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吃牛排,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法/步骤
1
牛排的总类:
1.嫩牛柳,牛里脊,又叫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者的青睐,由于肉质嫩,煎成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皆可。
2.肉眼牛排:肥肉和瘦肉都有,由于含有一定的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使用时不用煎的太熟,3成即可。
2
3.西冷牛排,牛外脊:
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有一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劲,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使用中,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的太熟。
4.T骨牛排
呈T型字,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少的便是菲。
3
牛排熟度:
一分熟:牛排内部为血红色且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
三分熟:内部为桃红且带有一定的热度
五分熟:牛排内部为粉色且夹杂着浅灰和棕褐色,整个牛排都很烫。
七分熟: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棕褐色,夹杂着粉红色。
全熟:牛排内部为褐色
4
部位:
牛小排
牛肋骨
前腰脊部
腰肉肉
5
温度:
120度一分熟
125度三分熟
130-135度五分熟
140-145度七分熟
150-155度全熟
6
影响牛排的因素:
食用速度,食用牛排的速度决定牛排是否好吃,温度稍低的牛排的鲜香度会降低,吃牛排讲究火候,并非享受酥烂感,这也是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扒的区别。
B. 牛排知识
食用牛肉得习惯最早来源于欧洲中世纪时,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得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得高级肉品,尊贵得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到了18世纪,英国已经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国。
今天,美国是消费牛肉的最大国家,牛排则早于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了美国人最爱的食用方式。但在亚洲,人们对牛肉有着两级化的反应,比如日本,可说是将牛肉发挥到了极致
各国对牛肉的态度、习惯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
美国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犷且豪迈,不拘小节,整块腓力牛排烧烤后再切片;
罗马风味的佛跳墙则最让人津津乐道,料理后,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黄,并注入白葡萄酒,据说这样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过敏症;
而对英国人来说,则习惯于将大块的牛排叉起来烤;
法式牛排特别注重酱汁的调配,用各式的酱汁凸显牛排的尊贵地位:
至于德国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听名字就够让人匪夷所思,而生鲜牛肉则更是需要拿出勇气尝试的;
在日本,一般烧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烧烤酱被运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风照烧沙朗牛排口味别具一格……
介绍了这么多的国家在处理和制作牛排时独特的方式,你有没有一种食指大动,想要操刀一试的冲动?
在这里,我们建议那些想要掳获女友芳心的男士们,不妨认真阅读下面的详细操作步骤,作出一两款美味的牛排来诱惑女友的胃!
煎牛排的方法
原料: 牛排,葱头汁,黄酒,鸡蛋,辣酱油,蕃茄沙司, 黄瓜片、土豆条或生菜和蕃茄片。
做法: 将牛排切成10克重的小块,逐块用刀拍成 1寸 半直径的圆薄片,随即用刀斩几下,再把肉修圆, 把牛排逐片放入用葱头汁、黄酒等调成的卤汁内 拖一拖,取出腌五分钟,再用蛋糊涂拖; 下热油锅两面煎成金黄色,烹上辣酱油和蕃茄 沙司,翻几下出锅装盆,配以黄瓜片、土豆条, 或生菜和蕃茄片上席即可。
西式生活 从美味牛排开始
“牛肉”风波刚刚淡去,就说起了“吃牛排”。也许是现今的都市一族太时尚,三伏之日更迷恋西式生活:泡吧,吃西餐……真真正正做着都市夜归人。牛排,可谓吃西餐的代名词。有人说,如果学会吃牛排,就可以顺利地迈入西式生活。如此,不得不让人说说西式的“大肉”--牛排。
