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百团大战观后感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如此记述:“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当年,聂荣臻元帅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百团大战”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敌华北方面军在其作战记录中也承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彭德怀元帅曾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由此观之,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8月28日,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电影《百团大战》将在全国院线上映。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点影片,《百团大战》以类型化的电影语言,再现了这段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弘扬了永不屈服的抗战精神,也提醒今天的中国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组织观看电影《百团大战》的通知要求,作为自治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已经安排组织全区各地、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各族各界人士观看影片。
在笔者看来,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观看电影《百团大战》,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全民抗战生生不息的精神。试想,当时我们在那么贫弱的条件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赶走战争恶魔,迎来和平天使。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战精神不能丢,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段民族苦难的岁月,永远不能忘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前辈英雄,永远不能忘却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❷ 纪念百团大战朗诵词
一、檀鼓声沉沉
檀鼓声沉沉,箫音旷且远。少年细聼弹,六十年前血。
三七七月七,夜半亥子时。繁星动天斗,原野生雾霭。
寂寂宛平城,杳杳芦沟月。学子尚挑灯,哺儿正转侧。
划空一枪声,强人呼捉贼。二百八十狮,平明皆喷血。
二、虎狼西南行
虎狼西南行,长街貔貅塞。大驿鐡蹄碎,河山改颜色。
掠我中华地,饮我中原血。妇孺遭侵淩,男儿皆杀戮。
扫荡并三光,千里生薜苈。鼠蚤伴鬼行,共荣求绝灭。
浩浩长江水,苍苍紫金山。江风送血腥,一吹一心酸。
屠城断江流,天堑翻红浪。寒光照白骨,石人也断肠。
三、滔滔黄河水
滔滔黄河水,郁郁青纱帐。莽莽兴安岭,白白芦花荡。
万里同一声,送儿上战场。霜刀饮酋血,鐡火吞魔王。
锦妇断机织,剪发学木兰。孙孙尚年小,傍爷擦刀枪。
地道如网织,遍野开铁花。淞沪敌胆碎,平型捷报传。
百团太行山,血肉台儿庄。汪洋并大海,群凶转身难。
中华同一体,国土安可伤。扬和不畏战,一举歼强梁。
四、蓝蓝多瑙河
蓝蓝多瑙河,暖暖地中海。和风阵阵吹,歌舞令人醉。
一夜魔君起,鐡车盖地来。炮火夺日月,黑鸦不见天。
文明成粪土,梦幻顿时吹。白骨遍列国,积尸如山堆。
巨蟒东西滚,大雪和血飞。尸炉喷血口,灵肉顷成灰。
杀人竞灭种,发指更何言。
五、海天一片火
海天一片火,死神不敢渡。风雪列宁城,卓绝兵粮路。
钢城不可摧,精诚鬼神号。斯城大血战,白刃雪纷纷。
幢幢争复夺,巷巷血漂成。暴雪滚天降,天地同一心。
绝尓口中食,冻尓衣底骨。陷尓土下车,夺尓身上魄。
抛尸遍荒野,从兹展曙光。
六、广广太平洋
广广太平洋,绵绵长白山。浪浪琉璃滑,丽丽东南亚。
共存屠弱国,千岛俱遭殃。珠港惊噩梦,中岛沉鐡船。
大洋浪涛黑,战火烧海赤。鲨鲸夺人肉,腥浪卷人骨。
无分亚欧美,无有澳非别。百族同一战,万囯斩凶魔。
七、大漠落日昏
大漠落日昏,风啸砂石奔。鐡车碰铁甲,沙狐急逃遁。
怒风连日号,云涌海不开。万船发如箭,天低鐡燕飞。
弹泻如雨暴,滩头肉乱堆。雷霆照夜白,血雁落纷菲。
铁壁东西合,群酋展不得。东城挑白旗,西城洗红血。
饮弹复焚身,切腹更何益。天地终旋转,重奏凯旋门。
八、绞架森森立
绞架森森立,法庭何肃肃。正义声锵锵,罪证如山岳。
当年跋扈者,瘫倒如泥木。冤魂七千万,同声把命索。
皮囊颠倒挂,臭秽万人恶。谁人无父母,夜夜盼儿还。
谁无妻与弟,相敬又相欢。帝国有何恩,魔君又何德。
驱民如蝼蚁,千万遭涂灭。地上亿兆人,何族分优劣。
天底百千国,征服谈何易。横行必遭斩,玩火竟自灭。
迢迢后来车,慎勿蹈前辙。
❸ 百团大战名言
那年我带着那个她来到民政局办理结婚证,终于到我们了,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叫对方我们之间的爱称的,填资料的时候一时紧张,居然想不起来她名字,想了好久,还是想不起来,最后只能无奈的问她了,然后就 木有然后了...
