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意义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能够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是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不仅能增强各级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关作业人员对“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而且能使他们提高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法制意识。
其次,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能够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使广大作业人员掌握各种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减少人的失误,控制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使广大从业人员在安全意识上真正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从而达到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目的。
② 特种设备培训总结
2009 年在公司和本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各位同事的 大力支持下,本人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立足驾驶员岗位 的工作特点,勤奋工作,诚恳待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 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全年做到了安全行车**万公 里无事故,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 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能够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根据公司统一安排,今年以来能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企业文 化培训,同时能关心时事,利用报纸、广播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在 政治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行动上做到与上级的要求 和公司的决策保持一致,自身素质有明显提高,能在执行任务期 间,文明驾驶,礼貌待客,热情服务,自觉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形 象。 二、认真钻研本职业务,确保安全行驶无事故 一年来,能始终牢记“行车万里,安全第一”的总目标,在 日常工作中,结合自身工作要求,能认真学习和钻研驾驶专业知 识。同时爱护车辆,勤俭节约,对所驾驶的车辆及时检查、维修, 每天做好对车辆的清洁工作,做到车子每日如新。平时注意掌握 车辆的状况,及时做好保养等工作,使车况良好。认真坚持“三 检”“一保”制度,做到不开快车,不酒后驾车,不私自出车等。 、
认真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时刻提高警惕,严格遵 守规章制度,保证每一次出行都遵纪守法、文明驾驶,确保安全 出车,文明驾车。 三、严格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司机,一年来我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遵循职业 道德规范。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个人利益服从 全局利益,增强时间观念,服从领导,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 误事。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只要有需要时早晚或节假日都能随叫 随到,不计报酬从无怨言;在资料文件的传递工作,做到及时传 递无差错,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和同事所交给的工作和任务。 2009 年已经过去,我在安全驾驶方面和日常工作取得了一 定成效,也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但是我也深知与领 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会发扬 优势,克服不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进一步增强服务意 识,争取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③ 特种设备培训的目的
人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错误操作,玩忽职守,都是造成特种专设备事故的主要因属素。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可以说是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可有效监控本单位特种设备运行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状况,有效减少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和事故。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能够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是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不仅能增强各级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关作业人员对“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而且能使他们提高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法制意识。
④ 如何开展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
正特种设来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是自关系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培训工作的经验,对目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提升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与素质,从人的环节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从监管环节来看,违规使用特别是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也间接反映了企业对作业人员培训工作认识的不足。
⑤ 特种设备操作员每年是否需要再培训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140号总局令《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对持证人员在4年内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不间断作业要求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要求,且无违章操作或者管理等不良记录、未造成事故的,发证部门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准予复审合格,并在证书正本上加盖发证部门复审合格章。
复审不合格、逾期未复审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予以注销。
所以每年不需要进行培训
⑥ 特种设备的使用都有哪些要求
特种设备的使用:
1、特种设备的购置
要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首先必须把好特种设备的准入关,特种设备在选购时,除满足生产要求外,根据规定必须保证安全要求,选购必须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出厂标准,同时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对购置的特种设备是否符合以下相关文件进行判断。
(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3)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
(4)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2、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
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必须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的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将安全检查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在作业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国家统一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4、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保证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特种设备档案必须是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全过程的文字记载,它向人们提供特种设备各个过程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掌握和分析特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与改造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安装、维修保养和改造时必须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来完成。竣工后,安装、维修保养、改造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过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的定期检验
在用特种设备实行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使用单位必须按期向所在地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当检查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同时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特种设备的报废
标准或技术规程中有寿命要求的特种设备或零件应当按照相应的要求予以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向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办理注销。
8、建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顸案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特性建立相适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演练,对其可行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确保当事故发生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真正起作用,防止灾害扩大,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旦事故发生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还必须符合防爆安全技术条件。
总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特种设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使特种设备的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其安全性能和技术状况,了解和掌握运行规律,防止盲目使用特种设备,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9、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及定期检验
1)特种设备行政许可
(1)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变更。特种设备停用、注销、过户、迁移、重新启用应到质监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3)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证书方可上岗操作。作业人员必须与企业办理聘任手续并到质监部门备案。
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
(1)特种设备报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特种设备的检验日期可从检验报告、合格标志查看)。
(2)特种设备报检要求。起重机械报检时必须提供保养合同、有效的作业人员证件。
(3)特种设备换证。特种设备检验合格后,携带使用证、检验合格标志、检验报告、保养合同、保养单位的保养资质到质监部门办理年审换证手续。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落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必须在本单位内对特种设备作业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节能教育。做到有安全培训计划,有培训记录,有培训考核。
⑦ 特种设备从业人员需要接受哪些安全教育培训
你好,主要是:
安全技术理论.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理论知识.
实际操专作.包括安全基础知属识和安全技术理论知识.
包括实际操作要领及实际操作技能.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三)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四)拒绝违章指挥;
(五)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六)其他有关规定。
⑧ 特种设备演练前的培训内客
你好,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