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培训计划

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1-05-13 18:47:12

⑴ 如何落实教育管理的各环节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的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三)工作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四)主要任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三、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
(一)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增强适宜性,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要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充实学业质量要求,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
教育部将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先行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科学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制订(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高等学校要完善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提出高等学校相关教材编写、修订和使用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调整完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三)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要优化教材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进一步提炼和精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避免内容偏多、偏深。要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材;组织编写、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材;用好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规划教材并及时修订完善,同时编好、修订工程规划教材以外的大学相关教材。各地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
(四)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地要组织开展育人思想和方法研讨活动,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要求融入到相关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各地要启动实施一批教学改革项目,激发学校和教师创新育人方式方法。
(五)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考试命题人员资格制度,命题人员应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实际以及学校招生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研制人员在中、高考命题中的作用。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各地要组织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将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
(六)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教师教育院校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建立以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研究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研修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各级教师培训与研修要在以本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兼顾相关学科基本内容。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中的作用。
(七)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指导专业组织,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教学研究与指导。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学校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挂职。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家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联合宣传思想、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八)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教育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教学一线,就推进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就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基地要选择一批中小学作为学科教学研究实验学校。鼓励各地建立相应研究平台和实验基地。各地要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充分整合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等力量,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九)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地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学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开发服务于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区域内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交流,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学校要探索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育人的有效途径。
(十)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各地和学校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进一步落实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教育部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定期对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修改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各地要根据监测结果,加强和改进课程实施工作。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课程要求,确保教学效果。

⑵ 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中的跟我学视频怎么打不开

出现这个问题一般是因为浏览器的原因,或者是flash的原因,如果是浏览器的原因,建议换成QQ浏览器,如果是flash的原因,建议升级

⑶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进度要求

2012年启动安排所有教学点的设备采购与配置,并力争于2013年3月前东部地区全部教学点、中西部地区70%教学点设备安装到位(进度安排见附件),为2013年春季开学使用做好准备。2013年春季开学后,各地要组织各教学点逐步利用配备的设备与资源开展教学。2013年年底前要完成全国所有教学点建设任务。

⑷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建设目标

2012、2013两年,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以县域为单位、发挥中心校作用,组织教学点应用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好服务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⑸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建设内容

以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目标,支持各教学点建设可接收数字教育资源并利用资源开展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并通过卫星传输方式,推送数字教育资源至各教学点。有条件的地区,可在中央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投入,提高设备和资源应用水平。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还应配备摄像头,利用网络建立亲子热线,满足教学点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交流需要。

⑹ 骐骥教育谈农村教育该如何改善

农村教育的优与劣关系到每一个农村孩子的未来,“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这是在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务院总理晒出来的梦想。但是在这一梦想背后却是农村教育现实的“痛”,农村学校生源减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学校销声匿迹,校舍闲置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该走向何方,已经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热点、难点问题。

