奋:“当时没有政治经济学教材,刚好开封市委组织部发了3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很薄,我一天啃一本。第四天,我看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课一共复习了四天,考了91.5分,是我考得分数最高的一门课。”
顺利考上研究生和后来进入《百家讲坛》一样,都是王立群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史记》成就他的人生
激发起王立群对古代文学狂热的是《史记》,留校任教后他讲授的汉魏六朝文学中有《史记》,在《百家讲坛》他面向全国观众讲述的仍是《史记》——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像《史记》一样,对王立群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1966年,在一所小学做代课教师的王立群第一次接触到《史记》。那时“文革”刚开始,学生砸了小学的图书室,学校仅存的一部《史记》被学生当作“四旧”扔到了院子里。住在学校的王立群趁着夜色,把被丢弃的《史记》捡回了家,此后就开始读《史记》,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明白。
从那时算起,《史记》伴随他已有40年了。王立群常常感慨道:“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文革’,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
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留校,在河南大学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就包括《史记》。
随后的24年,他由讲师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但《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讲的典籍。
2005年年底,央视《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时,王立群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而胜出。
随后在《百家讲坛》,王立群以《史记》为蓝本,用现代视角为观众描绘出了具有旷世才能而又狂妄自大的项羽、凶残暴虐而又具有政治家风度的吕后、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刁蛮任性的陈阿娇、褒贬不一的秦始皇等一个个鲜明的形象。
❿ 为什么王立群说秦始皇是个纯爷们
学术明星王立群的新书《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正式与读者见面,17日,刚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的他,抱病出席了在京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当被问及用一个词总结秦始皇的一生时,王立群幽默地说,他是一个“纯爷们”。
无论是现行的大部分中学历史课本、影视剧小说,还是人们的普遍常识,都将“焚书坑儒”列为秦始皇主要的罪状之一,遭后人唾骂。但王立群教授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根据他的分析,“焚书坑儒”这一表述并不准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坑儒之说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演变形成的,在汉代时开始占据主流舆论,这很可能源于儒家学者对秦始皇使用法家那一套治国之术并且焚烧诗书的本能抵制与下意识的反感有关,对秦始皇坑术士的行为进行了放大与丑化。王教授说,由于古代典籍传播中的口耳相传特征,以及秦朝的短命跟汉朝的迅速建立,焚书对典籍造成的影响也被后世放大了。因此,他希望中学历史教科书修改此项内容,还秦始皇一个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