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组部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是什么级别的单位,编制是什么
副国级,由政治局委员担任最高负责人。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下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兼任三所干部学院理事会理事长和学院院长。
(1)中组部培训班集训是什么机构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简称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或中组部。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管人事、党建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是党中央在党的组织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参谋。
中共中央组织部内设办公厅、党建研究室、组织局、干部监督局、干部教育局、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干部调配局、党政与外事干部局、经济与科技教育干部局、中央与国家机关干部局。
企业干部局、老干部局、人才工作局、人事局、直属机关管理局、全国组织干部培训中心、党建研究所等机构。
从具体管辖级别而言,省部级、厅局级干部都归中共中央组织部管,1984年之后,厅局级干部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党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只负责管理省部级干部,这些人亦被称为“中管干部”,意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干部。
这些“中管干部”有: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及其下设机构的正副负责人;中央机关领导干部;中央管理的社会团体领导干部;中央管理的国有重点企业和金融机构领导干部。
中央管理的高校领导干部;中央管理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中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及派出的纪检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大新闻媒体的领导等其他中央管理的单位的领导成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组部
㈡ 中组部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是什么级别的单位,编制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9
㈢ 中组部是指哪个单位
中组部就是中共中央组织部,是中共中央重要工作部门之一,是党中央在党的组织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参谋。1924年5月中央正式决定分设宣传、组织、工农等部,毛泽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
中组部作为干部管理的权威首脑机关,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给改革开放培养造就干部队伍,推出了很多很好的措施,也吸收了许多基层党委和组织部门创造的好经验,为改革开放培养造就了一支多专业,多领域,多层次的领导干部,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干部支持,尤其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选拔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改革决策者和领导者,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的速度和进程。
近年来,实行的干部挂职锻炼就是一项非常好的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措施。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挂职,一方面有利于解放思想,体会和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深入理解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二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增强管理意识和现代管理理念。发达地区的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让发达地区的干部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国情意识和全局意识。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让机关干部了解基层,熟悉基层,体察民情掌握民意,学习基层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提供机关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与平台,调查研究。既有利于民情上达,又有利于锻炼干部的意志。基层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增强科学决策观念和水平,增强理性思维,提高机关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还有党政部门的干部到企业挂职,企业干部到党政部门挂职。这对培养新型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都是非常有益的。
交流挂职,目的是为了知识互补,经历感受,思想深化,增强素质,全面提高。经过挂职锻炼,补能充电,再回原单位或部门,干部能力的提升,也就是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个别干部由于挂职单位的需要留下来工作,一方面改变了干部结构,另一方面让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得以发挥,才能得到施展,促进了我们的工作和事业。
然而,这个很好的做法,也越来越走了样。甚至引起了一些新的矛盾——饭碗之争。大量的中直机关干部到省、市、县挂职,层层下挂,多数留下来任职,其中一部分任了要职。有些地方班子成员中挂职干部和挂职后留下来就任的占到一半,少则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挂职干部挤占了这些单位和地区干部的职位,抢了人家的饭碗,影响了这些单位和地区干部晋升,挫伤了这些单位和地区干部的工作极积性。
干部挂职走样的原因,是不是利益问题?是不是集团利益问题?是不是层次利益的问题?是不是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一种腐败?
