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的传染病有哪些
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1)传染病报告网络直报培训扩展阅读
管理制度
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该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报告的程序: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县CDC的按要求报告)。
『贰』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叁』 如何规范管理传染病网络直报帐户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肆』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属于A主动检测B被动检测C常规检测D哨岗检测多选题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属于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向上级机构报告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
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是各级医疗机构将发现的我国法定传染病患者或疑似者通过该网络进行报告的系统。
责任报告人填写报告卡,交责任报告单位的疫情管理员,核实确认后直接报传染病报告系统,县级疾控中心及时对辖区内上报的报告卡进行审核,对有问题的报告卡向责任报告单位质询和调查。所以,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属于被动监测。
(4)传染病报告网络直报培训扩展阅读:
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业务数据,以法定传染病报告为主。报告内容包括:责任报告单位、地区名称及编码、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自然地理资料、传染病个案资料、传染病漏查调查资料。
同时,采集数据还包括个案调查表和专项调查表。根据实施情况分析为常规监测报告,不明原因疾病监测,防灾疫情监测报告和突发疫情监测报告。
业务功能大致分为传染病报告卡直报、传染病报告卡核查、传染病报告卡统计、传染病报告卡定制查询、传染病报告卡转院处理5个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