英文STEAK一词是牛排的统称,其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由于肉质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食用时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排较少采用。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切开牛排见断面仅上下两层呈灰褐色,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
5成熟(MEDIUM):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50%肉为红色,带少量血水。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只有一条较窄的红线,肉中血水已近干。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甚是鲜美。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因为怕看到肉中带血,因此认为血水越少越好。
影响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当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决定牛排是否好吃。因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血水,温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鲜香度会随之降低。将牛排切成小块、粗略嚼几下便吞咽是常见的吃法。吃牛排讲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烂口感,这也是在西餐中炖牛肉和煎牛排的区别。
另外,餐具也会影响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锋利,有时由于餐刀不够锋利直接引起您对肉质的怀疑。因此,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齿是否分明清晰。
除此以外,配汁对牛排口味的影响也很大。法餐中的牛排讲究配汁,如奶油汁、胡椒汁、红酒汁、黄油白酒汁、蘑菇汁、茴香汁等。根据您的喜好选择配汁种类,必有一款适合您。
C. 牛排专业知识。
简单说下,有兴趣再追问
1.牛排好吃不好吃,%靠牛肉品质。国产就算顶级育肥雪花黑牛也是扯淡,要USDA PRIME级,首推安格斯。或直接和牛(小心别买日本,病区,阿根廷、美国、澳洲都行)。所以靠谱的牛排不可能不贵,市面上一片20,30的冰冻货基本都扯淡,拼贴各种酸钠货
2.5%靠锅具。起码是厚平底锅,最好GRILL PAN,带棱铸铁锅。LE CREUSET的铸铁珐琅煎锅就是首选。
3.5%是烹饪手法:1.牛排最好的搭档是岩盐、海盐+现磨黑胡椒+柠檬汁那些酱汁什么都是国内扯淡,用来掩盖垃圾牛排的味道,进口的酱也是,国外廉价快餐店的玩意儿2.牛排要厚!必须完全解冻,放在室温下40分钟,擦干表面水分,加上偏多的盐与黑胡椒碎屑。锅子烧非常烫,加入橄榄油开煎。平底锅25秒翻一次面,GRILL PAN少翻面。煎完放在室温下静置5分钟!让汁液回收,滴上柠檬汁即可。
3.如果实在需要酱,黄油+盐+蒜蓉+新鲜PARSLEY混合后卷成棒状冻起来。要吃的时候切下一片放在牛排上即可。
PS:市面上那些超市冰冻货、连锁牛排店其实都是扯淡,拼贴+嫩肉粉。其实说白了国产牛肉都很扯。好的牛肉确实价格不菲,但值得一试。如果去外头吃,靠谱牛排一般西餐厅在250一块以上。所以自家做更合适。材料零售去麦德龙,但不推荐。淘宝可以考虑。最推荐批发市场整块购买,一次性可能投入大,因为只能一整块购买,可以带上小伙伴一起,但物有所值。谢谢!
你可以网络视频找下的,GORDON RAMSAY教的牛排做法和另一个米其林大厨教的都不错,还有个台湾女人: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这个教的也很靠谱。
D. 牛排的知识牛排几成熟怎么来区分,牛排又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切开牛排见断面仅上下两层呈灰褐色,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最能品尝牛肉的鲜美。
5成熟(MEDIUM):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50%肉为红色,带少量血水,是品尝牛扒的最佳成数。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切开牛排见断面中央只有一条较窄的红线,肉中血水已近干,是大众选择的成数。
XXXXX成熟:切开以后无血汁流出,切口呈粉红色,是刚接触牛扒的人的选择。
全熟:切开以后渗出少量清澈的肉汁,肉质变得稍硬,一般不推荐选择,但有宗教信仰的人合适。
全白:是在全熟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切开后肉质呈白色,个别需求,也不推荐。
西方人爱吃较生口味的牛排,由于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血水,口感甚是鲜美。