组织部是干部的娘家,中组部就是全国各级干部的娘家,中组部应当对各级干部一视同仁,你关心中直机关的干部,有权的部门和领导就效法,关心他们的干部,关心他的秘书和身边的干部,没权的单位的干部就看着,乡镇的干部呢,就进村做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
㈣ 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何时成立的有什么职能
经中央批准,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于2010年12月底成立。
党员教育中心加挂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办公室牌子(简称“全国远程办”),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党员教育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负责全国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手机信息系统、咨询服务电话等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承担中央平台的管理使用和服务保障工作;承担全党集中性和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的有关具体事务,负责学习资料和教材的组织编写;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全国党员教育培训重点工程,指导全国党员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及教材建设等。
㈤ 请问中组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182"计划是什么意思,1、8、2各指什么
1、干部在学习培训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回析和解决实际问答题的能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实践上,体现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行动上,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力戒学用脱节、言行不一。
8、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要认真遵守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准发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取消教师资格。
2、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为科学发展和干部健康成长服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学制,完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计,防止和克服脱离实际开展培训。
㈥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是个什么机构
副国级,由政治局委员担任最高负责人。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下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兼任三所干部学院理事会理事长和学院院长。
(6)中组部培训班集训是什么机构扩展阅读:
从具体管辖级别而言,省部级、厅局级干部都归中共中央组织部管,1984年之后,厅局级干部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党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只负责管理省部级干部,这些人亦被称为“中管干部”,意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干部。
这些“中管干部”有: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及其下设机构的正副负责人;中央机关领导干部;中央管理的社会团体领导干部;中央管理的国有重点企业和金融机构领导干部;中央管理的高校领导干部;中央管理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中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及派出的纪检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大新闻媒体的领导等其他中央管理的单位的领导成员。
㈦ 中共中央党校的组织机构
中央党校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哲学教研部、经济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法教研部、中共党史教研部、党建教研部、文史教研部等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简称“八部一所”。设教务部统筹全校教学工作。教务部是在中央党校校委领导下,负责全校教学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各主体班次的招生和学籍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教学保障和远程教学、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分校教学等方面,同时还包括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教务部下设党校教育研究室、招生办公室、教务处、教材处、分校工作办公室以及部办公室等处级机构,分别负责各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 办公厅
协助校领导组织校内日常工作的运转;负责校内外的联系与综合协调、秘书事务、会议、机要、档案、信访、外事、办公自动化、保密、保卫、公务接待工作;承办对地方党校业务指导的具体工作。
下设处级机构6个:综合处、秘书处、机要档案处、保卫处、地方党校工作办公室、外事工作办公室。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代管)。 教务部
编制全校和各分校教学计划,管理、协调教学活动,招收学员,管理学籍;负责组织教学大纲的编写与教材的审定;反映教学情况,研究并提出教学改革方案;开展党校教育规律的研究。
下设处级机构5个:党校教育研究室、招生办公室、教务处、教材处、分校工作办公室。
科研部
编制全校科研规划,管理、协调科研活动,管理科研档案和科研经费;负责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组织评估和宣传科研成果,提供科研信息咨询;组织党校系统的科研协作;负责全校社团组织的管理。
下设处级机构4个:科研规划处、科研管理处、科研协作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承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关的教学、研究、学位研究生培养和教材建设等工作。
下设教研室5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研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
哲学教研部
负责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与现代科技、中外哲学史、战略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6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战略学教研室、伦理学教研室、中外哲学教研室、现代科学技术与科技哲学教研室。
经济学教研部
负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管理、经济学说史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6个: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宏观经济学教研室、微观经济学教研室、发展经济学教研室、经济学说史教研室、管理学教研室。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负责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史、社会学、民族宗教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6个: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教研室、社会主义发展史教研室、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教研室、社会学教研室、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
政法教研部
