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发布定期存款利率上浮百分之四十五广告违法吗
你应该去问人民银行或者银监会。
2. 为什么每个银行的利率都不一样呢
你好,怎么说呢。溯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是因为银行业的整个格局和每一家银行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比如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硬件设施,产品系列等等,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各行的利率定价。
1、我们银行业层级界限分明。中农工建交加上今天上市的邮储是第一梯度,他们同属国有大行,实控人要么是财政部,要么是国资委,其背后的资源雄厚。第二梯队是以招商银行为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创新和服务立足于银行业,第三层级的是城商行和农商行,背靠的地方政府,第四层级的是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区域性极强。
2、各行的揽储压力不一样。四大行几乎无需揽储,如果资本金不足,甚至可以用行政命令来解决,曾经某行就一纸指导意见,养老保险就全归他家,既然没有揽储压力,那利率高低也就无所谓了。股份制银行服务各大优质企业,相辅相成,他们对优质客户利率下调是互惠互利的事,至于民营银行,信任度较低,宣传发力,且互联网背景太明显,不得不简单粗暴用高利率吸引存款。
3、硬件配置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物理网站众多,民众存取款方便,且历史悠久,信任度较高,当然不需要用价格战吸储,而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得不这样做,否则就很难生存下去。
4、服务质量。以前的银行也是收入最高的金融行业,进入银行系统就标志着钱,特别是进入国有银行,导致员工不思上进,去银行办理业务好像你欠他几个亿,是愁人,反观招商银行等,一走进大堂就如沐春风,体验较好。5、创新能力。四大行受制了体制,官僚化作风明显,一个文件从分行到支行可以走半个月,而股份制银行或者中小银行,往往半天就流程完毕,这也导致各行利率不一样,因为成本不一样。
总之,银行利率差异较大,是由其不同的基因和现实的市场环境决定的,这很正常,溯源认为,未来这种差异或将越来越大。
希望对你有帮助。
纯手打望采纳。
3. 现在还有银行利率超过5%的银行吗
没有
现在利息越来越低
超过2%就算不错的
如果有超过5%的产品
肯定有风险
需要当心
4. 求助各位大佬,麻烦看一下为什么这个算了一次利息还要算一次,谢谢您
举个栗子,同样是借10万元、15年期的公积金贷款,等额还款法的月还款额为760.40元,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首月还款额为923.06元(以后每月递减2.04元),比前者高出163.34元。由于后者提前归还了部分贷款本金,较前者实际上是减少占用和缩短占用了银行的钱,当然贷款利息总的计算下来就少一些(10年下来共计为3613.55元),而并不是借款人得到了什么额外实惠。
总而言之,贷款利息的计算并不简单,用户需要提前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5. 银行理财产品广告“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宣传主题是什么
这个话没毛病,你不理财,财肯定是不理你。但是,你理财,财也不一定理你。
6. App网贷低利率宣传夸大其词,央行对此是如何回应的
现如今各种各样的网贷APP我们触手可及,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够借到钱,这听起来虽然很便利,但是实际上却暗含了很多风险。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网贷APP的宣传词都很含蓄、诱人,在涉及利率时,它总会以其他的表达方法来代替,比如不直说年利率,而用借一万一天多少块钱利息来代替。这样的宣传,很容易给人一种利率很低的错觉,诱导用户贷款。
央行的回应,给了这些网贷公司一个警醒,靠耍花招来吸引客户是没有用的,网贷公司就应该做到信息公开公正。作为用户,我们也要把握好自己的经济能力,切勿随意借贷、胡乱消费,不要认为借来的钱就不是钱了。
7. 以等额本息宣传,却以等本等息计算利息,是否涉嫌欺诈
按贷款20万、20年、4.2%年利率算,等额本息月供1233元,等本等息月供1533元。宣传每月还1233元,实际收你1533元,你觉得可能是合法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