⑺ 海南省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总结怎么写

2012年秋季,上丰学校为了配合省电教馆认真做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建设项目前期摸底调查工作。
摸底调查包括,各教学点设立的时间、师生、班级、信息化设备(指能正常使用的)、接入互联网等基本情况。最后确定7个教学点,霞江小学、蕃村小学、赵村小学、岩源小学、禹坑教学点、西坑教学点、吴家坦教学点。
本次摸底调查将为制定歙县项目建设方案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也是省里对各地教学点项目实施的主要依据。学校高度重视,在摸底调查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013年初,上丰学校被歙县教育局,确定歙县首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
学校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以宋元庆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有宋东兵、吴玲英、方宏伟组成的具体负责,要像抓“农远工程”工作一样抓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共同努力,打好这场硬仗,确保了我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
二、明确目标任务及进度安排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安徽省下达我校7个教学点的计划任务2013年一次性完成。
(二)进度安排
按照歙县电教馆的要求,我校2013年“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实施主要分为五个工作阶段,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进度安排详见附件。
三、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按照歙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技术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选择“基本方案”,为各教学点配备卫星接收播放设备。按项目实施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合理选择项目安装位置,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使用布线安装图,安装好强弱电的布线,规范安全用电设施。同时做好防尘、防盗措施。
2.各教学点选择一间教室,作为数字资源接收室和教学应用专用教室。
3.配套解决防盗设施。学校自筹经费,为实施项目的教学点配套统一解决防盗设施等。
(二)设备分发工作
但由于上丰学校教学点数量较多且地处位置分散,6月7日,这天倾盆大雨,学校安排宋元庆、宋东兵、方宏伟老师冒着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的处境、克服各种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工作半夜,使用方便面充饥。积极、主动与歙县新华书店沟通与配合,做好项目设备分发转运工作,确保设备及时到位。
(三)安装调试工作
设施设备到位后,学校配合歙县新华书店认真学习设备安装技术,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做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确保所有设施设备安装后正常运行。
(四)项目县级验收工作
6月13日上午,歙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上丰学校,深入教学点对上丰学校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
验收组首先来到霞江小学,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合理的布局、规范的施工、优美的环境、认真的实施、及时的应用等给予充分肯定。验收组查看了设备的财产登记、使用培训、应用记录等资料,随机抽取了老教师进行操作和使用,对教师的熟练操作、使用情况档案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验收组对霞江小学完成验收后,又马不停蹄随机来到蕃村小学、赵村小学检查了项目的建设和应用情况。难过对三个教学点检查组抽样验收检查,验收组充分肯定上丰学校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认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只要领导真正重视,吃透文件精神,按要求规范安装、严格强弱电分离,强化安全管理、抓好培训应用,细致扎实实施,就一定很好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效益,更好为教学点的教育教学服务。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上丰学校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工作,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准备。
歙县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施工单位县新华书店领导及技术员随同参加验收工作。
(五)项目县级验收工作之后整改
1.学校认真听取方宏伟老师参与县级检查组对歙县坑口学校、歙县郑村学校项目检查的工作汇报;
2.结合6月13县级检查组的工作实际。确定整改方案。
3.6月18日组成整改组,冒着酷热对7个教学点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补缺补差。对全体教学点的教师进行使用培训。对各教学点的档案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4.对学校存在的不足要求整改。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充分准备。
四、加强培训和教学应用工作
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一再强调,该项目的实施,将给各教学点推送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要高度重视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有力推进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项目设备使用和资源运用的培训工作
1.6月6日,第一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
2.6月18日,第二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
3.督促、检查、评估各教学点应用情况。
(二)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应用的主战场,特别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提高边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学校为了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作用,组织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探索在教学点与中心校开设同步课堂、开展网络教研和网络备课,切实提高各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项目教学点,要建立网络亲子热线,增加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交流机会。
五、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一)加强项目设备管理
项目设备属于国有资产,应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建立完善项目设备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资产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具体实施,做到帐、物相符。决不允许项目设备截留和挪作它用,更不允许任何人将项目设备搬回家用。同时,学校各教学点要妥善保管项目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中心校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帮助项目教学点做好技术维护工作。
(二)加强督促检查接受评估验收
该项目的实施将接受国家和省级的评估验收。省级验收工作将在今年6月20日到7月10日完成。
在省级检查之前, 6月13日上午,歙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上丰学校,深入教学点对上丰学校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
验收组充分肯定上丰学校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上丰学校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工作,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准备。
为了确保上丰学校在省级检查中顺利通过,6月17日,学校在认真听取参与全县此项目县级检查情况的方宏伟老师的汇报后,认真研究6月13日县级检查的反馈意见,确定整改意见。在6月18日,冒找37度的高温,学校组成以宋元庆为全面负责,以宋东兵布线整改安装,以方宏伟做使用培训,以吴玲英指导档案建设和卫生要求的整改培训小组,再次对全校7个教学点进行整改扫荡。为确保省级检查做最后的冲刺准备。

⑻ 村小和教学点有什么区别,各是什么意思

村小:是中心小学下属的小学,它又包括两种,即“完全小学”和“不完全小学”。所谓“完全小学”,就是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皆齐全的学校;顾名思义,“不完全小学”就是年级并不完整的小学,又被称为“村学”,这类学校可能只有三个年级或四个年级。

当“不完全小学”的孩子孩子们到了自己学校“断层”的年级时,他们需要转到“完全小学”或是进入中心小学来继续就读,之后才有可能升到当地的初中。有的村子条件好一点,可以让学生顺利地一直将六年级全部上完,而更多的学校属于“不完全小学”。

教学点:有一些规模更小的学校,地理位置非常的偏僻——它们甚至不是在村子里而是在山里,这些学校可能只有十来个孩子——甚至都不到十个孩子。他们可能分属不同的年级,但都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

比较小的教学点一般只有一位老师——无论是教语文、数学或是其他科目,都只有靠这一位老师,像这种的教学单位则被称为“教学点”,可见“教学点”就更“不完全”了。在记者走访的学校,有的只有一块黑板,剩下的就只是课桌椅,甚至有些连课桌椅都不健全。

(8)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以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目标,支持各教学点建设可接收数字教育资源并利用资源开展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并通过卫星传输方式,推送数字教育资源至各教学点。有条件的地区,可在中央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投入,提高设备和资源应用水平。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还应配备摄像头,利用网络建立亲子热线,满足教学点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交流需要。

本项目按“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组织实施模式和渠道实施。中央对各省(区、市)实行目标管理,各省(区、市)负责具体实施。

教育部负责项目总体统筹协调,制订总体方案与进度安排,对项目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协助各地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与推送。

各省(区、市)负责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制订本地区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统一组织设备招标、采购和安装。组织提供适合本地区教学点实际需求的数字教育资源。组织教学点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督促指导并组织教学点应用配备的设备和教育资源开展教学。负责组织技术力量,做好项目设备管理与维护。

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统筹经费投入,合理使用中央财政经费投入,加强经费监管,保证专款专用。要按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规范的招投标机制和相应的责任机制,统一组织设备招标、采购和安装调试。设备招标采购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点已有设备,杜绝经费浪费。