负责马克思主义法学和政治学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法学、政治学、人权理论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6个:政治学理论教研室、法学理论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人权理论教研室、公共管理教研室、经济法教研室。
中共党史教研部
负责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国现代政党史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5个: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第三教研室、第四教研室、第五教研室。
党的建设教研部
负责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党的建设理论、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党的学说史、政党制度、世界政党比较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5个: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教研室、党的建设原理教研室、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教研室、世界政党比较教研室、政党制度教研室。
文史教研部
负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外语教学及全校学员的体育教学;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4个:文化学教研室、文学教研室、历史教研室、外国语言与文化教研室。
国际战略研究所
负责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政策、港澳和台湾问题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本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下设教研室5个:国际政治研究室、世界经济研究室、当代世界思潮研究室、中国外交研究室、国际关系与台港澳研究室。
研究室
负责党校系统学员和教师思想理论信息的研究和利用工作,协助校领导组织和参与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的专项调研及重要文章的撰写,承担校委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承办校外宣传的组织工作,主办《思想理论内参》,编写《党校年鉴》。
下设处级机构3个:一处、二处、三处。
进修部
组织实施省部级领导干部、地厅(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县(市)委书记和大企业党委书记的轮训工作;承办高级研讨班、专题研究班等有关事宜。
下设处级机构2个:办公室、组教处。
培训部
组织实施地厅(局)级中青年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部门的理论宣传领导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工作。
下设处级机构4个:办公室、组教处、新疆班、西藏班。
研究生院
组织实施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教学与学籍管理、学位评定、就业指导工作;负责省、市(地)两级党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负责在职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工作;负责全国省级党校学位管理和指导工作。
下设处级机构3个:学生处、培养处、在职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图书馆
负责文献、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开发,提供信息服务;管理中央党校及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
下设处级机构3个:办公室、数字资源综合管理中心、文化展览处。
下设教研室一级机构7个:文献采编室、图书馆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参考咨询室、数字资源建设中心、文献研究室、系统与技术保障中心。
组织部
负责校内干部的录用、调配、考核、奖惩、职务任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培训、工资福利、离退休和工勤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校内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学校的专家管理工作;负责出国出境人员的审查等工作。
下设处级机构5个:办公室、干部一处、干部二处、干部三处、人事处。
财务行政管理局
负责全校的后勤综合管理,即校园规划、基建、财务、审计、国有资产和后勤其他事务的综合管理。
财务行政管理局所属单位2个,即基建办公室、财务部
直属处级机构4个:办公室、综合管理处、房地产管理处、卫生处;
基建办公室下设处级机构2个:计划材料处、工程处;
财务部下设处级机构6个:财务一室、财务二室、财务三室、资产管理室、结算中心、审计室。 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及侨务工作等。
下设处级机构4个:办公室(与团委、青年工作处一个机构三块牌子)、组织处、宣传处、机关纪委办公室。校工会为机关党委下属单位。 离退休干部局
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党务工作、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
下设处级机构5个:办公室、党务工作处、宣传教育处、文体工作处、服务处。
报刊社
承担宣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探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反映党政干部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校教育方针,交流党校建设和教学经验等工作。
下设处级机构2个:办公室、经营发展部。
下设教研室级机构7个:总编室、一编室、二编室、专刊室、《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编辑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编辑部、《理论动态》编辑部。
干部教育学院
主要负责受中央部门、企业及地方委托,对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下设处级机构4个:办公室、教务处、教材服务中心、财务处。
下设教研室级机构3个:教研室、培训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
机关服务局
负责全校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即餐饮、交通、医疗保健、物业监管等服务工作,教学、办公、学员生活场所的管理服务工作,供电、供水、供暖、供冷等服务保障工作、校园绿化、环境卫生、房屋修缮及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下设按处级配备领导干部的服务实体8个:餐饮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交通服务中心、医院、园林修缮环卫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监管中心、动力保障中心。
信息中心
负责全校课堂教学保障、远程教学网络、校园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和电话通信等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承办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建设的组织协调和使用管理工作。党校电视台的管理、维护及宣传报道工作,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下设处级机构5个:办公室、电化教学处、远程教学处、校园网络管理处、电视通讯处。 负责党校教材和教学参考读物、干部学习读物、理论研究著作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工作。为全国党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党的干部教育和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下设处级机构5个:办公室、总编室、出版部、发行部、财务室;
下设教研室一级机构5个:一编室、二编室、三编室、四编室、五编室(中央党校求索音像出版社)。 进修部
中央党校进修部,是中央党校校委领导下的学员管理机构,担负着轮训培训高中级领导干部的任务。中央党校进修部的前身是马列学院一部, 1977年中央党校复校时定名为中央党校第一部,1983年8月更名为中央党校进修部。
