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何氏的名人故事
何香凝(1878-1972),号双清楼主,她是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她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诚地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她发动妇女参加革命,为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天足结缘志同道合
何香凝的父亲是香港经营茶叶出口和房地产的著名商人,何香凝从小性格刚毅有主见,特别爱听太平天国女兵的故事。那时候上流社会的女孩都要缠足。母亲给她缠上,她等母亲转背就剪开。不惧打骂,坚决反抗。父母对她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放任她长成一双天足。何香凝不同一般富家千金,整日热衷打牌穿戴,她爱读书。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氛围里,她不能进私塾读书。于是天天软磨硬求父亲,终于进“女馆”读了几个月书。后来,她又找来哥哥们的读本自学。就这样,她认识了不少字,并接触到一些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的妇女解放等新知识。她聪慧伶俐,做事精细,因而深得父亲器重。
廖仲恺的父亲是客家后代,侨居旧金山多年。亲身经历了旅美华侨所遭受的种种歧视,深知小脚女人是中国的一种耻辱,所以曾留下遗嘱: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妇女作媳妇。可是,在19世纪末年,中国的妇女几乎都裹着小脚,社会上见不到多少大脚妇女,尤其是上层社会里,不缠足的大家闺秀更难找到。
正为女儿脚大难找婆家而忧心忡忡的何家,碰上廖仲恺要遵照父亲的遗嘱选择配偶,何香凝的“天足”正符合要求。通过媒妁之言订婚,然后迎娶,1897年他们在广州结婚。
新婚之初,何香凝有些惴惴不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她发现廖仲恺是一个心地善良、诚挚忠厚,有着耿直性格和强烈的进取心的青年。廖仲恺设法搜罗各种新书刊给她阅读,为她指点疑难;何香凝爱好美术,廖仲恺就耐心教她绘画。
所以,何香凝很快就对自己的婚姻庆幸起来。夫妇二人都羡慕太平天国的革命人物,又都喜爱画画和学习诗词,志趣相同,情投意合。
当时,清贫的廖仲恺在经济上窘迫,成亲后只能修整兄嫂家屋顶晒台上的破屋作为“新房”。这间房子矮小简陋,是一间名副其实的斗室,但它高处独居,完全不受楼下侄儿侄女们嬉笑打闹的干扰。何香凝和廖仲恺白天在这里研读诗文、谈论时事,夜晚一起观赏清净明澈的月色。中秋佳节,皎洁月色给他们斗室洒下一片清辉。何香凝触景生情,写下了“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诗句。他俩自得其乐,为了纪念这种既可读书又便赏月的幽静惬意的读书环境,把这间小屋命名为“双清楼”。 贤妻良母,世界女性之楷模 何香凝在家中始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
廖仲恺、何香凝一家 她与廖仲恺结婚后感情甚笃,对丈夫的衣食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廖仲恺要上前线,她没有小女子的凄婉,慷慨写诗勉励:“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支那史上名。”陈炯明叛变,廖仲恺被叛军上镣囚入黑牢时,她拼命闯去探监并为之送饭换衣。1925年,廖仲恺在广州中央党部门口遭右派刺杀时,何香凝就在身边,丈夫的鲜血洒满了她的衣衫。她强忍悲痛,把思念深埋心中,继承廖仲恺未竟的事业,不曾有丝毫的动摇和妥协。
作为母亲,何香凝慈爱而有见地。她十分关爱自己的一双儿女,又支持儿子廖承志和女儿廖梦醒投身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廖承志在上海遭国民党逮捕后,何香凝闯进警备司令部,表示要陪儿子坐牢,加上宋庆龄出面营救,才使廖承志获释。儿子刚回家,又说要去偏远且凶险难测的川陕苏区找红军,何香凝虽然心有不舍,但仍支持儿子的志愿。分别四年后,她才接到廖承志的音讯,知道廖承志经长征九死一生到达陕北,马上回电鼓励他“须努力奋斗”。为使儿子专心革命,她在抗战的辗转流离中还带着小孙孙。何香凝被当时进步报刊誉为“世界母性之楷模”。 廖仲恺、何香凝这对革命伴侣,在人生的旅途上共同生活了28个春秋,他们是夫妻,是同志,是战友。他们的爱情生活毫不浪漫,但他们的爱情却因志趣相投、情深意笃、患难与共而成为新型夫妇关系和新型家庭的楷模,广为世人称道、讴歌。
1925年8月25日,廖仲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遭敌人暗杀,成为“努力奉行孙总理遗教而流血的第一人,终年48岁。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何香凝生前早就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和廖仲恺“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在建造廖墓的时候,她就要求将廖墓建成合葬墓的形式,预先给自己留下安葬棺柩的地方。
遵照何香凝的生前遗愿,1972年9月6日下午,何香凝的灵柩安抵南京,在紫金山下的廖仲恺先生墓地举行了合葬仪式。现了她与廖仲恺先生“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愿望
㈡ 文言文《何氏之庐》中何晏画地自处其中并说"何氏之庐也",表达了什么意思
你好:
文言文《何氏之庐》出自《世说新语》。
一,原文如下:
何晏1七岁,明慧若2神,魏武奇3爱之4,以晏在宫内,因欲5以为子。
晏乃6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7,答曰:“何氏之庐8也。”魏武知之9,即遣还外。
二,注释:
1,何晏:人名。何晏的父亲早死,曹操任司空时,娶了何晏的母亲,并收养了何晏。
2,若:好像
3,奇:以……为奇
