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洪升诗 李白酒楼一片寒云接素秋 几行疏树覆城头海风吹上东山月 独倚天边太白楼何意
这首诗的大意是:
一片寒云飘在秋天。几行疏散的树覆盖在城头上。
海风把月亮吹送上了东山之上。我一个人靠着太白楼,看着这一切,想了很多。
整首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出诗人的深刻感情,有一种淡淡的寂寥之情。
(1)太白楼宣传语扩展阅读
洪升(1645年8月21日~1704年7月2日),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洪升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历经二十年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
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之功名,其诸多好友亦受牵连。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
洪升诗歌代表作:
【客愁】
夜夜贾舡里,思乡愁奈何。醒听北人语,梦听南人歌。
【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京东杂感】
雾隐前山烧,林开小市灯。软沙平受月,春水细流冰。
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
【钓台】
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千秋一个刘文叔,记得微时有故人。
【晚泊】
空江烟雨晚模糊,越峤吴峰定有无?宿鹭连拳鱼泼剌,败芦深处一灯孤。
Ⅱ 太白楼宣传语
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Ⅲ 李白在太白楼都写过哪几首诗
答:我知道的李白在太白楼诗两首1.是写在天宝元年的:登太白楼,,2首诗是寄东鲁二稚子:寄东鲁二稚子是李白游览佥陵(今南京)时思念东鲁(今山东济宁)家里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佰禽而创作的诗篇。
Ⅳ 虽然历代都有修建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太白楼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这句话有什么语病
虽然历代都有修建,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太白楼建于清光绪年间,你应该这样说,虽然历代都有修建太白楼,但是到目前为止,留存下来的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Ⅳ 小练笔作文写太白楼的景色
我想早点登上太白楼,一路疾跑,终于气喘吁吁地到达目的地。太白楼的房顶是瓦片做的,横着看过去像流动的小河,汩汩而来。房前写着三个金字“太白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阵花儿的清香扑鼻而来,几只小鸟立在亭台周围歌唱,使人陶醉在鸟语花香中。爸爸说:“李白曾来过这儿,人们为了纪念李白,所以修建了这座太白楼”。
原来大诗人李白也站在这儿欣赏过沱江河呀!那他一定见不到今天这样的场景。人们在河边放着自己喜爱的风筝,让天空挂满各色各样的画儿。夏天,人们爱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自由泳,一会仰泳,使沱江河热闹非凡。秋天,河边的树木上一片片落叶像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显得很浪漫。冬天,孩子们在护堤上跑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保暖。
Ⅵ 李白在太白楼写的哪首诗
一、李白在太白楼写的——《寄东鲁二稚子?。
二、附原文如下:
寄东鲁二稚子
唐.李白
吴地桑叶绿, 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 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 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 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 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 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 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 因之汶阳川。
译文:
吴地的桑叶已经绿了,吴地的蚕儿已经蜕了三次皮。
我家远在东鲁,时值春耕,有谁在帮我耕种那龟山北面的田地呢?
看来春天的农活是赶不回去帮忙了,我现在正过着往来江上、漂泊不定的生活。
南风吹起我的思归之心,飞落在酒楼前面。
楼东边的那株桃树,枝叶十分繁盛了吧。
这棵树是我亲手种下的,那时亲手栽培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桃树现在应该和楼一样高了,可是我还不能踏上归途。
我那娇美的女儿啊,小字叫平阳,手攀着花枝依靠在桃树边。
拿着花却看不到我,眼泪像流淌的泉水喷涌而出。
小儿子名叫伯禽,也和姐姐并肩站着。
两人一起在桃树下走动,又有谁抚摸着他们的背疼爱他们呢?
