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
卡介苗是出生时候接种,一般没有什么禁忌,只要是健康的宝贝体重大于2500克接可以接种了,接种后2-3周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化脓、破溃的症状,没关系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
㈡ 24. 什么叫卡介苗卡介苗接种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弱毒的活菌疫苗。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和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 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接种的对象是新生儿。 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产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没有发病的危险,从而产生抵抗结核病的能力,接种卡介苗后可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特别是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儿童结核病,如结核性胸膜炎 ,急性血行播散型结核。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㈢ 关于卡介苗
一般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接种卡介苗后,若接种成功的话,2~3个月就可以产生有效免疫力。绝大部分儿童接种卡介苗后3~4周(初种)或1~2周(复种)会出现局部反应,经过红肿浸润、脓疱形成、破溃、结痂这样一个过程,一般在3个月左右脱痂,局部形成疤痕。这是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过程,是有效接种的标志,如不出现此反应,反而提示接种失败,应考虑补种。
大约到小学一年级时,再进行一次结核菌素(OT)试验,若呈阴性,可再种卡介苗一次。
㈣ 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方法是
卡介苗的接种途径一般为皮内注射。通常足月顺产的新生儿,可以在出生后24小时以后就可以准备接种卡介苗,最迟也不应该超过一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三天内接种卡介苗。孩子接种卡介苗以后会出现一定的局部反应,例如注射的部位红肿,进而出现破溃、流脓。但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情况,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平时护理的时候要做好局部的保护工作,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加重。要给孩子穿纯棉的衣物,勤更换干净的衣物,洗澡时也要用干净的纱布包好以避免沾水。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红肿硬结,约10毫米*10毫米,中间逐渐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并留下一永久性圆形瘢痕。皮上接种1~2周即出现红肿,3~4周化脓结痂,1~2个月脱落痊愈,并留下一凹陷的划痕瘢痕。早产儿、有皮肤病变或发热等其他疾病者应暂缓接种;对疑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新生儿,绝对禁忌接种卡介苗,以免发生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
㈤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方法是
卡介苗是活的,无独立的流行结核菌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获得性免疫力,提高其对结核病的抗病能力,接种对象是未接受感染的人,主要是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也受结核菌感染的人和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不必接种,否则有时候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反应。
卡介苗,并不能够预防感染,但是他能够减轻感染后的发病和病情,新生儿和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后,比没有接种过的同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可以减少80%左右,其保护能力可以维持五至十年。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现在都是皮内注射卡介苗,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约1*1厘米红肿硬结,最后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后形成永久性瘢痕。一般早产儿,有皮肤病或者发热的孩子是要暂缓接种的。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红肿硬结,约10毫米*10毫米,中间逐渐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并留下一永久性圆形瘢痕。皮上接种1~2周即出现红肿,3~4周化脓结痂,1~2个月脱落痊愈,并留下一凹陷的划痕瘢痕。
㈥ 卡介苗预防接种知识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结核病的疫苗。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感染,以肺结核为多见。小儿患病在早期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儿表现为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不好、消瘦、盗汗、哭闹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接种禁忌症
1、免疫缺陷病,或因恶性疾病而至免疫应答反应抑制,或使用皮质激素者。
2、早产、难产或伴有明显先天畸形的新生儿。
3、发热、腹泻,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肝、肾等慢性疾病,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应史者。
二、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三、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1、接种卡介苗后一般不会引起发热等全身反应。注射后2周左右可会出现红肿和硬块,逐渐形成白色的小脓疱,可自行吸收或穿破表皮形成浅表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然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永久性瘢痕,整个反应时间持续2~3个月,禁止热敷、挤压和包扎。
2、如接种部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三个月后接种处仍流脓不止等情况,请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进行及时处理,以免延误。
四、接种效果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可提高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降低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尤其是大大降低了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
㈦ 卡介苗接种反应的注意事项
⒈ 本菌苗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⒉ 卡介苗接种时不可使用同一注射器,避免肝炎传染率增高.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⒊ 与其它疫苗同时使用时应不在同侧注射.
⒋ 本菌苗接种后还要和结核病人隔离2个月,以免在这期间受到传染.2-3月后再作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表示接种成功,阴性的应再补种.以后每3-4年复种一次,复种前也应先作结核菌素试验.