❹ 百团大战台词腰杆 百团大战彭德怀经典台词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多达105个团,故中方称为“百团大战”。这场战役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场仗,不可能在一部电影里都表现出来。“我们选取了三场大仗来表现,娘子关战役、西营坞战役和关家垴战役,也是百团大战中最典型的战役。”宁海强说,用三场大仗来撑起全片的筋骨。
“娘子关战役主要是破坏敌军公路、铁路线,需要打掉娘子关的日军据点,在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编剧刘英学介绍,片中的第二场大仗是西营坞战役,地名是虚构的,但战争是百团大战中真实发生过的。“百团大战主要有八路军三支部队,娘子关战役是由晋察冀军区打的,西营坞战役就写成是贺龙率领的120师打的,也是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打法,以拔掉日军据点、解救中国百姓为主。”
关家垴战役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战斗,以反日军的大扫荡为特点。日军从前线调回来大批部队来华北扫荡,想找到八路军,电影里也进行了表现。“片中日军有一支五六百人的联队,窜到八路军的一个隐秘兵工厂附近,彭德怀当时就急了,调动刘伯承的129师来打。”刘英学说,日军联队人数不多,但占据山头,非常难打。刘伯承想引日军下来打伏击,彭德怀坚持要把敌人消灭在山头上,最后打下来了,但八路军伤亡惨重。
片中除了展现八路军打的三场大仗,开头部分还表现了爱国将领张自忠壮烈牺牲的枣宜会战。刘英学透露,当初《百团大战》的剧本初稿完成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亲自过目、修改剧本,并提议增加枣宜会战,带出当时国共抗战的整体气氛。
❺ 公司要组织一个“百团大战”营销活动,有没有适合的口号
百团大战 联合共赢
❻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历史意义
积极的一面: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另一方面:
百团大战前后,由于对“从内战转到抗日游击战之舵掌握不紧,过分强调正规军,犯了编并与放任地方武装的错误”,一度影响了根据地的建设。同时,他还指出,百团大战总的来讲是一场打了胜仗的大战役,但存在着不少战略战术上的错误,如敌众我寡之下,没有以弱示敌,过早暴露了我们的真实实力;没有充分发扬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传统优势,有些仓促上阵的意味,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响甚至矫枉过正。
❼ 观《百团大战》有感的大标题怎么写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之下,我们青年团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千金影院观看了抗战大片——《百团大战》。
影片开始讲述了百团大战的背景:国民党在抗战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本片以张自忠将军的抗战失败体现),日军步步紧逼,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被日军重重包围,日军企图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党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节奏很快,一场接一场的战役,硝烟四起,给人高度的紧张感。以下几个画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一,抢铁道闸。八路军为了用火车撞毁日军的铁轨车,须将火车扳至与铁轨车同一轨道上,我军战士一个接一个的冲上去扳闸门,一个接一个的牺牲了,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害怕的,毫不犹豫的往上冲,最后虽然成功了,但在铁道闸下牺牲的战士尸体已堆积如山。正是中国人民的这种保卫家园,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他们的不屈不饶,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后来的抗战胜利。
二,老百姓的后方援助。八路军在抗战途中,一路得到老百姓的援助,就连80几岁的老奶奶都在后方拉鞋底,搞纺织,为战场上的将士送去温暖。自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胜利,与广大百姓的援助是密不可分的。
三,毛主席穿着打补丁的战服。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毛主席穿着一件打补丁的衣服,嘴里含着一个陈旧的烟斗站在大西北的窑洞口,与画面中蒋介石穿着华丽的国民军服,站在豪华的欧式别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国民军拥有那么优厚的资源和财产,却失败了?其实艰苦的条件并不能打击人的斗志,只要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光明就在前方。
四,彭德怀和战士一起战斗。 在影片最后一场战役中,彭德怀拿着望远镜在战场指挥作战,左权劝了多次,他都不愿意离开,他说"战士们在哪,我就在哪,我得和战士们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就是永远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没有阶级之分,深得战士之心。
五,毛主席说彭德怀也该眯一会了。毛主席在彭德怀打了一场仗之后,需要发一个电报给彭总,他叮嘱下属"一定要12点之后才发,彭德怀也该睡一觉了".领导永远站在下属的立场思考问题,考虑下属的感受,才使得下属永远忠诚于您。显示出我党领导人的智慧和胸怀。
六,缴获的装甲车成为废品。影片中在一场战役中我军缴获了一辆装甲车,请示团长怎么办?团长说"没有子弹,这东西就是一堆废铁,炸了吧!"可见当时中国武器的落后,但是我们用小步枪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到来。
影片的结尾讲了《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应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经过了70年,中国现在已经国富民强,科技发达,拥有了先进的武器和武装设备。但"和平与发展"一直是时代的主题,也始终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发展方向。我国一直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❽ 百团大战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张自忠(邓超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