4,之:代词,代“何晏”
5,欲:想要。
6,乃:于是,就。
7,故:原因。
8,庐:(简陋的)房屋。
9,之:代词,指“这件事”
三,译文:
何晏七岁的时候,,魏武帝象仙童一样聪明智慧,魏武帝认为他很出色而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要认他做儿子。
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形,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 魏武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他遣送出宫外了。
四,何晏画地自处其中,并说"何氏之庐也",以此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明了何晏尊重家族血统的心理,可以看出何晏很聪慧,具有很强的家族姓氏观念。
五,说明:
何晏(?-249年),字平叔 。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大臣。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魏略》认为他可能是何进弟何苗之孙 )。其父早逝,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何晏因而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少年时以才秀知名,喜好老、庄之言,娶曹操女金乡公主。
魏文帝曹丕在位时未被授官职。明帝曹叡认为他虚浮不实,也只授予他冗官之职。正始(240年-249年)年间,曹爽秉政,何晏党附曹爽,累官侍中、吏部尚书,典选举,封列侯。高平陵之变后与曹爽同为为司马懿所杀,灭三族。
有文集十一卷。曾与郑冲等共撰《论语集解》。钟嵘《诗品》称“平叔鸿鹄之篇,风规见矣。”将何晏诗列入中品。袁宏在《名士传》中将何晏等称为正始名士。他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遂开一时风气,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共勉。
㈢ 赌王何鸿森是哪国混血 何氏家族的人为什么都那么漂亮
姓名:何鸿燊[2](HO Hung San, Stanley)祖籍:波斯(今伊朗)、中国、荷兰、英国、犹太,多个民族混血,但他对外宣传自己祖籍的时候只跟随母系,宣称自己是中国广东宝安人父系:曾祖父英国犹太人H.T. Bosman(粤语音译何仕文)母系:曾祖母中国广东宝安施氏(宝安即现在的深圳市宝安区)出生日期:1921年11月25日出生地点:香港星座:人马座家庭状况:已婚,首任太太黎婉华,第二任太太蓝琼缨,三太太陈婉珍,四太太梁安琪,父亲何世光,祖父何福,是何东的弟弟,曾祖父是具有荷兰血统的英国犹太人H.T. Bosman先生,何不是其家族的原本姓氏,是他的英国曾祖父英文字母H的中文音译,因为要溶入华人社会,从其祖父何福一代开始跟随何东一齐改姓何。何鸿燊先生更遗传了犹太人善于经商的特点。界别:商界学历:考进香港大学,专修理科(1939年)子女(11女6子 按年龄大小顺序):何超英(大太)何猷光(大太)何超贤(大太)何超雄(大太)何超琼(二太)何超凤(二太)何超蕸(二太)何超仪(二太)何猷龙(二太)何超云(三太)何超盈(四太)何超莲(三太)何猷启(三太)何猷亨(四太)何猷君(四太)何猷佳(四太)何超欣(四太)身份:澳门赌王、澳门首富赌王性格:死不认输,从不赌钱。
好像说混血儿都比较漂亮
㈣ 何氏取名
何炅
㈤ 何氏名人满天下,何姓有哪些名人
1、何武
何武(?—3年),字君公,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郫都区北)人,西汉大臣。早年学习《易经》,与翟方进为友。
历任鄠县县令、谏大夫、扬州刺史、丞相司直、清河郡太守、兖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楚国内史、廷尉。居摄三年(前8年),为御史大夫(改大司空),封氾乡侯。汉哀帝之时,何武与师丹、孔光等拟定限田、限奴婢的方案,遭官僚贵族反对,未果。元寿元年(前2年)改任前将军。
2、何进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时期外戚大臣,灵思皇后之兄。初以妹妹有宠,拜为郎中,出任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迁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黄巾起义时,拜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发现并镇压马元义的密谋,封为慎侯。
为张大威望,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八校尉。汉灵帝驾崩后,粉碎了中常侍蹇硕拥立皇子刘协的图谋,听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内借元舅之资,外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
㈥ 谁有何氏始祖何瑊的画像
查找以下网址。
或在GOOGLE图片搜索上查找“何瑊”,第一幅就是。
㈦ 何氏书法家有谁
中国画比较有名气的应该是:何海霞(1908.9—1998.8)北京人。擅长中国画。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同入川作画。1936年曾与齐白石、于非音、张大千举办四人作品联展
书法的话,个人认为近期比较热的应该是:何应辉,生于1946年,四川成都人。幼承家学,后师事施孝长、陈子庄,曾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学书由王羲之入手,后涉欧阳询、颜真卿,继攻汉魏碑刻及米芾行草和孙过庭草书。书作以行草、隶书见长,朴华兼容,俊雅宏达。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国家级展览并出版或获奖,代表作有历届全国书展、全国中青年书展、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