⒌ 对化疗后免疫力降低患者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化疗停止及接受活疫苗接种之间的间隔期至少为3个月.
⒍ 若注射后出现疤痕,在处理时切忌手术切除,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将醋酸氢化可的松12.5mg,异烟肼100-300mg,0.5%普鲁卡因溶液适量,充分混合后用消毒注射器将混合液作局部注射,每周2次,连续10次后,停2周,再继续注射,直至疤痕疙瘩变平为止.
⒎ 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如已穿孔可用10%磺胺软膏或20%对氨基柳酸软膏处理.
⒏ 使用时制品应注意避光,活菌苗用时不得日光曝晒.
⒐ 皮内免疫注射时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则会引起严重深部脓肿,长期不愈.注射剂量过高可致接种处脓肿或淋巴结炎,应遵循推荐剂量.
⒑ 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菌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
⒒ 制备该品者应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盛装过疫苗的容器,注射器及其它物品不得用作其它注射,以防产生化脓反应.丢弃前应消毒处理.
⒓ 冻干注射剂菌苗稀释方法: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放置1分钟后摇动安瓿使之溶化,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忌】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脑等疾病,极度营养不良,湿疹及其它皮肤病,HⅣ感染者不予接种.使用前须先作结核菌素皮试,呈阴性者方可接种.
㈧ 接种卡介苗正确操作方法
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操作方法:
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㈨ 肺结核防治知识题
肺结核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一、 单选题
1. 描述结核病的人群分布特点时,最佳的指标是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生存率
2. 您在监视病人接受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如果遇到一般的药物毒副反应,下列何种处理方式是可取的
A. 立即停药
B. 立即减量
C. 立即改药
D. 立即住院
E. 立即报告
3.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下列错误的做法挑出
A. 病人的痰液要及时消毒
B. 避免儿童与病人接触
C. 病人寝具餐具单用,勤消毒
D. 病人要在发热门诊就诊
E. 探视病人时应该戴口罩
4. 对结核杆菌的认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B. 微生物学分离培养中生长缓慢
C. 阳光下曝晒2小时也不能被杀灭
D. 阴湿处可生存5个月以上
E. 既不产内毒素也不产外毒素
5.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B.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
C. 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
D. 各类结核病人
6. 肺结核病人的管理重点内容是:
A. 督导病人复查
B. 督导病人休息
C. 督导病人规律用药
D. 知道病人具体消毒
7. 肺结核主要传染途径是
A. 吸入含结核菌的飞沫核
B. 与肺结核病人共餐
C. 与肺结核病人握手
D. 吸入含结核菌的尘埃
8. 考核肺结核化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A. x线好转
B. 症状好转
C. 血沉下降
D. 痰结核菌转阴性
9. 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A. 小学生
B. 青年人
C. 新生儿
D. 结核病高发人群
二、 多选题
1. 结核病分类
A. 原发性肺结核
B.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C. 继发性肺结核
D. 结核性胸膜炎
E. 肺外结核
2. 肺结核病人的症状
A. 倦怠、乏力
B. 低热
C. 打喷嚏
D. 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E. 多关节肿痛
3. 以下哪些是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方法
A. 核酸探针、PCR及DNA印迹杂交等测定结核菌DNA
B. 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
C. 脑脊液培养
D. PPD试验
E. OT试验
4. 以下哪些是初治肺结核?
A. 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
B. 慢性排菌者
C. 正进行标准化治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
D. 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E. 不规则化疗已满3个月的患者
5. 以下哪些是复治肺结核?
