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中班制作超轻粘土课题有哪些
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了,不适合用纸粘土教学,因为纸粘土离开包装后一般外表皮10-15分钟就会干燥,再次加工就会出现干裂纹路。事实上我在澳洲这边给3年级左右的孩子上纸粘土制作的课程还有着不少孩子出现做到一半干掉无法继续的事情,事实上我已经严格规范了每一部分的制作时间,而且是做一部分,从包装中取一部分再发给他们。 所以制作时需要较为迅速并且适当的使用水作为湿润和粘合剂,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难度太高了。推荐使用橡皮泥就好,一般3年级以后的小学生才适合接触纸粘土这种材料。 至于选题,可以考虑外形不严谨的为主。千万别去挑选卡通片之类的作为选题,因为越是出名的对于外形方面就越是严谨,哪怕它们看起来很简单。就好像米老鼠这种经典形象,非常简单并且众所周知,但即便是成年人让他画出或者作出米老鼠的形象很有可能会四不像,因为大家太熟悉了,所以哪怕是一点的不同都会让人觉得四不像。我觉得这很打击制作者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所以推荐类似食物、花鸟鱼虫、小房子这些更有特色并且外形非常不严谨适合自由发挥的选题。具体点比方说食物,就可以选快餐作为主题,橘色【面包】、黄色【cheese】、绿色【蔬菜】、棕色【牛肉饼】、红色【番茄】就可以制作成一个汉堡,而且基本上全都是捏成片状叠起来就好了。再比如鱼,甭管是锦鲤金鱼热带鱼,鳗鱼鲨鱼比目鱼,只要做出特征就好了,这更加的自由而且简单。
B. 幼儿园粘土区材料投放
小班:小班幼儿在美工区的泥工活动中主要是认识泥工的简单工具和材料,通过自己的操作感知泥是柔软的、可塑的。小班幼儿泥工活动的主要技能要求有以下几种:团圆、搓长、压扁等。美工区的泥工材料要软硬适中,另外,还可以在区域中投放一些陶泥、各色橡皮泥(彩泥的颜色不宜过多)、面团等。 中班:中班幼儿已基本学会使用:捏、挖、嵌接等方法以使儿童作品形象更生动、真实,也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出简单的情节,因此区域中要多投放一些颜料、豆类、木棒、瓶盖等可供幼儿使用或创造的辅助性材料。 大班: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泥工活动,已能运用辅助工具和材料细致、生动地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细节。这时要给他们多提供一些泥工工具、模具和更多的可供幼儿想象的半成品材料,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探索发现投放方式是一种将教学目标隐蔽化的材料投放方式,即教师对活动材料进行大致的规划,将预设的学习目标落实到一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间接达成目标。探索发现式具体又有两种投放方式:一是问题情景式投放,即通过材料投放来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让幼儿通过探索逐渐接近正确的知识。比如,为了让幼儿获得沉浮的经验,教师投放了玩水的材料,当幼儿认为大的东西会沉下去时,教师便投放小的下沉物和大的上浮物,让幼儿产生认知冲突,通过再次探索获得新的认识。二是经验系统化投放,即通过若干并列或递进的探索活动,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经验。
C. 幼儿园超轻粘土西瓜教案
D. 幼儿园大班超轻粘土教案2000字
美妙的食物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轻黏土,了解软陶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2、巩固黏土活动的各种制作技能及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掌握一种新的技巧--挑和卷,对一些食物的制作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3、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制作,体验轻黏土作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轻黏土材料的特性与食物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掌握新的技巧--挑和卷。 三、教学准备: 1、幼儿已经掌握橡皮泥团圆,搓条,按压的技巧;了解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食物的特征。 2、背景音乐,喜洋洋餐厅环境布置。教师示范食物作品若干,幻灯片,纸黏土若干。 各种制作工具如牙签,瓶盖,纸盘子。 四、教学过程 1、听喜洋洋音乐和老师一起跳舞,准备去喜洋洋餐厅吃饭。(50秒音乐) 2、到了餐厅后,告诉幼儿厨师们忙不过来,需要聘请几位优秀的厨师来帮忙,谁愿意来帮忙呀?(孩子们都举手) 二、中间环节。 1、告诉孩子们:今天做饭的材料是:超轻黏土。介绍一些它的特性。 一定要告诉孩子它做出来的东西很漂亮但是不能吃。 2、播放幻灯片,看一看餐厅的菜单里有什么食物。(增长孩子的见识) 3、老师详细讲解制作方法与步骤,特别要讲新的技法---挑和卷。老师出示自己制作好的食物展示。 4、指导幼儿自己动手用今天新教的技巧创作食物,老师给予指导,让孩子都能掌握挑和卷的动作。 三、展示食品 1、让先做好的孩子讲一讲自己做的是什么。老师对幼儿全面评价、积极评价,鼓励孩子创新求异。
E. 幼儿做粘土游戏有何益处如何指导呢
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要尽可能使孩子接触各种游戏材料,以求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感觉和情感。粘士,除了泥性粘土外,还有纸性粘土和油性粘土。在此,只谈谈普通的泥性粘土。要进行这种游戏,需要把柔软性适度的粘土堆成个大块,再准备些粘土板和手巾。接触粘土,会产生一种特有的触觉。单单揉搓和拍打,就会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趣味,这是在绘面活动中体验不到的。孩子们最初的制作,只是类似米团,蛇一样的东西。因此,可以让他们熟悉-一下粘上材料的性质,树立制作的信心。年幼些的孩子,捏一些令人莫明其妙的东西,并自己给它们起名字,就觉得很知足,但逐渐就做得象样些了。仔细观察一下,那些人和动物的头和身子还有手,脚,都是分别制作,然后组合的。甚至眼睛和鼻子都是后安上去的,这是幼儿一般的制作方法。甚至还有些孩子从泥块中硬揪出几块粘泥做手脚。这说明他们并不知道制作方法,这就需要大人耐心地教给他。如在组装时,沾上点水等诸如此类的制作方法。