东方人更偏爱7成熟,因为怕看到肉中带血,因此认为血水越少越好。
用餐时,以叉子从左侧将肉叉住,再用刀沿着叉子的右侧将肉切开,如切下的肉无法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开刚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后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
三四成熟:牛扒切开以后大量血汁流出,切口呈鲜红色。
五成熟:切开以后流出少量带血肉汁。
六七成熟:切开以后流出少量红色的肉汁,切口呈红色偏粉红。
八九成熟:切开以后无血汁流出,切口呈粉红色。
另外,如果有温度计,可以按温度划分:
一分熟牛排(rare):125°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130-135°
五分熟牛排(medium):140-145°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150-155°
全熟牛排(well done):160°
E. 美国牛排知识大全:如何在餐馆里用英文点牛排
通常在西餐厅的菜单里,会出现关于牛排(Steak)的项目,大都是牛肉的种类(牛身上的部位)。但是除了牛肉的种类丶等级(Grade)以外,你还会被侍 者问到烹调牛排的生熟度(Degree of Cooking),以及配料(Accompaniments)丶调味料(Condiment)等问题。让我们来一一认识在餐馆点牛排的种种规格。
牛肉的种类菲力,沙朗,肋眼,纽约客,丁骨,红屋,肋排,牛小排……这些牛排屋菜单上常见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啊哈,又想选菲力吗?其实,真正的牛排行家,会依自己喜好的口感质地,来选择适合部位的牛排。而且通常,都不会是菲力。
菲力牛排丶西冷牛排丶T骨牛排;这些名称都是英语翻译来的,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菲力牛排(FILET)也称牛里脊,腰内肉,特点是瘦肉较多,高蛋白,低脂 肪,比较适合喜欢减肥瘦身,要保持身材女子;西冷牛排(SIRLOIN),也叫沙郎牛排,是外脊肉,牛的后腰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 筋,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韧性丶有搅劲,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T骨牛排(T— BONE),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两侧一边是菲力,另一边是西冷,既可以尝到菲力牛排的鲜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举两得。
我们在菜单上常看到的牛排种类有以下几种:
*菲力牛排(Filet Mignon):是 来自牛的腰部的小块里嵴肉(Tenderloin),相当於猪的里肌肉部位。Filet Mignon 是法文字,是「小块里嵴肉」的意思,大块一点的里嵴肉称为 Tenderloin Steak。菲力是牛身中运动量最少的一块,所以质地超嫩得没话说,相对也精瘦得油花极少。很多人认为菲力高贵又不会太肥,实际上菲力纯粹是因每头牛就那 一小条而“物稀为贵”,太嫩太瘦的肉质,也意味着较缺乏肉汁及咬劲,并且烹煮过头一点就显得老涩,反而与讲究多汁嚼感的本地食客不太合。因此多推荐给牙口 不好,消化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肋眼牛排(Rib’s Eye Steak):另 一种便宜大碗,口感又受行家肯定的牛排是肋眼(Rib Eye),顾名思义,它取自牛肋脊部位,或许比不上腰脊肉那样嫩,但“骨边肉”向来好吃,肋眼就有这种味道,油油嫩嫩的肉丝中夹着Q而有劲的油筋,比沙朗 耐嚼,比菲力够味,而且油花十分丰郁,请年轻男食客享用此味,好评总不断。肋眼牛排是取自牛的第6根到 第12根肋骨附近的肉,特色是多汁丶肉嫩丶而且有许多脂肪夹杂,红白相间像大理石一样称为(marbled steak)。通常上桌的肋眼牛排是已经去骨的。
*T骨牛排(T-bone Steak):T 骨牛排取字于牛腰部后面的肉,在分割的时候会保留一块T 字形的牛骨,所以才有T骨牛排的称呼。T骨牛排通常份量比较大。 食量够大又懂牛排的美国饕客,乾脆就点丁骨(T Bone)或红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块肉排中间夹着 T 字形的大骨,一边是菲力,一边是纽约客,肉质一细嫩一粗犷,或油腴或爽俐,点一客统统吃得到。
*纽约牛排(New York Steak):纽 约牛排也是取自上等无骨里嵴肉,也称为Top Loin Steak 或者 Strip Steak。至于为何称之为纽约牛排,至今无定论。有一种说法是早期在美国东部,所有牛只宰杀后尚未冰冻前,都会送往纽约的肉铺分割出售,最好的里嵴肉当 然就留给纽约客享用了,信不信由你。