A. 初治失败的患者
B. 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
C. 慢性排菌患者
D. 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
E. 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三、 是非题
1. 结核杆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在无芽胞细菌中最强,耐高温。
2.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因90%发生于成年人,又称成人型肺结核。
3. 结核菌的检测中,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直接厚涂片阳性率优于薄涂片,为目前普遍采用。
4. 化疗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
5. 排菌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飞扬,亦是一种传播方式。
6. 肺结核病人特别易于发生HIV/AIDS,而且可加速AIDS死亡。
7. 痰检结核菌试验阴性,则可以肯定该人没有传染性。
8. 痰检结核菌试验阴性,说明该人未患结核病。
9. PPD试验阳性强弱与结核病的活动程度有直接关系。
10. HIV/AIDS被认为是结核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11. 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
12. 阳光[紫外线]对结核菌有强的杀灭作用。
13. 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者与涂片阳性者具有同等程度的传染性。
14. 结核菌在非动物机体内的自然界中生长繁殖缓慢。
15.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在有效治疗下能很快失去传染性。
16.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病人数仅次于印度。
四、 填空题
1. 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
2.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3. 肺结核的化疗原则为()。
4. 结核病的高危因素有()。
5. 目前,我国结核病流行特点为()。
6.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7. 肺结核传染源:()、()。
8. 目前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
9. 现代结核病控制措施的核心是()。
10. 抗结合治疗的原则是()、()、()、()、()。
11. 影响肺结核传染的主要因素有传染源()大小,病人()频度与传染源接触()程度和空气中含()密度。
12. 感染结核菌后仅5~10%的人发生结核病,主要决定于感染结核菌的()和(),更重要的决定于()。
13. 痰涂片检查是发现(),确定()、()和考核()的最重要的依据。
14. 可疑肺结核的症状是()、()或()。
五、 简答题
1. 如何杀灭结核杆菌?
2. 什么是多发耐药结核菌?
3. 如何预防肺结核?
4. 何为Bactec快速培养法?
5. 应如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6. 影响结核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 请简述结核病预防措施的主要内容。
8. 请简述PPD试验的方法及其阳性结果的意义。
9. 请说明如何管理肺结核病的传染源。
10. 简述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的处理原则。
11. 什么叫痰涂片阳性肺结核?
12. 简述肺结核治疗的全程督导管理的含义。
13. 简述肺结核的全身症状和呼吸症状。
14. 简述减少结核菌传播的主要措施。
15. 简述卡介苗的作用和不足。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C 2.E 3.D 4.C 5.B
6.C 7.A 8.D 9.C
二、 多选题
1.ABCDE 2.ABDE 3.ABDE 4.ACD 5.ABCD
三、 是非题
1.错 2. 错 3.对 4.对 5.对
6. 错 7. 错 8. 错 9. 错 10.对
11.对 12.对 13. 错 14. 错 15.对
16. 对
四、 填空题
1. 开放性肺结核病人
2. 飞沫传染
3.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
4. 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尤其是与痰菌阳性肺结核者的接触]、营养不良、糖尿病史、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役抑制剂应用史等。
5. 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青壮年结核病患病和死亡比例高。
6.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经破损皮肤粘膜或泌尿生殖道传播
7. 肺结核患者[主要为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动物[特别是结核病牛]
8. 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
9. 直接督导下的短程疗法
10.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11. 排菌量,咳嗽症状,密切,飞沫核
12. 量,毒力,人体的抵抗力
13. 传染源,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
14. 咳嗽、咳痰三周以上、咯血
五、 简答题
1.
高压蒸汽[1kg/cm2,121℃]30min对痰或其他含菌标本、污染器材或衣服均可起灭菌作用;在直射太阳光下曝晒,可杀死附着衣服、寝具、书籍及薄层痰液中结核杆菌;紫外线灯照射距离30cm、时间30min可杀菌。75%乙醇2min、5%石炭酸溶液经24h才能灭菌;1%升汞液5~10min可杀死培养物中结核杆菌。
2.
是指病人排出的结核杆菌至少已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产生耐药的结核病或对5种基本抗结核药INH、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中两种以上耐药者。
3. 加强领导、防痨宣传教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抗病力、抗结核药物的预防性治疗。
4. 该法为将痰等标本接种于含有14 C的棕榈酸为底物的7H12的培养基中,如有分枝杆菌生长,其代谢产物与底物作用则产生有放射性14 CO
2,由BACTE TB460自动检测14 CO
2的含量以生长指数[GI]表示,涂片阳性标本生长时间8天,涂片阴性标本则需14天,明显短于改良罗氏培养基所需时间。
5.