F. 小班黏土南瓜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区别并练习发出n、l两个音。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初步学会用礼貌用语称呼“您”与“您好”。
3、能大胆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游戏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老奶奶头饰
2、南瓜教具若干,篮子3—5个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带老奶奶头饰像幼儿问好,请幼儿发准“奶奶”的音)老奶奶年纪大了做事不灵活了,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奶奶把种在地里的南瓜运回家。
2、交代游戏的玩法及简单的规则
要求幼儿手拿篮子,边念儿歌边走。儿歌念完后必须站在某一幼儿面前,然后将篮子交给她。交换位置后游戏继续进行。听到“老奶奶来了”的声音后,幼儿应将篮子里的南瓜送给老奶奶,并大声地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
3、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奶奶、南瓜和篮子”等字音。
(2)教师装扮小朋友,边念儿歌边送南瓜,将篮子送给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游戏开展2—3轮后,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到指令后将南瓜送给老师。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请3—5位幼儿给奶奶送南瓜,请一位幼儿扮作老奶奶。开始玩,其他幼儿念儿歌。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送南瓜》
小篮子,
手中拿。
我给奶奶送南瓜,
奶奶乐得笑哈哈。
G. 上海有没有做超轻粘土培训的我是幼儿园老师,想学习后开特色课程!
1去商场儿童玩具区转转 有做粘土课的 可以问他们
2手工客 可以视频图片自学
H. 幼儿园大班超轻粘土海底贴纸画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捏、压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 2.合作奖作品粘贴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式装有蓝色水的矿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制样品、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自制作品,引导幼儿感受瓶贴画的特殊样式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交流,创设情境) 师:那就要认真观察哦,看谁是最棒的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嘛?那现在我们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险咧,往这边看 ①教师出示作品:瓶子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这样把作品贴在瓶子上与我们平时直接摆放在泥工板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发现瓶贴画是围绕瓶壁制作的,很具立体感,让人觉得鱼儿似乎真的在游动)-幼儿说居多 ②引导幼儿观察瓶贴画的构图特点 老师转动瓶子,说:仔细看看,瓶子上的鱼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由于鱼儿位置高低起伏的变化,使画面更富层次感) 2. 师幼共同探索瓶贴画的制作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经验 师:小朋友们,探险历程即将开始喽,你在平时看到的海底世界里面还有什么呢?想不想试一试,看谁的海底世界最丰富最有趣呢? ①幼儿初步尝试进行泥贴制作,并探究泥贴的方法 师:现在请每一位小朋友都来试一试,用橡皮泥制作一条鱼贴在瓶子上,看看怎样才能牢固地贴上去(幼儿思考空间) ②讨论:你用了什么方法能牢固地贴上去? ③引导幼儿,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开动小脑筋的时刻到了!看谁反应最快。迁移到在瓶贴制作中,除了表现鱼还可以表现哪些海底生物呢?例如海草 3.幼儿制作瓶贴画,教师指导 ①每三人小组合作完成2到3个作品,注意整体布局 ②提醒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现鱼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变化 ③提醒幼儿在瓶子的下半部分制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丰富画面的内容 (指导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他们捏比较简单的鱼,或可以让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样品不可固定幼儿思维,尽可能给幼儿展示空间) 4.欣赏和评价 展示每一组作品,幼儿欣赏,老师用相机拍摄,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教室(赏识教育很重要) 师:海底世界,因为小朋友的到来和参与,让这次探险变得越来越有趣生动,小朋友,开不开心! (结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