*沙朗牛排 (sirloin steak):就 像猪肉要带点肥才会好吃,牛排行家偏好的,反而是带点油花嫩筋的部位,一般简称为“沙朗”,基本上皆取自牛只背脊一带最柔嫩的牛肉,但其中各有千秋。例如 和菲力同属於“前腰脊肉”的纽约客,它的肉质纤维较粗,微微带有嫩筋,油花分布不那均匀漂亮,却是标准的“嫩中带腴”,“香甜多汁”,嚼起来满口肉感,非 常过瘾,豪迈又具个性的风味,是许多行家最爱。正宗的沙朗则取自“後腰脊肉”,也是牛只运动量极少的部位,肉质细嫩还油花满布,像大理石纹般美动人;相 对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鲜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让食客第一口就惊於牛肉的极致鲜甜。
*牛小排(Short Rib/ Baby Ribs):至於取自牛只胸腔左右两侧的牛小排,它带骨带筋又够肥腴的肉质,本来就很多汁耐嚼,特别是采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制成的“台塑牛小排”,嫩而不涩,肉量丰郁的全熟肉质,即使是怕生的本地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创造出牛小排的另类魅力。
*除了以上几个品项,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 牛肚部位的腹胁肉,上後腿肉等,这些部位虽然肉质纤维较粗,但或因油花丰富媲美沙朗,或修去脂肪後的精瘦口感神似菲力,价位又只要高级肉排的三分之一,常 被价格诉求的业者拿来充作牛排。
F. 关于煎熟牛排醒发的知识
第一种是干醒肉(Dry-Aging)。这道工序是把肉挂起来晾在有一定条件的房间里。温度和湿度都专必须严格的控制在属完美,这样在才会醒出完美 的牛肉。 干醒的牛肉需要在0度左右的环境下悬挂风干,通常的周期为28天,有的会长达45天。当然时间也会因需要稍短或是更长。在一个特殊的储物柜进行,在这里湿度和温度都是被严格的控制着。在牛肉里天然生长的酵素会分解相连的肌肉,使得牛肉变得更加柔软。外层的牛肉最终需要被舍弃,所以牛肉会损失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重量,像干醒68天的牛肉,重量就会损失到一半以上。目前只有高档的牛肉才会考虑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加工处理,风干时间越长的牛肉价格也会更为昂贵。经过醒肉,会使牛肉的颜色变深,但是因为内部湿度的减少,肉的味道将会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来。虽然由于水分的流失肉的重量也会比原来的小。但是,最终的产品会 烤得更加好。这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这道工序现在罕有人会运用。
第二种是湿醒肉(Wet-Aging),只需把肉装入真空的包装并且放到普通的冰箱之中至少40天。在恰当的条件下,天然酵素会分解结缔组织从而起到柔软肉质的作用,只许少量产量流失。
G. 一块牛排的内容提要
在本书中,拳手汤姆·金已经过了他拳击生涯的高峰期,穷困潦倒。专后来他最终倒下了。那时属因为穷,他连买一块牛排的钱都没有。他想,要是有一块牛排充饥,他一定能打败对手。其实,他缺少的不是一块牛排的力气,而是缺少失去的岁月:斗转星移,后浪推前浪,没有人能永远是生活的强者——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瓶颈,那是人生最寒冷的冬天。它就在前路等着你,你躲不过它。汤姆·金与其说同饥饿和死亡抗争,不如说是与恐惧抗争,文学大师杰克·伦敦,出色地描绘了这种抗争。让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了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在能量,这种能量是无法诋毁的,它会让你活下去。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是吃掉你的野兽,还是饥饿、疲惫,生命都会帮助你战胜它。
H. 🎉 🎉 🎉 今日西餐知识问答题: 如何表述牛排的成熟度()
可以说要一分熟,二分熟到九分熟,全熟等
I. 牛排的知识
西冷牛排
一个传统称,亨利八世在品尝过牛排的美味后,把牛排封了爵士,即Sir+loin,中文译为西冷牛排。
事实上Sirloin是法语Sur(上)和Loin(柳肉)合成的词,即牛柳上方的肉。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又称沙浪牛排,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构成,西冷牛排按质量的不同又可分为:小块西冷牛排(entrecte),在块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每份都在250—300克左右。
西冷牛排的做法
NewYorkStrip,纽约客,又称为Sirloin,西冷牛排(或叫沙朗),可算是牛排中的经典,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沿带一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不能煎得过熟,适合年轻人。
首先,将牛排切成1cm左右厚度的片,我一共切了4片,大约500g。用刀背反复拍打,要是有松肉锤就好了。
其次,用盐、小苏打、蒜粉等腌一下松好的牛排(一般腌2-3小时最佳,盐只要放一点点,因为腌的时间长,否则会很咸的哦!)