要组织开发和整合适应本地教学点教材版本和课堂教学需求的数字教育资源,按需配送给各教学点。要配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建设进度,同步组织开展教学点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确保各教学点能够使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保证国家财政投入的效益。

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点建设和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按进度要求推进实施,设备和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使用。

各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本省(区、市)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做好教学点设备配置工作,并以县域为单位、充分发挥中心学校作用,组织教学点应用数字化设备和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有条件的区县要逐步实现教学点与中心学校之间的同步教学。

⑼ 农村远程教学点资源覆盖本地连接的设置

为了满足农村的现实,选择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基本模式,其目标是使所有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电脑,所有小学都配备了数字卫星收视教学设备,教学所有教学点都配备了光盘播放设备和完整的教学光盘。
当地条件,使所有三种模式开花

模式一: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个包括一台电视,一台DVD播放机和一套教学光盘。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最缺乏的教师和教学点,教育的CD-ROM的可用性,它等于邀请优秀教师,山里的孩子有机会欣赏到高品质的教学,教师也必须遵守教学,研究和改进的机会。内置

教学光盘播放点,通过电视和DVD播放教学光盘,你可以把精心组织课程直接集中到农村小学和中学的教室。有些课程可以反复播放光盘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穿插必要的辅导,部分课程由教师,播放光盘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片光盘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形成四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此模式适用于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需要,将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教学,特别是英语,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用此模式还可以组织远程学习的重点学科,教学点,逐步成为教师帮助学生和导师。

应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播放光盘,帮助老师备课,开展农民教育活动。

主要优点: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教学方法,一次性投资小。 />模式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个单元包括一个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和它的相应的外围设备,以及电视机,DVD播放机和一组教学光盘。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中小学。涵盖所有功能的基础上,以卫星为基础的宽带网络,通过教育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可以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大量的优秀课程,优秀教案,优秀的特殊教育计划和各种农业科技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进入农村学校,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及时,将被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当地的小学和中学教育的质量。同时,该模型将成为农村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依靠,满足了农民的学习和培训需求。

通过卫星广播,数据广播,电话互联网接入资源等,教师和学生查找信息,学习和交流,每个学校都可以在教学中,我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和互联网网站卫星教学收视点也可以成为教师在农村小学和中学,一所师资培训不间断的培训点。

主要优点:快速访问大量的各种媒体资源,覆盖面广,成本低,提供最基本的数字环境。

应用:收看空中课堂节目,同步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备课,教学和科研活动和教师培训。

模式3:建立计算机教室,教学的每个设备,包括卫星观察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结构。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乡镇中学。乡中学电脑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使用电脑教室的学生可以学习它,你可以浏览互联网信息,接收卫星数据广播,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的访问,您也可以使用电脑教室培训教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收视点,配备了卫星教学和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基础上,完整的功能,这种模式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课程,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课程,下载优秀教育资源,教师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该模型也将在农村乡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阵地,满足农村群众的信息需求。

主要优点:提供网络环境,资源丰富,互动性,学生和教师提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学习条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合作学习条件。
应用:建立强制进行教学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中使用的准备,开展研究活动和教师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为农民提供培训服务,获取和发布信息提供服务。

⑽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工作要求

项目实施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切实担负起项目组织实施的责任,中心校、教学点等其他相关单位,必须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做好项目各项相关工作及教学组织工作。
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统筹经费投入,合理使用中央财政经费投入,加强经费监管,保证专款专用。要按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规范的招投标机制和相应的责任机制,统一组织设备招标、采购和安装调试。设备招标采购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点已有设备,杜绝经费浪费。要组织开发和整合适应本地教学点教材版本和课堂教学需求的数字教育资源,按需配送给各教学点。要配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建设进度,同步组织开展教学点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确保各教学点能够使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保证国家财政投入的效益。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点建设和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按进度要求推进实施,设备和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使用。
各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本省(区、市)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做好教学点设备配置工作,并以县域为单位、充分发挥中心学校作用,组织教学点应用数字化设备和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有条件的区县要逐步实现教学点与中心学校之间的同步教学。

阅读全文

与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国卖房销售一男三女 浏览:253
电影《四体》 浏览:762
罗莎·卡拉乔洛有哪些大尺度电影 浏览:651
市场营销的相关业务知识和实践 浏览:108
不要VIP的天天影院 电视网站 浏览:572
情深深雨蒙蒙桥取景地 浏览:558
一个关于打了胎小孩电影 浏览:286
哪里的电影可以免费看 浏览:978
新三国演义大电影版和普通版区别 浏览:632
电影百度网盘资源公众号 浏览:484
战狼1下载 浏览:393
理论片2020电影 浏览:602
东莞楼盘开盘促销活动2014 浏览:681
李采潭出演的关于生育的电影 浏览:23
有没有男同的电影有激情戏 浏览:133
市场营销到品牌推广 浏览:573
道德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是直接的吗 浏览:700
善至友 浏览:56
烧饼的电影作品 浏览:312
关之琳有没有演过大尺度电影 浏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