进修部承担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地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修班、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以及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等中央部委、国家机关各类班次的服务管理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过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有6000多名,地厅级领导干部有26000多名,县委书记2000多名。
现任领导:黄宪起(中央党校校委委员、进修部主任)
培训部
中央党校培训部,是中央党校校委领导下的学员管理机构,负责中青年后备干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
现任领导:罗宗毅(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
研究生院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是中央党校校委领导下的主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直属机构,担负着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组织与管理、学位授予、就业指导、行政管理以及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工作,并对全国省级党校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行业务指导。主要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政策研究能力的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和高素质领导人才。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实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独立进行教学科研和政策研究能力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的前身是中央党校理论部,1981年,经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同意,中央党校招收首批学位研究生。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首批28名硕士研究生,按国家统一标准,以导师制方式进行培养,为中央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积累了初步经验。1983年,中央党校面向全国开始单独招收硕士研究生,当年招生122名。这一阶段的办学方式是,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联合下发招生通知,按照国家规定单独考试录取,严格按照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定标准进行培养,同时从党校实际出发突出党校特色。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批审批,获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等专业中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
中央党校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研究生报考及录取工作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硕士、博士招生指标由教育部下达,硕士入学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博士入学考试依照教育部统一规定。2004年10月,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高层次社会科学人才的学科体系。已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3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还设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博士后流动站;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累计有一级学科下所属的2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学人员700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00多名,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143人,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和一批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截至2009年7月,已毕业学位研究生2457人,其中获博士学位811人、硕士学位1646人;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328人,在读学位研究生近600人。中央党校的学位研究生的学籍、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均由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统一注册,属于严格的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现任领导:韩庆祥(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
㈧ 中组部批准的培训机构有哪些
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和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批准和认可的自愿认证培训的机构只有30家。涵盖QMS、EMS、OHSMS、FSMS和有机产品共五类,其中有机产品审核员培训只有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和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两家,即便是CNCA下属单位、嫡系部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CNCA-P-2002-002)也没有资格。QMS培训资格最多,共26家,国培认证培训中心是最早的,批准号CNCA-P-2002-001,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不怎样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培训机构,没有认证业务,不同于其他培训机构,第二,基本上属于个体私营经济,机构小,五六个人、七八条枪、原先还行,但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分离,机构业务不断剥离,公司业务受到极大影响,现在使用国培字眼的机构、公司有好几家,大多数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他们现在的培训招生基本上靠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其中学校业务最大的有两家、一是高校项目部、另一个是学校业务部,两个人打得一塌糊涂),其次,国培从2000年开始由国家质量认证培训中心更名为北京国培认证培训中心(2006年更名为国培认证培训(北京)中心),去掉了国字号,就没有人认了,其实,它当初起名为国家质量认证培训中心(1993),是因为,它是第一家,那时还没有CNCA呢,他出身于当时的外经贸部,和国际交往较密切,所以后来CNCA亲生的CQC只好委屈排在第二了,如同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国培现在拥有QMS、EMS、OHSMS三项培训资格,没有FSMS和有机产品两大类,但是他却开展了QMS、EMS、OHSMS、FSMS四大类的CCAA笔试考前培训班,看来是糊了不少人。不过国培可能拥有全国最庞大的注册审核员培训教师群体、特别是QMS的,这已是他能开中国第一个GB/T19001-2008注册审核员培训班的原因(2009.3.8),这里还要点明一下,在中国凡是在2009年3月1日之前开办ISO9001:2008或GB/T19001-2008审核员(外审、内审)培训班的,可以说全是骗人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国标呢,而ISO9001的翻译稿、报批稿等是不被ccaa承认的,即便你使的是英文原稿,别忘了,这是在中国,ccaa承认的只有GB,尽忽悠那些瞎着急的笨蛋了。
㈨ 中组部下面有哪些组织机构包括企事业单位之类的
中央组织部内设机构
办公厅
党建研究室
组织局
干部监督局
干部教育局
干部调配局(一局)
党政与外事干部局(二局)
经济与科技教育干部局(三局)
中央与国家机关干部局(四局)
企业干部局(五局)
老干部局
人才工作局
人事局
直属机关管理局
机关党委
党建读物出版社
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