然后,平底锅放一点点油,烧热后放入牛排,两面分别大火煎2分钟。(一定要大火,这样可以把肉汁收在里面)
再次,煎好的牛排包入锡纸中,放入预热好的烤箱里220度烤2分钟,差不多7成熟左右,喜欢5-6成的,烤一分钟即可。
最后就是上面的汁了,我喜欢自己做的黑椒汁,既简单又美味!
材料有:黑胡椒粉(颗粒更好),砂糖,鸡精,盐,生粉,肉汁(煎牛排剩下的即可)。
混合黑胡椒、砂糖、鸡精、盐,生粉,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倒入刚才煎牛排的锅中,中小火熬至需要的浓度,浇在牛排上即可!
带着原始肉香在口中散溢
部位解剖:西冷(Sir loin)即下腰肉,也被称为纽约客,因牛下腰部运动量较菲力沙朗多,故此部位肉质较粗一点。
口感特点:肉细多汁,口感鲜嫩。煎制牛排也有很多讲究,既要能够将牛肉表面迅速加热,产生大量的香料分子,又不能使它们的细胞壁破裂,这样,更多的香气就会在客人口中爆裂。这就需要厨师的经验和手艺。
一块煎好的西冷牛排会散发出丝丝浅浅的香气,醋酸汁浇在牛排四周一圈,牛排呈现一种非常独特的暗金色,用餐刀切开牛排,里面的牛肉却是漂亮的粉红色,汁水很多。
拎起一小块牛排丢到嘴里,能清楚感受到汁水随着牙齿的咀嚼而散溢开来,烤肉的香味很好地传递到舒展口腔的每一个味蕾,在其中盘旋游走,把牛肉那种原始的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特配佐酒:适宜佐以梅洛、加本力葡萄酒,法国的圣埃斯特菲红葡萄酒,刚烈的口味最能衬托出牛排的细腻口感。
1、切成1cm左右的厚度
2、用刀背反复拍松后,腌制2-3小时
3、两面分别用大火箭2分钟
4、全部煎好
5、包在锡纸里面,进烤箱,2分钟
沙朗牛排
[编辑本段][原料/调料]
美国沙朗牛排 250公克
新鲜薰衣草 1株
薰衣草叶 10公克
红酒 50cc
牛肉浓汁 100cc
鹅肝酱 10公克
[编辑本段][制作流程]
1.将100c.c.的牛肉浓汁加入50c.c.的红酒、10公克的薰衣草叶加热,浓缩成100c.c.的酱汁。
2.将美国沙朗牛排以中火两面煎至6分熟。
3.把鹅肝酱放入作法1的酱汁中,淋上煎烤过的美国沙朗牛排上。
4.加上新鲜薰衣草叶装饰即可。