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培训计划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2-06-05 22:01:33

1.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有哪些

护理核心制度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护理会诊制度、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

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为反应可以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社会的——亲属单位的关心;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1)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护理人员的职责:

护理部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2. 护理的核心制度是什么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本制度,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是规范护理工作的指南。

3. 护理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是什么

护理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是:

1、新护士培训计划分为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护理部进行,依据新护士个人情况,帮助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历史和现状及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职责、护士行为规范要求、熟悉基本护理技能操作规范等。

第二阶段:在所轮转的科室内进行,主要为专科知识培训。各相关护士长要详细列出转科期间期须了解、掌握的相关制度、操作标准、护理工作方法程序、培训内容及时间、考核方式均应有记录。

2、制订完善的护理工作标准是新护士培训效果的关键。

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操作标准、特殊及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及护理工作技巧等项目均按护理部制定的统一护理质量标准逐项进行。

3、具体培训各相关科室护士长将培训计划及工作标准在新护士进科时向每位新护士讲解,使其了解培训目标、内容、工作标准及考核方式。由护士长详细介绍培训步骤,了解新护士的认知状态。讲解学习方法,介绍病房带教老师特点。减轻新护士的思想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4、规范化教学病房护士长、教学老师及病房均备有一套完整的新护士培训计划及护理工作标准,教学老师对照工作标准进行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规范化的教与学。

5、培训方式采取科内、病房集中培训,病房专人带教、单独讲解及对照标准自学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培训。

6、考核方式采用护理部考核与科室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一方面考核新护士的业务能力,一方面了解各科的带教效果。最后由护理部组织进行全面的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考核成绩将进入个人技术档案。

护理培训目的:

护理培训目的是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熟悉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和基础护理操作,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并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培训,使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4.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②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麻醉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③输血查对制度:

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④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消毒供应室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患者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不能将贵重物品、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必须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并签名。

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

参考资料网络--护理技术

5. 如何执行好护理核心制度课件

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从关注细节入手
随着脑科医院规章制度落实年活动的不断深入,全院掀起了学制度、用制度的良好风气。在护理工作中,护理核心制度能否保证落实到位并使患者感到满意,关键取决于细节。
第一 关注护理服务细节
护理服务包括内涵性服务和外在性服务。护理内涵性服务是骨架,经过强化培训能得到提高,这是护理部及科室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培训的目的。护理外在性服务是血肉,其服务的细节易被忽视,而这正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定期组织的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化培训塑造了良好的护理人员职业形象。在护理活动中,只有注重细节和情感投入,护理服务才会生动和完美。
第二 安全管理是根本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实行预警案例报告制度。对工作中发生的差错或报纸、杂志报道的护理缺陷,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并受到教育,让同类的差错没有机会发生。实行无惩罚上报制度,并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不完善的流程进行修改,避免重复犯错。如在输液注射查对中,实施反问式核对,将原来的叫姓名改为问病人姓名,得到肯定答复后再执行输液注射,大大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第三 严格的质量督导支持
科室成立护理管理质控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岗位职责与流程,对科室工作进行随时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追踪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到三不放过:发现问题没纠正不放过;解决问题没分析原因不放过;分析了原因没让大家受到教育不放过。护理部管理与质控小组检查形成互补,并通过科室护士长互查的方式进行正面经验推广与反面案例警示,做到资源共享,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第四 护士激励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人性化不是放任、放纵、放肆。只有严格要求,培养出高尚的职业素质,我们的护士才有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对护士真正负责,这才是最大的人性化。医院有着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流程,工作程序用来指导护士如何把事情做对,工作制度让护士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以及做错了怎么办。工作中护士应树立规则胜于一切的思想,不折不扣的执行。选派护理骨干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并组织交流。每年评选优秀护士与护理服务标兵,将她们的感人事迹通过大屏幕滚动播出,增强职业自豪感,激励全院护理人员。
我们从事着与患者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职业,任何细节和环节的疏漏,都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关注护理细节开始,不断提高职业素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为医院优质品牌的建立不断努力。

6. 护理核心制度有哪些

护理核心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专;属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6、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2)、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3)、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4)、手术查对制度;

(5)、供应室查对制度;

(6)、饮食查对制度。

7、给药制度;

8、护理查房制度;

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0、护理会诊制度;

11、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4、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6)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执行基础或常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了解观察病人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体重营养定期观察监测,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基本安全等。

如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思想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程度;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7. 护理核心制度有哪些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本制度,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是规范护理工作的指南。

护理核心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2)、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3)、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4)、手术查对制度

(5)、供应室查对制度

(6)、饮食查对制度

6、给药制度

7、护理查房制度

8、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9、护理会诊制度

10、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护理工作的特点:与病人接触最多、最直接具体执行医疗行为工作繁琐、细碎要求胆大、心细、责任心强技术与经验同等

8. 护士的十六项核心制度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十五、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十六、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9. 护理核心制度是什么

护理核心制度包括:

①查对制度

②值班、交接班制度

③分级护理制度

④执行医嘱制度

⑤抢救制度

⑥护理不良事件与报告制度

⑦护理安全制度

⑧消毒隔离制度

这些护理工作核心制度都是护士必须完全掌握的知识,只有遵守了这些制度,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研究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并落实。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全面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

(9)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目的在于:

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

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一个人生病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病人往往难以一下子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还能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阅读全文

与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宣传片的策划方案 浏览:160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所需要的能力 浏览:428
优鲨电子商务 浏览:522
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浏览:661
校园保安培训方案 浏览:843
优衣库市场营销策略的发现 浏览:329
最重要的网络营销工具 浏览:578
美的产品促销活动总结 浏览:453
产品售后技术培训方案 浏览:322
试用期员工培训及考核方案 浏览:57
银行开业活动存款营销方案 浏览:301
华为市场营销广告战略 浏览:997
2p大市场营销 浏览:965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8
市场营销培训哪家好 浏览:213
企业文化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浏览:270
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饭店 浏览:165
农村党员就业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9
教师全员培训研修方案 浏览:873
旅游电子商务实验报告 浏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