思念着他们令我心烦意乱,肝肠好像整日在油锅里煎熬一般。
撕开白绢写完我在远方对你们的思念之情,我便来到汶水边。
三、创作背景:
《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时因思念东鲁兖州(今山东济宁)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此诗形同一封家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
四、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旧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另有说法是其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或者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
李白父亲名叫李客,李白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Ⅶ 可以为“腾王阁”设计一句什么样的广告词
1、多士登楼,追陪滕王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3、重峦叠嶂之间,武昌蛇山之巅
4、因地制宜,美不胜收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上出重霄,下临无地
7、西江第一楼
8、飞檐翘角,画栋彩柱
9、赣江之滨,滕王阁
10、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Ⅷ 一导游词的形式介绍济宁的名胜古迹的作文太白楼
初春,我和爸爸姐姐乘船到达了西林山下。远远望去,山腰的树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顶挺立着一个典雅的亭台,这就是家乡著名的太白楼。
我和姐姐想早点登上太白楼,一路疾跑,终于气喘吁吁地到达目的地。太白楼的房顶是瓦片做的,横着看过去像流动的小河,汩汩而来。房前写着三个金字“太白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阵花儿的清香扑鼻而来,几只小鸟立在亭台周围歌唱,使人陶醉在鸟语花香中。爸爸说:“李白曾来过这儿,人们为了纪念李白,所以修建了这座太白楼”
Ⅸ 描写太白楼的好句子
1、夜上戍楼看太白(唐·王维·《横吹曲辞 陇头吟》)
2、夜上戍楼看太白(唐·王维·《横吹曲辞·陇头吟》)
3、暮醉新州太白楼(宋·王奕·《新州枕上有感二首》)
4、人登太白楼(现代·老舍·《登太白楼》)
5、楼中星斗连太白(宋·邹登龙·《关山月》)
6、太白楼前雨乍收(宋·吕定·《赴京》)
7、太白楼前风猎猎(明·王问·《樊司马草堂雪霁歌》)
8、云残太白楼(明·顾璘·《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
太白楼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墙上,坐北朝南,十间两层,斗拱飞檐,雄伟壮观,系古楼阁式建筑。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楼门向西,环以围墙。600多年来,由于长年失修和历次战争,遭到一定破坏。解放初在原址上重建。现在太白搂仍坐北朝南,面宽7间,东西长80米,南北进深13米,高15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青砖灰瓦,朱栏游廊环绕,占地4000多千方米。二层檐下高悬一楷书匾额,上书“太白搂”三字。四周院内,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砖铺地,花墙环绕,台阶曲折,古朴典雅。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人所书“诗酒英豪”四个大字石刻,字体丰硕,道劲豪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线镌刻的“三公画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贺知章在右,线条流畅,体态浪漫,风流典雅。北墙上还镶嵌着两副对联,引人注目。一联是罗振玉所书:
把酒临风看带郭
千家何处青山留谢朓
登高望远指布帆
一片当年春水别汪伦
另一联是王以敏写的:
青天骑白龙 我欲因之梦吴越
长风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一楼正厅中间还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上方横匾“诗仙醉圣”,两边对联是“豪饮吐万丈长虹,醉吻涸三江之水”。四周墙壁上书有李白生平介绍。二楼大厅现为书画展览。楼的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和唐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搂》等刻石碑碣40余块,还有珍贵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楼内藏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醉书的《清平调》三首狂草横轴和乾隆时期曲阜的孔继涑摹李白笔迹刻石《送贺八归越》诗贴,还陈列有明代祝允鸣于书的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另外还有历代名家编撰的李白集和文章,以及当代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作品。
登上今天的太白楼,俯瞰新建太白小区仿古建筑群,古朴典雅,玲珑剔透;玉带桥南北跨越古运河,与新建居民小区连为一体。改造后的河南岸街更是一处靓丽的人文景观,酒楼餐馆,济宁名吃,比比皆是。太白楼广场彩砖铺地,古运河畔长廊曲折,游人络绎不绝,老人对弈,童稚游戏,实为人们休闲之佳地。中国特色商业街——秀水城依河而建,店铺林立、商品荟萃、客商云集,再现当年繁荣。夜幕降临,更是灯火辉煌,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雨中登太白楼》诗曰:
开元陈迹去悠悠,犹有城南旧酒楼。
吴语曾呼狂太白,洛阳何必董糟丘。
龟凫缥缈当窗出,汶泗苍茫绕槛流。
眼底无人具宾主,任城烟雨可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