主张采用每日用药,疗程要延长至21个月为宜,WHO推荐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可以混合用于治疗,一线药物中除INH和RFP已耐药外,仍可根据敏感情况选用:SM、PZA、EMB。二线抗结核药物是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主药,包括阿米卡星[AMK]和卷曲霉素等;乙硫异烟胺[1314H]、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OFLX]和左氟沙星[LVFX];环丝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布汀[RBT];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盐[伯星肼,PSNZ]等。
6. 自然因素、病原生物因素及社会因素对结核病流行的各个环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地理条件、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对结核病的流行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目前来看,这种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往往是有限的。
结核杆菌株之间毒力有较大差异,不同类型的病人排出结核杆菌数量不同,其传染性亦不同。感染的结核杆菌活力越强,引起的结核杆菌素反应也越强烈。
社会因素对结核病流行有很大影响,全球结核病发病95%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结核病发病在移民、监狱和贫困人群中高发。
7.
首先加强疫情监测;其次管理传染源:①对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应严格隔离,待痰菌检查两次阴性,病灶吸收,方可解除隔离。②对痰涂片或培养阴性病人只需要作好登记,由社区医生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保证患者按时、足量、足疗程、正确地使用化学疗法。③对病牛和牛乳制品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结核病从病畜传染到人类。再则作好病人的消毒隔离,病人的寝具、食具独用,并定期消毒。病人不宜与儿童接触,被褥经常放在太阳下曝晒。另外要保护易感人群,如预防接种,我国规定新生儿出生时即接种卡介苗,每隔4~5年对PPD试验转阴者补种。化学预防既可防止PPD试验阴性者在密切接触时感染,又可防止已感染者发病及非活动性肺结核的复发。
8.
结核杆菌特异性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方法:0.1mlPPD稀释液于前臂内侧皮内注射,使局部形成直径约6~8mm圆形桔皮样皮丘。72小时观察并记录结果。以局部硬结[不宜用红晕作标准]平均直径[纵径和横径相加除以2]作为分度标准。
PPD阳性意义:①曾感染过结核杆菌或已接种卡介苗者;②3岁以内儿童未接种卡介苗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③新近阳转表示有患结核可能;④PPD反应强弱与结核病之活动程度无直接关系。
9.
管理结合传染源主要包括:①对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应严格隔离,待痰菌检查两次阴性,病灶吸收,方可解除隔离。②对痰涂片或培养阴性病人只需要作好登记,由社区医生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保证患者按时、足量、足疗程、正确地使用化学疗法。对现症病人坚持维持足够的治疗时间。化学药物治疗是降低结核患病率、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休息和足够的营养是辅助性的治疗手段。对病牛和乳制品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结核病从病畜传染到人类。
10.
抗结合药物毒副反应的处理原则:①副反应轻微的病人应在医生的观察下继续用药;②口服抗结核药物应空腹顿服,如病人对药物耐受性较差,应由县[区]结防所[科]医生决定将空腹该为饭后顿服或分服;③如反应重,应及时报告县[区]结防所[科]或嘱咐病人到上述机构就诊,不得自行任意更改化疗方案;④如发生严重反应,应及时停药并报告上级部门,及时到县[区]结防所[科]门诊或转综合医疗机构诊治。
11.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两次阳性或一次阳性加上胸部x线符合结核病表现,或一次涂片阳性加上结核菌培养阳性。
12. 全程督导管理
在六个月化疗过程中病人每次用药在医务人员[或家庭成员、志愿者]观察下进行,用药后记录,如病人未按时用药,应在24小时内设法补上。
13.
肺结核全身症状,轻症可无明显症状,一般有全身不适、乏力、食差、体重减轻、低热、盗汗和妇女月经不调,急性发展病人可有高烧。呼吸症状:咳嗽、咳痰、咯血、部分病人胸背不适或胸痛,病变广泛时可有呼吸困难。
14. 主要措施 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传染源,加强督导管理,家庭内房间及时通风,阳光照射,病人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嘴,不随地吐痰。
15. 卡介苗作用
提高儿童对结核杆菌感染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儿童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不足是指不能完全防止发生结核病,对预防成人结核病无明显效果。
㈩ 关于卡介苗正确的接种方法
病情分析:你好,卡介苗的接种部位应该是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剂量为0.1.
指导意见: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多数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